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云龙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355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云龙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云南省云龙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云南省云龙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云南省云龙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云南省云龙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云南省云龙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云南省云龙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云南省云龙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云南省云龙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云南省云龙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云南省云龙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云南省云龙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省云龙县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请务必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2答选择题第卷16题,第卷1315题,选考题(1)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第卷710题,第卷1617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 现代

2、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转基因作为一个词汇走进人类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但客观实际中,自然状态下的转基因从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发生着,例如最常见的植物花粉借助昆虫、自然风等不同的媒介传播而进行的杂交现象;另外,人们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改良作物的遗传特性,藉此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性。这些过程实质上是基因在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不同品种间的一种转移方式。自然界的基因转移是被动的、无序的、没有目标性,但这种基因转移模式也构成了生命进化的动因之一,造就了多种多样的物种世界。传统的杂交育种实践在农业发展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基因转移通常只能在近缘物种之间进行,基因

3、转移的精确性和效率较低,转移的基因中还可能包括不良基因。传统的转基因技术的诸多局限性极大地限制了传统育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现代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的最新成就为基础建立起的新兴学科和高新技术,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生命科学世纪的重要代表和具体体现。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转基因生物,是采用重组DNA技术,从生物体中鉴定和分离特定的基因,经精心构建后植入受体生物染色体基因组内,使之稳定整合、正确发挥功能并遗传给后代的技术。这种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的遗传改良的基因设计和基因操作就是我们现在所指的转基因。现代转基因技术不仅克服了

4、传统育种技术的种种局限性,大大提高了转基因的效率,加快了种质改良进程,而且打破了物种间的遗传壁垒,拓展了新品种研发可选择的特征范围,同时人工设计加工基因的应用则更进一步扩大了可利用的种质资。转基因生物是人类按自己的主观意愿有目的、有计划、有根据、有预见地进行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是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结晶,是人类从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跃迁,标志着人类社会已经步入定向驾驭生物遗传改良的新时代。同时,作为新世纪的前沿学科和技术,人类并没有完全掌握转基因的精髓,转基因产品的确存在着某些尚不为人所知的不确定因素、非预期效果和未知的长期效应。由此导致人们对转基因产品释放后的生态安全,物种的遗传安全和作为食物

5、的消费安全产生疑虑、争论并不奇怪,但从本质上讲,目前关于转基因的安全性争论已经超越科学的范畴,更多的已发展演变为包括科技在内的社会认识问题、知识产权问题、对外贸易问题,甚至宗教和政治问题,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尤为复杂。 (选自朱作言转基因及其对国民经济的意义,有删改)1.下列对转基因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以生命科学的最新成就为基础建立起的新兴学科和高新技术。B.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可以改良作物的遗传特性,但这种传统的转基因技术也存在着诸多的局限性。C.转基因技术是采用重组DNA技术,从生物体中鉴定和分离特定的基因,经精心构建后植入受体生物染色体基因

6、组内,使生物体稳定整合、正确发挥功能并遗传给后代的生物技术。D.现代转基因技术不仅克服了传统育种技术的各种局限,而且打破了物种间的遗传壁垒,同时还扩大了可利用的种质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不论是植物花粉借助昆虫、自然风等不同的媒介传播而进行的杂交现象,还是人类用改良作物的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这些过程实质上都是基因在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不同品种间的一种转移方式。B. 自然状态下的基因转移通常是借助自然媒介实现,而转基因生物则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基因设计和基因操作的产物。C. 人们对转基因产品的生态安全、物种的遗传安全和作为食物的消费安全产生争论,这种争论已涉及到知

7、识产权、宗教和政治等更多范畴。D. 现代转基因技术优于传统育种技术,它提高了基因转移的效率,可以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基因转移,转移的基因中不包括不良基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然状态下的转基因从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发生着,且基因的转移通常只能在近缘物种之间进行。B尽管传统的杂交育种实践在农业发展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终究因为传统的转基因技术存在诸多的局限性,还是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与实际应用。C转基因生物与自然状态下的转基因不同,它可以按人类自己的主观意愿有目的、有计划、有根据、有预见地进行遗传修饰。D虽然现代的转基因技术使得转基因产品拥有了许多优点,但转基

