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096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威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语 文 试 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题目。对知行问题的简略回溯何俊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知行问题,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要。这虽然是个哲学问题,但也切实存在于每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商朝贤臣傅说曾对商王武丁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在傅说看来,知道一个东西并不难,行动才难,即知易行难。这就较早地提出了知行的关系问题。但实际上,认知也并非十分容易。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全球仅有几人能听懂;弗洛伊德早年在柏林大学讲述自己的代表作梦的解析时,也只有两人听课。可见,理解并接受一种新

2、的道理或知识也实非易事。孔子对知行问题有何看法?孔子的哲学以仁学为标志,关于仁的内涵,孔子有不同层面的回答,其中一个层面就是把仁建立在“知”的基础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也就是说,一个没有“知”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仁者的。孔子曾言:“唯仁者能爱人,能恶人。”仁者不是简单地爱人,必须知道什么行为值得痛恨。所以,在孔子有关仁的阐发中,“知”是第一位的,有了“知”才能谈“仁”。论语以“学而时习之”开篇,这其实就包含了知与行两个方面,学就是知,习就是行。他把“知”的过程分成了学与思两部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若一个人只学不思,就容易迷茫。可是,若只重视思而不重

3、视学,同样也是很危险的。虽然“知”是成为仁者的前提,但在知与行的轻重问题上,孔子又突显了行的重要性,认为行重于知,主张敏行。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此观之,知是前提,行是终端;若没有行,知仍是空的。在孔子之后,知行问题在儒家思想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儒家关于知行的论说也有进一步展开。例如中庸中叙述:“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我们可以看到,知与行在子思那里基本是并重的。荀子也非常重视知行问题,他认为“知之不

4、若行之”。同时,他对“知”还做了如是阐释:“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也就是说,荀子把“知”区分为“闻”“见”“知”三个层面。论语已提到学与思的区分,荀子则把“学”的过程进行了细化,分成了“见闻之知”和在见闻之上的最后把握,即一个是感性认识,一个是理性认识。对于知与行的关系,朱熹则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朱熹十分重视“知”,他强调读书,强调做学问,想借此让人在学知识的过程中,训练、培养和确立自身的理性精神,进而成为圣贤。但这也导致了读书人以读书为敲门砖,拿做学问去猎取功名利禄,追求荣华富贵。针对这样的时弊,王阳明提出了知行

5、合一说,“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他同时强调:“知”最后要落实到实践中去,“知”的目的不是猎取功名,而是要让自身成为真正的仁者。在阳明之前,知与行只是人的行为思考的两种方式。但是,在阳明这里,知与行通过融合就变成了本体,这个本体就是生命存在的方式。在这个方式中,理性的部分、情感的部分、践行的部分融通为一体,以心、以精神表达出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本体就是心本体,就是精神本体。阳明把知行合一上升到本体,实际上是对生命的高度礼赞,赋予了人的生命以主体性。(节选自2017年9月1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 下列表述不能作为文中相关

6、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A. 叩齿是养生良方,但少有人能够每天坚持。可见知易行难。B. 改革,必从解放思想始,以破除成规束缚。可见知非易事。C.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可见知是前提。D. 弟子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可见行重于知。2. 下列关于“知行”关系的阐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孔子把仁学建立在“知”的基础上,但在知与行的轻重问题上,孔子又突显了行的重要性。B. 荀子倡导“行重于知”的理念,并将“知”细化为“见闻之知”和在见闻之上的最后把握。C. 朱熹主张行知相须,知先行重,但他对“知”的重视也导致了读书人拿做学问去猎取名利。D. 王阳明提出知与行通过

7、融合就变成了本体,因而使得生命受到礼赞,生命主体性得到彰显。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熹重“知”产生弊端,并不是学说本身的弊端,而是学说社会化运行带来的问题。B. 知行一直作为人的两种行为思考方式而存在,直到王阳明才将其融合并上升成本体。C. 王阳明强调要把外在知识,经过生命的感受、体验、实践,以心、以精神表达出来。D. 知行问题在儒家思想中自始至终占重要地位,历代儒家学者均有传承、发展和创新。【答案】1. C 2. C 3. D【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

8、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知是前提”错误。“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可见知行合一,理性的部分、情感的部分、践行的部分融通为一体,以心、以精神表达出来。故选C。【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以偏概全,原文为“孔子的哲学以仁学为标志,关于仁的内涵,

9、孔子有不同层面的回答,其中一个层面就是把仁建立在知的基础上”。B项,偷换概念,原文为:“荀子则把“学”的过程进行了细化,分成了“见闻之知”和在见闻之上的最后把握。D项,强加因果,原文为:阳明把知行合一上升到本体,实际上是对生命的高度礼赞,赋予了人的生命以主体性。故选C。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

