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925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8页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昆明市2019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美好生活表达了人存在的目的性与社会性,是哲学与伦理学的重要命题。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具有世界性,是各民族国家普遍的向往、共通的命题;另一方面具有民族性、契合于一个民族独特的历史命运和在此当中形成的文化精神、文化心理。一方面具有超越性,指向了人的丰富和全面;另一方面具有现实性,要立足于当下历史阶段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基础,以现时的政治实践和社会实践为依托。对美好生活这一人类共同的超越性追求,不同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尤其体现在古典时代哲学家的研究理路中。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

2、也是最高的善;斯多亚学派认为“按照自然生活”、按照理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其共同特征是认为,幸福是与理性相一致的,理性内在于美好生活的普遍理想之中。中国文化同样传递着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尚书洪范中有“五福”的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表达了一种整体性的幸福观。与上述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强调、对求真求知的强调不同,中国文化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比如,强调天人一体。在中国哲学里,天是万物的生命本源,也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易经中提出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的作用在于“成万物”,将

3、人与自然、人与最高道德本体的关系清楚展现出来。比如,强调德福一致。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德福一致,认为道德内在于幸福之中,美好生活同时也是道德的生活,因此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圣人也能“不改其乐”。同时,因为道德带有利他性,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个人的美好生活必然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之中,内圣外王的个人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由此趋于一致。这些特征,构成了中国文化所表达的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40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这种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目标,并逐渐赋予其更加丰富、更加现代化的内涵。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概括,对美好生活的

4、新时代定义,进一步彰显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体现了党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系统性把握,对人民获得感的全面理解,由此也彰显出了中国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文化精神。改革开放40年,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早非难题,“美好生活的向往”便应运而生。(摘编自刘文嘉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美好生活是哲学与伦理学的重要命题,也是各民族国家共通的命题,这使它既有超越性,又有民族性和现实性。B. 对于何谓美好生活,中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派虽有不同的表达侧重,但美好生活与理性的一致性则是其共同的话语。C. 中国文化所侧重的美好生活的整体性,有个

5、体幸福的整体性、人在自然中的整体性和人在社会中的整体性三层含义。D. 当下中国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将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丰富化和现代化,对美好生活进行新时代的定义。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围绕“美好生活的中国表达”这一核心概念,由古希腊哲学而中国哲学,为现时的政治主张构建深广的思想背景。B. 文章在论述中国幸福观时,从“德福一致”的传统文化观点出发,借助道德的利他性特征,阐明了幸福的社会整体性特征。C. 文章善用概念说理,如从“美好生活”作概念派生,用“幸福”对“美好生活”作概念替换。D. 文章对比论证突出,特别是将中国表达和世界表达对比,在论述中国表达时又着意于历

6、史和当下的对比。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只能立足当下,另一方面又必然指向长远。B. 作者认为,美好生活作为人类共同的超越性追求,既要求真求知,也应尽善尽美。C. 基于幸福的完备性特征,中国人民所追求的美好生活,必然包括生态文明建设。D. 新时代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不代表“物质文化需要”己成为历史。【答案】1. C 2. D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审读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并进行比对。A项,“美好生活是哲学与伦理学的重要命题,

7、也是各民族国家共通的命题,这使它既有超越性”错误,选项强加因果,从文章一、二段来看,是否有“超越性”等,与是否“是命题”无关。B项,“对于何谓美好生活,中西方不同的伦理学派但美好生活与理性的一致性则是其共同的话语”错误,选项扩大范围,文章第二段说的是“对美好生活这一人类共同的超越性追求,不同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比如,亚里士多德斯多亚学派认为其共同特征是认为,幸福是与理性相一致的,理性内在于美好生活的普遍理想之中”,这里没有提到中方伦理学派,由此可知,“美好生活与理性的一致性”是中方伦理学派的话语于文无据。D项,“当下中国的发展目标,就是要将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丰富化和现代化”错误,选项曲解文义

8、,文章最后一段说的是“40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这种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目标,”,选项曲解了“将这种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目标”,“表达”和“定义”不是“目标”,“表达”和“定义”的内容才是国家发展的目标。故选C。【2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D项,“文章对比论证突出,在论述中国表达时又着意于历史和当下的对比”错误,从文章三、四段来看,论述中国表达时,的确隐含着“历史表达”和“当下表达”,但着意的并非对比,而是传承和发展。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

9、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项,“作者认为,美好生活作为人类共同的超越性追求,既要求真求知,也应尽善尽美”错误,文章第三段说的是“与上述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强调、对求真求知的强调不同,中国文化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由此可知,“求真求知”是西方观点,“尽善尽美”是中方观点,而选项将中西方观点简单相加,然后作为作者观点,故错误。故选B。【点睛】判断选项信息是否符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

10、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全面屏手机,泛指正面屏占比达到80%以上的手

11、机,一般采用极限超窄边框屏幕,相比普通手机,具备更窄的顶部和尾部区域,边框也更窄。夏普早在2014年就发布过第一款全面屏手机Aquos Crystal,采用5寸显示屏,1280*720分辨率,同时取消受话器而配备了骨传导方案,实现了手机正面开孔的最少化,但当时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2017年下半年,全面屏手机在市场上全面性爆发,品牌从小米MIX到小米MIX 2,从三星Galaxy S8到三星Galaxy Note8,再加上后面包括iPhoneX华为麦芒6、华为Mate10在内的一系列新机等。由于手机的大屏化已面临手掌大小瓶颈,屏幕超过6英寸的机身让使用者无法单手触摸到手机边缘,且容易滑落碎屏,导

12、致体验感下降,而最适合大部分用尸使用的手机尺寸是5-6英寸。全面屏更高的屏占比,意味着在机身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展示更多内容,能够让用户使用更加便利。目前主流手机的宽高比是16:8,而全面屏一般是18:9。加大的宽度给人们带来了“分屏浏览”这一全新的使用体验。全面屏让同一屏幕内看电视剧和微信聊天、淘宝购物比价这些新需求成为可能。2017上半年开始,手机销量的驱动因素由前几年拍照驱动、外观驱动和芯片性能驱动,逐渐转变为明星代言驱动。外观万面,各大品牌乃至各品牌内的子类都呈现严重的同质化。厂商不得不通过推出多款颜色来吸引眼球,但依然乏善可陈;比如苹果推出红色款Iphone7和7Plus来吸引眼球,但销

