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宋明理学三教合一1佛教的传播材料笮融者,丹杨人。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乃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三国志卷四十九刘繇太史慈士燮传【解读】三国志,65卷,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四部史书由于都是私家撰述,因善于叙事文笔简洁,被后世称为“前四史”。三国志里的这段话记载了汉献帝时一个叫笮()融的地方官僚喜好佛法并
2、大肆宣扬的情景。东汉初年,佛教始传入中国,但佛教在中国开始广为流传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这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由于政治动乱社会经济衰败,人们普遍寻求宗教的寄托以逃避严酷的现实。这段史料是中国正史上第一次明确记载兴建佛寺佛像和社会一般民众信奉佛教的情况。笮融是一个杀人如麻的地方官僚,由于自己信佛,就挪用三郡钱粮建造佛寺,举行大规模的浴佛法会,耗资巨大,又以免役的方式吸引人,并强迫民众诵经信佛。【注释】浮图:即佛陀,大起浮图祠就是大造佛寺。这句话描述了佛寺的豪华场景。浴佛:佛教法会。2魏晋以来玄学流行材料一风俗淫僻,耻尚失所,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俭,行身者
3、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晋纪总论材料二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摈阙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遂使宪章弛废,名教颓毁,五胡乘间而竞逐,二京继踵以沦胥,运极道消,可为长叹息者矣。唐房玄龄等晋书列传第六十一儒林【解读】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字令升。勤学博览,元帝时以佐著作郎领修国史,著晋纪,时称良史。今已佚。梁萧统编文选收其晋纪总论此篇得以保存。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命房玄龄、褚遂良和许敬宗等大臣修撰晋书,晋书记述西晋、东晋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共130卷。叙事自司马懿始,
4、到刘裕取代东晋为止。并用载记形式兼叙割据政权十六国史事。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的地位空前上升,成为历朝历代正统的主流思想。然而随着汉末谶纬迷信的泛滥,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儒学原有的各种社会政治功能,如为政权合法性提供证明、为君臣父子和各种社会关系提供特定的行为规范、为社会各阶级的成员提供普遍的道德准则等,开始被损坏。魏晋以降,玄学的流行,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播,更进一步直接冲击着儒家的核心价值信仰。玄学是儒道合流的思想体系,玄学之所以在魏晋之际流行,一方面是因为儒学自身发展走入歧途,另一方面是政治上士族地位上升的必然结果。随着士族地位的提高,中央政府几乎无法驾驭他们,而士族由于养
5、尊处优,也不愿为中央所用,他们对国事与政治持消极态度,因而在学术上摒弃主张经世的儒学思想,提倡玄虚脱世的玄学。(1)在晋代学者士大夫中,对儒家思想中原本崇尚的教义及伦理道德失去应有的重视,而崇尚道家的虚无思想。比如“学者”废黜六经而学老庄,“谈者”“行身者”“进仕者”“当官者”都是口谈虚薄之言而不切实际,行事放浪不羁而不顾名节信誉,选官进取之途多不走正道,当官的也不以勤政为要而不务正业。(2)史书的编撰者认为,西晋自中期以来直至东晋,由于崇尚玄学废弃儒学的正统地位致使两朝国破运丧。这是儒学思想家们的忧虑之思,目的在于提醒统治者重视儒学的地位。【注释】庄老:庄子老子的道家学说。六经:儒家经典,指
6、诗、书、礼、乐、易、春秋。崇尚庄老的虚无学说,鄙弃儒家的名教伦理。行身者:人们日常行为的标准。进仕者:谋求当官途径的人。鄙居正:看不起走正道的人。阙里之典经:皇家颁布的儒家经典。正始:魏齐王芳的年号(240248年),玄学的第一个派别产生于正始年间,因此玄学在晋朝流行被称为“正始余论”。3佛教理论中儒学思想的渗透材料问曰:“夫福莫逾于继嗣,不孝莫过于无后,沙门弃妻子,捐财货,或终身不娶,何其违福孝之行也?牟子曰:“妻子财物世之余也,清躬无为道之妙也。”老子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又曰:“观三代之遗风,览乎儒墨之道术,诵诗书,修礼节,崇仁义,视清洁,乡人传业,名誉洋溢,此中士所施行,恬者
