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岳麓版)2016一轮复习备考:十四、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岳麓版 (教师用卷).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348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岳麓版)2016一轮复习备考:十四、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岳麓版 (教师用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岳麓版)2016一轮复习备考:十四、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岳麓版 (教师用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岳麓版)2016一轮复习备考:十四、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岳麓版 (教师用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岳麓版)2016一轮复习备考:十四、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岳麓版 (教师用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岳麓版)2016一轮复习备考:十四、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岳麓版 (教师用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岳麓版)2016一轮复习备考:十四、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岳麓版 (教师用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岳麓版)2016一轮复习备考:十四、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岳麓版 (教师用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岳麓版)2016一轮复习备考:十四、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岳麓版 (教师用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岳麓版)2016一轮复习备考:十四、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岳麓版 (教师用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岳麓版)2016一轮复习备考:十四、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岳麓版 (教师用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历史卷(十四)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90分钟100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清政府外交官员刘锡鸿在参观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时记述:“入门右首,则林文忠公像也文忠前有小案,摊书一卷。上华文,下洋文。夫文忠办禁烟事,几窘英人;然而彼固重之者,为其忠正勇毅,不以苟且图息肩也,可谓知所敬。”文中的“文忠”指的是A.林则徐B.魏源C.李鸿章D.王韬解析:材料的有效信息有“办禁烟事”,可联系到课本上林则徐严禁鸦片和虎门销烟的知识。在刘锡鸿的笔下,英国人是因为敬重林则

2、徐而为其立像,故答案是A项。答案:A2.魏源扮演了两个角色:“他是黄昏的猫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魏源尽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分内的职责。”对于材料中“职责”理解不正确的是A.编纂海国图志,详实介绍西方历史地理B.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向西方学习C.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促进思想解放D.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解析:因为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他和林则徐一起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引导人们关注世界,促进思想解放,但他毕竟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向西方学习仅局限于学习技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

3、是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故D项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答案:D3.李鸿章在派学生出洋的“应办事宜”中说:“考查中学西学,分别教导,将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随资高下,循序渐进。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庶不至囿于异学。”李鸿章此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清朝封建统治B.践行中体西用思想C.弘扬儒家思想文化D.融合中西文化精髓解析: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而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朝腐朽的封建统治。材料中“肄习西学,仍兼讲中学”“宣讲圣谕广训,示以尊君亲上之义”,贯穿的仍然是“中体西用”观念,故正确答案是A项。答案:A4

4、.李鸿章在1896年出访欧美大国时说:“泰西格物之功效,致力之材能,某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他日身归故国,后半生无涯之大事,将重整其旗鼓,忝颜而将中军;且较诸前半生之仅效微劳者,冀于中国尤有裨益。”这段话说明李鸿章A.坚持学习西方先进科技B.认识到了封建制度的腐败C.吸取甲午战争失败教训D.固守“中体西用”的观念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破产后,李鸿章想到的是要继续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而没有认识到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即固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传统观念,没有认识到先进科学技术与落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没有认识到学习和变革社会制度的重要性。故正确答案是D项。答案:D5.郑观应在盛行危

5、言序中说:“乃知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该材料说明郑观应认识到A.政治改革的重要性B.中体西用的落后性C.“西学东渐”的必然性D.资本主义的先进性解析:本题的解题思路有二:其一,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论政于议院”“此其体”等,说明的是政治改革比科学技术更重要;其二,郑观应脱胎于洋务派,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之一,认识到不仅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更要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故正确答案是A项。答案:A6.“一方面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

6、走呼号,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向传统观念求助。他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力图冲破封建体制,但又难以摆脱封建羁绊。”可以断定“”处应该是A.洋务派B.维新派C.革命派D.激进派解析:通过题干文字对该人物的勾画,推理出该人物主张政治制度的变革,但又不能完全摆脱封建羁绊,这一特征符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特点,其代表人物是康有为、梁启超。因此B项正确。答案:B7.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说:“请即定立宪为国体,预定国会之期,明诏布告天下。然宪法、国会条例至繁,尚待选集,取资各国。今未开国会之先,请采用国会之意:一曰集一国人才而与之议定政制,一曰听天下人民而许其上书言事,臣今敢以报尧舜之君者,在此二者而已。”由

