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跟踪训练(四)(时间:45分钟)基础训练下图示意19902010年世界各大洲(南极洲除外)森林面积净变化(单位:每年百万公顷)。读图完成13题。1图示世界森林面积的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二氧化碳减少 B全球降水增多C冰川体积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世界森林面积变小,这会使得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全球气候变暖。答案D2导致亚洲森林面积净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伐木与深加工 B开发矿产资源C由毁林到造林 D严禁砍伐森林解析从图上可以看出,19902000年亚洲森林面积减小,20002010年亚洲森林面积增大,其原因最可能是由毁林到造林。伐木与深加
2、工、开发矿产资源将导致森林破坏,使得森林面积减少。严禁砍伐森林不合理也不现实。答案C3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近几十年世界森林植被减少最多的是()A亚寒带针叶林 B热带雨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森林减少最多的地区是非洲和南美洲,这两个大洲的森林植被以热带雨林为主。答案B读“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简图”,回答45题。4对图中甲、乙、丙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A甲表示雨林的蒸发和蒸腾作用B乙表示水汽输送C丙表示大气降水D甲与丙所表示的含义完全相同解析热带雨林对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吸纳滞蓄大量的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把水分重新返还到大
3、气中形成云雨。答案A5图中表明()A热带雨林大约50%的降水量由自身产生B热带雨林为全球的水循环提供了50%的水量C热带雨林所涵养的水量占全球的绝大部分D热带雨林的绝大部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回到了海洋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热带雨林大约一半的降水量是由自身产生的。答案A某中学地理探究性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所示。读表完成67题。6.探究结果表明()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B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C该地7、8月份的月均温较低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解析将各月份的月均温差值相加,所得结果为负值,说明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
4、低。答案D7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弱噪声吸烟滞尘防风固沙A BC D解析由于该片林地位于学校与高速公路之间,因而可起到减弱噪声和吸烟滞尘的作用。答案C净初级生产量指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扣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掉的那部分能量。左下图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随气温变化图,右下图为净初级生产量随雨量变化图。读图完成89题。8仅考虑气温的影响,净初级生产量()A随气温升高而增加 B随气温升高而减少C随气温升高先增后减 D最大值在25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仅考虑气温的影响,净初级生产量随气温升高先增后减。答案C9下列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均值最大的是()A温带沼泽湿
5、地 B针叶林C中纬度草地 D荒漠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净初级生产量随湿度升高而升高。苔原所处地区温度较低,光合作用微弱,净初级生产量较小;荒漠地区降水量较小,净初级生产量较小;温带沼泽湿地和中纬度草地相比,温带沼泽湿地属于潮湿地区,净初级生产量较大。答案A能力训练下表是四川省某山区县1961年和2012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1011题。时间(年)项目19612012耕地面积(km2)400521森林面积(%)36.7920.46气温年较差()24.127.6年降水量(mm)13691087雨季地表径流(亿 m3)7.18.2水土流失面积(km2)61108粮食总产量(万吨)9.611.9
6、人口(万人)41.560.110.下列数据中,呈上升趋势的是()A人均耕地面积 B人均森林面积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解析分别将耕地面积、森林面积、水土流失面积、粮食产量除以人口,即可得出。答案C11下列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人口增加开垦耕地森林面积减少B开垦耕地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增加C降水减少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D森林减少气温年较差增大水土流失面积加大解析结合表格数据,反映该地区由于过度开垦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重,生态环境恶化,故进而导致粮食单产下降。其根本原因是人口数量增加。答案A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下径流量、泥沙量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121
7、3题。12.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解析要抓住设问中关键信息“相同降雨强度”,从表中任意选择一个降雨强度,如降雨强度为“弱”,横向对比不同土地覆盖下泥沙量的大小,明确设问是“从小到大”,根据数值可以判断依次为: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答案D13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 BC D解析找相关数据,具体分析。