8、因产品的确还存在着某些尚不为人所知的不确定因素、非预期效果和未知的长期效应。因此,人类并没有完全掌握转基因的精髓。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父克勤坐“空印”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除汉中教授,日与诸生讲学不倦。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政

9、事辄咨之。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孝孺曰:“事急矣。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帝遣庆成郡主往燕军,陈其说。燕王不听。帝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时六月乙卯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金川门启,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

10、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孝孺之死,宗族亲友前后坐诛者数百人。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永乐中,藏孝孺文者罪至死。门人王稌潜录为侯城集,故后得行于世。(节选自明史方孝孺传)【注】扆(y椅):古代的一种屏风。燕兵起:惠帝定策削藩,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由起兵“靖难”。磔(zh哲):分裂肢体的酷刑,又名“车裂”。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14031424)。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克勤坐“空印

11、”事诛 坐:犯罪B.扶丧归葬,哀动行路 行路:行走在路上C.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 稽:拖延D.帝忧惧,或劝帝他幸 幸:皇帝到某地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方孝孺以才学闻名的一组是(3分)读书日盈寸,乡人目为“小韩子”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孝孺才学出众,品行端整。太祖在位期间,多次有人举荐他到朝廷任职,太祖也很欣赏他,但认为他的才干尚需磨练。直到惠帝即位,才召他任翰林侍讲。B.方孝孺政务能力强,是国之栋梁。平时惠帝经常向

12、他咨询国政大事。朝堂上大臣们面奏讨论问题而不能决断时,惠帝有时就命方孝孺直接批示作答。C.方孝孺是名副其实的忠臣。燕军打到江北,他出谋划策,想要以割地求和赢得募兵勤王的时机。燕军渡过长江,他劝皇帝离开,并自告奋勇留下守卫京城。D.方孝孺有气节,是铁骨铮铮的硬汉。惠帝自焚后,成祖逼迫他草拟即位诏书,他且哭且骂,至死不从,最终受酷刑惨死,其宗族亲友受牵连被杀者有几百人。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2)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13、。蝶恋花 苏轼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8.这首词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9.这首词末句有怎样的言外之意?(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 ,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莫听穿林打叶声,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3)瓦缝参差, ; ,多于九土之城郭。(杜牧阿房宫赋)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

14、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25分)教 父 赵 冬我是在北方那座俄罗斯式的城市里长大的。那时候,教堂顶的白雪,尖楼上的钟响,紧裹黑衣的修女无不诱惑着我对神秘殿堂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外公是天主教徒,对耶稣十分虔诚。他不仅自己信教,每周还要领儿孙们去教堂礼拜和做弥撒。他与教堂的老神父交情甚密,神父待人谦恭、和善,小孩们都喜欢围着他蹦呀跳呀,或听他讲圣经故事。神父是外公的挚友,也是两个舅舅的教父。闲暇时常家里与外公聊天,对饮,一瓶酒,四碟菜,多至深夜。谈

15、得投机便与外公同榻而眠,情同手足。两个舅舅才十八九岁,对教父更是顶礼膜拜,言听计从。外公的兴趣很广泛,爬山、钓鱼、打猎、打拳、下棋、舞文弄墨没有他不好的。有一次去雪山打猎,一熬就是半个月,结果还真打死一头黑熊,一个人把熊用爬犁拉了回。他在人前最得意炫耀的是那件火狐狸蹄蹄皮大衣,据说是件宝物。外公说穿上它就是在雪地里睡上三天三夜也冻不死。这件大衣是用好几百只红狐狸皮缝制的,我猜,皮大衣一定是很值钱的。秋去冬,北方的大地又覆盖了一层白皑皑的冰雪。天气冷得能冻掉行人的下巴颌,松花江被冰雪封了顶。外公是个不甘寂寞的老人,他不听家人劝阻,拿着渔具到江面上戳出一个冰窟窿,下网捞起鱼。从清晨到黄昏,家人见这