7、此可见,康有为所倡导的是A.开明君主制B.英国式的“虚君”制C.共和制D.君主主权下的议会制解析:由材料“请即定立宪为国体,预定国会之期,明诏布告天下”可知,康有为欣赏立宪政体,排除C项;由材料“宪法、国会条例至繁,尚待选集,取资各国”“报尧舜之君”可知,康有为反对英国式的“虚君”。故康有为倡导的是君主掌权,但又不失议会制。答案:D8.严复在辟韩中指出:“夫自秦以来,为中国之君者,皆其尤强梗者也,最能欺夺者也。”“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正是他们这伙大盗,“坏民之才,散民之力,漓民之德”。严复尖锐批评的是A.闭目塞听和愚昧无知B.君主的德行与政策C.“中学为体,西学为用”D.封建君

8、主专制制度解析:材料中的三个信息:“君者最能欺夺者也”“君大盗窃国者耳”“这伙大盗坏民之才,散民之力,漓民之德”,都尖锐地批评了君主专制制度。故正确答案是D项。答案:D9.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指出:“文学渊博者为士师,农学熟悉者为农长,工程达练者为监工,商情谙习者为商董,皆就少年所学而任其职。”这属于他所提出的中国富强的“四大纲”之中的A.地尽其利B.人尽其才C.物尽其用D.货畅其流解析:孙中山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要轻视农工商学,要把从事这些学科之人和治中国传统经学的人一样对待。这实际上是为中国实业发展呐喊,培养人才。与其提出的中国富强“四大纲”之中的“人尽其才”相对应,故正确答案是B项。答案:

9、B10.1915年的今日之教育方针中指出:“今日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解国家之意义人生真相如何,求之古说,恒觉其难通;征之科学,差谓其近是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非执政之私产也。”材料中的教育方针体现的核心思想是A.民主与科学B.中体西用C.人民主权D.民主共和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征之科学,差谓其近是”“国家者,乃人民集合之团体”可知,材料中的核心思想是民主与科学。答案:A11.陈独秀在我之爱国主义一文中,提出了“勤”“俭”“廉”“洁”“诚”“信”六大道德要求,认为“此数德者,固老生之常谈,实救国之要道”。由此可见,陈独秀对待儒学的态度是A.肯定儒学的合理成分B.全盘否定儒家

10、伦理观C.抛弃儒学的伦理道德D.全面倡导西学价值观解析:材料中提到的“勤”“俭”“廉”“洁”“诚”“信”六大道德要求,基本上都是儒家倡导的基本道德规范。而陈独秀认为它们是“固老生之常谈,实救国之要道”,实际上是对儒学正面价值的肯定。故正确答案是A项。答案:A12.李大钊在青年与农民一文中指出:“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国民全体不解放;他们的苦痛,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苦痛;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生活的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材料说明了A.政治革命的紧迫性B.体制改革的必然性C.农民问题的重要性D.“三农”问题的艰巨性解析:李大钊从四个层面强调了农民问题

11、的重要性:农民不解放,“国民全体不解放”;农民的苦痛,是“国民全体的苦痛”;农民的愚暗,是“国民全体的愚暗”;农民的利病,是“政治全体的利病”。故正确答案是C项。答案:C13.下列各组人物,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是A.魏源、梁启超B.李鸿章、孙中山C.李鸿章、毛泽东D.梁启超、毛泽东解析: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只学习技术而不学习政治制度,且没有进行很好的实践;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的国家,并进行了维新变法,故符合要求;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也是只学技术而没涉及政治层面;孙中山主张建立民主共和的国家,进行了辛亥革命;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张建

12、立社会主义国家,并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因此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都是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人物,故选D项。答案:D14.1913年2月,康有为创办不忍杂志,指出:“凡普大地万国之人,虽欲离孔子教须臾而不能也彼以孔教为可弃,岂知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若孔子教可弃也,则一切文明随之而尽也,则一切种族随之而灭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康有为借助儒家文化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B.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引起康有为的不满C.新旧思想文化交锋激烈D.康有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解析:注意题干时间“1913年”。A项不对,维新变法在19世纪末已经宣告失败;B项不对,新文化运动于

13、1915年兴起;D项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而且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是在1915年。由“岂知中国一切文明,皆与孔教相系相因,若孔子教可弃也,则一切文明随之而尽也,即一切种族随之而灭也”可知,康有为主张维护儒家文化,反对全盘否定,说明儒家文化在中国仍然根深蒂固,新旧文化斗争激烈,故选C项。答案:C15.孙中山选集指出:“我们实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时候,须同时想法子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防止后来的社会革命,这真是最大的责任。”孙中山在此强调的“最大的责任”是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民主主义解析:材料中孙中山强调“改良社会经济组织”,重点不是“民族革命”、“政治革命”,排除“民族主义”、“民