8、对比油松幼林地和荒草地的各项数据,可以发现荒草地保持水土的作用强;在相同降雨强度下坡耕地泥沙量最大,生态效益最差;对比混交林地和油松幼林地的各项数据,可以看出混交林地比油松幼林地生态效益好。荒草地生态效益远好于油松幼林地。答案B我国每年造林约8000万至9000万亩,而每年自产木材要消耗约3000万亩森林,非法采伐、林地流失、火灾、病虫害等也在侵蚀森林。许多地方出现“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现象。下表为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单位:年)。据此完成1415题。14.对不同营造方式成林年限表述合理的是()一般同一营造方式下降水量大的区域,成林年限较短成林年限长短与热量关系不大同一区域封山育林的营造
9、方式成林年限最长同一营造方式灌木的成林年限比乔木短A BC D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同一营造方式的成林年限与降水和热量有密切关系,即一般同一营造方式下,降水量大的区域成林年限较短,南方地区成林年限较北方地区短;同一区域封山育林的营造方式成林年限最长;同一营造方式灌木的成林年限比乔木短。答案A15我国是世界上植树造林最多的国家,改变“植树不见树、造林难成林”现象的措施不可取的是()A要认真养护林地并提高养护技术B建设“森林城市”,严禁大搞“大树进城”“一夜成林”C抓好良种苗木,因地制宜,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坚持乔木优先D自然条件适宜的区域可以加大封山育林以恢复植被解析植树之后应认真养护,提高成
10、活率,促使其健康生长;大规模地采挖、移植大树进城,违背林木生长规律,造成原生地生态环境破坏;因地制宜造林,但不一定要以乔木优先,也可以种草或灌木;封山育林较人工种植单一树种的生态群落要优越,且成本更低。答案C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原始迁移农业是一种原始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迁移农民通过烧荒种植、粗放经营以获取农产品,待地力耗尽则放弃耕作,再继续垦荒,又称“刀耕火种”。世界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材料二巴西对世界环境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大力保护“地球之肺”亚马孙雨林。最近30年,巴西政府打击非法砍伐和毁林开荒,建立印第安人保护区。同时,政府还加大对亚马孙地区的投入,并通过科研机构研
11、发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产品和项目,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2)分析发展迁移农业对土壤、大气环境、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3)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迁移农业区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解析(1)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面积广阔与地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有关。(2)迁移农业是一种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易导致土壤侵蚀、森林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弱、河流径流量变化大等。(3)可采取采伐与培育相结合、加大投入、全面发展经济等措施。答案(1)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丰沛;纬度位置低,处于热带,全年高温;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信风的深入:受巴西暖流的影响,增
12、温增湿,适于雨林生长。(2)土壤:土壤受侵蚀,土壤肥力下降。大气环境:森林减少,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大气升温。河流水文:河流径流量变化大,含沙量增大。(3)采伐与培育相结合,恢复森林;发展林木的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如家具制造等);加大投入,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发展林副产品生产等。拓展训练2013年9月5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保障首都生态安全重要屏障的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130多万亩杨树防护林,由于严重老化、连年干旱、地下水超采等,大面积干枯死亡,威胁当地及京津生态安全,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更新改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718题。17从生态的角度分析,目前针对张家口坝上地区的杨树出现大面积死亡情况应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A发动群众,迅速补种新的杨树苗B全部采伐后,更换新的森林树种C改进灌溉措施,保障森林用水D实行乔灌草结合或种植耐旱树种解析杨树需水量大,不适宜在缺水地区种植。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造林绿化时,应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实施林、草植被相结合,才能巩固造林成果,提高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D正确。答案D18该防护林大量老化、死亡,对京津地区造成的直接危害是()A加重酸雨危害 B加剧风沙危害C加速地面沉降 D加大洪水威胁解析张家口坝上地区位于京津的西北方向,为冬季风的上风地带,防护林大量老化、死亡,使森林防风沙能力迅速下降,会加剧京津地区的风沙危害,B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