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7年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原创卷(D).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381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原创卷(D).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7年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原创卷(D).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7年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原创卷(D).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7年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原创卷(D).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7年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原创卷(D).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07年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原创卷(D).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07年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原创卷(D).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07年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原创卷(D).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7年中国古代史单元检测原创卷(四)第四单元 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鸦片战争前)湖南省耒阳市一中罗洪钦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7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朝后期,一条鞭法的实行是我国税制的又一重大变化,主要是因为 赋役合并 以钱募役 赋税征银 按田亩征税 A B C D答案: B 提示:对一条鞭法内容理解判断。2.下列制度体现我国古代赋役“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有租庸调制 方田均税法 一条鞭法 地丁银制度 A. B.

2、 C. D. 答案: C提示:以资产为宗的赋税制度开始于唐中后推行的两税法.3唐中期以后推行两税法、明朝推行一条鞭法、清朝推行地丁银制度,这三种赋税制度所反映的封建生产关系的演变趋势是A封建政府的财政危机逐步得到解决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C封建政府对农民剥削日趋减轻 D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步松弛答案: D提示:依赋税制度变化内容理解分析.4下列作物在我国种植的先后顺序是A葡萄棉花甘薯B葡萄甘薯棉花C棉花葡萄甘薯 D甘薯棉花葡萄答案: A提示:葡萄在西汉种植,棉花在宋朝种植. 甘薯在明朝种植, 依时间判断.5以下饮食现象在我国开始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端午节吃粽子 以红薯、玉米为主食

3、 酿制葡萄酒 喝咖啡ABCD答案: C提示:依依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6清朝康乾盛世,对于山区、海滩、北方边疆地区土地进一步开垦,使当时全国耕地数额超过此前任何一个时期。以下对这种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和原料B是我国农耕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主要体现C加速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枯竭的过程D是我国封建经济逐渐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答案: C 提示:运用现象与本质的观点分析判断。7下列各项,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西汉实行编户齐民制度张居正改革推行“一条鞭法” 玉米和甘薯在清代推广种植A B C D答案: B 提示:重农抑商显然不利于

4、农产品的商品化,因此错;西汉实行编户齐民制度严格控制人口流动,交纳实物地租,也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8.“海船多漳,泉商贾贸易。于漳州则载丝线、漳沙、剪绒泉州则载瓷器、纸张福州则载大小杉料、干笋、香菇,建宁则载茶;回时载米、麦、椒售于厦门诸海口。”这段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国内市场商品种类的增多闭关政策的松弛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商贸城市的兴起A.B.C.D.答案: B 提示:依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判断。9.明清时期封建城市与前代相比有了明显的发展,其表现有 国际影响力增强 数量明显增加 工商业城市的行业分工与特色十分突出 工商业城市的分布南北不平衡 A. B. C. D. 答案: B提示

5、:教材知识理解分析。10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油坊可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人。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地A.人口的大量减少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农业的衰退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答案: D 提示:依据材料内容,运用现象与本质的观点分析判断。11.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的诸多因素中,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是政府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政府屡申重农抑商政策广大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地主商人将大量钱财用于买田置地A. B. C. D.答案: C提示:关键理解上层建筑,分析判断。12.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有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加强了君主

6、的专制权力 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扩大了各藩王的势力 A. B. C. D. 答案: C 提示:从三司内容分析判断。13.大明律和秦律相比,突出特点不包括A.增加了经济立法 B.对贪污贿赂严惩不贷C.体现了地主阶级意志 D.“刑罚世轻世重”答案: C 提示:运用个性与共性的观点分析判断。14.清朝大兴文字狱的首要目的在于A.树立清朝统治的权威B.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C.巩固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D.防范民主思想的发展答案: B提示:注意“首要目的”15. 康乾盛世和贞观之治的主要区别是A.没有克服政治腐败 B.没有缓和阶级矛盾C.没有使封建自然经济发展 D.没有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答案: D提示:运用

7、个性与共性的观点分析判断。16清朝前期加强管辖西藏的措施有确立由中央政权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设置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西藏地区行政事务对西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ABCD答案: B 提示:在四个选项中都存在,对的认识是解题的关系。属于元朝,清朝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实行改土归流,没有在西藏实行这一措施。17西藏黄教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有时同时出现几个灵童,为了避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这个制度始于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答案: D提示:教材知识再现。18. 清初康熙年间,在新疆地区采取的反对民