13、量不达预期。全面屏带来的科技感、整体感则是外观微创新趋势中的一次大飞跃。全面屏未来将结合曲面技术、AR技术等掀起新一轮外观升级浪潮。(摘编自智能手机全面屏研究报告)材料二:中国手机市场各尺寸机型占比全面屏渗透率将迎来快速增长(资料来源于2018年中国全面屏市场需求情况分析)材料三:对于未来全面屏手机发展的趋势,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认为,“第一代全面屏”主要带来的是更大的占比外观以及视觉效果方面的提升。他预测,不久将迎来“第二代全面屏”,还会迎来更多技术以及交互上的革新,例如:异形全面屏、柔性屏幕以及各种新外观材料将成为打造差异化的重要突破口。由于全面屏导致当前大多数厂商不得不暂时采取指纹后置的

14、解决方案,还会催生出新的生物识别技术革新。无论是今年iphoneX的面部识别,还是未来基于OLED屏幕实现的屏下指纹识别,都是技术发展的方向。刘立荣认为,全面屏的到来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它解决了目前5G时代到来前手机行业创新疲劳的问题,并相信随着全面屏技术的推广,用户换机频率会重新提高。(摘编自张娜手机行业“全面屏”发展势不可挡)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近几年,消费者对大屏手机的关注度与日俱增,5.1英寸及5.1英寸以上手机在2017年市场占比为82.9%,较2016年升了15.6个百分点。B. 屏幕超过5.6英寸的手机市场需求递减,说明消费者单手操控整机尺

15、寸过大的手机有一定难度,手机屏幕发展受手掌大小限制。C.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趋于平稳增长,异形手机与全面屏手机市场渗透率相比增长缓慢,全面屏手机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抑制了异形手机的发展。D. 2017年全面屏手机渗透率约为9%,2018年全面屏机型渗透率跃升至44.6%,打造全面屏手机成为满足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全面屏手机,指正面屏占比达到80%以上、宽高比为18:9的手机,窄边框达到极致。提高屏占比,能解决手机大屏化与用户握持感之间的矛盾。B. 夏普研发了第一款全面屏手机,在技术上也有所突破,但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因为其市场号召力过小,品

16、牌效益不足以引领市场潮流。C. 屏幕超过6英寸的手机,由于机身过大让使用者无法单手触摸到手机边缘,就容易出现滑落碎屏的情况,让人体验感下降。D. 手机销量的驱动因素由拍照驱动、外观驱动和芯片性能驱动变为明星代言驱动,全面屏带来的强烈的视觉效果,是外观创新趋势中的一次大飞跃。6. 请联系材料,简要概括“全面屏”手机的优势及技术发展方向。【答案】4. C 5. D 6. 优势:更高的屏占比,在尺寸瓶颈制约下展示更多的内容,带来更好的操作感更大的宽高比带来全新的分屏体验,满足同屏看剧聊天等新需求全面屏的科技感和整体感,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和美感技术发展方向:结合曲面技术、AR技术等作外观升级用柔性屏幕

17、以及各种新外观材料打造差异化催生面部识别、屏下指纹识别等新的生物识别技术革新。【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或“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从题干来看,本题的设题区域在材料二中,考生要观察材料二中的图表,明确图表调查的内容以及数据的变化。C项,“全面屏手机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抑制了异形手机的发展”错误,从材料二的第二幅图来看,只能看出全面屏手机渗透率增长快速,而异形设计手机的渗透率则增长缓慢,但无法看出是全面屏手机抑制了异形手机的发展,选项属于妄加猜测

18、。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项,“全面屏手机,能解决手机大屏化与用户握持感之间的矛盾”错误,从材料一来看,全面屏能兼顾大屏的优势和操作体验,但“能解决矛盾”目前还做不到。B项,“夏普研发了第一款全面屏手机,但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因为其市场号召力过小,品牌效益不足以引领市场潮流”错误,从材料一来看,夏普全面屏机没有引起较大的反响是“因为其市场号召力过小,品牌效益不足以引领市场潮流”这一判断于原文

19、无据。C项,“由于机身过大让使用者无法单手触摸到手机边缘,就容易出现滑落碎屏的情况,让人体验感下降”错误,从文中来看,材料一第二段说的是“由于手机的大屏化已面临手掌大小瓶颈,屏幕超过6英寸的机身让使用者无法单手触摸到手机边缘,且容易滑落碎屏,导致体验感下降”,由此可知,“让使用者无法单手触摸到手机边缘”和“容易滑落碎屏”是让人体验感下降的两个方面原因,而不是“机身过大让使用者无法单手触摸到手机边缘”导致“出现滑落碎屏的情况”。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要先明确把握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联系材料,简要概括全面屏手机的优势

20、及技术发展方向”,然后到材料中圈出有关“全面屏”手机优势的的内容以及其技术发展的内容,根据这些内容概括。浏览几则材料可知,有关“全面屏”手机优势的内容主要在材料一中,如“全面屏手机,泛指正面屏占比达到80%以上的手机,一般采用极限超窄边框屏幕,相比普通手机,具备更窄的顶部和尾部区域,边框也更窄”“全面屏更高的屏占比,意味着在机身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展示更多内容,能够让用户使用更加便利”“全面屏让同一屏幕内看电视剧和微信聊天、淘宝购物比价这些新需求成为可能”“全面屏带来的科技感、整体感则是外观微创新趋势中的一次大飞跃”,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概括。至于“全面屏”手机的技术发展方向的内容,主要在材料三中

21、,如“异形全面屏、柔性屏幕以及各种新外观材料将成为打造差异化的重要突破口”“还会催生出新的生物识别技术革新。无论是今年iphoneX的面部识别,还是未来基于OLED屏幕实现的屏下指纹识别,都是技术发展的方向”,除此之外,材料一的最后还提到“全面屏未来将结合曲面技术、AR技术等掀起新一轮外观升级浪潮”,考生根据这些内容概括技术的发展方向即可。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父亲是个兵邓一光1945年,东北的战争态势捉摸不定,苏军冲入关东军将大和民族的骄子碾成肉酱,大部分大中城市落入苏军之手,少部分为抗日联军占领,楚汉两界开始频繁易主,新的军事势力迅速地渗透东北。东北是什么?中国最大的重工基地

