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方案》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6055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创新方案》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创新方案》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创新方案》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创新方案》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创新方案》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创新方案》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创新方案》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创新方案》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创新方案》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创新方案》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7讲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理线索让脉络更清晰明特征让认知更深刻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中国人民开始了反侵略求民主的伟大历程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向近代化迈进。同时,中国社会生活习俗也发生巨大变化面对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主流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由农耕文明时代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

2、演进。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考点1 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步 悟真题考情研析命题点一:考查列强侵略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1(201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析:选C材料表明,清政府1877年在新加坡设领事馆,此后在美国、日本等多处设领事馆,这一变化体现出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转变,但

3、不足以说明出现制度性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命题点二:考查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2011全国高考新课标卷)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解析:选A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初期,洪秀全宣扬拜上帝教,反对孔子思想,而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秀全却大力宣扬孔子的思想,这说明原来的拜上帝教不能稳定

4、政权,故选A。太平天国运动的前后期以天京变乱为分界点,B项不正确;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考什么近年新课标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影响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上,更多考查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怎么考命题多以文字材料呈现历史现象,能运用不同史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和从近代化的角度认识太平天国的局限性,突出考查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怎么办同学们在复习时重点掌握本阶段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历史影响,并正确的理解列强侵华和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所起的作用。第2步 研知识重难突破一、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1)原因根本原因:英国工业

5、革命后需要商品市场和生产原料。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2)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3)影响中国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及革命任务发生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思想文化传播,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2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2)过程: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3)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俄国趁机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4)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鸦

6、片战争”(1)革命史观: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现代化史观: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3)整体史观: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的局面。(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5)文明史观:鸦片战争后,西方的先进文明传入中国,两种文明碰撞,先进的工业文明冲击着落后的农业文明。二、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1)吏治腐败,剥削沉重,阶级矛盾激化。(2)列强倾销商品,小农破产,使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3)自然灾害严重。2过程(1)

7、1851年,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1853年,定都天京(南京),正式建立政权。(3)18531856年,进行北伐、东征、西征,太平天国进入全盛。(4)1856年,天京变乱,太平天国由盛转衰。(5)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3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背景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 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经济主张企图在自然经济基础上消灭私有制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群众基础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不可能得到农民的拥护作用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未能实施特点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

8、色彩相同革命纲领;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未能真正实施4.评价(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动摇了其统治根基。(2)在反封建的同时,承担起了反侵略的任务。(3)部分领导人还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4)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无法完成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最终失败。第3步 提能力题组演练题组一两次鸦片战争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作者强调了中英战争的()A必然性 B偶然性 C可能性 D必要性解析:选A从材料“如果

9、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中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有其发生的必然性,A项符合题意。2(2015太原模拟)中英南京条约中有“领事报关”的条款,规定:洋船至,将船牌、舱口单、报单等件,送交口岸本国领事,领事以此通知海关,于卸货、装货时,“公同查验”,交纳船钞税银,海关即发完税红单,领事凭红单,发回船牌等件,然后出口。这项条款()A表明中国海关主权丧失 B有助于中国海关制度进步C促进中英贸易迅速增长 D使在华洋人取得治外法权解析:选B由材料内容可知,中国的关税趋于程序化,有助于中国海关制度的进步,故B项正确。海关自主权的丧失主要指的是对于关税税额的双方约定,故A项错误;材料与中英贸易的增长无关,

10、故C项错误;材料与在华洋人取得治外法权无关,故D项错误。 3“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B抑制了列强侵略活动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关键信息“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这说明中国官员无权处置外国人,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4马克思在1853年说:“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

11、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解体一样。”马克思意在表明()A工业文明必然取代农业文明 B君主立宪制必然取代封建君主制C主观暴力破坏与客观推动进步同时并存 D主观暴力破坏具有延续的特点解析:选C材料主要讲述中国的封闭被英国暴力打破,没有涉及工业文明必然取代农业文明,故A项错误;取代封建君主制的未必是君主立宪制,故B项错误;材料中马克思的主要意思是在说明英国在暴力侵略中国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的进步,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主观暴力破坏的延续性特点,故D项错误。用“四审四推法”解答文字材料型选择题第一步,审题干,做到“四审”,实现有的放矢。找出关键信息,

12、确定答题方向;界定题目时空限定,明晰答题范围;弄清题目类型,结合相应方法;确定涉及概念,把握内涵外延。第二步,读选项,做到“四推”,实现对症下药。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和基本常识,推敲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推敲备选项与题干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推敲备选项之间是否存在并列、从属与对立的关系。题组二太平天国运动5(2015咸阳模拟)据太平天国史料专辑记载,迟至1861年,在江苏吴江地区拥有三四千亩土地的大地主柳兆熏还能收到租米1 300余石。这说明()A太平天国尚未控制该地区 B吴江地区的土地关系没有改变C大地主支持太平天国运动 D太平天国的政权性质已经蜕变解析:选B在吴江地区大地主仍然拥有三四

