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5年辽宁省高三年级五校联考试卷语文.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5272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年辽宁省高三年级五校联考试卷语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05年辽宁省高三年级五校联考试卷语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05年辽宁省高三年级五校联考试卷语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05年辽宁省高三年级五校联考试卷语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05年辽宁省高三年级五校联考试卷语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05年辽宁省高三年级五校联考试卷语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05年辽宁省高三年级五校联考试卷语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05年辽宁省高三年级五校联考试卷语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05年辽宁省高三年级五校联考试卷语文.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05年辽宁省高三年级五校联考试卷语文.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05年辽宁省高三年级五校联考试卷语文.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05年辽宁省高三年级五校联考试卷语文命题学校 辽宁省实验中学 命题人 鲁燕成 校对人 景影第卷 (选择题 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歌台舞榭 邂逅相遇 坚持不懈 庖丁解牛 B 岁月飘逝 云雾缥缈 瓢泼大雨 勇猛剽悍C 聆取教诲 钟馨泠然 伶俜独居 身陷囹圄D 佯装惊诧 徜徉花海 洋洋大观 商行打烊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自负 自付盈亏 正规 步入正轨B 交待 交代问题 心计 费尽心机C 恐慌 惶恐不安 震灾 开仓赈灾D 典型 明正典刑 品味 艺术品位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日本南极探险队在离开

2、南极基地时,将百只爱斯基摩狗弃放在南极。一年后,被弃置的狗竟有两只存活下来。消息传到日本,全国 。 正在海牙出席第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 欧盟尽快解除对华军售令,并认为这有利于中国和欧盟的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非大飞机不坐,非新飞机不坐。对小飞机的恐惧,已成为民众普遍心理。业内人士分析了“小飞机恐惧症”的 :许多人对小飞机的印象还停留在“螺旋桨时代”。A 哄然 敦促 病源 B 轰然 敦促 病原C 轰然 督促 病源D 哄然 督促 病原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健康人格的形成,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建造一个风清日朗、广博

3、优雅的人文环境“麻地”,应成为大学的重要任务。B 据悉,部分省市在对公车进行改革时开错了药方,对原享用公车的官员给予高的吓人的交通补贴,使部分官员成为公车改革的最大受惠者。这种改革无疑是挖肉补疮,丝毫不能减轻财政负担。C 迎面一声招呼,回头一个微笑,其实温暖早就在我身边了。只是它像水像气一样融入了我的生活,浑然天成而不觉了。D 广州市的打假线人,已成为维护商家和消费者利益的生力军。但做打假线人并不风光,他们提到做这一行的感受时表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夜里把室温调到25不是挺好吗,干嘛非要在白天把室温调到22呢?B 宋朝画家李公麟的“放牧图”是我们

4、熟悉的名画。整幅画卷就是无数匹马的重复,就像一首乐曲,用“骑”和“马”分成几个“主题”和“变奏”的“乐章”。C 落实从严管理,注重法律的手段;调整利益机制,立足经济手段;着眼深化改革,辅之行政手段:是决定起草过程中应把握的总原则。D 这样一种求真的态度,倾毕生之力用理性的思维去解开那伟大而永恒的谜宇宙和人类的真面目是什么?是人类文化发展到高度的标志。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最近,巴以局势尽管出现缓和的迹象,但有关各方面表示要真正实现美国提出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仍将十分艰难。B 历次联合国反恐会议都提出了“加大反恐怖技术研究”的议案,世界各国政府都很重视,美国的做法更是引人注目。C

5、生产景泰蓝的北京工艺美术厂以背负4000多万元债务、资不抵债等4项“罪名”被法院裁定破产。据悉,导致这家老字号企业破产,人才断档是致命因素。D 数学影响人类精神生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它大大地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提高与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水平和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使人成为更安全、更丰富、更有力量的人。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 前不久,俄罗斯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用地下核爆炸来清除地震发生的有效方法,并在理论上证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核专家在进行地下核爆炸试验时发现,在每次试验后的很长时间内,爆炸中心近百公里范围内