22、,最大的产粮区和军事工业所在地。1945年11月,冀东八路军和国民党军火力接触,国共双方终于为争夺东北拉开了战争的帷幕。11月7日,我的父亲揣着十九旅代旅长兼山海关卫戍司令的委任状,带着几名参谋警卫星夜赶往山海关。在他们身后,相隔一天时间,父亲的老四十八团也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往山海关。同时,国民党13军石觉的部队在美式道奇十轮卡车的运载下,已抵近山海关。裆里磨得皮开肉绽,半伏在马背上不断地摊开军用地图看,途中与国民党开展遭遇战,丢掉通讯参谋和警卫员,自己的左腿被子弹击如果仅仅是上述这些小麻烦,父亲无论如何不会犯下他此生最大的一次错误。就在父亲星夜赶往山海关的时候,山海关的军事局势已发生了根本的变

23、化,我方山海关守军仅八千,面对全美式装备的三万国军,无异于以卵击石。守军请求避免正面作战,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同意放弃山海关,部队在11月14日开始不顾一切地往下撤。所有这一切父亲都不知道。父亲碰到第一支大逃亡的部队时简直惊呆了。父亲问:你们是哪支部队?营长喘着气抹一把汗说:十九旅四十六团营的。父亲说:谁让你们撤下来的?营长说:还能是谁,当官的呗。父亲说:现在我命令你停止撤退,原地待命!营长说:你是谁?你凭什么命令我?营长说完,跳上马背,朝马屁股上猛抽一鞭,快步去追自己的队伍。父亲怒气冲天,钢发乍立,一把拽出警卫员胯下的盒子枪,对准营长的坐骑就是一枪。马应声倒下,把马背上的营长摔了个老王抢瓜,父

24、亲吼道:让你的人立刻停下来!再走一步,我打烂你的头!父亲就这样在他的人生历程中走出了最致命的一步,在山海关战役后被指认为建制独立思想,受到行政撤职的处理,从此一蹶不振。实际上,父亲不久就知道了摆在他面前的严酷局势,并且拿到了总部同意放弃山海关的电报,他完全可以要参谋长通知部队按原撤退方案进行,然后调转马头,轻轻磕一下马肚子,轻松地离开那个造成他人生误区的是非之地。从我日后收集到的所有资料来看,就父亲个人的军人生涯而言,他所指挥的战斗胜多败少,他属于那种素质和运气都不差的军人。那么,究竟是什么动机使父亲放弃了这个机会,反而做出了坚守山海关的决定?11月15日上午,13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进攻山海

25、关,总指挥是名将杜聿明。战斗进行得极其残酷。13军以整团的兵力实施强攻,潮起潮落,云卷云舒。那架式,极似一群去赴宴的饿鬼。守军则苦多了。没有太多的重武器,装备落后。战斗一开始就用上了全部兵力,八千男儿,各据一隅,顽强抵抗。美丽宁静的山海关被飞机炸弹、120毫米榴弹炮和82毫米坦克炮弹整整翻了一个个。入夜时,进攻停止了。父亲命令部队抓紧时间清点伤亡人数、清理弹药和抢修工事。父亲也许在这个时候还抱有一线幻想,他派出一个连的兵力下山去袭击13军的一个野炮阵地,企图扰乱敌方的阵脚。父亲没有等回那个派出去的连队,山脚下密集的枪声疏落之后,父亲知道,再不会有什么奇迹出现了。16日凌晨,旅指挥所几乎失去了存

26、在的意义,父亲带着那个脸无血色的宣传员来往奔跑于各个阵地,父亲能够说的只有一句话:“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阵地!”父亲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名战斗员。事过半个世纪后,我已经知道了,就在父亲和他的八千兄弟顽强坚守山海关时,在他们身后不远的绥中守军已经开始撤退,绥中实际上已经变成一座空城。这一切,父亲并不知道,他唯一知道的只是死死守住他自己的阵地,用他军人的荣誉、信念和十九旅八千兄弟的血肉之躯。父亲拖着他那条肿亮的伤腿在战壕里移动。在每一个战死或战伤的战士面前停下来,目光深沉地看着他们。父亲浑身浸透了鲜血,阵地上,到处都是十九旅士兵安静的尸体。撤退的命令在太阳落山的时候送到父亲手中。四边的枪声此刻已稀落了,远

27、处的山头用力支撑着一大片令人心怵的铁青色积雨云,天空是那种摇摇欲坠的样子,部队这个时候正在抓紧空隙补充弹药、掩埋尸体。父亲从电文纸上抬起目光,看了看面前被打废了的山海关,良久,才沙哑着喉咙对身后的参谋长吐出两个字:“执行!”17日凌晨1时,山海关守军留下两千余具遗体,在夜幕的掩护下悄然撤离阵地。(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11月7日”“17日凌晨1时”,这些具体时间,突显战事的紧迫性,集中表现了父亲从接受任命到撤退的紧张过程。B. 小说草灰蛇线,匠心深藏,如父亲走出最致命一步的动机,其实早在开篇对东北重要性的介绍以及东北战争态势的描写中已

28、作了充分交代。C. 父亲在拿到了总部同意放弃山海关的电报后仍决定坚守,以卵击石终遭惨败,可见有着丰富指挥经验的父亲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D. 小说结尾的自然环境描写颇具味道,阴暗、压抑的景象既呼应了故事凄惨的结局,也是对父亲未来命运的一种暗示。8. 作品题目为“父亲是个兵”,父亲这个“兵”身上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说明。9. 小说采用了晚辈视角作第一人称叙事,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7. B 8. 军人的勇猛、血性:接受任命后,父亲星夜赶往山海关,即使麻烦不断也不畏艰难、一往无前;面对强大异常的敌军,只要有一丝希望也意志坚定、勇敢向前。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守卫疆土是每个军人的责任