10、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历代儒家学者均有传承、发展和创新”说法绝对,孔子之后的儒家学者对知行问题的阐释或有传承、发展和创新,但并非“均有传承、发展和创新”。故选D。(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11、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学童尹全生这是很早很早以前的事了。那时洋人开始到中国投资办企业,第一个外资企业华阳镇的老板叫杜拉克,杜拉克在华阳镇郊有一幢别墅。这幢别墅与当地财主尤老爷的后花园只隔着一道栅栏。栅栏两边花草遍地,垂柳成荫,是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去处。杜拉克的儿子小杜拉克每年随母来华看望父亲时,总在栅栏那边读书。尤老爷家是书香门第,世代为官,小少爷尤鹏举常在栅栏这边读书。两个同岁的学童学习都十分勤奋,天刚亮就来到栅栏边,一个“叽哩哇啦”,一个“之乎者也”,没人来喊连饭都不知道吃。九岁那年,他们隔着栅栏进行了第一次交谈。尤鹏举忽闪着黑眼睛,好奇地问:“你,你的鼻子怎么总肿着?

12、肿得好高啊!”小杜拉克受父母熏陶,不但听得懂而且还会说几句华语:“No!No!我的鼻子没有肿,是天生的。”“天生的?那么大一团肉吊在脸面前,不难受么?走路不打前栽吗?”小杜拉克笑得前仰后合:“我生来就是这样的鼻子,习以为常了,怎么会难受呢?怎么会打前栽呢?”笑过,小杜拉克闪动着蓝眼睛,好奇地问:“你后脑勺上怎么生着条尾巴呢?”“不!这不是尾巴,是辫子!”“辫子?是天生的吗?”“哪是天生的!蓄的。我爹说,凡大清子民都必须蓄发留辫子。”“后脑勺总拖着那么条大辫子,不难受么?走路不朝后坐吗?”尤鹏举笑得前仰后合:“我生下来就蓄发留辫子,习以为常了,怎么会难受呢?怎么会朝后坐呢?”问过答完笑罢,两个学

13、童就各自读各自的书,或“叽哩哇啦”或“之乎者也”。但读着读着都走了神,都觉得对方很笨好端端的鼻子他说是肿了!明明是条辫子他说是尾巴!人笨到这份上,还有必要读书么?这么笨的人读书有什么用? 尤鹏举就隔着栅栏先发问:“你为什么要读书?”“我爸爸说,书是知识的源泉,只有刻苦读书才能掌握知识呀!”“掌握知识干什么?”“搞发明创造呀!”“搞发明创造干什么?”小杜拉克觉得对方的提问太可笑了,可是又难以用三五句话说清楚,就反问:“那么你为什么要读书?”“我爹爹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谷,书中自有颜如玉!”“什么意思?”“连这道理都不懂?读书能升官发财,还能娶到漂亮媳妇!”小杜拉克憋不住突然捧腹大笑起

14、来,笑得直喊肚子痛。尤鹏举本来就认定小杜拉克笨得可怜,见他又如此无端地大笑傻笑,因此觉得这小洋人十分的可笑,忍不住就也捧腹大笑起来,笑得直喊肚子痛。笑声撼得栅栏直摇晃后来他们都长大成人了,各自在各自的国家谋事,就没有机会交谈了。小杜拉克曾托人给尤鹏举捎过一封信,信中说:“我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研究员”尤鹏举问捎信人:“研究员算几品官?”捎信人解释说:“研究员不是官,是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尤鹏举摇头叹道:“既然如此,何必当初?读书不做官,读书又有何用?废了!废了!”小杜拉克在实验室熬到秃了顶,驼了背,终有伟大发明问世,死后墓前有碑,碑文为:人类进步之一阶。尤鹏举皇榜高中后封官授品,有了“黄金屋”

15、、“千钟谷”、“颜如玉”,深宅大院里养得脑满肠肥。死后墓前也有碑,碑文为:显赫一世。小杜拉克的墓碑至今还在,常有人吊唁;而尤鹏举的墓碑却在民国初年被乱民砸了,很可惜。不过尤鹏举是儿孙满堂的。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杜拉克的大鼻子是天生的,并不值得嘲笑;而尤鹏举脑后的辫子却是人为的,是大清子民民族耻辱和国家落后的象征。B. 作者善于抓住故事中关键的细节,进行集中的对比描写,因此,虽然小说内容的历史跨度很大,但篇幅并不冗长。C. 小说揭示出中西方在文化教育、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并对尤鹏举这类人物盲目自大、封闭保守的国民心态进行了直接抨击。D.

