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年牢第二单元6新课导入在解放前的天津,有一位卖糖葫芦的人,他的糖葫芦做得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天津很有名气。这样的小生意之所以能做得红红火火,是因为他知道“万年牢”的秘密。就让我们走进今天要学的课文,解开这个秘密吧。作者简介新凤霞(19271998),原名杨淑敏,天津人。中国评剧演员、作家。六岁学京剧,1949年后历任北京首都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解放评剧团副团长。主要作品:新凤霞的回忆以苦为乐人缘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2.课文中三处出现“万年牢”这个词语,想想分别是什么意思?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身边的人是如何“凭着良心做买卖的”
2、?疑难探究三处“万年牢”分别指什么?第一次是指父亲做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第二次是指做生意要凭良心讲实在。第三次是指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只有万年牢的人品才能做出万年牢的产品。这三次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课文小结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这件事,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认真和实在的。先讲父亲自己经营做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父亲受雇于老板后因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行为而辞掉工作。你是最棒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