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一轮复习测试卷第五单元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旧人教)政治.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685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一轮复习测试卷第五单元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旧人教)政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一轮复习测试卷第五单元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旧人教)政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一轮复习测试卷第五单元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旧人教)政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一轮复习测试卷第五单元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旧人教)政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一轮复习测试卷第五单元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旧人教)政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一轮复习测试卷第五单元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旧人教)政治.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一轮复习测试卷第五单元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旧人教)政治.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一轮复习测试卷第五单元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旧人教)政治.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提供高考试题、高考模拟题,发布高考信息题本站投稿专用信箱:ks5u,来信请注明投稿,一经采纳,待遇从优20072008学年度下学期旧人教版高三第一轮复习综合测试政治试卷第五单元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卷 ( 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07年南通市第一次调研,15题) 2,4,6下列成语、俗语中包含“发挥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目的”寓意的是 A.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C.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D.顺水推

2、舟,顺藤摸瓜2.(07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七次月考,28题)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可如今,翻越昆仑山,穿越唐古拉,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世界屋脊上,已滕跃起一条钢铁巨龙。这表明A.自然界完全打上了人的烙印B.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无所不能的 C.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制约无能为力D.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3.(07年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毕业班一联,35题)“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白居易的五言绝句问刘十九。(意思是: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渣,香气扑鼻。烫酒用的小

3、火炉,也已准备好了,是用红泥烧制成的。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要下雪,你能来我这里共饮一杯吗?)诗里面说的都是酒,无一字说情,却让人深深地沉醉在老友间沉默的真情里。这首诗反映了 A.物与情之间的因果关系 B.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内在联系C.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区别 D.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4.(07年南通市第一次调研12题)“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5.(07年昆明市高三适应

4、性考试,28题)“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燕子低飞蛇过道,火雨不久就来到”。这些气象谚语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观察而获得的认识。这说明了 感性认识必然上升到理性认识 本质是对客观现象的主观反映人们可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 B. C. D.6.(07年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毕业班一联,30题)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一认识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的过程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思考过程在实践中检验、发展认识的过程 认识过程中的第二

5、次飞跃A. B. C. D.7.(07年武汉市高三四月调研,30题)荀子解蔽:“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通常是指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道”虽有“常”,但其表现形式却又变化多端,观其一隅是不足以概括的。因此,要把握“道”,必须 在实践基础上充分占有十分可靠的感性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穷尽“道”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其变化排除“变”的种种干扰直接领悟“道”的真义A.B.C.D.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2006年9月3日按预定计划成功撞击月球表面。回答89题。8.(07年东北三校高三二模,34题)探测器撞击月球后激起的尘埃将有助于研究月

6、球的地质构成。这说明A.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人们通过实践建立的联系是主观的C.人类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D.人们能够穷尽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9.(07年东北三校高三二模,35题)“SMART一1号”成功撞击月球表面的事实表明A.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认识具有物质性C.人们能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和创造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为人类造福D.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定胜天10. (07年福建毕业班质检35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立法过程历时13年之久。十多年来,全国人大广泛征求各界群众的建议,经过不断论证、修改、审议,在十届全国人

7、大五次会议上,根据代表们的建议,又进行了60多处修改,并最终获得通过.物权法的立法过程表明 A.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可靠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正确认识的获得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D.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改造客观世界 11. (07年南通市第一次调研26题,)下列成语、古诗、俗语能体现认识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有 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活到老,学到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A. B. C. D.12. (2007年江西八校联考,30题)最近,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古胚胎学研究又获重大进展。中美科学家对在贵州翁安发现的胚胎化石研究后认为,这个距

8、今约6亿年的动物胚胎化石,可能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动物。这说明 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人们的认识是一个“正确错误正确”循环过程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人们的实践水平在不断提高A. B.C. D.13.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我国企业所得税税率由内外资不同税率到内外资同一税率的变化过程,说明 A.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B.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C.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主要矛盾规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14.(07年合肥市高三第一次质检,11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哈勃”等太空望远镜的使用,人

9、们对太阳系九大行星有了新的认识,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于2006年8月24日通过决议,重新确定了行星的概念,并取消了冥王星的行星资格。这一事实说明了人的认识A.具有不确定性B.受主观条件的制约C.是由认识工具决定的 D.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15.( 07年4月北京市朝阳区高三测试,32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物权法(草案)先后进行了八次审议,使该法案日臻完善。这说明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B认识不断地深化和推移C感性认识应上升到理性认识D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16.( 07年4月北京市朝阳区高三测试,33题)从哲学角度看,图9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 重视量的积累分清主流和支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发