16、 尤鹏举的一句“从小都必须”,折射出在那个落后的时代,每一个子民从小就被强制灌输了一种绝对的服从意识。5. 小说结尾一段独具匠心,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 有人说,“有追求的生活就应该是有意义的”。你是否认同?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理解。【答案】4. C 5. 这样的结尾极富象征意味,令人深思。尤鹏举本人虽然消失了,但是他积累的财富,仍旧可以福荫他的后人。像尤鹏举这样想和做的中国人有很多,他们重复着走着前人的老路而不知觉醒。作者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看似羡慕肯定尤鹏举的人生,其实寓含讽刺意味,昭示这样的社会现状要想改变非常困难。 6.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能结合文本,言之有理即可。联系文章

17、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尤鹏举的生活在他看来虽然“很有意义”,但是这并不是他经过自己选择确定的生活,而是从小被父亲影响、社会要求而选择的生活,很少有自己的主观性,并且他的追求也仅局限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相反,小杜拉克所追求的生活是来自于自己的兴趣,并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有自己的主观性参与,有非常广阔的生活视野,在去世后,能“常有人吊唁”,说明他被这个世界永久的铭记。是真正的人生意义的体现【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内容的探究,也有对手法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然后明确主旨,分析人物,关注手

18、法;最后结合小说主旨和细节做出准确判断。C项,“并对尤鹏举这类人物盲目自大、封闭保守的国民心态进行了直接抨击”不当,小说中没有“直接抨击”。【5题详解】试题分析:从内容上看,小说的结尾对比了小杜拉克和尤鹏举的死后的情形,具有象征意味。小杜拉克受后人景仰,尤鹏举儿孙满堂。两个人的人生代表了两种人生追求,也代表了两种国情下的教育结果。尤鹏举是中国旧式传统教育下成长的读书人,他的思想和人生也是很多中国的思想和人生。作者通过对比表达出对尤鹏举之类的讽刺。从结构上看,小说中多次对比了小杜拉克和尤鹏举的人生经历,把尤鹏举的人生写的很辉煌,结尾才表达出讽刺的意味,采用的是欲抑先扬的手法。点睛:判断一则小说的

19、结局是否构思精妙,我们可以从小说的情节、主题、人物塑造情况入手来分析。从结构上讲,如果小说的结局与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浑然一体,或是运用了特殊的结构手法,达到了欲抑先扬、欲扬先抑、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那就是好的结局;从内容的角度讲,如果小说的结局能够揭示或升华文章的主旨,就是好的结局;从塑造人物的角度讲,如果小说的结局能够使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则是好的结局。本题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判断即可。【6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探究题,就小说中的某个环节提出问题,然后让考生谈自己的看法。这类题目答题时首先要读清题干,明白命题人让探究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接下来要明确是联系全文还是联

20、系现实分析,按要求答题即可。本题解答时可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可答赞同这句话,也可答不赞同这句话,然后分析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小杜拉克和尤鹏举的人生,分别指出他们的人生是否是有意义的,进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注意言之成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走进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仿佛是一个科幻感十足的“未来世界”一座长方体建筑被一个椭圆形的开口直接穿过。建筑内部,一个巨大的球形报告厅占据了大厅的中央位置,如同“天眼”凝视外界。环视四周,围绕报告厅逐级上升的阶梯与高挑的空间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带来如同海浪起伏般的景观效果近日,几张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

21、的照片在网上迅速“爆红”,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这座图书馆别具一格之处在于它用现代建筑理念和方法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让读者拥有极大的阅读、交流以及想象的空间。”滨海新区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宋俊生介绍,“我始终认为,图书馆并非一个简单的陈列空间。它以丰富多样的、多载体形式的、经过精心挑选的、长期积累的文献信息为基础,是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也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地。它囊括中外,兼及古今,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体育艺术素养进行全方位的熏陶。它们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不应该都长着相似的面孔。”(摘编自2017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陈建强等用书藉涵

22、养一座城市的品格)材料二:有学者做调研显示:我国城镇居民超过60%的人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城镇居民中有接近40%的中小学生,在上大学之前没有去过图书馆,有超过20%的居民不知道本地公共图书馆,仅有4%的中小城市有图书馆的道路标识。国家图书馆研究院2014年9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2013年我国公民图书馆持证率只有25%,而美国是68%,英国是58%。2013年,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均到馆036次,美国人均到馆51次。(摘编自2017年第1期图书馆工作柴林红探究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书香社会”的对策)材料三:20102013年江西各级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及购书经费统计表注:本表数

23、据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12014年)统计得出。材料四:在河南许昌市鹿呜湖畔的一座钢构玻璃房内,一名年轻女孩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手边放着刚从超市提回来的购物袋。她说,这里环境好,隔着玻璃就能看到湖,而且借阅方便,离家也近,哪怕是买菜的间隙,她都会进来坐一坐。这座玻璃房便是今年9月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并被当地人津津乐道的“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它是融智慧图书馆、便民志愿服务站为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空间,许昌在人流密集、交通便利的路段共建成了12座这样的玻璃房。随意走进一间50平方米左右的玻璃房,通透宽敞,布置整齐。大书架上,各类图书琳琅满目。阅览桌椅旁摆放着自助办证机、电子图书借

