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年级试卷历史试卷第卷 (单项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1. 下图是一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的中国家庭聚餐照。它反映了中国已经延续了数千年的“团圆饭”情结。这种情结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 禅让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答案】B【解析】【详解】团圆饭与亲情相关,涉及血缘关系,受到宗法制的影响,B正确;禅让制与血缘无关,排除A;分封制涉及的是权力的分配,与“团圆饭”无关,排除C;郡县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D。2. “六王毕、四海一。”秦朝为实
2、现对地方政权的有效控制,主要是通过( )A. 实行分封制B. 设置军机处C. 推行郡县制D. 设置内阁【答案】C【解析】【详解】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C正确;秦朝并未实行分封制,排除A;军机处是清朝设置,排除B;内阁设置于明成祖时期,排除D。3. 中国古代专制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A. 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B. 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C.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 清朝设立军机处【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时期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它的设置使军国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中国古代专制集权发展到顶峰,因此D
3、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刚刚建立,并未达到顶峰;B选项错误,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尚未达到顶峰;C选项错误,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强化了皇权,但尚未使专制集权发展到顶峰。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4. 某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此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可知日本臣民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建立工厂,符合马关条约内容,答案为C;ABD不
4、符合题意,排除。【点睛】。5. 某同学以新疆历史研究主题,他应该选下列哪位人物为研究对象A. 左宗棠B. 邓世昌C. 刘永福D. 张自忠【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以新疆历史为研究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左宗棠曾经率军队收复新疆,故A项正确;B项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将领,与新疆无关,排除;C项是中法战争、反割台斗争中的人物,与新疆无关,排除;D项是抗战中的将领,与新疆无关,排除。6.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灾难史,也是一部民族抗争史。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自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斗争是A. 太平天国运动B. 反割台斗争C.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D. 义和团运动【答
5、案】C【解析】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组织武装进行抗英斗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B、D选项时间都晚于C选项。7. 中国没有完全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主要原因是( )A. 清政府组织了强有力的抵抗B. 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C. 中国地大物博并且人口众多D. 列强侵华时为了帮助中国发展的【答案】B【解析】【详解】近代中国人民不屈的反侵略斗争使得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B正确;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排除A;C不是中国没有完全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的原因,排除;D歪曲了列强侵华的本质,排除。8. 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
6、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A. 甲同学B. 乙同学C. 丙同学D. 丁同学【答案】D【解析】甲同学看法不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排除A项;乙丙同学看法正确但不全面,他们的观点只是辛亥革命进步性在某一方面的表现,排除BC项;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近代化,丁同学看法正确全面,故答案为D项。9.
7、 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给日本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的出路五四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五四精神包含爱国、民主、科学、进步、忧国忧民、乐于奉献、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精神,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五四运动中的口号,是五四运动的扩大,都能说明题目中所给的结论,故C正确;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出路指的是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无关,不合题意,故ABD错误。10. 一位美国记者赞
8、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该记者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 领导并组织北伐战争B.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C. 二万五千里长征D. 千里跃进大别山【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结合所学可知,该奇迹指的是二万五千里长征,故选C;毛泽东并没有领导和组织北伐战争,故排除A;毛泽东开辟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非战略转移,故排除B;千里跃进大别山是由刘伯承、邓小平指挥,而非毛泽东亲自领导,故排除D。11. “高粱
9、叶子清又清,九月十八来了鬼子兵”此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八一三事变B. 九一八事变C. 七七事变D. 二二六兵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九月十八来了鬼子兵”,结合所学可知,歌谣反映的是1931年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故选B;八一三事变、七七事变、二二六兵变均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排除ACD。12. “十年争战后,国共合作又抗日中心,民主能自救”陈毅的这首诗反映了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合作的有关事实。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于A. 北伐战争时期B. 十年对峙时期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
10、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标志第二次国共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而此时是抗日战争时期,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13. 某同学在参观南京总统府时,发现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定格在“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这一天”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中华民国建立B.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C. 日军占领南京D.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答案】B【解析】中华民国三十八年是公元1949年,结合所学,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被推翻,B正确;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