16、么久未归,便去寻找。江面的冰上摆着渔具,却不见了老人。全家人慌慌张张地奔到江边,望着冰窟窿里蒸腾出的寒气哭号不停。人们都说,一定是老头子捞鱼不慎跌进冰窟窿里了。由于未捞到尸首,外公的丧事也只好草草举行。尽管这样,还是赶了许多人,都是他各界的朋友,人们大都受过外公的恩惠,希望能为老人做点什么忙前忙后,里外张罗得最欢的要属老神父了。分家的时候,他把我大舅拉到一旁,对他说:“告诉你,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爹在那边呢”他用手指了指天空:“他蹲在雪地里,一丝也不挂呀!我看见他身体直打颤,好可怜呢!”第二天,教父伏在二舅耳朵上,神秘地说:“孩啊,昨夜你爹又托梦给我,他说那边天冷,他快被冻死了”两个舅舅像两

17、只傻鹅,呆呆地望着教父,不知如何是好。翌日,教父又到我家,告诉舅舅说外公梦中委托他把那件狐皮大衣给捎过去。舅舅不敢怠慢,急忙取大衣,让教父拿走了。做礼拜的时候,教父满脸慈祥地拍了拍大舅的肩,眨着眼睛说:“你爹接到大衣穿上了,还夸你是个大孝子呢”几句话说得大舅轻飘飘的。可是,没过几天,外公突然活着回了。四邻震惊不小,家人欢天喜地。原,那日外公在江面网鱼,几网下去,不见半个鱼星,了脾气。旁边正好有位老渔翁经过,便赌气扔下渔具,随老渔翁到江下游用大网捞鱼去了从此,教父再也没到家里过。外公到教堂几次,教父均以病相避。一连好几年,外公怕教父难为情,也就换了一个教堂做礼拜。记得外公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这件事

18、。他躺在床上,用微弱的声音对大家说:“唉,真没想到,一件破大衣,竟伤了一位老朋友。罪过呀!”(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以“我”为线索,以我的所见所闻串联和组织材料,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这个“我”就是作者赵冬。B.外公兴趣广泛,有一次去雪山打猎,熬了半个月;冬天去冰面捞鱼,至夜未归,家人找他时只发现渔具,没见到尸首。小说中的这些描述为后面大家都认为外公遇难而他却活着回这一意外情节作了铺垫,并且照应了开头。C.小说通过“我”的两个舅舅在教父面前的种种表现,形象地刻画出他俩淳朴善良,甚至愚昧的性格特征。D.教堂神父和外公的交情甚密

19、,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天、对饮,神父待人谦恭、和善。所以,小孩子们都喜欢他,两个才十八九岁的舅舅对教父顶礼膜拜,言听计从。E.外公临终前说那件狐皮大衣是“破大衣”,这说明那件大衣并不像外公原先所说的那样值钱,外公先前之所以说那是宝物,主要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打猎技术。(2)外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3)小说在刻画教父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小说具体分析。(6分)(4)这篇小说在情节结构的安排上很有特点,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魂归大海作波涛 黄敏学少年时代,聂耳也曾幻想过“约得几

20、个同志,盖点茅屋,一天研究点学问,弄点音乐,不受外人支配,也不受政府的管辖”这样的生活,结果受到批评,“青年志望宜远大,不宜作隐逸之想”。当然,作为一名有志青年,聂耳也向往着“以博爱互助的精神,为全人类谋幸福”,18岁时,他满怀激越地写下了一首述志诗:渐放光明的东方/突起一轮通红的太阳/残暴怒吼的洪涛巨浪/一阵阵地涌上他的身旁/他知道这是他的穷途末路/只好挣开了他那柔弱的翅膀/预备着奔向他的自由之乡。此时的聂耳已收起了幻想,选择了积极的人生道路。为改变黑暗现实,聂耳意识到必须打倒旧社会,建设新社会,同时他也相信自己稍有一点艺术天才,所以要研究艺术。可见聂耳之所以投身左翼文化运动,开创新兴音乐道

21、路,与其早年经历及对自身的认识密不可分。1930年7月,聂耳到上海。“经过十天的奔走,结果,只得到一些滑头的答词或是访人未晤”。“他只有暂时在 云丰申庄干活,一度将时间虚掷在无聊的闲事上。生活的剧变,让有着远大理想且刚刚步入社会开始独立生活的聂耳倍感困惑与苦闷,他不时思考如何走向那光明的前途。聂耳振作精神,开始阅读进步书刊,同时,他也潜心反思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阅读革命书刊激发了他文艺创作的欲望,“看了几篇革命文学的论文,指示给我现在艺术运动的主要任务是要大众化”,因此,“今后我的研究和创作文艺的方针改变了,不再作个人呻吟,而是向着新的艺术运动的路上跑去”。 1932年初,聂耳读到夏蔓蒂的名作