24、阅机、自助借还书机等。此外,玻璃房内还设有应急小药箱、针线包、雨伞架等便民服务设施。当阅读逐渐实现“零门槛”,氤氲的书香将成为城市最有朝气的文化标签。这些“家门口的图书馆”,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阅读,藏于图书馆的书变成了市民的手边书和案头书。(摘编自2017年11月10日新华社记者史林静“家门口的图书馆”构筑24小时智慧阅读空间)7. 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数据显示我国国民公共图书馆利用率很低,其公民图书馆持证率及人均到馆次数均低于美国。B. 在政府的支持下,2010年至2013年江西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拨款及购书经费均逐年增加。C. 2010

25、年至2013年间,江西省加大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县级馆的财政拨款均高于市级馆,更高于省级馆。D. 虽然公共图书馆的投入大幅度提高,但仍有超半数的居民从来没有去过。超过90%的中小城市甚至没有图书馆的道路标识。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共图书馆应该以丰富多样的文献信息为基础,成为知识与信息的集散地、人类文化的传播地。B. 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因为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而在网上迅速“爆红”。C. 许昌、天津的公共图书馆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虽然面孔不同,但都很受欢迎。D. 滨海新区图书馆、许昌的智慧阅读空间,都实现了阅读的“零

26、门槛”,成为城市的文化标签。9. 你认为,要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做哪些努力?请根据上述材料加以概括。【答案】7. B 8. A 9. (1)政府方面:一方面加大公共图书馆,尤其是基层图书馆的财政拨款及购书专项基金的投入,提高硬件标准;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改善服务态度,降低阅读的门槛,提升软件实力。(2)民众方面:充分认识读书的价值,逐步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共同营造“书香社会”的良好氛围。【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筛选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

27、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项,“均逐年增加”分析有误。结合材料三“20102013年江西各级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及购书经费统计表”分析可知,“均逐年增加”错。故选B项。【8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B项,“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因为创造了一个科技感和美感十足的巨型中厅,而在网上迅

28、速爆红。”分析有误,选项强调的是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爆红了。而语境说的是“几张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的照片在网上迅速爆红”,张冠李戴了。C项,“许昌、天津的公共图书馆”分析有错,“或年轻灵动充满生机,或历史悠久庄严肃穆”是天津的公共图书馆的特色,不是许昌的。D项,“都实现了阅读的零门槛”错,说法过于绝对化。故选A项。【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快速寻找答题区间,抓住关键词句,归纳要点,顺应问题的方向,然后组织答案。本题要求概括建设“书香社会”需要做哪些努力。从材料三的图表来看,政府应当加大加大公共图书馆,尤其

29、是基层图书馆的财政拨款及购书专项基金的投入,提高硬件标准。材料四中河南许昌的玻璃图书馆中的设施及周到便民的服务理解,可总结出政府要大宣传力度,改善服务态度。“当阅读逐渐实现“零门槛”,氤氲的书香将成为城市最有朝气的文化标签。”能总结出要政府要降低阅读的门槛,提升软件实力。从材料二中有学者做调研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读书的人少,民众不重视读书;从材料四河南许昌的那位年经女孩的良好读书习惯,可以总结出要建设“书香社会”,老百姓充分认识读书的价值,逐步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共同营造“书香社会”的良好氛围。【点睛】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类的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

30、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独孤信,云中人也,本名如愿。信美容仪,善骑射。正光末,与贺拔度等同斩卫可孤,由是知名。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建明初,出为荆州新野镇将,带新野郡守。寻迁荆州防城大都督,带南乡守。频典二部,皆有声绩。贺拔胜出镇荆州,乃表信为大都督。从胜攻梁

31、下溠戍,破之,迁武卫将军。信与太祖乡里,少相友善,相见甚欢。寻征信入朝,魏孝武雅相委任。及孝武西迁,事起仓卒,信单骑及之于泸涧。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即赐信御马一匹,进爵浮阳郡公,食邑一千户。时荆州虽陷东魏,民心犹恋本朝。乃以信为卫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以招怀之。信至武陶,东魏遣其弘农郡守田八能,率蛮左之众,拒信于浙阳;又遣其都督张齐民,以步骑三千出信之后。信谓其众曰:“今我士卒不满千人,而首尾受敌。若却击齐民,则敌人谓为退走,必来要截。未若先破八能。”遂备击,八能败而齐民亦溃。信乘胜袭荆州。东魏刺史辛

32、纂勒兵出战。士庶既怀信遗惠,信临阵喻之,莫不解体。寻拜领军。仍从太祖复弘农,破沙苑。改封河内郡公,增邑二千户。寻除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先是,守宰暗弱,政令乖方,民有冤讼,历年不能断决。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流民愿附者数万家。太祖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初启霸业,唯有关中之地,以陇右形胜,故委信镇之。既为百姓所怀,声振邻国。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节选自周书卷十六列传第八,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又信在秦州/

33、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B. 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C. 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D. 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B. 进爵,晋升爵位,升官