29、,作为东北的关口,山海关的得失对于八路军至关重要,作为守军卫戍司令,父亲殊死守卫、不甘放弃。武断、冒进:在碰到大逃亡的部队时没有问清情况就开始愤怒,强行制止对方撤退;在收到总部同意放弃山海关的决定后还是决定继续前进,最终惨败。 9. 增强了小说情节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作为叙事人,“我”是小说故事的讲述者,又是红二代,是父亲生涯经历的见证者,所叙述的情节更具可信度。丰富了故事的层次。晚辈讲长辈故事,使得小说在父亲的战争故事之外,还增加了“我”与父亲之间的“故事”,即晚辈对上辈英雄故事与成败得失的审视与评判。便于形象塑造。晚辈视角叙述时流露的感情和思考引导着读者认识父亲形象的丰富内涵。产生独特艺术效

30、果。使读者身临讲故事的现场,贴近叙述者讲述的故事情节,牢牢抓住读者注意力。【解析】【7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理解内容、概括作品主旨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项,“如父亲走出最致命一步的动机,其实早在开篇对东北重要性的介绍以及东北战争态势的描写中已作了充分交代”错误,从文中来看,父亲走出致命一步的动机复杂,开篇有关内容只是动机之一,并未充分交代,第八段结尾说“那么,究竟是什么动机使父亲放弃

31、了这个机会,反而做出了坚守山海关的决定”,显而易见,后文应该还有关于动机方面的内容,如第十二段“父亲也许在这个时候还抱有一线幻想,他派出一个连的兵力下山去袭击13军的一个野炮阵地,企图扰乱敌方的阵脚”,第十四段“他唯一知道的只是死死守住他自己的阵地,用他军人的荣誉、信念和十九旅八千兄弟的血肉之躯”,这些也是父亲走出致命一步动机的原因。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作品题目为父亲是个兵,父亲这个兵身上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说明”,然后到文中圈出“父亲”的表现,根据这些表现概括父亲的特点。从赶往山海关途中的表现来看,“我的父亲揣

32、着十九旅代旅长兼山海关卫戍司令的委任状,带着几名参谋警卫星夜赶往山海关”“裆里磨得皮开肉绽,半伏在马背上不断地摊开军用地图看,途中与国民党开展遭遇战,丢掉通讯参谋和警卫员,自己的左腿被子弹击”,这些内容表现出父亲作为“兵”的坚定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从守卫山海关的表现来看,“不惜一切代价死守阵地!”“他唯一知道的只是死死守住他自己的阵地,用他军人的荣誉、信念和十九旅八千兄弟的血肉之躯”“父亲拖着他那条肿亮的伤腿在战壕里移动。在每一个战死或战伤的战士面前停下来,目光深沉地看着他们”,山海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父亲率领部队誓死守卫,这些内容表现出父亲作为“兵”的守卫疆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从父亲所

33、做出的错误的决定来看,如第七段看到撤退的部队时,他没有问清情况就强行制止,如第八段收到总部同意放弃山海关的决定后,父亲还是决定继续前进,结果最终惨败,这些内容表现出父亲的武断、莽撞、冒进。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把握题干的具体要求,如本题“小说采用了晚辈视角作第一人称叙事,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然后分析文中的第一人称“我”与小说主人公之间的关系,再从这一人称与小说情节、小说人物形象、小说主旨等关系的角度分析好处。从文中来看,文中的“我”是主人公的子女,是红二代,父亲的故事是经历“我”之口讲述出来,这

34、就让故事变得更为真实,增加可信度;从情节的角度来看,小说借助“我”之口讲述了父亲的故事,而在讲述的过程中又从自己的角度对父亲的成败得失做出评判,如第八段和第十四段,“从我日后收集到的所有资料来看,就父亲个人的军人生涯而言,他所指挥的战斗胜多败少,他属于那种素质和运气都不差的军人”“事过半个世纪后,我已经知道了”,从长辈到晚辈,好似两个时空在转换,这就让故事有了层次感;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看,作为晚辈的“我”在讲述父亲的故事时常有情感的流露,同时还有对父亲所做事情的思考,这些内容让父亲的形象变得更为丰富,不仅展示了父亲勇猛血性的一面,还展示了父亲的武断和冒进,丰富了人物的形象内涵;从艺术效果的角度

35、来看,小说使用第一人称“我”好似把读者带进了那个时代,有身临其境之感。【点睛】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做法来看,考生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根据这些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

36、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孙奭,字宗古,博州博平人。幼与诸生师里中王彻,彻死,有从奭问经者,奭为解析微指,人人惊服,于是门人数百皆从奭。九经及第,为国子监直讲。太宗幸国子监,召奭讲书,至“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帝曰:“此至言也。”因咨嗟久之,赐五品服。由是真宗以为诸王府侍读。累迁工部郎中,擢龙图阁待制。大中祥符初,得天书于左承天门,帝将奉迎,王旦等曰:“天贶符命,实盛德之应。”皆拜称万岁。奭曰:“臣愚,所闻天何言哉,岂有书也?”帝既奉迎天书,大赦并

37、布告其事于天下。是岁,天书复降泰山,帝复亲受符命。四年,又将祀汾阴,是时大旱,京师近郡谷踊责,奭上疏谏曰:“比年以来,水旱相继,饥馑居多,乃欲劳民事神,神其享之乎?陛下必欲为此者,不过效汉武帝、唐明皇,巡幸所至,刻石颂功,以崇虚名,夸示后世尔。臣愿陛下早自觉寤,此天下之幸,社稷之福也。”帝以为奭以经术进守道自处即有所言未尝阿附取悦人知奭朴忠虽其言切直容之而弗斥之仁宗即位,宰相请择名儒以经术侍讲读,乃召为翰林侍讲学士。每讲论至前世乱君亡国,必反覆规讽。仁宗意或不在书,奭则拱默以候,帝为竦然改听。尝画无逸图上之,并言:“古帝王朝朝暮夕,未有旷日不朝。陛下宜每日御殿,以览万机。”帝施于讲读阁。三请致