7、所不恤。”许由栖巢木,夷齐饿首阳,舜孔称其贤,曰:“求仁得仁者也。”不离讥其无后无货也。牟子十章【解读】东汉末年牟子的理惑论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人士对佛教的非议而作的。牟子一书集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佛教的理解。儒者对沙门不娶妻生子等不符合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国传统习俗的生活提出责难,而牟子广征博引儒家经典一一加以回答,这篇文章正反映了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时儒佛两教的关系。(1)佛学理论家牟子用儒家经典中许由、夷齐的故事回答儒者的责难,并极力用佛教理论去迎合儒家思想,说服力很强;(2)要在中国这块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文化的土壤上传播佛教,必须对自身理论加以修正以便与当地文化相融合。4道家既尊道又贵儒材料一抱
8、朴子曰:“仲尼,儒者之圣也;老子,得道之圣也。儒教近而易见,故宗之者众焉。道意远而难识,故达之者寡焉。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来,儒教也。谈者咸知高世之敦朴,而薄季俗之浇散,何独重仲尼而轻老氏乎?是玩华藻于木末,而不识所生之有本也。何异乎贵明珠而贱渊潭,爱和璧而恶荆山?不知渊潭者,明珠之所自出;荆山者,和璧之所由生也。且夫养性者,道之余也;礼乐者,儒之末也。所以贵儒者,以其移风易俗,不唯揖让与盘旋也。所以尊道者,以其不言而化行,匪独养生之一事也。葛洪抱朴子内篇塞难材料二(抱朴子)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
9、事臧否,属儒家。葛洪抱朴子外篇自序【解读】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时代著名道教学者,他著的抱朴子,分内篇50卷与外篇50卷。内篇主要论道教,外篇论儒术,反映了作者主张把道教的神仙理论与儒学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即内神仙外儒术的学术观点。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产生于东汉晚期,其主要来源有:古代宗教和民间巫术,神仙传说和方术,以及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另外,儒学的阴阳五行思想也是其重要来源。把道教混同于道家,甚至说成是自古即有神圣无比的宗教,是道教徒处于盲目信仰和宗教感情的杜撰。当时,儒道两家斗争很激烈。儒家学者以儒家思想作为“立身举动之准绳”,主张尊儒毁道,葛洪把道本儒末
10、作为其安身立命的准绳,并设法调合仙与圣的矛盾,主张道与儒并重兼用,不可偏废。材料中葛洪论证道教的渊源比儒学更远,教化作用远比儒学作用大。他说,因为儒家的教义贴近生活容易理解所以人们大多愿意学,而道教意味深远又难理解所以能理解透它的精神的人很少。道是万物之源,儒只是其一条支流。大家既然都知道远古时代民风淳朴(这是古代帝王以道教治国的结果),今世风俗恶化(是儒家学说教化不力的原因),为什么还只重孔子(学说)而轻视老子(学说)呢?接着又批评儒学的信奉者不看重学术的本源,只知尊儒不知尊道。他还认为贵儒就看它在移风易俗方面的功效,不要只看重礼仪程序;尊道就要抓住其最重要的感化功能而不是只看它的养生作用。
11、(1)儒道两家在理论上的斗争相当激烈;(2)葛洪在抱朴子中的思想观念反映了当时儒道两家合流的思想趋势。【注释】淳:音z,浇灌。季俗之浇散:现在社会风气的败坏。只知道观赏树枝上的花叶而不知道它的生命由来。这是批评信儒者不了解儒的本原。这就像那些爱名珠却看不起深渊、爱碧玉却讨厌深山一样的人,居然不知道名珠产自深渊、碧玉产自深山。揖让与盘旋:儒家所讲究的一套礼节。不言而化行:不用说教却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感化行为的作用。5南朝学者融合佛道儒三家的主张与行动材料一万物森罗,不离两仪所有;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茅山志卷8材料二沈重,字子厚,吴兴武康人也。性聪悟,弱岁而孤,居丧合礼。及长
12、,专心儒学,从师不远千里。梁武帝欲高置学官,以崇儒教。中大通四年,乃革选,以重补国子助教。后除五经博士。梁元帝之在也,甚叹异之。重学业该博,为当世儒宗。至于阴阳图纬、道经、释典,无不通涉。著周礼义三十一卷、仪礼义三十五卷、礼记义三十卷、毛诗义二十八卷、丧服经义五卷、周礼音一卷、仪礼音一卷、礼记音二卷、毛诗音二卷。李延寿北史列传第七十儒林下【解读】陶弘景是南朝人,生活在宋齐梁之间,曾任齐武帝朝臣,后隐居山林,又与梁武帝萧衍关系密切,被世人称为“山中宰相”。梁武帝信奉佛教,而陶弘景是道教茅山宗的开山祖师,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统治者兼容并存的宗教思想。陶弘景的思想继承了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理论,又吸取
13、了儒学和佛学的观点,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北史100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88卷。记述北朝从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政权共233年的历史。作者为唐李延寿。沈重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在南朝时尤其受到梁武帝梁元帝的礼遇,北朝的周武帝也慕名征召他去讲学。从沈重为学的经历看,他兼通儒、释、道三家经典。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南北朝时期,由于道教思想、佛教思想在社会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儒家学者也重视对其经典的研习,这同时也给儒学注入新鲜血液。(1)道教思想家陶弘景对三教基本上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2)南朝士族思想中有融合三教的企图;(3)在南北朝时期