10、挥主观能动性ABCD17.(07年福州市毕业班第三次质检,30题)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地位,这表明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的深化、发展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18.(07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调研,14题)人们对艾滋病知识的缺乏,使我国居民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与恐惧普遍存在,导致艾滋病人得不到社会的关爱和理解,甚至酿成悲剧。这一现象的存在,主要是因为 A.认识过程中将“两点论”与“重点论”对立起来2,4,6B.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事物的变

11、化发展C.知识构成制约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利益立足点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19.(07年长春、哈尔滨、沈阳、大连毕业班二联,35题)韩愈有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下列选项中与“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B“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20.(07年厦门市高三质检,12题)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表决通过,冥王星降为“矮行星”。当年,人们之所以将冥王星当成太阳系中的第九颗行星,是因为人的意识受A.思维方法的影响B.立场不同的

12、影响C.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D.知识构成不同的影响21.(07年东北师大附中第五次模拟,34题)陆游在被贬外放时写下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毛泽东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却写下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同样为咏梅,但诗人眼中的梅花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这说明 A.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总是不同的B.由于主客观条件不同,对梅花的认识会有不同C.由于面对的是不同的梅花,人的认识不可能相同D.审美情趣和吟咏时心绪的差别,使梅花具有不同的品格22. (2007年江西八校联考,31题)在上题中,保证对已发现的胚胎化石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关键

13、在于 A.胚胎化石的数量和质量 B.科学的思维方法C.合理想象、创造性思维 D.解放思想、创新理论23. (07年南京市高三第二次调研,22题)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的核心方法是 A.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B.矛盾分析的方法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D.实践第一的方法24.(07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第一次质检,32题)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几句诗 体现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体现从现象看到了本质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合理运用想象思维A. B. C. D.25. (07年合肥市第

14、三次质检,30题)“阔别之日是否即重逢之时?我的夕阳是否即我的晨曦?”黎巴嫩诗人纪伯伦以其不加修饰的语言为消沉的人点燃一缕希望。在这里,他运用了 合理想象的思维方法 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ABCD第卷 (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说明。26. (07年合肥市高三第一次质检,27题)在2006年的“两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百姓的“幸福指数”。一些代表委员指出:要让GDP与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同步增长。过去,很多人把发展仅仅理解为物质财富的增长,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突飞猛进,忽视了教育、医疗、

15、生态、环保等“民生指标”。现在人们终于认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才是发展的目的。联系材料,分析其中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6分)27.“历来处理科学的人,不是实验家,就是推论家。实验家像蚂蚁,只会采集和使用;推论家像蜘蛛,只凭自己的材料来织成丝网。而蜜蜂在庭院里和田野里从花朵中采集材料,再用自己的能力加以变化和消化。”从认识论角度论证,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蜜蜂,而不能学蚂蚁和蜘蛛?(8分)28 1986年,美国有十大发明,其中一件是我们日常使用的便笺。这种便笺的纸是用不太粘的胶粘住的,使用时稍一用力便可撕下来。发明便笺者原在一家生产胶片的公司研究合成胶,可搞来搞去,研制出来的胶总是

16、不粘,经理为此将他狠狠骂了一顿。但他不服气,赌气说不粘的胶也会有它的用途。发明者下决心要将经理认定的“废胶”变成有用的商品。他在特殊对象的特殊要求上苦苦求索,终于有了新创意:用“废胶”粘合办公用纸!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己花钱做许多小本子,又把这些小本子送到几十个经理的手中。几个月后,用过那些本子的经理居然一个个找上门来,问还有没有“方便本子”。一般的人,都认为胶水就一定要粘才行,但便笺发明者却从“不粘也有用途”的观点进行反向思考,结果找到了人们的其他需求。结合该事例,谈谈你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8分)29.(07年扬州市下高三调研测试,38题)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教育家,

17、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呢?”后来,丁玲在陕北接触成仿吾后,感觉到“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丁玲十分后悔:

18、“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呢?”运用所学认识论知识回答:上述材料对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有哪些启示?(12分)30.材料一:1897年,居里夫人看到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写的一篇报告说:他通过多次实验,发现铀和铀的化合物,能自动地、连续地放射出一种眼睛看不见的射线。她决心探讨这种射线的性质、能量的由来以及别的元素是否有同样的能量。她在研究中先把组成沥青铀矿石的各种元素分开,然后分别测量出各个组成部分的放射性。几个月以后,他们从沥青矿石中分离出一种取名为针的物质,并测出它的放射性强度远远超过铀。研究工作继续进行,从沥青分离出来的还有钡的化合物的另一部

19、分物质,也表现出异常的放射性。又经几个月的努力,终于从中分离出很少一点新元素的氯化物,并发现另一种新元素镭的存在。它比铀的放射性要强200多万倍。材料二:当人们分别研究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运动时,深人地探索了它们内部的物质过程的运动规律,外部环境的影响则是作为现成的静止东西被引入的,但当人们对这几个圈的关系进行全面考察时,就发现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是统一发生、统一演变的。尤其是生物与其生活环境处于相互依赖的统一体之中,如果任意打破生态平衡,就会给生物带来危害,遭到自然界的惩罚。生态学、环境科学就是全面研究生成圈运动规律的,它能揭示事物在其分割状态下不曾显现的特征,对人类生存、

20、科学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是什么?(8分)(2)我们应该如何运用这些思维方法去认识事物?(8分)第五单元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B 2. D 3. B 解析:朋友之情可以通过种种形式表现出来,通过饮酒表现是其中的一种。本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读者之所以能够体会出诗中的情,就是因为现象能够反映本质。4. B 5. D 6. A. 解析: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而均涉及或强调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实践),不入选。7.A 8.C 9. C 10. C 11. A 12

21、 .B 13. B 14. D 15. B 16. D 17. B 18. C 19 C 解析:“草色遥看近却无”,站在远处与近处,草色的变化不同,说明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故选C。20. C 21.B 22.B 23.B 24.C 25.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参考答案:(1)要让GDP与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同步增长,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也要重视教育、医疗、生态、环保等“民生指标”,体现了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2分)(2)从过去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的“突飞猛进”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才是发展目的,体现了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不断深化、扩展

22、和向前推移。(2分)(3)要关注百姓的“幸福指数”,全面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体现了为人民谋利益的价值观。(2分)27.参考答案: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分)实现这一任务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两个条件:一是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蜜蜂从花朵中采集材料”就是比喻这一点;二是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蜜蜂用自己的能力加以变化和消化”正是比喻这一点。只有具备以上两个条件,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在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中要学蜜蜂。(4分)像蚂蚁的实验家只重视感性材料的收集,而忽视对感性材料的加工制作;像蜘蛛的推论家则忽视对

23、感性材料的收集,把理性认识看成是主观自生的。因此,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不能学蚂蚁和蜘蛛。(2分)28.参考答案: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2分)材料中的“不粘也有用途”的观点,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表现,逆向思维。很多发明创造都是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的结果。(4分)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建设者。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2分)29.参考答案:丁玲在陕北通过与成仿吾接触才真正了解他,启示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必须积极参加实践。(3分)丁玲对成仿吾认识的转变过程,启示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认识。

24、(3分)丁玲忽略了成仿吾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这一主要因素,启示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必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3分)丁玲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成仿吾进行了错误的想象,启示我们:想象要合理、科学。(3分)30参考答案:(1)材料一运用分析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居里夫人把沥青矿品中的各种元素分别加以研究,从中找到放射性特别强的元素,正是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4分)材料二主要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人们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

25、物圈相互关系的研究,就是一种整体性的研究,主要研究生态环境的内在联系,运用了综合的思维方法。(4分)(2)作为整体的事物都是由它的各个部分、关系、属性、环节组成的;作为过程的事物,都是由它的若干发展变化的阶段构成的?因此,人们认识事物时,既要对事物及其事物过程的要素分别进行分析,又要对事物的整体及全过程作综合的把握。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既需要分析的思维方法,也需要综合的思维方法。(4分)分析是研究整体和过程的基础,只有对各要素首先做出准确的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如果只有分析,没有综合,就不可能全面地认识事物。只有对事物各种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从整体上正确把握客观对象。因此,分析和综合紧密联系,密不可分。(4分)共8页第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