22、音乐短论,夏蔓蒂主张音乐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不是难以把握、神秘、超一切的艺术”,而是“绝对现实的东西”。这一论述强烈冲击着聂耳,他认为必须用这个指导音乐正确的出路,不然,自己有的思想居然和社会、时代相冲突,这是多么危险啊!此时的他,正在努力寻求新的艺术道路,与旧日之我作彻底了断。转机出现在这年的4月,聂耳结识了“左联”常委、剧作家田汉,这使得聂耳的音乐创作思路逐渐清晰起,走向那光明的前途。自此,聂耳的创作思路发生根本性变化,他将学院派的古典音乐和流行的黎派音乐作为其大众音乐理论的批判对象和革命音乐活动的突破口。1932年8月,聂耳退出了明月社,到北平。虽然他仅逗留了短短的三个月,但这三个月的经

23、历却是他人生中一次重要转折。在这里,他结识了许多左翼文化战士,参与左翼戏剧、音乐活动。现实固然残酷,却激起了聂耳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为他此后的新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后将更勇敢地去实践人生,在这里取得伟大的材料,创作伟大的作品。1932年11月,聂耳重返上海,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开始其音乐生涯的全新阶段。从此,聂耳专注于群众歌曲的创作,“为生活而创作”。聂耳完成了处女作开矿歌,又为话剧饥饿线谱写插曲饥寒交迫之歌。聂耳结识了报童小毛头,至今传唱不衰的卖报歌也在其笔下汩汩流出。近代以,什么是中国的新兴音乐及其发展方向,始终困扰着每一个进步的音乐家。聂耳以其多年的深思熟虑和毕生的创作经验,历史性

24、地对这一难题予以解答,“音乐是代替大众在呐喊。大众必然会要求音乐新的内容和演奏,并要求作曲家的新态度”。聂耳正是以新的内容和新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兴音乐的创作中,代表大众呐喊,谱写救亡乐章。百年岁月匆匆过,聂耳却如永生的海燕,穿梭于现实的黑暗与理想的光明之间,用昂扬的音乐激励我们走向复兴,创造辉煌! (选自2013年第1期新华文摘,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少年时期的聂耳因没有志向而遭到批评,但他在18岁时收起了幻想,明确了人生目标,选择了积极的人生道路,并写了一首述志诗。B.早年的经历,对自己在艺术才能方面的自信,是聂耳投身左翼文化运动,开创

25、新兴音乐道路的重要原因。C.上海是聂耳的伤心之地,在这里,他曾四处受挫,几度绝望;上海又是聂耳成就辉煌之地,在这里,他创作了许多歌曲。D.退出明月社到了北平的聂耳,结识了左翼文化战士,参与了左翼戏剧和音乐活动,在这里取得了伟大的材料和创作了伟大的作品。E.文章以时间为序,侧重介绍了聂耳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和艺术追求,阐述了其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聂耳的赞美。(2)聂耳的音乐创作思想是“代表大众呐喊”,请根据原文内容概括聂耳这一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6分)(3)请简析作者以“魂归大海作波涛”为文章题目的作用。(6分)(4)聂耳成功的因素有哪些?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阐述

26、。(8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央一再三令五申地强调“要确保耕地不能跌破18亿亩”,可是,有些地方仍打着经济开发的幌子在大肆圈地谋利。B.领导干部要正确把握方向,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方针,就必须深入基层,必须作仔细的调查,必须改变目无全牛的工作作风。C.近日,一则“钱钟书先生一家私人信件手稿将被拍卖”的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D.仁爱礁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公务船在仁爱礁正常巡航无可厚非。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符合世界文化遗产标

27、准,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通过长期以形成的独特的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到了加强。B.在如何学好语文这一问题上,北大陈教授结合自身经历认为,学好语文主要靠的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勤奋自学取得的。C.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符合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多年中美关系的发展告诉我们,和则两利,斗则俱伤。D.在普法教育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大少儿电视法制节目的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发挥普法教育的传媒效果。15.依次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燕子矶,长江岸边的一堆石头,海拔只有36米, , , 。 , , 。 古往今,吸引了