34、。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C. 修禊,古代传统民俗。三月三日,人们都到水边洗濯,嬉游,以消灾祈福,后来演变成中国古代诗人雅聚的经典范式,D. 蛮左,即蛮夷,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戎、西狄和东夷。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独孤信任职多地,皆有声绩。他出京任职,多次担任地方要职,主持军政事务,有很高的声望和功绩。B. 独孤信为人忠诚,深受器重。孝武帝西迁,事发突然,独孤信单骑追随不舍,因此,深得孝武帝器重。C. 独孤信善于用兵,颇有谋略。受命招怀荆州,东魏遣郡守和都督前后夹击,独孤信分兵突破,以勇谋取

35、胜。D. 独孤信为政有方,百姓拥护。担任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治政为民,处事果决,流民归附,信著遐迩。13. 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2)及信在州,事无壅滞。示以礼教,劝以耕桑,数年之中,公私富实。【答案】10. C 11. D 12. C 13. (1)武卫将军竟然能够辞别父母,抛弃妻子儿女,从远方前来跟随我。时世混乱就能看出忠良,这难道是假话吗?(2)到独孤信抵达秦州任职后,各种事务从来没有积留的。他宣传礼义教化,鼓励农业生产,在几年时间里,公家私人都富足起来。【解析】【10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

36、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这两个动作行为前面省略的主语都是独孤信,因此前面要分别断开;“其帽”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诘旦”是时间状语,放在句子的前面,该词前面要断开;“而吏民有戴帽者” 意思是戴帽子的官吏百姓,是定语后置句作主语,起强调作

37、用,有后断开;“其”是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断开。故选C项。【11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面广量大,涉及的点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时做个有心人,随时看到随时积累,并能举一反三进行记忆。D项,“包括南蛮、北戎、西狄和东夷”错误。古代泛指华夏民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故选D。【12题详解】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

38、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独孤信分兵突破”分析有误。结合文本内容,受前后夹击时,独孤信对他的部众说:“现在我们的兵力不足千人,而且腹背受敌。如果回过头来攻击张齐民,敌人会以为我们要逃跑,必然前来截击,不如先打败田八能。”于是奋力攻击,打败了田八能。表明独孤信并没有“分兵突破”,而是合力突围。故选C项。【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遂

39、,竟然;妻子,古今异义词,妻子儿女;远,从远方;岂哉,难道吗。第二句中,及,等到;壅滞,积压、积留;示以礼教,省略句,示(之)以礼教,意思是对百姓宣传礼义教化;富实,富足。这些词语都是句中关键词,要用心翻译。翻译时还要注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流畅。【点睛】断句首先牢记一个前提领会大意。要通读全文文段,领会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断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标志性词语断句,比如句首发语词、句尾语气,对话标志词(如曰、云、语、言、道、白、对、谓等字),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径或诀窍。(2)结合章法结构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

40、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而“分承”或“分说”部分,又多用对称句式,形成并列、排比。(3)了解固定结构断句,固定结构是文言运用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的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关系,每一种固定结构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熟悉每种固定结构的常规形式,有助于其前后句子的断开。这些特点,均有益于断句。参考译文:独孤信,是云中人,原来的名字叫如愿。他的父亲库者,为领民酋长,从小雄武豪迈有操节义气,北州的人都敬重佩服他。独孤信容貌俊美,善于骑马射箭。正光末年,他和贺拔度等人一起斩杀了卫可狐,因此而知名。独孤信年少,喜欢修饰自己,服饰的色彩和众人不同,军中称他为独孤郎。建明初年,他出任荆州新野镇将,兼新野郡守。不久升任荆州防

41、城大都督,兼任南乡郡守。他连续掌管二郡,都有声望政绩。贺拔胜离京镇守荆州,就表奏独孤信任大都督。他跟随贺拔胜进攻梁国的下湲戍,攻克,升任武卫将军。不久朝廷征召独孤信入朝,魏孝武帝对他非常信任。到孝武帝西行迁徙时,事情发生得很突然,独孤信单骑在泸涧追上了他。孝武帝赞叹说:“武卫将军竟能够辞别父母,抛弃妻子儿女,从远方前来跟随我。时世混乱就能看出忠良,这岂是假话呀。”当即赐给独孤信御马一匹,晋爵为浮阳郡公,食邑一千户。这时荆州虽然被东魏攻陷,但人们仍然心系原来的朝廷。于是,朝廷便任命信为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州诸军事,兼尚书右仆射、东南道行台、大都督、荆州刺史,前去招抚那里的百姓。独孤信抵达武陶,东魏

42、派弘农郡守田八能率领蛮人东部之众,在淅阳抗拒独孤信;又派都督张齐民率步兵骑兵三千人,绕到独孤信后路。独孤信对他的部众说:“现在我们的兵力不足千人,而且腹背受敌。如果回过头来攻击张齐民,敌人会以为我们要逃跑,必然前来截击,不如先打败田八能。”于是奋力攻击,打败了田八能,张齐民也跟着溃败。独孤信乘胜袭击荆州。东魏刺史辛纂率兵出来迎战。荆州士人平民感念独孤信的恩泽,独孤信又临阵讲明利害,荆州守军分崩离析。不久独孤信任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此前,秦州的长官昏庸懦弱,政令荒谬违背常理,百姓有冤情诉讼,长年不能决断。到独孤信抵达州中任职后,各种事务得以处理,没有积留的。他宣传礼义教化,鼓励农业生产,在