14、权主义”。而“民主主义”是混淆选项。“改良社会经济组织”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属于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故正确答案是B项。答案:B16.孙中山在致苏俄遗书中说:“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此目的起见,我已令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可见此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体现了A.继续与苏俄进行合作B.继续支持工农运动C.反对帝国主义之压迫D.实现世界民族之平等解析:由致苏俄遗书中“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可知,孙中山此时的“民族主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故选C项。答案:C17.孙中山曾指出,“美国之所以富强,不

15、是由于各邦之独立自治,而是由于各邦联合后的进化所成的一个统一国家。所以美国的富强,是各邦统一的结果,不是各邦分裂的结果。中国原来既是统一的,便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孙中山在此强调的是A.反对各省自治B.否定联邦制度C.借鉴美国政体D.中国应建立邦联制解析:材料中孙中山借美国的富强是由于各邦联合成为一个统一国家,来说明中国“不应该把各省再来分开”,故正确答案是A项。答案:A18.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中指出: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所要做而没有做到的事,农民在几个月内做到了。这是四十年乃至几千年未曾成就过的奇勋。这里农民做到了的事情是指A.土地革命B.驱逐帝国主义C.消灭北洋军

16、阀D.参加北伐战争解析:本题反映的是大革命期间,毛泽东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史实。而农民能够做到的事情,是“打土豪,分田地”,即进行土地革命。但是,不能够夸大农民斗争的作用。B项“驱逐帝国主义”、C项“消灭北洋军阀”、D项“参加北伐战争”都不是农民阶级的斗争。故正确答案是A项。答案:A19.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这一“实践”的是A.五四运动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文化大革命”D.第二次国共合作解析:材料是指毛泽东思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五四运动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不是毛泽东思想实践的产物,“

17、文革”是“左”倾思想指导下的结果;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正确实践,故D项正确。答案:D20.毛泽东曾经说:“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民主与宪政的关系B.宪政与革命的关系C.革命与民主的关系D.民主与政治的关系解析:革命只是其中的手段,革命成功后,才有民主;而巩固民主的是宪法。所以,最终强调的是民主和宪政的关系,故正确答案是A项。答案:A21.邓小平曾说:“说到改革,其实在1974年到1975年我们已经试验过一段。那时的改革,用的名称是整顿,那时我主持中央党政工作

18、,提出了一系列整顿措施,每整顿一项就立即见效。”邓小平如此阐述的目的是A.为改革寻找有力的依据B.解决整顿留下的社会问题C.肯定试点在改革中的作用D.肯定“文革”对生产力的阻碍解析:材料中邓小平说,过去的尝试证明改革是正确的,其意在为改革开放的推行寻找依据,故A项正确。答案:A22.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是坚定不移地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的。这种长远策略方针的执行不会像西方国家那样因为总统任期的结束而中断。中国也没有导致国家分裂的党派斗争,没有因为路线的突然改变而使发展受阻。”材料反映了A.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B.中共执政党的地位和作用C.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D.

19、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弊端解析:材料中作者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牢固地位和伟大作用。首先,是坚定不移地为中国人民谋利益。其次,“不会像西方国家那样因为总统任期的结束而中断”,说明其路线方针得以长期有效地执行。第三,“也没有导致国家分裂的党派斗争”,突出中国是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因此,就“没有因为路线的突然改变而使发展受阻”。三方面都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地位和作用。故正确答案是B项。答案:B23.观察右图,我们如果在邓小平南方谈话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连接项“X”应是A.“一国两制”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C.新民主主义论D.科学发展观解析: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20、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号召,“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但不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符合要求。答案:B24.著名学者夏学銮指出:“改革开放以后,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既不同于四人帮的假马克思主义,又不同于学者书斋里的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它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材料中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A.B.C.D.解析:本题解题时要紧扣“改革开放以后”的时间限制条件。毛泽东思想是在此之前的科学理论,所以排除。符合“现实马克思主义”的条件,即“中国

21、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理论,故正确答案是D项。答案:D25.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他们根据所处时代的特点,以及当时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形成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下列有关这些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A.旧三民主义是国民大革命的旗帜B.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C.邓小平理论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向何处发展的问题D.三大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解析: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上,故B项正确。邓小平理论解决了“文革”后中国向何处发展的关

22、键问题,C项错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不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产物,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相一致,成为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的旗帜,A、D两项错误。答案:B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4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