28、几多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乃至熙熙攘攘的平头百姓。体量不大,却身处要津然而这是堆有名的石头号称“万里长江第一矶”这是堆充满磁力的石头海拔不高,却壁立险峻假如搁在大山丛中,定会淹没不名A. B.C. D.16.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提取5个能表明手动操作大气采样法过程的关键词。(5分)PM2.5(细颗粒物)的采集分为自动采集和手动采集两种。监测站室内恒温恒湿,PM2.5、PM10等自动采集器和空气质量分析仪器都是24小时不间断运行,可以对各种污染物浓度值、大气可见度等项目实施连续监测。自动监测仪会将PM2.5等信息以黑点的形式打印在纸带上,黑点每小时形成一次,通过自动分析最后转化成数据。这个数据就是特定

29、一小时内空气中PM2.5的浓度值。但是自动采集系统不能了解污染物,手动采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手动大气采样需要工作人员每天分赴不同站点,将一种叫做滤膜的装置放入大气采样器中,当采集时间达到24小时后,监测人员再将滤膜从监测设备中取出,放入锡纸袋中,人工送入分析仪器,分析出污染物性质,进而判断污染物。17.仿写句子,使之与上下文衔接紧密,格调一致。(6分)生活,如同在沙漠上跋涉,需要顽强的毅力和勇气; ,_,_。生活就是创造,需要刻苦、智慧和知难而上;_,_、_。让我们在生活的考验中,永做强者。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只美丽的蝴蝶去找

30、医生整容。医生对她说:“你已经很美丽了,简直无可挑剔,用不着做美容。”蝴蝶说:“红颜易老,我想把自己整得再年轻一点。”医生说:“其实,你现在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蝴蝶打断医生的话:“我说过了,我要再年轻一点。”医生只好同意为蝴蝶做了整容手术。几天后,当一层层的绷带被解开,蝴蝶怀着激动的心情接过镜子,一看,镜子里面竟然是条毛毛虫。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云龙县2014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C(张冠李戴,原句中的“之”并不是指“生物体”而是指“受体生物染色体基因组”)2.D(“转移的基因中不包括不良基因”无

31、中生有)3.A(“基因的转移通常只能在近缘物种之间进行”是指“传统的杂交育种实践”)4.B行路:行路的人5.A ( 写惠帝即位后,方孝孺才终于被召入朝廷任职。概括方孝孺的文风特点。)6.C (“他劝皇帝离开,并自告奋勇留下守卫京城”错,从上下文语境可以看出,他没有劝皇帝离开京城,而是劝皇帝坚守京城以待援军,即使守不住,皇帝为社稷而死也是理所应当。)7.(1)方孝孺极力请求(惠帝)守卫南京城以等待援军,即使事情不成功,也应为社稷而死。(“即”“济”“死”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2)(姚广孝)说:“南京城被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

32、” 成祖点头答应了。( “下”“幸”“ 颔” 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8.伤春之情。(1分)春光过半,蝴蝶懒得飞舞,黄莺也有些倦怠,风吹花落,残红满院,杨花飘飞,景象萧条残败,衬托出女主人公的伤春情怀。(2分)慵懒、惆怅、孤寂之情。(1分)面对残败的暮春景象,女主人公触景伤情,备感寂寥;已是红日偏西,仍午醉未醒,帘幕低垂也懒得卷起;发髻散乱,眉黛浅淡,也无心梳妆;一切景象都引起愁绪,却又无人可诉,可见女主人公心事沉重,精神不振,内心孤寂。(2分)9.末句表面上写愁情将不会一无依托,杨花尚有东风吹拂照管,难道自身连杨花也不如吗! 实际上是即景取喻,正是以杨花自比,自己的愁绪正如这

33、杨花随风飘荡,一无依托,结合全词看,此句表面上是旷达之语,实际上满含悲凉孤寂之情。(点明表面意2分,说出言外意3分)10.(1)城阙辅三秦 同是宦游人(2)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3)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11.(1)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B项,而是不是照应开头,而只是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做铺垫。A项,“我”并非实指。E项,外公说是“破大衣”表明在外公眼里,那大衣不如友情值钱,根据小说的描述,大衣本身确实是件宝物。)(2)兴趣广泛:爬山、钓鱼、打猎、打拳、下棋、舞文弄墨没有他不好的。勤劳执着:寒冷的天,还去捞鱼;去雪山打猎,一熬半个月打死一头黑熊;没网到鱼