38、仕,以年逾七十固请,泣下,帝亦恻然,诏赐帛二百匹。后优拜工部尚书,复知兖州。赐宴太清楼,近臣皆预,帝作飞白大字以赐。翌日,奭入谢,又赐袭衣、金带、银鞍勒马及隅瑞圣园。既而累表乞归,以太子太傅致仕。明道二年卒。赠左仆射,谥曰宣。(节选自宋史孙奭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帝以为奭以经术进守/道自处/即有所言/未尝阿附取悦人/知奭朴忠/虽其言切直/容之而弗斥之/B. 帝以为奭以经术进/守道自处/即有所言/未尝阿附取悦/人知奭朴忠/虽其言切直/容之而弗斥之/C. 帝以为奭以经术进守/道自处/即有所言/未尝阿附取悦/人知奭朴忠/虽其言切直/容之而弗斥之/D. 帝以

39、为奭以经术进/守道自处/即有所言/未尝阿附取悦人/知奭朴忠/虽其言切直/容之而弗斥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 九经,北宋科举考试科目之一,考试的内容与尚书等九部儒家经典著作有关。B. 国子监,在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是最高学府兼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为博士。C. 符命,指天赐给人君的吉祥凭证,也指歌颂帝王受天之福瑞的文章,本文指前者。D. 汾阴,即今天陕西万荣县,县西南有后土祠,历代帝王常到此祭祀大地之母后土。12.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孙奭见解独特,深得赏识。宋太宗亲自到国子监听孙奭讲授儒家经学,并对他的讲课内

40、容给予了高度评价,真宗也因此让孙奭到各王府授课。B. 孙奭为人正直,直言敢谏。真宗几次想迎天书,还打算到汾阴祭祀,孙奭尖锐地指出这些行为都是迷信活动,都是真宗想要夸耀于后世。C. 孙奭教导有方,恪尽职守。孙奭给仁宗授课时认真尽责,曾以前代昏君误国的史实对仁宗反复规劝,他还呈无逸图提醒仁宗勤于政事。D. 孙奭历侍三朝,尽享荣宠。孙奭三朝为官,常得皇上的信任,仁宗还多次拒绝孙奭的辞官请求,甚至赐御笔、财物、房舍以示对他的恩宠。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比年以来,水旱相继,饥馑居多,乃欲劳民事神,神其享之乎?(2)仁宗意或不在书,奭则拱默以候,帝为竦然改听。【答案】10. D

41、11. B 12. B 13. (1)近年来,水涝旱灾连续不断,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居多,陛下竟然想使百姓劳苦而去侍奉神灵,神灵难道就能安享吗?(2)有时宋仁宗的心思不在读书上,孙奭就拱手缄默等候,仁宗于是转而严肃认真地听孙奭讲解。【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帝以为奭以经术进守道自处即有所言未尝阿附取悦人知爽朴忠虽其言切直容之而弗斥之”,这段话是说“真宗认为孙奭以研究经书走上仕途,他遵守道

42、义,洁身自好,即便有话说,也从不阿谀逢迎取悦他人,真宗了解孙奭为人朴实忠诚,虽然他言辞激烈,切中要害,但是真宗还是容忍了他而没有加以斥责”,圈出句子中名词、代词、动词依据句末的语气词,然后根据句意和语法关系进行排除,如“守”意思是“遵守”,宾语是“道”,且“以经术进”意思是“以研究经书走上仕途”,句意完整,所以“守”应放在后一句中,这就排除AC两项;“阿附取悦”意思是“阿谀逢迎取悦”,宾语是“人”,且“知奭朴忠”的主语应是“帝”,而不是“人”,所以应该在“人”后断开,排除B项,故选D。【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

43、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B项,“其最高长官为博士”错误,国子监最高长官为祭酒。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项,“真宗几次想迎天书,还打算到汾阴祭祀,孙奭尖锐地指出这些行为都是迷信活动,都是真宗想要夸耀于后世”错误,从文中来看,文中说的是“得天书于左承天门,帝将奉

44、迎,奭曰:所闻天何言哉,岂有书也?四年,又将祀汾阴,奭上疏谏曰:陛下必欲为此者,不过效汉武帝、唐明皇,巡幸所至,刻石颂功,以崇虚名,夸示后世尔”,由此可知,孙奭认为“迎天书”是迷信活动,“祀汾阴”是真宗想要向后世夸耀,选项把两件事糅合到一处。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

45、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第一句中,“比年”,近年;“相继”,指一个跟着一个,连续不断;“饥馑”,灾荒,指因为粮食歉收等引起的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乃”,竟然;“欲”,想要;“劳”,使动用法,使劳苦;“事”,动词,侍奉;“其”,表反问语气,难道;“享”,安享;“之”,代词,代祭品。第二句中,“意”,心思;“或”,有时;“则”,就;“拱”,拱手;“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候”,等候;“竦然”,恭敬严肃的样子。【点睛】文言文断句,可以提供以下参考:(1)借助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

46、。(2)根据互文、对偶、排比等修辞断句,抓住这个特点,常能断开一处,接着可以断开几处。(3)根据前后内容的关系,尤其是总领句或分承句。(4)根据韵文的特点断句,把握一定的用韵规律。(5)借助一些标志性词语断句,文言对话常用“日”、“云”等,句首常用如下语气助词“夫、盖、盍、若夫、嗟夫”等,句末常用如下语气助词“者、也、矣、乎、哉、耶、耳、而已、欤(与)”等,(6)借助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何异于”等。参考译文:孙奭,字宗古,博州博平人。他幼年时与许多学童从师于乡人王彻,王彻死后,有人向孙奭请教经书,孙奭为他讲解得甚为深远精微,人人惊叹

47、和佩服他,于是王彻昔日的数百门生都跟从孙奭学习。孙奭考中九经科后,做了国子监直讲。宋太宗来到国子监,召孙奭讲授尚书,讲到“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时,太宗说:“这是至理名言啊!”于是感叹良久,并赐给孙奭五品官服。因此,真宗时,把他任命为各个王府的侍读。他多次升迁后官至工部郎中,提升为龙图阁待制。大中祥符初年,在左承天门得到天书,真宗将去迎接,王旦等人说:“上天降下祥符,实在是对皇上圣德的回应啊!”于是大臣们都拜称万岁。孙奭说:“臣愚钝,我听说天何言哉,难道真的有天书吗?”真宗去奉迎天书之后,大赦并将此事布告于天下。这一年,又有天书降临泰山,真宗又上泰山亲自迎接。大中祥符四年,真宗又要到汾