23、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曾国藩的再认识材料二自从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的现代化之航程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从未完全中断过,也从未一帆风顺,而是断断续续,一直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半世纪了。期间经过了三个阶段,即从19世纪中叶到1911年清政府领导的现代化,从1912年到1948年国民党领导的现代化,1949年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这三个不同的现代化阶段其实也是三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因为它们分别与三种不同的政治框架相结合。用国内通行的术语来说,

24、这三种模式就是:清王朝的封建主义现代化、国民党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和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俞可平“西化”与“中化”的百年论争(1)依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曾国藩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曾国藩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名称。(4分)(2)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的现代化之航程”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论证“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8分)答案:(1)贡献: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2分)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2分)(2)理解: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民

25、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分)现代化: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4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康、梁走着复古求解放的老路,以天赋人权为武器,进行托古改制与仿洋改制,开启了近代“新政”运动的第一幕。时移势异辛亥长沙巨变材料二旧三民主义是孙氏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核心纲领,是全面思考和探索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理论结晶,是模仿欧美并进而“驾欧美而上之”的思想精髓,是应对西方资本主义弊端的理

26、想药方。旧三民主义美则美矣,但在当时的国际国内情势下却难以实行。薛其林百年巨变的中国近代思想文化道路(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梁“复古”的主要意图。为“驾欧美而上之”,孙中山提出了怎样的主张?(6分)(2)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涉及的近代中国追求“现代化”的道路。结合史实说明,探索这些道路的实践对推动中国现代化有何贡献?(6分)答案:(1)意图:借助儒家思想减少变法的助力;宣传维新思想。(4分)主张:提出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2分,回答“五权宪法”亦可)(2)道路:资产阶级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实现民主共和。(2分)贡献:推动了政治民主化(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

27、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陈独秀说:“吾人所不满意者,以其为不适于现代社会之伦理学说,然犹支配今日之人心,以为文明改进之大阻力耳。”吴虞在致陈独秀的信中也说:“不佞常谓孔子自是当时之伟人,然欲坚执其学以笼罩天下后世,阻碍文化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不攻之者,势也。”材料二李大钊指出:“孔子或其他古人,只是一代哲人,决不是万世师表。他的学说,所以能在中国行了二千余年,全是因为中国的农业经济,没有很大的变动,他的学说适宜于那样经济状况的原故。现在经济上生了变动,他的学说,就根本动摇,因为它不能适应中国现代的生活,现代的社会。”材料三“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

28、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遽为之抱悲观也。”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1)材料一、二在批判孔教儒学上有何不同?(6分)(2)材料三中李大钊提出了什么主张?有何重大意义?(4分)(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一个主题。(2分)答案:(1)不同:材料一主张全盘否定儒家文化。材料二一方面承认儒学的历史地位,并不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另一方面,认为儒学不适应中国现代生活。(6分)(2)主张:中国只有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才能获得解放和新生。(2分)意义: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2分

29、)(3)社会进步与一国之思想密不可分。(2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4年8月,在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以后,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讲到民生主义定义,有三处值得注意。在民生主义第一讲中,孙中山说:“什么叫做民生主义呢我今天就拿这个名词来下一个定义,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又说,“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民生主义第三讲中,孙中山说:“我们要实行民生主义,还要注重分配问题。我们注重的分配方法,目标不是在赚钱,是要供给大家公众来使用。”又说:“我们的民生主义,目的是要打破资本制度所以民生主义和资本主义根本上不同

30、的地方,就是资本主义是以赚钱为目的,民生主义是以养民为目的。”摘编自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意义材料二在邓小平看来,共同富裕意味着中国人民都有追求富裕的权利、机会,是中国人民的共同发展。追求富裕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应该是中国人民都有的权利;实现富裕,不能只是少数人有机会,而是中国人民都能有机会;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不能只是少数人发展,而是共同发展。只有从起点和过程上保证全民共同致富,才能在结果上最终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因此,共同富裕既与贫富悬殊的两极分化根本对立,又与平均主义要求的“均富”不相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大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标志所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

31、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摘编自论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对民生主义的认识和具体做法。(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共同富裕的内涵。(2分)(3)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和邓小平的富民理论实践的结果有何不同?原因如何?(8分)答案:(1)认识: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是社会的中心;民生主义以养民为目的。(2分)具体做法:平均地权,节制资本。(2分)(2)从起点和过程上保证全民共同致富,在结果上最终实现全民共同富裕。(2分)(3)不同结果: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基本没有付诸实施;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取得很大成效,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有了重大改善,基本建成小康社会。(4分)原因:孙中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不可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重视民生,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等。(4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