6、都会发生多次地面震动,这使他们意识到地下核爆炸和地震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后来他们和地震专家一起进行了多次地下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有些地下核爆炸会引发地震,而另一些则不会。据此他们研制出了能引发地震的 “地震武器”。前些年,俄罗斯核专家又对地下核爆炸和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地下核爆炸产生的强大冲击波会形成一种压力和张力,这两种作用力会沿着地壳向各个方向传播,也有可能传播到即将发生地震的地区,在这一地区的地壳层中积蓄着导致地震的巨大应力,在传播来的压力和张力的作用下,这种应力可能会被反方向抵消,也可能被同方向加强。如果引发地震的应力被地下核爆炸产生的压力和张力削弱或抵消的话,地震的

7、发生将得到遏制或者强度将得到减弱,这就是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力学原理。具体实施的方法是,当某个地区呈现出多种地震前兆时,由地震专家和核专家共同研究确定进行地下核爆炸的地点、深度及爆炸当量等参数。俄罗斯核专家已经设计出利用地下核炸弹消除地震的具体实施方法,并多次成功引爆了能够消除地震的小型核装置。但也有一些地震专家对这种方法的效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方向不容易控制,地震应力的方向也不容易准确掌握,如果计算失误很可能弄巧成拙,引起地震的发生,甚至可能造成强度更大的地震。国际上的一些研究机构认为,采取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方法是可行的

8、,但核爆炸应当在有关国际组织的监督下进行,以防止某些国家以消除地震为名进行研制核武器的试验。7、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核专家意识到的地下核爆炸和地震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指的是A. 地下核爆炸能引发地震。B. 地下核爆炸能消除地震。C. 地下核爆炸既能引发地震又能消除地震。D. 地下核爆炸有的能引发地震,有的能消除地震。8、 对地下核爆炸与地震关系的最初研究及其成果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 核专家和地震专家共同参与研究地下核爆炸与地震的关系,并制造了“地震武器”。B. 研究试验表明地下核爆炸并不都能引发地震,有的还能消除地震。C. 研究试验表明有的地下核爆炸能引发地震,据此制造了“地震武器

9、”。D.“地震武器”根据地下核爆炸与地震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而制造,既可引发地震也可消除地震。9、对“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的力学原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地震应力由震中向四处传播,地下核爆炸冲击波形成的压力和张力也向四处传播,它们必然相遇。B. 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是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张力和地震应力三种力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C. 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如果与地震应力方向相同,相遇时增强应力,对地震就不起作用。D. 地下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和张力如果与地震应力方向相反,相遇时抵消应力,从而遏制或减弱地震强度。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 运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要以控制地

10、震应力方向、正确测定和计算地震位置和强度为前提。B. 根据地震预报情况确定地下核爆炸的地点、深度及爆炸当量等参数,就可以成功消除地震。C. 运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提出了准确控制核爆炸冲击波方向的技术难题,将促进地下核爆炸技术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的研究。D. 运用地下核爆炸消除地震,必须坚持核专家和地震专家的合作,必要时还必须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子厚讳宗元,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

11、监察御史。顺宗继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城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

12、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

13、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节选自韩愈文集柳子厚墓志铭)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俗以男女质钱 质:抵押B 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城千人 比:等到C 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坐:因为D 故卒死于穷裔 穷:荒僻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 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 置之地,拔剑撞之而破之B. 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C. 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D.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14、,有诸13、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子厚义烈品格的一组是 是岂不足为政邪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 士穷乃见节义 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A. B. C. 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子厚年少聪慧。他通晓各种学问,英俊杰出,正直刚毅。发表议论引证古今,融会贯通经典百家学说。见识高超,意气风发,辩论气势纵横,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声名远扬。当时的人们都愿意与他交往。B 子厚仕途不顺。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升为监察御史,顺帝登上帝位后,他又被委任为礼部员外郎。正赶上有关的当权人物被治罪,他又升为了刺史,还没有到任,

15、却被贬为永州司马。C 子厚文学地位高。如果子厚被贬斥的时间不长久,穷困没有到了极点,即使能在仕途上超过别人,但他的文学著作,一定不能取得像今天这样的成就。本文由子厚的穷困潦倒而死后留名千古的角度肯定了他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地位。D 韩愈碑志不惟叙述墓主一生不幸的政治遭遇,亦借以寓讽刺、发议论。本文指责了官僚士大夫社会的冷酷无情,表达了对浮薄世风和乘人之危落井下石者的极度愤慨,并且表达了对柳宗元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义烈之风的由衷仰慕之情。 第卷 (108分)四、(18分)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3分)译文: (2