14、,儒、佛、道三家思想的社会影响力不相上下,但统治者更重儒家。6北方各族统治者的大力倡儒材料一亲临大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尤高者赏帛有差。勒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儒士听者莫不归美焉。命郡国立学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三考修成,显升台府。于是擢拜太学生五人为佐著作郎,录述时事。晋书载记第五石勒下材料二魏道武(拓跋珪庙号)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人。太和(孝文帝年号)中,改中书学为庙号国子学,建明堂、辟雍,尊三老五更,又开皇子之学。及迁都洛邑,诏立国子、太学
15、、四门小学。于是斯文郁然,比隆周、汉。李延寿北史列传第六十九儒林上材料三洎保定(北周武帝年号)三年,帝乃下诏尊太傅燕公为三老。帝于是服衮冕,乘碧辂,陈文物,备礼容,清跸而临太学,袒割以食之,奉觞以之。斯固一世之盛事也。其后命轩而致玉帛,征沈重于南荆。及定山东,降至尊而劳万乘,待熊安生以殊礼。是以天下慕向,文教远覃。李延寿北史列传第六十九儒林上【解读】西晋灭亡以后,五胡杂居内地。在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封建化过程中,一些有远见的统治者逐渐意识到儒家思想对巩固统治的重要作用,开始尊儒重道。而一些没有南逃的士大夫为了谋生也不得不与少数民族统治者合作,于是,北方儒学重新兴起,尤其是北魏北周时期儒学地位得以重
16、建,达到了继东汉末年以来儒学地位衰落后的一次峰巅。史称:虽然五胡乱华,但北方儒统未绝。(1)为了建立自己的统治秩序,各族统治者不遗余力地大力提倡儒学。这种做法使得儒学的地位继东汉末年的衰落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尤其是北魏北周时期,可以说形成了一次儒学盛行的峰巅。(2)统治者振兴儒学的手段大致相同,大多是从儒学教育入手的。为此,他们或尊崇儒士,或立太学,或兴小学;尊儒学大家为博士、三老,重视儒家经典的考订重修工作。这一系列尊儒的手段措施,极大的提高了儒学的社会影响。【注释】考试合格,学业有成。很快可以提拔为中央官员。擢()拜:提拔,选拔。明堂、辟雍:天子太学名。三老五更:经验丰富、深历事故的老人。
17、语出礼记“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太傅燕公:太子的师傅燕公。衮():天子祭祀时穿的绣有龙纹的礼服。清跸:皇帝出行时清扫道路。奉觞以酳:觞(),盛满酒的酒杯;酳(),食毕用酒漱口。轩:轻车。熊安生:当时大儒。文教远覃():礼乐教化远播广施。7隋唐时期的儒学材料一自正朔不一,将三百年,师说纷纭,无所取正。(隋)高祖于是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士,靡不毕集焉。天子乃整万乘,率百僚,遵问道之仪,观释奠之礼。博士罄县河之辩,侍中竭重席之奥。考正亡逸,研核异同,积滞群疑,涣然冰释。于是超擢奇俊,厚赏诸儒。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中州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及帝暮年,精
18、华稍竭,不悦儒术,专尚刑名,执政之徒,咸非笃好。暨仁寿间,遂废天下之学,唯存国子一所,弟子七十二人。炀帝即位,复开庠序,国子、郡县之学,盛于开皇之初。魏徵隋书列传四十儒林传材料二贞观二年,停以周公为先圣,始立孔子庙堂于国学,以宣父为先圣,颜子为先师。大征天下儒士,以为学官。数幸国学,令祭酒、博士讲论。毕,赐以束帛。学生能通一大经已上,咸得署吏。又于国学增筑学舍一千二百间,太学、四门博士亦增置生员,其书算合置博士、学生,以备艺文,凡三千二百六十员。其玄武门屯营飞骑,亦给博士,授以经业;有能通经者,听之贡举。是时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俄而高丽及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
19、入于国学之内。鼓箧而升讲筵者,八千余人。济济洋洋焉,儒学之盛,古昔未之有也。太宗又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定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刘昫等旧唐书卷一八九列传一三九儒学上【解读】隋书共85卷,其中帝纪5卷,列传50卷,志30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35年。由魏徵主编。旧唐书记载中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200卷。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五代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撰。记载了唐代自高祖武德元年(618)至哀帝天祐四年(907)