43、几年时间里,公家私人都富足起来,愿意归附的流民有几万户。太祖因为他的威信远近闻名,所以赐给他的名为信。独孤信风度弘雅,有奇谋大略。太祖刚开创基业时,只有关中一带的地方,因为陇右地势险要,所以派独孤信去镇守那里。他受到了百姓的敬慕,声威震动邻国。独孤信在秦州,曾因为打猎到了傍晚,骑马疾奔进城,他的帽子稍稍倾斜。到了第二天早晨,戴帽子的官吏百姓,都仰慕独孤信而将帽子斜戴着。他就是像这样受到了邻国和士民的敬重。(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江楼闲望怀关中亲故李群玉摇落江天欲尽秋,远鸿高送一行愁。音书寂绝秦云外,身世蹉跎楚水头。年貌暗随黄叶去,时情深付碧波流。

44、风凄日冷江湖晚,驻目寒空独倚楼。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从秋天景色写起,寥廓江天,一行北雁,令人生愁,“欲尽秋”三字将伤感基调融于其中。B. 首联后句将本与自己无关的雁寓于主观情感色彩,“一行”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生动可触。C. 颔联叙述了诗人目前的境遇,诗人在“秦云外”,而亲人在“楚水头”,两者相隔遥远,难以相见。D. 尾联以景结情,写作者孤身一人倚江楼,遥望江水的画面:“空”字蕴含着诗人深切的情感。15.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1)思想之情。题目中的“怀关中亲故”和颔联中的“音书寂绝”表现了诗人身处异乡

45、、思念家乡、牵挂亲朋。(2)身世蹉跎、时光易逝之悲。颔联的后半句直抒自己“身世蹉跎”。颈联中的“年貌暗随”可以看出诗人青春年华一年一年逝去,其中蕴含着对时光易逝的感慨。(3)羁旅他乡的孤独之苦。诗人在楼台之中,观茫茫江水,“秦云外”“江湖晚”表现了诗人羁旅他乡。而“风凄日冷”以及“寒空独倚”写出了诗人的孤独之苦。【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内容及赏析诗歌手法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答题的时候要注意认真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手法,然后将选项与理解进行比对分析。选项C“亲人在楚水头”分析有误,“楚水

46、头”应是诗人辗转漂泊之地,体现的是诗人漂泊之意,而不是亲人所在之地。故答案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赏析诗歌的情感主旨能力。题干问的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是考查诗歌的情感。分析词人的情感首先要把握住诗歌的题目,本诗题目是“江楼闲望怀关中亲故”,从题目中“怀关中亲故”不难看出诗人对故乡及亲人的深深的思念。其次要抓住词句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分析,从“远鸿”“音书寂绝”看出羁旅漂泊异乡的寂寞思乡之情;从“身世蹉跎”看出诗人半生飘零,岁月蹉跎,英雄老去的悲愁慨叹之情;从“年貌暗随黄叶去”看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悲叹之情。【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

47、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前事不远,后事之师”,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重蹈覆辙。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 _ 。”来表达了自己创作的目的,以此来警示晚唐统治者。(2)韩愈师说中谈到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并嘲笑那些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原因是:“_,_。”(3) 辛弃疾

4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_”(把牛肉来与部下分享,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展示诗人积极抗金、收复中原的豪情,而“可怜白发生”却直抒其人生迟暮、壮志难酬的悲怆。【答案】 (1).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 位卑则足羞 (4). 官盛则近谀 (5). 八百里分麾下炙 (6). 五十弦翻塞外声【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句背诵默写难度不大,但考生常得不到满分,原因有二,一是背不出来,二是写了错别字,后者是主要原因。课内的句子当抓牢,倒背如流,理解内容记忆,这样不会背错填错句子,同时关注其中易错的字。这些字主要是形

49、声字,考生很容易写成同音异形字,如本题中的鉴、卑、盛、谀、麾、炙、弦、翻等词,都要格外留意。三、语言文字运用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以我的能力,承担此任务实在是绠短汲深,但既然大家那么信任我,我只能勉力而为,争取把事情办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佛教厅内,各种美轮美奂的展品,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让参观者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宗教气息。西南联大时期,刘文典鄙薄写小说的沈从文,甚至蓄意挖苦对方薪水稀少,沈从文从不计较,这种犯而不校的修养堪称一流。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家庭本来和睦温馨,但因一笔钱财家庭成员反目甚至对簿公堂,亲情在金钱面前缴械投降

50、。如今电销产业发达,顺带而起的快递业务也风生水起,但手机等半大不小的物件在配送过程中却常有遗失,监管是个大问题。2018年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第18轮,阿根廷队因梅西连入3球,客场击败厄瓜多尔,不言而喻地证明了梅西仍是球队灵魂。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绠短汲深:绠:汲水用的绳子;汲:从井里打水。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打很深的井里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难以担任艰巨的任务,多用作谦语。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犯而不校: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去计较。对簿公堂:在官府公堂上受审问,后来指在法庭上对质或上法庭打官司。半大不小:指人未到成年但已不是儿童的年

