1、政治文明发展历程开篇审核人:胡学贵 编写人:赵作军【考核内容与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模块共设有9个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在上述专题中,前五个专题基本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政治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后四个专题基本反映了世界历史中不同发展阶段
2、政治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九个学习专题共同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的主要学习内容。通过这九个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 分封制 宗法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皇帝制度的创
3、立 郡县制 秦朝的中央官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3) 汉中央政治制度的变化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宋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汉、唐、宋、元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4) 明内阁制 清军机处 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本专题讲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上起先秦,下讫明清,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在不同阶段的重要内容及演变过程,认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和影响。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2)三元里抗英 黄海海战 台湾人民反
4、割台斗争 义和团运动和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2)卢沟桥事变 红军的改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 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台儿庄大捷 平型关大捷 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 抗战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本专题讲授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内容包括近代前期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日军侵华的罪行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主要史实。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理解民族团结对于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性,认识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天京事变
5、太平天国的失败 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2)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3)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国民革命 土地革命和工农武装起义 红军长征 国共合作抗日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渡江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本专题讲授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包括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讲授,要使学生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本专题中,由于抗日战争已在前一个专题讲
6、授,这一部分抗战内容的教学可从简。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文化大革命”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践踏及其教训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意义 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的提出及其确定 (4)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
7、和平统一的谈话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意义 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其意义 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 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1992年会谈 江泽民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本专题讲授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历程,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初期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历程,“文化大革命”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严重破坏及其深刻教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转折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以及“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与实践。通过讲授,要让学生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艰巨性和必要性,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8、,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对于实现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意义 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及其意义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概况及其意义(3)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4) 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多边外交活动 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多边外交活动 本专题讲授的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包括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及其重大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实践、2
9、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活动。通过讲授,要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方面走过的基本历程及其重要成就,认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出发点,理解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反对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所做出的努力。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希腊的城邦制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和社会条件(2)梭伦改革 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3)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罗马法的内容和作用 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 本专题讲授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包括希腊文明的产生、雅
10、典的民主政治、罗马法及其作用。通过讲授,要求学生理解民主制度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认识民主制度促进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认识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1)“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其作用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 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本专题讲授的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主要包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联邦共和制、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和法国的共和制
11、。要求学生通过认识他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来认识政治制度的确立是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代议制的多样性,评价代议制的作用。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诞生(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巴黎公社的成立 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3)二月革命 四月提纲 “七月事件” 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 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及其意义本专题讲授的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通过讲授,要让学生学会
12、从历史角度看待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在教学过程中,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及其意义”的教学,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与中国现代史的有关内容结合起来讲授。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1)雅尔塔体系 杜鲁门主义 “冷战” 马歇尔计划 北约 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约 “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欧共体形成 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情况及其影响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作用 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3)两极格局瓦解 欧盟的成立及其影响 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中国国际
13、地位的提高 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专题教授的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主要包括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多级化趋势的发展和两级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内容。通过教学,要求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确评价两极格局和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复习方法与要求】1.制定复习计划、抽出固定时间复习2.根据考试说明、课标抓双基。3.认真落实读、记、听、写、练五个环节。4.强化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纵横联系、中外联系、史论联系,史观结合)5.注意构建历史知识体系6.每位同学备好笔记本、作业本、错题本。(每日一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