20、共290年的历史。编撰比较粗疏,但因此保存了大量原始的历史资料。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唐纪时,充分采用了旧唐书的资料。公元3世纪6世纪中期,长期的南北分裂,在学术思想上也形成了长期的分歧,尤其是南北的儒学思想分歧较大,表现在对儒经的注释上,北学仍然是谶纬的学说,南学则讲求义理或注重训诂,这种思想界的不统一对于统治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因此,隋唐两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经学的统一工作。隋唐两代的学术思想呈现出的重要特色就是:学术的融合。隋代的著名代表是王通,代表作是文中子中说;唐代的重要成果是五经正义。隋文帝在其初年大力兴办儒学、重视儒经考订。尽管这种现象在隋文帝晚年出现了一些反复,但很快又得到隋炀帝的纠
21、正。这不仅在社会上形成了崇儒的风气,也使得儒家典籍研习的工作取得一定成就,有利于儒学地位的重建。到了唐代,唐太宗在隋代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儒家经典。他因社会上流传的儒家经典多有误讹,于贞观四年(630年),诏令颜师古于秘书省考订五经,编撰一个标准的版本。又因入学章句繁杂,注疏极不一致,命孔颖达等人撰写五经义疏,贞观十四年书成,定名五经正义。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颁行全国,从此一直到宋代,凡是科举考试,或是传授经书,都必须以五经正义为官定经书。不过,唐朝的思想界还是多元化的,儒学并没有取得独尊的地位,到唐代中期,五经正义的影响逐渐衰微,这是儒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即文化的交流促使儒学必须吸收外来
22、文化而有所变化。(1)唐太宗以崇儒尊经、推崇周礼、实行以王者仁政为基本的治国方略;(2)通过考订儒经等措施,使孔子的地位更进一步抬高,儒学主流社会思想的指导作用得以确立。【注释】县,通悬,滔滔不绝的意思。这句是说,搜求天下遗存的儒家典籍,考证各家学说的异同,化解学术疑问与分歧。8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材料一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韩愈论佛骨表材料二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
23、!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原道【解读】以上两段材料,都出自唐代韩愈的作品。由于隋唐两代统治者在尊儒的同时也提倡三教并行,这一时期佛教
24、反而因为统治者的提倡以及长期儒佛融合的结果,理论建设更为完善,教义更加贴近中国的主流思想,得以广泛的传播。因而这一时期佛儒冲突很厉害,很多儒学思想家积极地排佛尊儒。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家之道的主张。他激烈地反对佛教和道教,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并引大学为其依据,最早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且以孟轲之后道统的唯一传人自任。据旧唐书宪宗纪记载,唐宪宗于元和十四年,“迎凤翔法门寺佛骨之京师”,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对皇帝及朝臣们的佞佛极为不满,于是上疏谏其弊。在论佛骨表这道奏折中,韩愈对佛教的兴盛特别是当朝统治者的佞佛表现出极大的忧虑,韩愈反佛主要是出于维护政治伦理的目的,他指斥佛教为“夷狄”之法
25、。同时,为了捍卫孔孟之道,以在佛法昌盛的形势下弘扬儒学重新复兴儒学,在原道中他仿效佛教的“法统”,提出了著名的“道统论”,认为先王之道有一个远较佛教更早的、自尧舜以至于孔子孟子的传道顺序,这个一脉相承的“先王之道”实际上就是儒家倡导的“仁义之道”。材料一中韩愈认为:佛教是外来文化,不合中国国情,如果大肆提倡将会败坏社会风气,要求统治者加以禁止。(1)唐朝时期儒学思想家对佛教流行的现象深感忧虑,极力提倡将儒家思想中孔孟仁义道德之说列为国家的正统学说,以抵制异端邪说的流传;(2)唐代时的这一现象也正说明当时社会上儒、佛、道等思想进一步融合的趋势。【注释】周道衰:指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列国争起。
26、没:死。火于秦:秦王朝烧禁儒家之书。黄老于汉:汉代黄老之学兴起。佛于晋、魏、梁、隋:佛教盛行于这四个朝代。杨,墨:指杨朱、墨翟,杨属早期道家学说,与墨家同属战国时代与儒家并立的学说。不入于老,则入于佛:不归于道家,则归于佛家。彼:指杨、墨、佛、道;此:儒家圣人之道。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归附哪种学说就奉之为主,出离圣人学说则鄙之为奴;归附者依存之,出离者污蔑之。无所处而不当:所处理的事情没有不妥当的。得其情:得人情之正;尽其常:尽其常道,终其天年。郊焉而天神假:假(),同格,祭祀时天神也感通降临;脚,祭祀;格,感通;庙焉而人鬼飨:祭祀祖庙时祖先的亡灵前来声享。飨,同享。这套传道的程序韩愈是从孟子