13、千亩土地,并且收租米1 300余石,说明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规定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没有在这一地区真正实行,原来的大地主仍然占有大量土地,对农民进行封建剥削,原有的土地关系没有真正改变,故B项正确。61861年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日记中说:“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下列内容中与此书有关的是()A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C改革内政建设国家,是第一个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方案D仿照西方国家法律,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民主政体解析:选C1861年曾国藩的湘军全力围

14、剿太平天国,材料中“贼”是对其污蔑的称呼。为了振兴太平天国,1859年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方案资政新篇,它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与“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相符合。故答案为C。A项是海国图志,B项是天朝田亩制度,D项是康梁维新思想。 7(2015武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面是2008年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徐中约(美国)所著的中国近代史(副标题:16002000,中国的奋斗)的部分目录摘编。 第一章“近代中国”的概念11 “近代中国”始于何时?12 “近代中国”形成的动力13 新的统合思考 第一编传统制度的延续,16001800年第二章清帝国的

15、兴盛第三章政治和经济体制第四章社会和思想状况41中国社会(家庭;宗族;社会分层;士绅;科举)42思想潮流(清初对明朝心学的反击;清代中期的考证学)第五章对外关系51西欧人的来临(探险家和商人;传教活动;耶稣会影响的衰落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中国丧失近代化的机会)52俄罗斯的推进(穿越西伯利亚;早期派往中国的外交使协团;尼布楚条约,1689年;图理琛出使留居俄国的土尔扈特部,1714年;恰克图条约,1727年;托时和德新的使俄,17271732年,俄国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关于“近代中国”这一话题,你认为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所提观点应该明确清楚;说明可从一

16、个或多个角度展开,符合历史事实,合理充分)解析:根据所给信息,提取观点,并且从多角度多侧面辩证思考、论证、评析史学观点。比如可以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放在全球视角下,从材料中提取有关世界历史发展(全球)的重大事件及与此相关联的中国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进行论述;或内外因综合作用下思考和论证,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提取相关信息加以论证、说明。 答案:示例一:观点:对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考查应该放在世界视野下展开。说明:1600年前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无论是西欧的探险家、商人、传教士的东来,还是俄罗斯的推进,都对当时的清朝产生了重要影响;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清朝与西方因鸦片等

17、冲突,使得中国的农耕文明与西方的工业文明全面产生关联,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的发展。示例二:观点: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产物。说明:中国社会在16001800年期间,手工业的进步,商业活动的繁荣,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和思想潮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西学东渐、商业活动、侵略战争等的冲击,在促进传统中国向近代中国转型上起了重要作用。 示例三:观点:把上述两种观点综合在一起,或提出新的观点(如:“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言之有理即可。说明:仿照上面的表述展开,具体略。考点2 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工业的兴起及社会生活变

18、迁第1步 悟真题考情研析命题点: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1(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卷)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解析:选D1852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材料中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取代“中国产的土布”用于包装,说明曼彻斯特上等棉在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经济的中国销路不畅,故选D项;A、B、C三项材料都没有体现,排除。2(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据研究

19、,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看,19世纪中期,中国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远远低于印度,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西方工业品有顽强的抵制力,故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B项与史实不符;1853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不低于印度,C项与史实不符。考什么近年新课程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上,侧重于通过社会生活变迁

20、考查中国社会的转型。怎么考命题主要以文字材料为载体,要求考生多角度认识中国近代化的曲折历程和列强的经济侵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 怎么办同学们在备考时重点掌握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并能从经济、社会生活等角度分析理解中国社会的转型。第2步 研知识重难突破一、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2)标志: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发生在东南沿海地区)(3)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2洋务运动(1

21、)目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3)性质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4)意义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既诱导了本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2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

22、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3影响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了近代化进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个主体:整个近代社会,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一个特征:经济结构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四个表现:外资企业出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官僚资本(洋务企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三、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出现了旗袍。2交通与通讯的进步(1)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从唐山开平到胥各庄的铁路通车。

23、(3)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3近代报刊的出现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规律(1)是“欧风美雨”的产物,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具有半殖民地化色彩。(2)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3)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通商口岸和大城市变化明显,在偏远农村和内地则变化不大。(4)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5)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弭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第3步 提能力题组演练题组一经济结构的变动1如图是18421855年英国对华输