48、阴祭祀,正值大旱,京城附近郡县的粮食价格飞涨,孙奭上书进谏道:“近年来,水涝旱灾连续不断,食物严重缺乏的状况居多,陛下竟然想使百姓劳苦而去侍奉神灵,神灵难道就能安享吗?陛下坚持要这样做的原因,不过是想效仿汉武帝、唐明皇,凡是巡视到的地方,都在刻石碑歌功颂德,来赢得虚名,彰显于后世罢了。臣希望陛下早日觉悟,这将是天下之幸,国家之福啊!”真宗认为孙奭以研究经书走上仕途,他遵守道义,洁身自好,即便有话说,也从不阿谀逢迎取悦他人,真宗了解孙奭为人朴实忠诚,虽然他言辞激烈,切中要害,但是真宗还是容忍了他而没有加以斥责。宋仁宗即位,宰相请求选择名儒来为仁宗讲述经学,于是征召孙奭为翰林侍讲学士。每当讲到前世

49、昏君亡国的历史,他一定会反复规劝仁宗。有时仁宗的心思不在读书上,孙奭就拱手缄默等候,仁宗于是转而严肃认真地听孙奭讲解。孙奭曾画无逸图呈送给仁宗,并说:“古代帝王从早到晩勤理朝政,没有一天不上朝,陛下也应当每天上朝来处理国事。”仁宗将图转交给了讲读阁。孙奭曾经多次请求退休,以自己已经年过七十坚决请辞,说着他流下眼泪,仁宗也动了恻隐之心,下诏赐给丝绸二百匹。后来仁宗以隆重的礼节授予他工部尚书,又调他去管理兖州。仁宗特意在太清楼赐宴席,近臣都到场了,仁宗作飞白大字来赐给孙奭。第二天,孙奭入宫向皇上谢恩,仁宗又赐给他袭衣、金带、银鞍勒马及隅瑞圣园。不久,孙奭又多次上表请求辞官,后来以太子太傅之职退休。

50、明道二年去世,朝廷赠他左仆射,封谥号曰宣。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注】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采薇: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遂以采薇指隐居生活。适,偶然。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至四句写英灵来投、隐者改志,可见当时士人积极用世的态度、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B. 五至六句点“落第”之题。金门是汉代皇帝召见贤

51、士之地,金门远,则是名落孙山了。C. 七至十四句说送别之意。诗人置酒饯行,不舍难离,友人则因落第而与诗人产生了隔阂。D. 全诗围绕“落第”“还乡”展开,有劝慰,有惜别,但更多鼓励,整体基调令人振奋。15. 清人沈德潜评此诗“反复曲折,使落第人绝无怨尤”。请结合诗句对“反复曲折”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要点:“反复”体现在多次表达对友人落第的宽慰落第并不意味“吾道非”;落第只是一时偶然,并不意味“知音稀”“曲折”体现在“宽慰”的含蓄和情感的变化:这场考试是“英灵尽来”,都是谢安、伯夷、叔齐这样的高手,考中固然伟大,落第也是光荣;宽慰的多次表达中,还间以对朋友“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52、”艰辛赶考的理解及送别朋友“同心”而“违”的伤感。【解析】【14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结合诗歌分析,把握正误。C项,“友人则因落第而与诗人产生了隔阂”中“产生了隔阂”错误,从诗中来看,“同心与我违”意思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又要与我分开了”,“违”意思是“分离”,选项曲解诗句意思。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语言以及形象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知道题干问的是什么,如本题“清人沈德潜评此诗反复曲

53、折,使落第人绝无怨尤。请结合诗句对反复曲折简要分析”,然后要理解沈德潜评价语的意思,再到诗中找到依据进行说明。“反复”意为“多次重复”“一次又一次”,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诗人对綦毋潜参加科举考试落第一事反复地进行慰勉,如“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意思是“你应试到京城君门遥远难叩,那是命运不济谁说吾道不对”,指出“落第”并非“吾道”不对;如“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意思是“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别以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指出“落第”只是暂时,是偶然,并不是知音稀少,诗人在这反复的宽慰中鼓励友人不要灰心懊丧,落第只是暂时的失意,要相信世上还会有知音。再看“曲折”,所谓“曲折”指情感的表达含

54、蓄而富于变化,如“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这是说当今正是太平盛世,人们不再隐居,纷纷出山应考,走向仕途,那么考中自然是伟大的,而落第也是光荣的,尽管这一次未能中第入仕,但选择科举之路是没有错的,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希望的,这是诗人对举子投身科考的鼓励,规劝綦毋潜不要归隐,而要振作精神,树立信心,争取再考;如“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这里含有对友人的生活的关切;如“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置酒”相送、“同心”相勉,流露出诗人对綦毋潜的深情厚意与殷殷期望,含有送别的伤感;“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是设想对方回乡的快捷与沿途风光,给人以温暖之感

55、,意在安慰对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要开心起来。诗中既有对朋友的关心、理解,也有对朋友的慰勉与鼓励,情感的表达含蓄而富于变化。【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名

56、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把行人在青泥岭上行路时的神态动作绘声绘色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要实现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达到真正的逍遥,需要“_,_。”(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_。”两句表达了想收复失地、流芳百世的壮志。【答案】 (1). (1)扪参历井仰胁息, (2). 以手抚膺坐长叹 (3). (2)(若夫)乘天地之正, (4). 而御六气之辩 (5). (3)了却君王天下事, (6). 赢得生前身后名【解析】【详解】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

57、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把行人在青泥岭上行路时的神态动作绘声绘色刻画出来的句子”“庄子认为要实现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达到真正的逍遥,需要”“表达了想收复失地、流芳百世的壮志”,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考生要注意如下字词:扪、胁、抚膺、御、辩、赢、生前身后。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些人对野生动物制品近乎狂热的痴迷,催生了一个庞大的象牙盗猎和售卖网络。尤其近年来随着盘手串的风气兴起,对象牙珠子的需求更