27、的论著中加以发挥的,见孟子尽心下。程朱理学1周敦颐、二程与朱熹材料一(周敦颐)掾南安时,程(二程的父亲)通判军事,视其气貌非常人,与语,知其为学知道,因与为友,使二子颢、颐往受业焉。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二程之学源流乎此矣。故颢之言曰:“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颢资性过人,充养有道,和粹之气,盎于面背,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其忿厉之容。遇事优为,虽当仓卒,不动声色。自十五六时,与弟颐闻汝南周敦颐论学,遂厌科举之习,慨然有求道之志。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秦、汉以来,未有臻斯理者。程颐,字正叔。年十八,上书阙下,欲天子黜世俗之
28、论,以王道为心。寻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既入见,擢崇政殿说书。即上疏言:“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与之处,以熏陶成性。况陛下春秋之富,虽睿圣得于天资,而辅养之道不可不至。大率一日之中,接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寺人宫女之时少,则气质变化,自然而成。愿选名儒入侍劝讲,讲罢留之分直,以备访问,或有小失,随事献规,岁月积久,必能养成圣德。”颐每进讲,色甚庄,继以讽谏。闻帝在宫中盥而避蚁,问:“有是乎?”曰:“然,诚恐伤之尔。”颐曰:“推此心以及四海,帝王之要道也。”颐于书无所不读。其学本于诚以大学、语、孟、中庸为标指,而达于六经。宋史列传一八六道学一材料二始,熹少时,慨然有
29、求道之志。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又有仪礼经传通解未脱稿,亦在学官。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宋史列传一八八道学三【解读】宋史撰修于元朝末年,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在赵宋王朝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下,北宋士大夫们在总结唐末五代历史教训的过程中,掀起了以复兴儒学为目标的文化运动。他们认为,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
30、,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重振纲常,以儒家文化为立国之本。他们将背离儒家传统的佛教和道教统统视之为夷狄之教。在他们的持续努力下,研习儒经义理之风逐渐兴起,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终于逐渐形成。理学就是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五位理学家,并称“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他们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道性命”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的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他们还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提到经书的地位,到南宋朱熹,则更是把大学中庸二篇从礼记中分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对四书的注释,最有影响的是朱
31、熹的四书集注。二程从学于周敦颐,周敦颐启发他俩体认儒家的最高境界“仁”,也就是他所说的“孔颜之乐”。二程认为,天理人性的核心就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仁”的境界。仁者不但能化物于无形,而且能获得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精神满足,这就是“孔颜之乐”。二程认为获得仁者境界的主要方法,是涵养和穷理。程颢强调涵养,程颐则主张涵养与穷理并重。宋史中说程颢遇事可以不动声,就是他强调涵养注重修身养性的结果;程颐极力请求皇帝要时时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以成就崇高道德,他主要通过研习儒家经典来申明理学思想,并以四书为起点来通晓六经主旨。(1)宋明理学家注重研究儒家经典,通过对经典的注释,阐述他们对于宇宙和人生的
32、见解。(2)二程的理学思想体系勾勒出了程朱理学的基本轮廓,为朱熹思想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朱熹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其著作四书集注成为封建社会知识启蒙开科取士的必读书,具有与五经同等地位。他的学术思想主要有“穷理致知”、为学与实践结合、“主敬”等。【注释】充养有道:道德涵养很深。盎于面背:盎,洋溢;不论是当面还是背后都带着和气的面容。优为:从容。求道之志:求取或探究学术道德真理的志向。泛滥于诸家:博学众家学说;出入于老、释:在道教与佛教学说之间徘徊。臻斯理:达到如此的学术境界。阙下:阙,皇宫门前两边的望楼,泛指帝王住所,这里是说向皇帝上书。以王道为心:讲求王道。擢:提拔。习与智长,化与心成:习性随