24、出总值走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五口通商促进英国对华贸易发展迅速B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C英国对华输出商品不适应中国市场消费需求D自然经济抵抗使英国对华贸易反复波动解析:选D从图中的曲线可知,英国对华贸易发展波折不断,并非“发展迅速”,故A项错误;工业革命后英国加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英国对华输出的洋布、洋纱,价廉物美,适应了中国市场的消费需求,故C项错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使得英国商品输出反复波动,故D项正确。2(2015唐山模拟)读清中晚期农工商税变化趋势图分析,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

25、达 B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D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解析:选B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清朝商品经济未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故A项错误;清中晚期伴随着西方列强对华进行经济侵略,中国对外贸易不断扩大,政府工商业税收显著增加,故B项正确;民族工业初步发展于19世纪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戊戌变法兴起于19世纪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等人大量购买外国装备以加强中国国防。原因有二:一是采购大吃回扣二是人力成本高很多有关系的中国人想方设法挤进“有钱途”的洋务单位,吃拿卡要。由此可见()A洋务运动实际上被外国控制 B封建官僚管理体制弊端明显C洋务派借自强之名

26、中饱私囊 D当时中国没有建立军工企业解析:选B材料无法表明洋务运动实际上被外国控制的信息,故A项错误;“很多有关系的中国人吃拿卡要”反映出封建官僚管理体制弊端明显,故B项正确;洋务派初衷是以自强为旗号来维护清王朝统治,故C项错误;洋务派建立了军工企业,故D项错误。表格数据选择题的“三看四注意”“三看”。一要看表头及出处,确定表格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二要看表格中的项目,根据题干设问,阅读表格中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三要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与已掌握的历史基本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作出判断,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四

27、注意”。一要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语言,二要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三要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四要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注:看图技巧: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题组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4(2015贵阳测试)1873年,上海申报载有“上海虹口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的广告,之后该厂又刊登广告,称“专造大小火轮机器,已经造起数艘,快马如飞有小火轮出售,由英国来的”。据此可推断发昌号()A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受外国资本控制C是洋务派开办的近代民用工业 D已是近代性质的企业解析:选D

28、题干中没有涉及发昌号建立的时间,无法得出它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外国资本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中没有介绍发昌号由谁出资建立,无法得出是洋务派开办的,故C项错误;由题干中“机器车房”“有小火轮出售”等信息可知,发昌号采用机器生产,且产品流向市场,故D项正确。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区别洋务企业是指近代由洋务派兴办的使用机器生产的企业。军事工业产品归军队使用,属于封建企业,但带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民用工业是资本主义性质,但带有浓厚的封建性。洋务企业是官办企业,而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是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民间投资经营的使用机器生产的资本主

29、义企业,早期称商办企业,与清政府和中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的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企业有一定的区别,是近代中国社会最进步的经济因素。题组三社会生活的变迁5中国妇女缠足的陋习由来已久。由于满族妇女不缠足,清政府曾多次下令废除缠足,但屡禁不止。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传教会组织了各种“天足会”,极力宣讲缠足的弊端,部分人“穿上了简洁的鞋子”。这反映出()A清政府强制推行满族习俗 B外国教会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C移风易俗任重道远 D西方文明具有优越性解析:选C题干材料没有反映清政府强制推行满族习俗,故A项错误;外国传教会极力宣讲缠足的弊端,推动社会习俗变革,不是文化侵略,故B项错误;虽然清政府下令禁止,外国教

30、会极力宣讲缠足的弊端,缠足仍然屡禁不止,移风易俗任重道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东西方文明的对比,故D项错误。 6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右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A租界当局拥有制定交通规则的权力B交通规则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C上海交通领域出现了最新科技成果D上海交通开始与西方近代文明接轨解析:选D张贴交通告示并不能表明租界当局有制定交规的权力,故A项错误;“中西合璧”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B项错误;交通领域的科技成就电车、汽车在19世纪80年代才出现,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交通告示

31、中对马车、轿子等交通工具的行驶有明确规定,使人们的出行更加规范、文明,故D项正确。考点3“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第1步 悟真题考情研析命题点一:考查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1(2011全国高考)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瀛环志略对开阔中国人的视野、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

32、、冲破封建思想樊笼起了一定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A项中“反对君主制”说法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D项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命题点二:考查洋务运动对传统观念的冲击2(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对于倡导洋务的人冷嘲热讽,持鄙视的态度,这是因为清朝以来,国人长期以天朝上国自居

33、,盲目排外,故选A项;材料没有提及崇洋媚外、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列强侵略的史实,故排除B、C、D三项。考什么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对本部分考查的重点是“师夷长技”和“中体西用”思想,侧重于对“中体西用”思想影响。怎么考命题主要以近代思想家的言论或史学家的评论为切入点,创设新情境,考查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在思想界的体现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并正确解读信息的能力。怎么办同学们在复习时重点掌握近代“向西方学习”思潮在不同阶段的差异及特点,并认识“师夷长技”和“中体西用”思想对近代中国思想转型所起的推动作用。第2步 研知识重难突破一、新思想的萌发开眼看世界1代表人物(1)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