34、,便赌气随老渔翁到江下游捞鱼珍惜友情:视友情胜过值钱的狐皮大衣。心灵高尚(淳朴善良):外公的各界的朋友,大都受过他的恩惠;坚持礼拜,从未责怪教父。(每一点都要结合实例作分析概括,答出三点给5分,答出四点给满分。)(3)对比或反衬。先扬后抑。语言和行动描写。分析:将外公和教父对比,教父本人前后对比。先写教父的“待人谦恭、和善”,后写教父的虚伪、奸诈和龌龊。在两个舅舅面前的欺骗语言,在为外公办丧事时候的“里外张罗得最欢”和外公突然回后的“以病相避”。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手法3分,分析3分)(4)观点:一波三折,跌宕生辉,层层推进。分析:和教父交情甚密的外公一丝不挂地上了天国,教父为他拿走了取

35、暖的破大衣,小说似乎于平淡的叙述中结束了。然而,“外公突然活着回了。”教父于波澜陡起的转折中再未露面,小说的使命似乎真的完成了。可是,作者还不甘心,让故事再起波澜,最后在外公的临终感言中戛然而止。小说于一波三折,跌宕生辉,层层推进的情节中,将人物性格不断展示出,最后上升到精神层面,充分展示了外公的真诚、淳朴和高尚,以及教父的虚伪、奸诈和龌龊。(观点2分,分析6分。若考生答“照应”、“伏笔”、“铺垫”等,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2.(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 ( A项,“没有志向”错,只是志向不远大;C项,“几度绝望”错, 从文中看,聂耳虽然曾“倍感困惑与苦

36、闷”,但不时思考如何走向光明的前途,始终充满希望;D项, “创作了伟大的作品”错。)(2)少年时代就向往“以博爱互助的精神,为全人类谋幸福”。1930年在上海期间,振作精神,阅读进步书刊,反思走过的人生道路,改变了创作方针。1932年初,受音乐短论的影响,“与旧日之我作彻底了断”,努力寻求新的艺术道路。1932年4月,结识了田汉,音乐创作思路逐渐清晰,创作思路发生根本性变化。1932 年8月,在北平结识了许多左翼文化战士,参与左翼戏剧、音乐活动,为新音乐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1932年11月,重返上海,开始音乐生涯的全新阶段,正式形成了“代表大众呐喊”的音乐创作思想。(1个点1分,共6分)(3)

37、标题一语双关,运用象征的手法。(2分)一方面高度概括了聂耳人生追求的历程,形象地写出了他胸怀大志,为追求人生目标矢志不渝的特点。(2分)另一方面“魂归大海作波涛”又象征了聂耳的音乐历程,从最初的困惑到追求新的艺术运动,创作思路发生根本性改变,专注于群众歌曲的创作,为生活而创作。(2分)(若考生答“总领全文”、“暗示主旨”等,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聂耳从少年时代起就向往着“以博爱互助的精神,为全人类谋幸福”,此后一直为这目标而努力,因而能够取得卓越的成就。不被一时的困难击倒。聂耳屡陷困惑、迷茫之中,但他并不为之退却,最终战胜了困难。善于学习、吸

38、收他人的理论。夏蔓蒂的名作音乐短论对聂耳的成功起到重要的作用,聂耳与田汉、左翼文化战士的交往,对其音乐创作有启示作用。生活是创作的泉。聂耳能够创作出卖报歌等歌曲,和他对生活的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启示:可谈目标的重要性。可谈勇气对战胜困难的意义等。(任意答出两点即可。观点明确2分,结合文本阐释4分,谈启示2分。)13.C(“三令五申”指再三向下级命令告诫。与前面的“一再”表意重复。“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属望文生义。 “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乱子。“无可厚非”指不可以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不合语境。)14.A(B项结构混乱,应为“靠取得”或删掉“取得”。C项