16、) 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5分)译文: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临江仙 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剩何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1)“花态度”“ 雪精神”具体指什么?试对此进行分析。 (3分)答: (2)有人认为“醉中浑不记”中的“醉”是“酒醉”,你怎样理解这一“醉”字? 答: (3分)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 ,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闻求木之

17、长者, ; ,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3)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五、( 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821题。 听泉 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琴弓的马尾吃住了弦,像是把山里的玉石锯开了一个小缝儿,泉水呢,顺着左手指头尖儿款款地流出来。跌扑回还,绕在身边。心里所有的浮躁、郁闷、烦琐,都被淙淙流泉冲走了。身上清爽得很、干净得很。舌根也甜润润湿漉漉。说来真得感谢盲人音乐家阿炳,他用一把胡琴,教会了我们听泉。让我们知道,感觉山中清泉,应该打通生命所有孔窍,只凭眼睛直观是不够的。是啊,古人说刑天舞干戚,以乳为目,以脐为口,就是说人的浑

18、身上下都生着精明的感官,人本来就是精灵剔透的灵长目,我们和炳哥的差别在于不懂得让心灵长出眼睛看宇宙,让耳朵生出触须抚摸自然,从这个角度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还有,我们没有化清流为音乐的神力,在盲人音乐家阿炳这里,泉水是灵感的婴儿。他一下子就捕捉住了稍纵即逝的灵感,再加进自己的天分、才情与生命感悟,人间就流淌出了不朽的经典,音乐的清泉二泉映月。 “二泉”从前只是伴穷道士沿街卖艺的一支曲子,如果不是遇到杨荫浏先生,那音乐的“泉水”不知会在哪儿幽咽断流了。我在音乐学院学琴的时候,老先生杨荫浏的学养和人品极为师生尊崇。杨荫浏和阿柄(华彦钧)之间的理解与默契,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

19、不能相比。换句话说,琴师俞伯牙倘若遇到杨荫浏,就大可不必因世无知音摔碎瑶琴了。杨荫浏是在建国初期为抢救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寻访阿炳的。背着笨重的录音机,他和阿炳谈心、谈艺、谈琴,用那时候流行的“履带”般的录音机带,录下了阿炳的曲子。这首曲子无题,阿炳让杨先生取个题目,杨先生思忖了片刻说,就叫做二泉映月吧。 可以想象这时候阿炳是多么感动和惊奇,他那深陷的眼窝红了,几乎要流出“泉水”了,面前这位先生不仅听懂了他,把他的琴声录下了,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而且,一语点睛,戳动了他的心泉之门。是呵是呵,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冲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一轮梨花月变成了液体。

20、揉碎了月光,叮叮咚咚唱着歌,奔跑跳跃在惠山的绿竹林青草地。忽然从高高的石崖向下“蹦极”,珠玉四溅;忽然在花丛间潜伏蛇行,若断还连,幽幽咽咽的;忽然又在光滑的鹅卵石溪床上跳着轻盈的舞步,带着小鱼,携着蝌蚪,跑向山外的世界音乐在胡琴的三个把位回还,如曲水流觞。装饰音和滑音机智乖巧,似鱼嬉水草。抖弓细碎流畅,清流里有诉不尽的柔情。二泉映月是回旋曲式,让人把醉人醴泉回味品咂个够。更要紧的是,杨先生听着盲人音乐家心泉的律动,深深感觉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也听到了涌动的泉水里,有一点儿淡淡的哀伤。 阿炳和杨荫浏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可映月的二泉还奔涌在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记得,这首美妙绝伦的乐曲使著名