51、龄。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不能够用在句中作状语,用在此处不合适。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面对突发灾难,地方应急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当地政府应急机制的健全,九寨沟地震救灾及时,再次证明了这个观点。B. 我国智能交通管理已进入黄金时期,云计算、视频智能分析等先进技术的相继出现,为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提供了保障。C. 10月4日,美国拉斯维加斯发生枪击事件,歹徒对参加露天音乐会的人群进行扫射,造成了约59人死亡、515人受伤。D. 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违规排放不达标废气物的现象,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能力的强弱机制的

52、健全”错,一面对两面;C“约59人死亡、515人受伤”错,不合逻辑;D“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和龙头企业”错,不能并列,“杜绝现象”与“增强意识”语序不当19.下面是某校一位同学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作修改。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地莅临2019届高三毕业典礼。此时此刻,请允许我代表高二年级全体同仁,向忝列高三教师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即将毕业的学长们送上美好的祝福。亲爱的学长们,你们离开母校后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们定当鼎力相助。在你们即将迎接人生大考的时候,我想惠赠大家一句话:青春因奋斗而亮丽,人生因高考而辉煌,生命因你们而精彩!【答

53、案】“莅临”改为“参加”;“同仁”改为“同学”;“忝列”改为“荣列”;“鼎力相助”改为“竭力相助”等。“惠赠”改为“敬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得体的重点是分清文学类语体色彩、实用类语体色彩和口语类语体色彩,前两种属于书面语,并且还要正确应用日常交际中的谦辞、敬辞。表达得体要注意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得体类题考查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角色转换、语体转换等。本次材料提供的是某校一位同学在毕业典礼上致辞的片段。“我非常荣幸地莅临2019届高三毕业典礼”,“莅临”,意思是指,来到;来

54、临,光临。是含有敬辞的书面语。莅临特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 当有领导来的时候,有莅临,更显出贵公司对领导的敬重之意。语境中是学生在自己学校,使用不得体,应改为“参加”。“请允许我代表高二年级全体同仁”,“同仁”指同事,但是范围更小,一般是上级对下级或者平级之间称呼,或者泛指一个群体内所有人,不用于下级对上级称呼。此处是指学生,不能使用,应改为“同学”。“向忝列高三教师的园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忝列”,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语境中是学生说老师,使用不得体,应改为“荣列”。“我们定当鼎力相助”,“鼎力相助”,敬辞,一般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语境中是表达,如果学长们将来

55、需要,学生愿意帮助。成语使用不得体,应改为“竭力相助”。“我想惠赠大家一句话”,“惠赠”,称人赠与的敬词。语境表达的是学生想送给学长的话,使用不得体,应改为“敬赠”。【点睛】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内容(词语、句子、段落和整体和谐)、场合(时间、地点、氛围),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所谓“语体”主要指是口语(谈话、演讲、辩论、广播稿)还是书面语(政论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应用语体)。前者要求通俗易懂、多用短句、不用文言词。后者须根据所使用的文体而定,例如应用语体包括启事、通知、申请(假条通俗易懂、简洁平

56、实),广告(形象生动、多用修辞),广播稿(通俗化、口语化)等。20.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例句的方式,说明另两处问题。不少家长为了“充分利用”暑假,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因为参加了补习班,孩子就可以得到更大的进步、更快的成长。但其实让孩子上过多的补习班,除了需要家长付出金钱成本外,还势必割裂家庭的亲子关系。只要刹住这股“歪风”,孩子的假期就会有蓝天白云。参加了补习班,孩子也不一定得到更大的进步、更快的成长。_【答案】 让孩子上补习班也不一定会割裂家庭亲子关系 刹住补课“歪风”,孩子的假期也不一定就会有蓝天白云【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的综合理解和推断正误判断类试题,考生首

57、先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然后要注意语句前后的逻辑关系,本题中孩子上过多的补习班,除了需要家长付出金钱成本外,还势必割裂家庭的亲子关系。不符合语言逻辑可以改为 让孩子上补习班也不一定会割裂家庭亲子关系;只要就句式的说法过于绝对,刹住补课“歪风”,孩子的假期也不一定就会有蓝天白云。21.下面是某公司某产品管理流程维护阶段的示意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答案】产品交付用户使用后出现故障,用户将信息反馈给工信部,再由项目部到现场评估故障原因并处理。如果能现场解决,就完成维护;否则,就先判断是硬件还是软件问题,再提交给硬件部或软件部解决,然后完

58、成维护。【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图片类,图片有解说和描述,解说注意照顾到图片中的所有的内容,然后理清各个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作答本题的时候考生要注意流程图箭头的指向顺序,要注意系统出现故障是由工信部负责,现场评估质量的原因是由项目部负责,在组织语言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特别要注意题干中的字数的要求。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写作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6年3月份发生过期疫苗流入24个省份事件,涉案人员较多,9家药品企业存