39、语序不当,应为“不仅符合中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D项搭配不当, “发挥”不能与“效果”搭配。)15.D(主抓首句,结合句子逻辑、结构理清、前后关系,分析、句子关系。)16.不同站点 滤膜 锡纸袋 分析仪器 污染物 (1个关键词1分,共5分。)17.答案示例:生活,如同在江河里击水,需要无畏的胆略和气魄。生活就是战斗,需要汗水、鲜血和临危不惧。18.【作文立意参考】本则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蝴蝶为了追求更年轻、更美丽的面容而要求医生为自己做整容手术,结果适得其反,变成了一只毛毛虫。从材料内容看,蝴蝶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美丽和魅力,从而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结果害了自己

40、。要抓住材料中的重点句子领会寓言的含意:“其实,你现在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点明现在是最美好的,而有些人并不懂得珍惜;“我说过了,我要再年轻一点”,蝴蝶的一再坚持,表明它强烈的欲望,这正是它变成毛毛虫的原因。立意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学会控制欲望;把握现在,珍惜现在的美丽;做事要适可而止;人要正确认识自己;做事过犹不及;无欲则刚;学会享受生活等等。【文言文参考译文】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方孝孺年幼机警敏捷,两眼炯炯有神,每天读书有一寸厚的页数。乡里人称他为“小韩子”(小韩愈)。 长大后跟着宋濂学习,宋濂门生中的知名文人都不及他。方孝孺长期以彰明王道、实现天下太平为己任。父亲方克勤因“空印”

41、案获罪而被处死,他扶持灵柩归乡安葬,哀情感动了行路的人们。洪武十五年,因吴沉、揭枢的推荐,被太祖召见。太祖欣赏他举止端庄严肃,对皇太子说:“这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才,应当让他的才干更成熟。”(随后)按照礼节送他回家。洪武二十五年,又因为别人的推荐被召到朝廷。太祖说:“现在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授予方孝孺汉中教授之职,方孝孺每天给众儒生讲学毫不倦怠。到惠帝即位,征召他任翰林侍讲。第二年又升调他做侍讲学士,国家重大的政事皇帝总是向他询问。惠帝临朝,百官奏事,群臣当面议论可否施行时,惠帝有时命令方孝孺趋身屏风之前批示作答。燕王朱棣起兵,朝廷议定讨伐,诏令、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第二年五月,燕军到达江

42、北,惠帝下诏征集各地军队。方孝孺说:“事情太紧迫了。派人前去以割地向燕王作许诺,拖延几天,东南一带征募的军队会渐渐汇集。北方军队不善于驾舟操揖,在长江上决战,胜负还是难见分晓的。”惠帝派遣庆成郡主(燕王的堂姐)前往燕王军中,陈述割地议和的提议,燕王不听。惠帝命众将在长江上集结水军,但陈瑄率战舰投降了燕王,燕军便渡过了长江,时间是六月乙卯日。惠帝忧虑畏惧,有人劝他前往别的地方,谋划复兴。方孝孺极力请求(惠帝)守卫南京城以等待援军,即使事情不成功,也应为社稷而死。乙丑日,金川门被打开,燕军入城,惠帝自焚。这一天,方孝孺被捕入狱。之前,明成祖朱棣率军从北平出发时,姚广孝把方孝孺托付给明成祖,说;“南

43、京城攻下之日,他一定不投降,希望不要杀他。杀了方孝孺,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灭绝了。”成祖点头答应了。至此,成祖想要方孝孺起草即位诏书。召方孝孺到宫中,悲切哀恸的哭声响遍大殿的台上台下。成祖走下卧榻慰问他说:“先生不要自取忧苦,我只是想要仿效周公辅佐成王罢了。”示意左右侍者给方孝孺纸笔,说道:“诏示天下,非得由先生您起草不可。”方孝孺把笔掷到地上,边哭边骂道:“死就死了罢,诏书我绝不能起草。”成祖发怒,命令在街市中将方孝孺车裂而死。方孝孺慷慨赴死,时年四十六岁。方孝孺被杀,他的宗族亲友前前后后因此获罪被杀者有几百人。方孝孺擅长写文章,文风醇厚深沉、雄壮豪迈。他每写出一篇作品,全国便争相传诵。永乐年间,私藏方孝孺文章的人判死罪。方孝孺的门生王稌暗地里把方孝孺的文章编录为侯城集,因此后他的作品得以流传于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