11、京,A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参观南京总统府”“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联系所学解放南京的史实分析解答即可。14. 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制度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 人民民主制度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政治协商制度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人民的重要性,人民当家做主,这些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故D符合题意;人民民主制度包含着
12、对人民的民主与对敌人的专政,是新中国的国体,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B;政治协商制度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C。15.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 新中国成立B. 一届人大召开C. 三大改造完成D. 一五计划完成【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标志着中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C项正确;A项1949年10月,排除;B项是1954年,排除;D项是1957年,排除。16.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
13、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图一由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在1912年颁布B. 图二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C. 图三的颁布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D. 三部法律在实践中都保障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答案】D【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三部法律文献的图片来考查对近现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D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17. 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与邓小平面谈香港问题时,曾当面称赞邓小平的建议简直是“天才的创造”。该建议就是由
14、邓小平提出的( )A. 改革开放的决策B.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C. “一国两制”的构想D. 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方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祖国统一问题,在1982年邓小平在同英国谈判时提出的是“一国两制”的构想 ,所以C正确;ABD的时间和题目时间不符。18.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一改晚清以来的屈辱外交局面,取得了重要外交成就。其中于1953年新中国提出的并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基本准则的外交政策是( )A. 求同存异方针B.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C. 不结盟运动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
15、为解决国与国关系基本准则的外交政策,D正确;求同存异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进一步阐发,排除A;B是新时期的外交政策,排除;不结盟运动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而且我国在当时尚未加入该运动,排除C。19. 1972年,作为中国问题观察家的费正清跟随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费正清在谈到中美两国的关系时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新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 苏联对中国的外交干涉C. 美国对华采取敌视和遏制政策D. 中美两国间没有任何共同利益【答案】C【解析】【详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实行敌视和遏制政策
16、,两国处于对立状态,故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C项正确;“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主要是倒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不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苏联并不是干涉中国的外交,B错误;中美两国间没有任何共同利益说法绝对,D排除。20. 下图是雅典公民大会上自由发言的情形。有资格参与这种场合发言的是A. 外邦人和全部居民B. 广大奴隶C. 成年男性公民D. 妇女【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城邦公民一般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出身于公民家庭的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奴隶以及外邦移民则被完全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故C项正确。【详解】请在此输入
17、详解!21. 罗马法是古代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其中第一步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A. 公民法B. 十二铜表法约C. 万民法D. 自然法【答案】B【解析】【详解】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B正确;公民法中包含习惯法,而习惯法并不是成文法,排除A;万民法形成时间晚于十二铜表法,排除C;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而是法律原则,排除D。22. 古代罗马被称为“自然法之父”的哲学家和法学家是( )A. 梭伦B. 克利斯提尼C. 伯里克利D. 西塞罗【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塞罗,是古罗马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法学家,他进一步发展了自然法思想,被
18、誉为“自然法之父”,故选D;梭伦、克利斯提尼、伯里克利都是古雅典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与题干不符,故排除ABC。23.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的格言,典型地说明了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相互制约并友好相处。这说明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 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 权力的平衡和制约C. 掌权者的素质D. 法律的健全程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相互制约并友好相处”,结合所学可知,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权力的平衡和制约,故选B;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掌权者的素质、法律的健全程度均与材料无关,故排除CD。24. 某宪法规定:皇帝是国家
19、元首,拥有任命官吏、统率军队、决定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该宪法是( )A. 英国的1689年权利法案B. 1787年美国宪法C.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D.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皇帝和宰相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该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这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相吻合,故选C;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与题干不符,故排除A;1787年美国宪法中没有对皇帝权力的规定,故排除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实行共和政体,不会出现对皇帝权力的规定,故排除D。25.