33、认识能力增加而逐渐养成,教化的功效随心性的转移才能起作用。随事献规:随时随地指正、规范其行为。标指:起点。方册:各种书籍;圣经之旨:圣贤之书的本意宗旨;道统之传始晦:儒家道统传播不能彰显。2二程的天理论和朱熹的理气论材料一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只为从那里来。“生生之谓易”,生则一时生,皆完此理。河南程氏遗书卷二材料二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材料三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其性其形,虽不外乎一身,然其道器之间,
34、分际甚明,不可乱也。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八答黄道夫一【解读】河南程氏遗书,北宋二程全部著作的汇集,重要的理学著作。该集包括遗书、补书、文集、易传、经说、粹言六种,其中以程颐的著作居多。书中第一次把“理”作为宇宙本体,阐述天地万物生成和身心性命等问题,奠定了以“理”为中心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其中,程颢的识仁、定性,程颐的性即理、主敬、体用一源等许多重要哲学概念和命题,是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为后世沿用,对宋明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朱文公文集是朱熹的诗文杂著,由其子朱在编撰。朱熹的天理论承袭程颐,但有所发展,更严密更精致更深刻了。他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而理是本,是万物根源,而气是造成天地万物的
35、才质,必须依傍理而运行。(1)二程认为:理是宇宙终极本原和主宰世界的唯一的存在;天下万物都可以用理来解释。照,就是洞明的意思。(2)朱熹的天理论以理气说为中心内容。在这里他说明了理与气的关系。3程门弟子求学风范材料一伊川(程颐)尝日瞑目静坐,游定夫(游酢)、杨龟山(杨时)立侍不敢去;久之,(程颐)乃顾曰:“日暮也,姑就舍。”二子退,则门外雪深尺余矣。宋元学案伊川学案上材料二(谢良佐初访明道)程子以客肃之,辞曰:“为求师而来,愿执弟子礼。”程子馆之门侧,上漏旁穿,天大风雪。宵无烛,昼无炭,市饭不得温。程子弗问谢处安焉。逾月,豁然有省,然后程子与之语。先生习举业,已知名,往扶沟见明道,受学甚笃。明
36、道之曰:“尔辈在此相从,只是学某言语,故其学心口不相应,盍若行之。”请问焉,曰:“且静坐。”宋元学案卷二十四上蔡学案材料三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卷四艮【解读】宋元学案是一部记述宋元时期学术思想及其流派的学案体学术史著作,共100卷。黄宗羲、全祖望、黄百家等著。它以完整的体例,系统记载学术源流、学派思想及其演变过程,是中国古代学术史著作的最高成就。二程兄弟的一生,以学术活动为主,开创了北宋理学的洛学学派,跟从二程的弟子很多。主要有谢良佐、杨时、游酢、吕大
37、临、侯仲良等人,这都可以从宋元学案中查阅得知。从材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程门弟子对老师的尊敬以及求学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同时可以体察程氏修身养性的功夫与治学求道的方法。理学是哲学化了的儒学,使儒家的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把“礼”视为“天理”在人间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在二程的思想中,“礼”成为不变的等级秩序,要体认天理,必须通过自觉遵奉礼仪规则这样的道德实践才能达到。人的一生最重大的事莫过于使自身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偏离“礼”的轨道,这一道德修养的理论被称为“克己复礼”。尊礼、忘我、克己这些道德修养的行为在程门师徒身上表现得尽善尽美。周易程氏传系统地论述了程颐的理学思想,是程朱学派的理学经典
38、著作之一。其中的很多理念对封建社会后期的思想影响很大,甚至至今仍然存在于人们的日常格言行为宗旨中。(1)在理学家程颐的眼里,人类社会中各色人等皆有其固定的地位(“所”);圣人治天下,就是为了使各级人等皆安于其所。父慈、子孝、君仁、臣敬都是人们各有其所的表现,是他们各自应当遵守的规则。(2)这些观点实际上是理学家在为封建社会的等级名分(即所谓“礼教”)的合理性在作注解。【注释】以客肃之:以待客的礼节敬待他。馆之门侧:把他安排在侧屋居住。豁然有省:一下子对学问有了独到的看法,或者是一下子找到了为学问道的方法途径。先生:指谢良佐。扶沟:当时程颢在扶沟做地方官。明道,即程颢。盍()若行之:盍,同盍,怎
39、么不去实践呢?4二程、朱熹论持敬材料一言敬,无如圣人之言。易所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须是直内,乃是主一之义。但存此涵养,久之自然天理明。二程遗书卷第十五材料二持敬之说,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齐严肃,严威俨格,动容貌,整思虑,正衣冠,尊瞻视此等数语,而实加功焉。朱子大全卷十五【解读】理学的道德修养论,是关于个人实践的学问,目的是通过各种方法去掉自己非本质的东西,彰显和扩充自身的本性,使自己达到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在穷理灭欲、格物致知的道德践履中,不仅要言行符合道德规范,内心也要保持一种稳定的心态:“敬”。更重要的,持敬必须“主一”,即精神专注于一,而不要有所游离。“敬”有恭敬的意思,程颢说:“言