8、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重大行动是 A. 平定噶尔丹叛乱 B. 平定回部叛乱 C. 平定“三藩之乱” D. 实施改土归流答案: A 提示:注意题干时间和地区191683年的中秋佳节,清朝京城一派节日繁华景象。康熙得知爱将率军攻取台湾,欣然赋诗表彰道:“岛屿全军入,沧溟一战收。降帆来蜃市,露布彻龙楼。上将能宣力,奇功本伐谋” 诗中的“上将”应该指的是A.戚继光 B.刘永福 C.施琅 D.刘铭传答案: C 提示:依教材知识和材料判断。20下列对郑和下西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B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C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为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提供

9、了资本积累答案: D 提示:郑和下西洋不计经济利益21下列各项,属于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对外关系新现象的是成功抗击资本主义列强对我国北方的侵略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传播由对外开放转向闭关自守 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A B C D答案: A 提示:不符合史实, 排除22明清两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承古萌新是这一时期文化的特点。从“萌新”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几部集大成总结性科技巨著相继问世反封建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西方传教士东来,开始出现西学东渐的现象A B C D答案: D 提示:为“承古”23. 下列观点中,明朝后期的思想家李贽会同意的是 A. “天不生仲尼,万

10、古如长夜” B. 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 “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 “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答案: D 提示:对李贽思想的理解判断。24下列小说以揭露科举制度的腐败为主的是 A水浒传B红楼梦C聊斋志异D儒林外史答案: D 提示:教材知识再现。25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录了倭缎织造法、朝鲜棉布染整法和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等。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天工开物是l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宋应星注意吸取外国工艺技术以上技术都是西方传教士介绍给中国的 A. 正确,错误 B正确,错误C错误,正确 D均正确答案: C提示:教材知识再现。第二卷(非选择题共75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

11、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共计36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阅读材料(12分)材料一:1581年,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规定:统一役法,并部分地“摊丁入地”。把原来的厘甲、均徭、杂税合并为一,不再区别银差、力役,一律征银,由政府雇人应役,一般黔民不再出役力,役银按照丁数和田粮来出,即把丁役部分地摊到土地里征收田赋征银赋役银由地方官直接征收。引自明史食货志材料二:“雍正初,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先是康熙季年,四川、广东诸省已有行之者。至直隶巡抚李维钧奏请将丁银随地起征,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二厘。自后丁徭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

12、之外,别无徭役矣。” 引自清史稿食货志材料三:康乾盛世时,中国有记载的人口从1900万猛增到3亿。100多年的时间,人口增长16倍边陲地区的开发,高产作物蕃薯、玉米的引进,有助于极大限度地养活人口。引自康乾盛世社会调查报告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述赋税制度的异同?(6分)二则材料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出现什么新现象?(2分)(2)根据材料概括康乾盛世时期我国人口猛增的原因。(4分)答案:(1)相同点:均征收银两(货币地租代替实物地租);(2分)简化税收项目和手续。(2分)不同点:一条鞭法征收土地税和人头税;(1分)地丁银将两者合并,废除人头税。(1分)新现象: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13、;商品经济发展。(2分)(2)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1分)边疆地区开发;(1分)外来农作物的引进;(1分)人头税的废除使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1分)27.阅读下列材料(12分)(注:图1:明代工商业中心示意图 图2:甘薯图、棉花图收贩、南京繁华图、施复夫妇成为机户)请回答:(1)根据图一,指出明朝时期我国经济格局的基本特点。(6分)(2)根据图二,提供的资料,分别说明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具体表现。(3分)并进而分析为什么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而封建制度却走向衰落?(3分)答案:基本特点: 南方是全国的经济重心。长江沿岸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江浙

14、地区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形成许多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每点2分,答对3点即可给6分)具体表现: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甘薯等外来农作物的引进,使粮食总量大幅增加丝织业等部门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南京等城市商业贸易繁荣。(每点1分, 答对3点即可给满分) 衰落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瓦解了封建的自然经济。2分)也催生了早期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从而动摇封建制度的基础。(2分。如写市民阶层扩大,可给1分)28阅读下列材料(12分) 公元1793年(即乾隆五十八年),大英帝国向中国派出了马嘎尔尼勋爵率领的庞大使团。他名义是庆贺乾隆皇帝80寿辰,实际上是希望通过直

15、接同中国皇帝谈判,要求开放通商口岸,扩大中英贸易。中国这个古老的帝国当时对世界还是茫然的一无所知。乾隆断然拒绝了马嘎尔尼提出的全部要求。英国人在严密监视下离开北京起程回国。皇帝派出专使日夜兼程到各地传达他的命令:不准任何中国人接触英夷,违者严惩!马嘎尔尼在他的纪实中回顾了这段经历,他毫不留情地戳穿了“盛世”的神话,看出“盛世”背面的败亡之兆。他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它那巨大的躯壳使周围的邻国见了害怕。假如来了一个无能之辈掌舵,那船上的纪律与安全就都完了。”-转引自宁一、庞永三中国人惹谁了?一书请回答:(1)英国是在怎样背