58、加旺盛,这个网络幕后的操盘手们 ,创造了一个自认为 的销售模式,市场日益壮大。而这背后是整个非洲象种群的灾难,每根象牙背后,都是残忍的杀戮,手串上精美的象牙珠子,其实都是杀生的记号。大量的象牙需求,会刺激整个犯罪链条,即使是普通游客最零碎的购买需求,也是盗猎链条中重要的一环。( )。如果盗猎的势头再不遏制,非洲象将在10年到20年内灭绝。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_。为了提高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击犯罪的决心付诸于行动,从2018年1月1日开始,中国宣布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这一“象牙全面禁贸令”也被称为“全球保护野生大象最重要的单一举措”。而那些还在这个犯罪链条上铤而走险的

59、人,无疑是在_。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 见机行事 无懈可击 义不容辞 自食其果B. 随机应变 天衣无缝 责无旁贷 玩火自焚C. 见机行事 无懈可击 责无旁贷 玩火自焚D. 随机应变 天衣无缝 义不容辞 自食其果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盗猎分子手中更专业的汽车和枪支,来自于源源不断的销售资金B. 更专业的汽车和枪支,由盗猎分子从源源不断的销售资金里提供C. 源源不断的销售资金,都会变成盗猎分子手中更专业的汽车和枪支D. 销售资金的源源不断,使更专业的汽车和枪支流到了盗猎分子手中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60、. 为了提高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付诸于行动,中国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宣布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B. 为了增强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付诸行动,中国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宣布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C. 为了提高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付诸于行动,中国宣布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D. 为了增强保护野生大象的意识,将打击违法犯罪的决心付诸行动,中国宣布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答案】17. C 18. C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

61、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结合成语的情感色彩、适用对象以及具体的语境进行排除。“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见机行事”,看清适当时机而立即行动。第一处,是说“网络幕后的操盘手们”抓住“近年来随着盘手串的风气兴起,对象牙珠子的需求更加旺盛”这一时机来行事,应使用“见机行事”。“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丁点破绽。“无懈可击”,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第二处,是说网络幕后的操盘手创造了一个自认为没有漏洞的销售模式,应使用“无懈可击”。“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侧重“理应承担

62、”。“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侧重“不能推卸”。第三处,此处强调“保护野生大象”是我们不能推卸的责任,应使用“责无旁贷”。“自食其果”,指做了坏事,结果害了自己,自作自受。“玩火自焚”,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作恶多端的人终无好下场。第四处,是说那些还在这个犯罪链条上铤而走险的人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应使用“玩火自焚”。故选C。【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前面说“大量的象牙需求,会刺激整个犯罪

63、链条,即使是普通游客最零碎的购买需求,也是盗猎链条中重要的一环”,由“盗猎链条中重要的一环”可知,此处应是继续说盗猎链条中的环节,由前面的“购买”可知,下面应是“资金的流入”,接着“资金流入”变成“盗猎者手中的车和枪”,由此出现后面“非洲象将在10年到20年内灭绝”这一后果;A、B两项承前主语不一致,因为前面说游客购买,接着应是资金流入;D项,“源源不断,使”不合逻辑,搭配不当,应是“销售资金,变成”。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为了提高保护野生大

64、象的意识,将打击违击犯罪的决心付诸于行动,从2018年1月1日开始,中国宣布将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销售”,该句有三处语病,一是“提高意识”搭配不当,一般是“增强意识”,这就排除AC两项;二是“付诸于”成分赘余,“诸”意思是“之于”,应删除“于”,排除AC两项;三是“从2018年1月1日开始宣布”语序不当,应该“中国宣布从开始”,排除AB两项。故选D。【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

65、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0.下面是某主持人在王教授的新书分享会上发言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王教授在60寿辰之际又推出新作,真可谓双喜临门!像他这样在古稀之年仍然笔耕不辍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绝对不是过奖,这本书真可谓千虑一得之作,非常值得大家拜读。大家读过之后,有何见教,可以相互交流。王教授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答案】(1)“古稀之年”改为“耳顺之年”或“花甲

66、”之年。(2)“过奖”改为“夸大其词”或“夸大其辞”。(3)“千虑一得”改为“深思熟虑”。(4)“拜读”改为“品读”。(5)“见教”改为“想法”“感受”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语言使用的场合,如本题是“某主持人在王教授的新书分享会上发言的主要内容”,然后根据语言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分析是否得体。第一处,“古稀之年”错误,“古稀之年”是指七十,而前面已经指出王教授“60寿辰”,应改为“耳顺之年”或“花甲之年”;第二处,“我绝对不是过奖”中“过奖”错误,“过奖”,过分的表扬,属于谦词,一般说自己,句中主持人说王教授,谦敬失当,应改为“夸大其

67、词”;第三处,“这本书真可谓千虑一得之作”中“千虑一得”错误,“千虑一得”意思是愚蠢的人千百次考虑,总有一次正确,现在一般用为发表意见后表示自谦的话,此处依然是评价对方的作品,谦敬失当,应改为“深思熟虑”;第四处,“非常值得大家拜读”中“拜读”错误,“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辞,是自己对别人的尊敬,此处用在“大家”身上,错误,可以改为“品读”;“大家读过之后,有何见教”中“见教”错误,“见教”,谦辞,指教(我),句中用在“大家”身上,错误,应改为“感受”“想法”。21.下面的坐标图呈现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因为知识的难易程度不同、重要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情绪或结果,请对此做简要阐述,要求内容

68、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答案】答案示例:当我们所学的知识非常重要又很困难时,我们会感觉痛苦;当这些知识非常困难但不重要时,我们往往会放弃;当这些知识既不重要又不困难时,我们会感觉轻松;当这些知识非常重要又很容易时,我们会产生动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明确图的类型,如本题就是坐标图,然后分析图上的内容以及各部分内容的关系,最后箭头的指向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概括。题干中“呈现了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因为知识的难易程度不同、重要程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情绪或结果”已经提示考生可以按照知识难易所带来的情绪变化和结果进行概述,从图上来看,所学的知识可以

69、分为四种类型,即重要而困难、困难但不重要、不重要又不困难和重要又容易,而对于不同类型,我们的感受以及结果是不同的,相应的是痛苦、放弃、轻松、产生动力,即当学习的知识非常重要和困难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是痛苦的,如果这些知识非常困难但不是很重要的时候,结果是常常放弃;如果学习的知识既不重要又不困难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是很轻松的;如果所学的知识重要而且容易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学习的动力。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岁的毛召木,曾是一名外卖小哥,成为同声传译是他强大的学习动力,最终凭借勤奋和努力考上四川外国语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45岁的时金亮,是北汽一名出租车司机,凭借对民俗工艺戏楼