40、不庄不敬,则鄙诈之心生矣;貌不庄不敬,则怠慢之心生矣。”“敬”不仅是指通常对人的恭敬,而且是指对于修养的“中和”境界的恭敬、把握和追求。应用到处理社会关系上,就要求人们身居上位不骄慢,身居下位不背叛,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一来,主“敬”就与儒家入世的系统参照系完全一致了。(1)二程主张道德修养达到一种内外一致,诚心敬意的状态。最终通过人自身的修养锤炼达到体认天理的目的。(2)朱熹认为,持敬首先要使自身外貌风度得到整肃,排除杂念,外貌与内心达到表里如一的整齐严肃。陆王心学1陆九渊的学说和朱陆之争材料一
41、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而已。象山先生全集卷一材料二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象山先生全集卷三十六材料三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朱熹的字)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宋元学案卷七十七槐堂诸儒学案朱先生泰卿【解读】陆九渊,自号象山居士,南宋思想家,是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提出的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意思是本心就是天理。他批评朱熹的理学为“支离”,即说了很多,却不能使人当下感奋,挺立起对儒家价值的坚定信念。因此他反对埋首书册,日积月累地追求外在的知识,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所以
42、他不像程朱那样致力于注经解经,因而他的著作不多,汇集在象山先生全集中,这部集子中包括他的书信、杂著、讲义和诗作,他没有写一部注经的书。陆九渊的心学理论虽不严密,但他的思想言论却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在当时和后来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朱、陆对“理”的不同理解,导致了他们在治学方法上的分歧。朱陆二人方法论上的一次重要的争论发生在鹅湖寺会上。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参加这次会的朱亨记述了他们的分歧:朱熹批评陆的学术方法太简单,陆评朱熹用前人思想中支离破碎的语录来教人。(1)陆九渊主张用本心去体验天理;(2)南宋时心学的兴起也正说明理学的弊端已经显现;(3)这一时期学术活动活跃的现象说明了思想界比较开放,学术
43、思想能够有自由交流的空间,统治者的思想控制不严格。2白鹿洞书院学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为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其所以学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所要。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
44、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今人之为学者既反是矣。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解读】书院是中国士人进行文化积累、创造与传播的文化教育组织。唐初产生于民间,经千余年的发展得以遍布中国各地,为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植,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养成都做出了很大贡献,甚至走出国门,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播。书院得以普及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理学家的提倡,并把它作为替代以考试为目的的功利教育的方式;二是印刷术普及后,识字的大众增加,官学没有办法负担教育这么多人的重任。书院学规最早见于宋代,最有名的要数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宋理宗曾经将此篇手书赐示国子监诸生,遂成为天下共遵的学规。白鹿洞书
45、院是朱熹讲学基地之一,白鹿洞书院揭示是朱熹为白鹿洞书院定的学规。朱熹一生从事讲学工作,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他对当时的教育制度不满意,提出自己的办学宗旨。在学规中他指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务记览、为词章、钓声名、取利禄;而在于给从学者讲明义理以修其身,推己及人,最终为圣贤。(1)朱熹将“五伦”观的确立视为人生的头等大事,它是维护社会秩序,明确人伦关系的永恒准则。离开这“五教”就没有学问,它是为学的基础,也是为人的根本。(2)朱熹主张知在先,行在后,学知识为了实践。(3)朱熹将董仲舒的格言“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继承下来,作为处世准则。又将孔子、孟子的古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