16、景下派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3分)(2)乾隆皇帝又是在怎样背景下拒绝了马嘎尔尼提出的全部要求的?(3分)(3)你认为乾隆皇帝下令“不准任何中国人接触英夷。”是跟当时中国统治者奉行的哪些政策相一致?各举一例指出其在这些方面表现的具体历史事实。(3分)(4)这些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从今天看这段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3分)答案:(1)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进行期间,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一步加强。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英国很早就有打开中国门户的愿望。(3分)(2)中国仍然处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当时清朝表面上还能保持繁荣强盛的局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乾

17、隆为首的清朝统治者看不到对外贸易带来的利益。(3分)(3)清朝政府实行严格的闭关政策和文化禁锢政策。经济上,中国商人的出海贸易受到严格的限制,洋船来华贸易被限定在指定的港口收购。思想文化上,驱赶西洋人,断绝与西方的科学文化交往。(3分)(4)后果:闭关自守政策限制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当西欧近代自然科学正在兴起、启蒙思想家十分活跃的时候,文化禁锢政策使得中国的学者还埋头在故纸堆里。终于埋下了衰败的种子,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可避免的拉开了。(3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9题14分,第30题12分,第31题13分,共计39分)29中国与欧洲友好往来源远流长。明末清初以前,东西方化交流

18、是以中学西渐为主,明清时期中欧之间交往出现了“西学东渐”局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利玛窦(左)与徐光启(1) 据你所知,利玛窦来中国的使命是什么?分析右图,他能够获得徐光启等封建士大夫信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说说利玛窦的历史地位。(8分)(2)明末清初“中学”传到欧洲,对当时的欧洲产生什么影响?(2分) 在今天,中国传统“中学”重新受到世界的关注,用之解决现代社会的世界性问题。请举两例简要说明。(4分)答案:(1)使命:传播基督教。(2分)原因:穿中国服装,说汉语,表达亲近中国文化的愿望;传播西方近代文化,对长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徐光启等封建士大夫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19、(4分)地位:开启“西学东渐”先声。(2分)(2)影响: 对欧洲启蒙运动中“民主”和“人权” 思想有一定的影响. (2分)说明:以民为本思想,人文关怀正日益成为管理的基本准则;(2分)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分)以和为贵思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有利于世界和平。(2分)(任答两点可得满分,但不得超过4分)(答题不拘泥于本答案,言之有理也可给分。)30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我国疆域基本奠定。阅读下列各图并回答问题。(12分) 图(一)平定三藩之乱形势图 图(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图 图(三)清台湾府城南门的月城 图(四)雅克萨之战图请回

20、答:(1)根据四图指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的几个因素。(3分)(2)你认为统一多世族国家进一步巩固还有哪些客观原因?(4分)(3)请根据图(一)(三)所示,举出其他类似的事例。(5分)答案:(1)铲除了内部割据势力,击退了外国侵略军,收复了失地;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3分)(2)客观原因: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不断发展,各地经济联系十分密切;长期的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稳固的民族共同体。(4分) (3)平定了噶尔丹、大小和卓的叛乱;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设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设黑龙江、吉林、奉天、乌里雅苏台、伊犁将军,加强对边疆的管理,近代设新疆省、台湾省,进一步加强

21、对新疆、台湾的管理。(5分)31在谈到清朝前期的文化时,赵云田说清朝前期文化有着和以往不同的时代特征,如编纂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个大总结;此外还出现了大批思想家、小说家。 结合赵云田的评论和所学知识,归纳并运用史实说明我国清朝前期文化的时代特征,(9分)分析形成这些特征的原因。(4分) 答案:特征:对传统文化进行大规模的总结整理,如编纂四库全书等。(2分)高举批判的大旗对行将就本的封建专制、封建礼教等进行激烈的抨击,如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红楼梦深刻鞭挞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儒林外史揭露科举制的腐败,聊斋志异借写妖写鬼批判封建社会。(5分)强调经世致用,主张研究学问要和社会实际相结合,如顾炎武反对空发议论,要求把书本知识同实地考查相结合。(2分) 原因:清朝前期,统治阶级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广大知识分子只好埋头整理古籍。(2分)封建社会渐趋衰落、腐朽,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出现了批判现实,主张经世致用等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