34、界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和四洲志;仿制西方战舰。(2)魏源:代表作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2核心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寻求强国御侮之道。3特点(1)以向西方学习为核心,以学习西方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为主要内容。(2)以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为主,启迪人们探索新知和重新认识世界。(3)有着深刻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仍属“经世致用”的封建思想体系,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4影响启迪着人们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面对现实,放眼环球,探索救国之路。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内涵:“中学”,是指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技。2实践:洋务运动。3影响:为中国近代工业奠定了

35、初步基础,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洋务派的“自强”梦彻底破灭。抵抗派与洋务派的区别抵抗派和洋务派虽都属地主阶级,但二者目的的侧重点不同。抵抗派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洋务派以奕、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维护清朝的统治,镇压人民的反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三、早期维新思想1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2主张提出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兴办学校;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3特点(1)继承了洋务派“师夷长技”和“中体西用”的思想。(2)同时侧重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4局限性

36、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实践。第3步 提能力题组演练题组一新思想的萌发1.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后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余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这表明他()A认为维护统治依赖军事剿匪 B强调提高军备即可打败外敌C未能找出战争失败根本原因 D传统夷狄观念没有丝毫改变解析:选C材料中林则徐强调剿匪成功要“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材料没有涉及军事剿匪的目的,故A项错误;林则徐强调打败外敌除了提高军备外,还要“胆壮心齐”,故B项错误;材料中他认为清政府主要是军事落后,没有看到最根本的政治制度的差距,故C项正确;林则徐“师夷

37、长技”的主张,改变了传统夷狄观念,故D项错误。2(2015漳州质检)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解析:选D材料表明海国图志看到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性,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故D项正确。海国图志学习西方只停留在器物层次,故A项错误;促进近代民族工业诞生的是洋务运动,故B项错误

38、;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社会现状的应是西方列强入侵,清政府被动对外开放,故C项错误。题组二“中体西用”思想31866年6月,左宗棠向清廷上奏,他认为“东南大利,在水而不在陆”“我国家建都于燕、津、沽实为要镇。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星驰飚举,无足当之”。为此,他主张()A建立海军,加强海防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师夷长技以制夷” D实业救国,保护商贸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其主张建立海军,加强海防,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重在说明加强海防的重要性,并未说明“师夷长技以制夷”,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实业救国,保护

39、商贸,故D项错误。4“鸿章当功名鼎盛之时,自恃过高以为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制度,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炮、轮船、铁路、机器。故练兵不知有兵之本,筹饷不知有饷之源,支支节节,终无所成,皆由所取。”作者批评洋务派()A骄傲自大,为个人捞取私利B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C无勇气突破保守势力的阻碍D以军事为重点,忽视民用工业解析:选B材料中李鸿章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度比西方优越,只是在军事方面落后,因此只需要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而拒绝政治制度的变革,这符合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作者批评洋务派在其指导下“终无所成”,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反映出李鸿章捞取私利、缺乏魄力,故A、C两项错误;洋务运动以军

40、事为重点,同时辅以民用工业,故D项错误。要重视“时间”概念在解答选择题时的运用首先,应依据题干信息明确题目考查史实发生的时间;其次,进一步明确备选项所述史实发生的时间;最后,将备选项所述史实与题干所述史实的时间相对照,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筛选。如第3题,A、B两项都发生于洋务运动期间,与题干所述史实相符,但只有A项符合题目要求。由此可见,如对题干或备选项所述史实发生的时间不明确或忽视,解题就会陷入盲目的境地。题组三早期维新思想5(2015渭南模拟)薛福成在变法篇说:“今诚取西人气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材料表明他的主张是()A“求富”“自强”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C“中体西

41、用” D“西学东渐”解析:选C材料表明薛福成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中国传统政治制度。材料没有反映他“求富”“自强”的主张,故A项错误;薛福成主张维护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反对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B项错误;薛福成这一主张符合“中体西用”观点,故C项正确;“西学东渐”强调西学对中学的影响,但没有体现出题中中学的主导地位,不够全面,故D项错误。6王韬在弢园文录中说:“西商贸易之利,首在航海,顾风波之险,有时不可测料于百中取二三。无事则公司得以微利,有失则商人有所藉手,不至于大损,此其法诚至善也。”材料中所说的“法”主要是指()A创设国家中央银行 B建立近代金融体系C仿效西方公司制度 D建立近代保险制度解析:选D从题干中“于百中取二三。无事则公司得以微利,有失则商人有所藉手,不至于大损”的信息可知,王韬主张建立保险公司,一旦发生意外,使商人有所依靠,不至于血本无归,故D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