46、得,反求诸己”也继承下来,以此教育学者,作为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准则。3王阳明心学产生的由来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中意思,乃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王阳明传习录【解读】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语录以及论学书信的简集,为明代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明代人
47、,是心学的完成者。他论证了“心即理也”的命题,提出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之说,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程朱理学将社会的纲常名教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并将其视为一种外在的绝对的东西,严重脱离现实生活,早在宋朝时期就有不少思想家开始对程朱理学进行反思,陆九渊心学就是代表。明朝时,王守仁建立的系统的心学体系就是在对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建立的。王阳明早年生活在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的学术氛围之中,他曾经深信朱熹的格物之学,而且付诸行动,上面叙述的这件事是他后来对弟子们追忆一件往事。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年轻时代的王守仁已开始怀疑朱学。王阳明思想的形成还与他个人经历有密切关系。首先是研究禅学的学术经历,所以他吸取了
48、佛学对心性的论证与直觉的修养方法;其次是政治经历,在为官时看到封建伦理道德败坏社会风气沦丧,他忧心忡忡,在镇压农民起义时,他进一步悟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道理,因此他的哲学思想的主旨是“培养君德(君子的道德)端其志向”。王阳明心学着重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强调应当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格竹”失败引起王守仁学术思想的转变,即由向外的学术转为向内的精神道德追求。但我们要认识的是,朱子的格物并不是对物呆想,它包括读书、讲论等一系列活动。阳明这样格竹并不符合朱子的原意,但揭示了草木与修身不相干则是对的。【注释】晦翁:即朱熹。钱友:姓钱的朋友。4王阳明的心学材料一请问。先生曰:“你看这
49、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甚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贵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是俯它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它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又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曰:“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二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
50、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三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王阳明传习录【解读】王阳明认为,人是天地的心,“灵明”是人的心,这个“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是一切价值的终极源泉,没有这点灵明,天地万物和社会人生都将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无。王阳明心学的社会意义在于“破心中贼”,为此,他致力于树立人们的道德良心,即“良知”。所以王阳明又将心称为良知,由于人人都有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所以只要识得此理而不失,则“满街都是圣人”。(1)王阳明注重人的意识的重要作用,认为世界存在的意义在于人们对它的认识;(2)王阳明认为体认天理要靠人的良知;而良知并不是外在的,它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只要做每件事时从本心出发就不会违背天理。【注释】良知:王阳明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源自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