21、指挥家小泽征尔由衷倾倒,他说过,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是的,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也许,惟有双膝跪倒,才可以聊表心中的虔敬和感激。我们感激创造美的阿炳和发现美的杨荫浏。阿炳开掘出了他心中独一无二的音乐泉,杨荫浏牵着“泉水”的手,出了山。 18、第段中,作者说“也许我们才是真正的盲人”, 为什么? (4分) 答: 。19、第段中,“一语点睛,戳动了他的心泉之门”指的是什么事 ?(2分) 答: 。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答: 。20、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说“二泉映月应当跪下来听”,作者引用这句话想表达什么? (4分)答: 。 2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22、“演奏二泉映月,有一种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文章用“演奏”而不用“欣赏”,是因为去演奏它,会更深刻地理解乐曲。 B、文章对寻访、谈心、谈艺、谈琴、录音、命题的过程描述,赞扬了杨荫浏抢救并传播濒临灭绝的文化遗产的吃苦精神。 C、杨荫浏和阿炳之间“是人间知音的绝唱,俞伯牙与钟子期也不能相比”,这是因为钟子期对俞伯牙不能像杨荫牙不能像杨荫浏对阿炳那样“让他的音乐永远活着”。 D、二泉映月表现了阿炳“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旋律中流露出的“淡淡的哀伤”,是他对自己身世的诉说。 E、文章标题“听泉”,点明文章内容,实际上也是将全文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贯穿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线索。六、(12分)22把画横线的长句

23、改写成语意明确,语意连贯的短句。(4分) 这次事故中伤亡的工人虽然比兴隆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中少,但是从事故的完全可以避免,仅仅由于领导采取官僚主义,对于工人的安全漠不关心,对于工人的屡次反映置之不理,因而造成事故的严重程度来说,却超过了兴隆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答: 23. 千山日出美丽而壮观,但夜晚从宾馆前往五佛顶有一定的危险。请你为宾馆拟写两条以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为内容的宣传语。(4分)(1) (2) 24请用“天”“云”“鹰”三物,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为你的同学发一条祝贺金榜题名的手机祝福短信。(4分)(不少于50字) 答: 七、(6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很久很久以前,

24、人类都还赤着双脚走路。有一位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他下了一道命令,要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造福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时不再受刺痛之苦。但即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筹措不到足够的皮革,而所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有多少。虽然根本做不到,甚至还相当愚蠢,但因为是国王的命令,大家也只能摇头叹息。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向国王提出建议:“陛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头牛,花费那么多金钱呢?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国王听了很惊讶,但也当下领悟,于是立刻收回成命,采纳了这个建议。

25、据说,这就是“皮鞋”的由来。请以“改变自我与改变世界”为话题,制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语文参考答案一、(18分)1C(A解ji 其余读xi B瓢pio 其余读pio C都读lng D烊yng 其余读yng)2A(自负盈亏)3A(轰然:形容声响巨大;哄然:形容人声又多又大 敦促:催促; 督促:监督催促;病源:发生疾病的根源;病原:病因 如:病原生物)4C(A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喻人生活在好的环境中就受到好的影响,能成长为好人。 B 挖肉补疮:喻用有害的手段来解救眼前的急难。 C浑然天成:完全融合在一起,像天生的一样。形容才德、诗文完美

26、自然。应为“浑然一体”。 D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喻亲身体验,了解得最为真切。)5D(A 逗句改为问号 B “放牧图”应为书名号 C 冒号改为逗号)6D(A“尽管”移到“巴以局势”前 B 歧义 C“以”改为“因”)二、(12分)7A 8C 9D 10C三、(12分)11C (坐:犯罪)12B (A 并且 B 根据 趁机 趁此 C 他的 D 把)13C 14 B (“出”为“遣出”)四、(18分)15(1)将要向朝廷上疏请求,情愿拿柳州来换播州,即使因此再次获罪,虽死无遗憾。(2) 即使让子厚满足了个人心愿(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一段时间内做到将军或宰相,拿那个来换这个,哪算得哪算失,一定有能

27、够辨别清楚的人。16(1)花态度:指一般花的鲜艳娇嫩。雪精神:指梅傲雪耐寒的神韵。(2)醉非酒醉,而是心醉于梅,不知不觉中天已向晚,足见探梅之时之久,爱梅之意之深。17(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 必积其德义 (3)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五、(18分)18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没有用心灵去抚摩自然、感悟社会。19(1)指杨荫浏给阿炳曲子命名为二泉映月(2)因为杨先生的二泉映月的命名把阿炳内心深处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以及淡淡的哀伤作了形象的概括 20表白对创造和传播美妙绝伦乐曲的人的一种虔诚和感激。 21C D六(12分)22但是这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仅仅由于领导采