59、在较大问题。时隔二年,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这是长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发现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规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质量问题。2016年4月23日,国务院修订后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指出:若发生严重疫苗问题,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应辞职。这一条例出台前后均发生了疫苗事件。据悉,网友对此议论纷纷。你怎么看待疫苗事件?请谈谈你对该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答案】假疫苗事件的背后2016年4月23日,国务院修订后的疫苗流

60、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指出:若发生严重疫苗问题,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应辞职。这实际上击中了疫苗事件的软肋: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这也是从源头上治理毒疫苗问题的关键措施。有人认为疫苗事件发生反映的是企业与个人缺少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这固然不错,但我想对企业生产、个人逐利行为的规范,这本身就是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疫苗事件发生的背后反映的就是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力。首先是对疫苗的监管不力。过期疫苗是哪里来的?为什么长春长生生物不到一年时间二次疫苗记录造假?这是问题的源头,我们大家都知道,对于涉及公共安全的医疗产品,国家肯定有相关准入制度。疫苗作为重要的药品,肯定也同其它药品一样有自己的

61、有效期。作为监管的职能部门,按理也应有对本部门、本地区重要药品登记管理之责,更应有相应措施。疫苗什么时候过期,不到一年时间二次疫苗记录造假,作为职能部门应要知情,即使不是一一清楚,也应强化对该疫苗使用流程的监管,避免毒疫苗流入24个省份这样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只有从源头上治理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悲剧的发生。其次,对相关从业人员监管失范。说到职能部门的监管,除了上文说的药品管理,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人的管理上。规范从业人员行为,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也是相关职能部门监管到位的重要体现。毒疫苗事件的发生,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人祸。相关医护人员、企业、药品推销员,如果有社会良知,并勇于担起社会责任,那么

62、悲剧就不会发生。为什么这些从业人员对此十分漠视。一方面基于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是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造成的。再看看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这是长生生物自2017年11月份被发现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规定后不到一年,再曝疫苗质量问题。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如果职能部门对人的监管,包括从业资格审查,社会良知教育,公民责任感之认真宣传、认真监管。如果平时注重这些基础性工作的规范管理,我想悲剧或可避免。并且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处罚无关痛痒、问责蜻蜓点水,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失范。疫苗事件发生后怎么办?处理的过程也

63、是规范管理的过程。只有从快、从重处理,才能起到惩处一例,警示一片的效果。毒疫苗为什么会流入24个省份,在开始未必就没有发现,为什么没有遏制?一个主要原因是职能部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不及时、不严,导致相关从业人员违法犯罪成本低,谋取的暴利远超处罚成本,进而流入24个省份,造成全国大范围内恐慌,甚至发生更多的悲剧。这次国务院用重典来问责当地主要负责人,实际上也是为相关职能部门要重处罚重问责背书!希望通过摘帽子这一官员最关心的问题来倡导政府职能部门担起重大社会责任,用重处罚、严追责来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规范管理,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俗话说,松是害严是爱。职能部门管理失范危害的是社会公共安全,损害的是党

64、和政府的威信,危及的是社会的和谐安定,影响是千家万户的幸福。相关职能部门务必从这二次疫苗事件中吸取教训,加大监管力度,改进监管措施,真正着眼社会大局,百姓安康,这才是真爱国家、真爱人民。【解析】【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本次作文为时评类作文,写作前,先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然后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本次作文提供了一段有关过期疫苗的相关报道,从报道的时间跨度来看,2016年3月份出现过期疫苗事件,2018年,医药行业的疫苗问题仍在存在,说明问题之严重。如果追究责任,可以从药品企业自身找原因,公司不能为了

65、牟取暴利,就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制造害人的疫苗危害下一代,道德何在?良知何在?除了医药公司的责任,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是重要的原因。职能部门要防患未然,而不能总是出了问题后再处理。因此,可以抓住作文材料里的核心问题,即毒疫苗背后反映的是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失范,然后给这个核心问题设置问题组,通过对疫苗监管失范、对从业人员监管失范、对问责处罚监管失范三个小问题进行分析。比如,开头可以引述材料,分析材料,说明问题的要害。接着提出“监管失范”才是根本问题所在。然后抓住过期疫苗哪里来的问题进行讨论,具体分析疫苗监管失范、对从业人员监管失范、对问责处罚监管失范的现象和危害。最后提出要加强监管力度,利国

66、利民,这也是职责所在。【点睛】时评写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就事论事,就是对时事本身进行直接的评论。一般有三种类别,一是赞扬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表示肯定,然后阐释肯定的理由。二是批评式,即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工作方法等进行否定,然后从法律、道德等方面找出反对的依据。三是建议式,即提出自己对新闻事件中某个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写作时注意讲究“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尤其要注重准确性和说理性。在写法上,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就事论理,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