70、灯笼的兴趣和热爱,成为民间艺术传承人。56岁的王世金,在沈阳音乐学院当环卫工人,工作之余执意自学舞蹈并坚持不懈练习,终于登上了出彩中国人的舞台。不同的群体,却在用同一种姿态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个体在努力创造幸福人生的同时,也在参与创造伟大的时代。从繁华的都市到广袤的乡村,从热火朝天的工地到科技创新的前沿,是什么给奔跑的你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朝着太阳奔跑夸父追日,何其悲壮?面对火热的高不可攀的太阳,夸父并未停止逐日的脚步,像愚公移山一样不知疲倦地跑着跑着,不禁感叹:那需要多大的决心与勇气

71、,最后的最后,夸父还是没能追到太阳,他死了,但是他对光明的不懈追求的精神却世代传送,感动着我,感动着你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长跑,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跑道上挥洒汗水,拥有各自的精彩。但是,在如此漫长的旅途当中,在各种不利条件的影响下,我们难免会渐渐偏离我们的正确的人生跑道,误入歧途。这就正如沙漠中的行者,如果没有一个引导的指示物,他们走着走着,当他们回头看走过的脚印时,就会发现他们的前进方向已经慢慢倾斜,如果这样继续走下去的话,沙漠的行者将可能永远也走不出沙漠的怀抱了。所以,聪明的行者选择了北极星作为指路明灯,引导他们走出沙漠,走出困境。同样的,对于我们来说,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引导,可能就像远

72、洋航行的船只一样,因为缺少了灯塔的指引,而在大海中或迷失方向,或触礁沉没。这是我们多么不愿看到的一幕啊!因此,我们是多么地需要拥有一些目标,一些正确的引导,让我们不至于在漫长的人生旅途当中,偏离我们的跑道,最终使我们错过美好的未来啊。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猜不到下一颗是什么口味。是的,生命中的确充满了许多的未知,这是我们无法预料的,但是,只要我们坚定了信念,选定了正确的人生航向,那么,无论我们下一秒将品尝到的是什么滋味,不管它是酒心的,抑或是果仁的,还是其他滋味的,都无法阻碍你走向美好未来的脚步,正如阿甘一样,只要坚定方向,最后的结局一定会圆满而美好。你,我,你们,我们,咱们,也许生活得

73、不尽如人意,也许正在黑暗的低谷中挣扎,也许我们失去了一切,但是,我们不能失去也不该失去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正如黑夜中的北极星,正如我们心中的太阳,时时刻刻引导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当我们快被生活中的挫折打倒时,当我们遭受生命的暗夜时,总有一束光,在引导着我们走出通往幸福的沙漠,而这束光,源自于我们对目标的坚定与执着,源自于我们心中的太阳。跑吧跑吧,跟着太阳奔跑,就算黑夜迷茫也无法让你迷失方向,就算长路泥泞也无法阻碍你前进的方向。跑吧跑吧,跟着太阳奔跑,跑向你的成功人生,跑向你的美好未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能力。本题属于材料作文,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把握材料的中心话题和主要对

74、象,从主要对象的角度思考立意是最为保险的办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考生要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的中心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然后分析材料的类型,如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本题就属于记叙性材料,对于这类材料,考生要圈出材料中涉及的对象,如本则材料涉及的对象有三人,考生要分析这三人在逐梦途中的表现,由此明确是什么指引自己的奔跑,然后进行构思行文。【审题】材料由事例和要求组成,第一部分列举三个事例,包含三个主人公,19岁的毛召木、45岁的时金亮和56岁的王世金,这三人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是外卖小

75、哥,是出租车司机,是环卫工人,是千千万万平凡岗位上的创造者和守护者,也许他们的职业不同,但他们都怀有自己的梦想,都在用同一种姿态向着美好生活奋力奔跑,为梦想而不懈追求,且最终都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创造了自己的幸福人生并参与伟大时代的创造。第二部分是要求,“从繁华的都市到广袤的乡村,从热火朝天的工地到科技创新的前沿,是什么给奔跑的你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这是问学生是什么给奔跑的自己指引着前进的方向,考生作文前,要先确定指引自己前进方向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源自材料所提供的事件,考生要分析这些事件中的主人公在追逐梦想道路上的表现,根据他们的表现来确定指引的东西。作文时,考生可以围绕这三人的表现从“不懈追求”

76、“逐梦”“为梦想奋斗”等角度进行立意。参考立意:朝着梦想的地方奔跑;追逐梦想,实现人生价值;不懈追求,创造美好生活;珍惜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行文结构:首先拟一个醒目的标题朝着太阳奔跑,以“太阳”喻指“梦想”“理想”,展示文章的观点。其次用夸父逐日的典故开篇,既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又紧扣标题。正文主体部分先以“马拉松”“沙漠行走”为喻指出梦想、目标指引的重要性,接着指出坚定目标执着方向的价值,结尾回扣文章标题,反复手法的使用让情感的表达更为强烈。素材: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

77、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守岛英雄王继才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2018年8月6日,习近平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事迹:王继才生前是江苏省灌云县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只有两个足球场大,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85年部队撤编后,设立民兵哨所,但因条件艰苦,先后上岛的10多位民

78、兵都不愿长期值守。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2014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 海归科学家黄大年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

79、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7年,习近平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 事迹:黄大年,男,广西南宁市人,1958年8月生,汉族。2009年12月,黄大年放弃了在英国优厚的待遇,怀着一腔爱国热情返回祖国,出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八年时间,他带领团队在航空地球物理领域取得一系列成就。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逝世,享年58岁。 “航空报国英模”罗阳罗阳同志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英年早逝是党和国家的一

80、个重大损失。要很好地总结和宣传罗阳同志的先进事迹,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罗阳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 2012年,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罗阳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事迹:罗阳生前是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投身祖国航空事业30年来,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攻坚克难,长年超负荷工作,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多个重点型号研制,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授予罗阳“航空报国英模”称号。【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