28、取官僚主义,对于工人的安全,漠不关心,对于工人的屡次反映都置之不理,才发生事故。从这一点上看,它的严重程度是超过了兴隆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4分)23走好脚下的路,太阳就会为你升起。(2分)每天都能看到日出才是最重要的。(2分)(只要能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做到语言得体,以诚感人,以情动人即可)24略 (1 符合语境 2“三物”必须写进语段中 3 语言连贯、流畅 )七、(60分)25略附:译文子厚,名叫宗元。子厚小时候就精锐敏捷,各种学问都能通晓。当他父亲还在世时,他虽然年纪轻,已经独立成人,能够考中进士,显露出超凡的气象。他才能出众,端方坚毅,每有议论往往引据古今事典为证,贯通经史百家学

29、说,识见高远,意气风发,经常使在座的人为之折服。他的名声因此大振,一时间人人都向往和他交往。贞元十九年,他由蓝田县尉晋升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后,出任礼部员外郎。这时遇上当权的人获罪,他被视为一党,同被遣出京城做州刺史。还未到任,又一道被贬为州司马。元和年间,曾将他和一道被贬的人召回京城,又再次一道出京为刺史,这次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初,他感慨系之地说:“这里难道就不值得实施政教吗?”根据当地的风俗,制定了劝谕和禁止的政令,赢得了柳州民众的顺从和信赖。此地人借钱时习惯用子女作为人质相抵押,如不能按约期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钱相等时,子女就要沦为债主的奴婢。子厚为借钱的人想尽办法,让他们全都能把子女赎

30、回去。观察使把这个办法下达到其他的州,等到一年,免除了奴婢身分而回归自己家里的就有近千人。衡山飞湘江以南考进士的人,都以子厚为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指点而撰写文词的人,从他们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很好的章法技巧当子厚被召回京城而又复出为刺史的时候,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遣放之列,应当前往播州。子厚流着眼泪说道:“播州不适宜人居住,而梦得有母亲健在,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以致于无法向母亲说明一切,况且也决没有让母子同赴贬所的道理。”准备向朝廷上疏请求,愿以柳州更换播州,即使因此再次获罪,虽死无遗憾。此时正好又有人将梦得的事报告了朝廷,梦得于是改为连州刺史。呜呼!人在困窘时才最能表现出他的气节和道义

31、。当今的人们平日里互相敬慕爱悦,相邀饮宴,追逐游戏,强颜欢笑以示谦卑友好,握手发誓以见肝胆相照,指天画日,痛哭流涕,表示死也不会背弃朋友,似乎像真的一样可信。然而一旦碰上小的利害冲突,哪怕只有毛发一般细微,也会反目相向,装出从来不认识的样子。你已落入陷阱,他不但不伸手援救,反而乘机排挤,往下扔石头,前面说到的那种人都是这副嘴脸。这种事情恐怕连禽兽和异族都不忍心去做,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当他们听到子厚的为人风度,也应该感到稍许有些惭愧吧。子厚过去年轻,勇于助人,不知道保重和顾惜自己,以为功名事业可以立见成就,结果反受其牵连而遭贬黜。被贬以后,又缺少有权有势的知己援引推荐,所以最终死于荒远穷困的

32、边地,才能不得施展,抱负也未能实现。假使子厚在御史台、尚书省任职时,能够持身谨慎,像后来做司马、刺史时一样,也就不会遭受贬斥。假使遭受贬斥时,有人大力推举他,也将会重新得到起用而不致陷入困境。然而子厚被贬斥的时间如果不长,其困窘如果不至于极点,他即便有过人之处,而对文学创作来说,必定不会自强不息,从而取得像今天这样的名传后世的业绩,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即使让子厚满足了个人心愿,可以使他在一个时期内出将入相,但用那个交换这个,哪一个算得,哪一个算失,肯定能有分辨得一清二楚的人。子厚于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逝世,享年四十七岁。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三五校联考 语文科试卷答题纸四、(18分)15(1)译文: (3分)(2)译文: (5分)16、(1) (3分)(2) (3分) 17、(任选两小题,4分)(1) (2) (3) 五、(18分)18、答: (4分) 19、(1)答: (2分) (2)答: (4分) 20、答: (4分) 21、( ) ( )(4分)六、(12分)22、答: (4分) 23、(1) (2分) (2) (2分) 24、答: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