20、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完成者”。这三种思潮是(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卢梭的政治契约论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马克思主义主要有三个来源,分别是德国的古代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A正确;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并不构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排除B、C、D。26. 第一次实践了“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者”这一观点的重大事件是A. 巴黎公社革命B. 第一国际成立C. 俄国二月革命D. 俄国十月革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史实,
21、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巴黎公社符合题意,巴黎公社是第一次伟大的尝试。故选A。B项只是工人阶级的组织,并未建立工人阶级的政权;C项是建立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D项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政权。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工人阶级政权27. 2013年俄罗斯人民迎来了十月革命胜利96周年,十月革命,俄国虽然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为薄弱的一环,但有着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具有优越的发生革命的成熟条件。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 A. 无产阶级革命与农民革命相结合B. 沙皇君主专制在政治上十分落后C. 有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D. 俄国资本主义力量较为弱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
22、料“有着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具有优越的发生革命的成熟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比于其它资本主义国家而言,俄国的无产阶级政党更加成熟,能够领导革命,这是其在革命条件方面最具有优越性之处,C正确;俄国的十月革命并未与农民革命结合,排除A;B、D符合“帝国主义链条上最为薄弱的一环”,与题干设问中“优越的发生革命的成熟条件”不符,排除。28. 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演说:“从波罗的海边的斯德丁到亚德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此演说标志着( )A. “冷战”的序幕揭开B. 冷战正式开始C. 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D. 欧洲一体化启动【答案】A【解析】【详解】丘吉
23、尔的“铁幕演说”标志和“冷战”的序幕揭开,A正确;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开始的标志,排除B;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排除C;1952年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是欧洲一体化启动的标志,排除D。29.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在世界舞台上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不结盟运动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 )A. 独立自主和非集团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求同存异D. 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不结盟运动奉行的宗旨和原则是独立自主和非集团,不与美苏大国结盟,要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民族独立,A正确;BCD项与之无关,排除。30. 有学者曾经指出:“两极格
24、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挑战两极格局的政治中心有( )欧洲的联合日本的崛起中国的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1967年欧共体成立,西欧国家走向联合,冲击了两极格局,正确;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崛起,也符合题意,正确;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和平崛起,也冲击了两极格局,正确;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也冲击了两极格局,正确。组合正确,A正确,排除B、C、D。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5分,第32题14
25、分,第33题11分,共计4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 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是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基本形式,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材料二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材料三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材料分别出自哪些不平等条约?(2)依据
26、上述材料,概括三个不平等条约有哪些相同点?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反映出列强侵华特征有何新变化?(3)依据上述条约内容,分析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1)条约:材料一出自南京条约、 材料二出自北京条约、材料三出自马关条约。(2)相同点: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新变化: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3)影响:在政治上:中国的领土、领海、贸易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在经济上: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担,西方国家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社会性质:中
27、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详解】(1)条约:根据材料“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可知,材料一出自南京条约;根据材料“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可知,材料二出自北京条约;根据材料“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可知,材料三出自马关条约。(2)相同点:从三则材料中都可以看出,不平等条约都涉及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等内容。新变化:根据材料三“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
28、内地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3)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社会性质方面等角度回答近代西方列强和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客观影响。具体而言,在政治上:中国的领土、领海、贸易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在经济上:赔款加重中国人民负担,西方国家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社会性质: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2. 依据下列提示,完成有关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探索任务。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
29、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范书义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请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提出这一主要任务的依据是什么?(2)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写出A、B、C、D代表的历史含义。重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性质主要历史意义A洪秀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辛亥革命孙中山BC南昌起义周恩来、贺龙新民主义革命
30、D材料二 俄国的民主革命是首先在中心城市爆发了武装起义,推翻封建统治,然后以武装起义的方式从资产阶级手里夺取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的。而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走相反的道路并取得革命胜利的。(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是怎样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将中国民主革命引上胜利的道路【答案】(1)任务:反帝反封建(或独立与民主;外争独立,内争民主。)依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或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封建专制的统治)(2)历史含义:A:太平天国运动;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
31、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3)简述: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或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解析】【详解】(1)根据“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东西,是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并结合所学,得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主要依据是材料中“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一信息所体现的内容。(2)历史含义:根据“洪秀全”得出A是太平天国运动。B项反映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C项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可根据所学回答,即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项
32、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即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3)简述:根据材料“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并结合所学得出,毛泽东的创造性革命道路是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33.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下列几幅图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请回答以下问题:(1)从图“五星红旗在联合国飘扬”可以看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什么成就?有何意义?(2)请给图加一个合适的标题;按照时间先后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排序。(3)图反映历史事件有何意义?【答案】(1)中国重返联合国;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促进世界和平。(2)跨越大洋了握手;排序: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3)结束了中日间的对立,改善了中国周边的环境,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解析】【详解】(1)根据“五星红旗在联合国飘扬”可得出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意义:根据所学可从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促进世界和平等方面概括。(2)图2 是尼克松访华的场景,因此可得出标题是跨越大洋了握手;排序:根据所学可得出顺序是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3)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结束了中日间的对立,改善了中国周边的环境,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