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神韵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为清初王士祯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王士祯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神韵的概念并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说法,只是大体上用来指和形似相对立的神似、气韵、风神等一类的内容。到王士祯时,他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了出来。王士祯所提出的神韵说的根本特点是,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神韵为诗中最高境界,王士祯提倡神韵,自无可厚非,但并非只有空寂超逸,才有神韵。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
2、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可见神韵并非诗之逸品所独有,而为各品之好诗所共有。王士祯将神韵视为逸品所独具,恰是其偏失之处。王士祯对严羽的“以禅喻诗”或“借禅喻诗”深表赞许,同时更进一步提倡诗要入禅,达到禅家所说的“色相俱空”的境界。他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还说:“诗禅一致,等无差别。”他认为根植于现实的诗的“化境”和以空空为旨归的禅的“悟境”,是毫无区别的,而最好的诗歌,就是“色相俱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逸品”。从诗歌反映现实不应太执着于实写这一点讲,他的诗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说,他是以远离现实为旨
3、归的。关于诗歌风格,王士祯推许“冲淡”“自然”“清奇”三品,而不提“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他反对诗歌“以沉着痛快为极致”,一再强调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司空图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并认为“唐诗主情,故多蕴藉;宋诗主气,故多径露”。最明显的是他对几首咏息夫人的诗的评论,有评论认为杜牧的“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是“正言以大义责之”,他颇不赞成;他认为只有王维的“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才“更不着判断一语,此盛唐所以为高”。正因为如此,所以王士祯撰唐贤三昧集时,竟不选李白、杜甫的诗。在王士祯之前,由于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运动,言必汉、魏、盛唐,造成了诗走向肤廓、
4、貌袭的流弊,而公安派矫正前后七子之失,其弊又流于浅率。王士祯企图矫正两派之失,提倡神韵说,倡导诗应清远、冲淡、超逸,在表现上应含蓄、蕴藉,片面强调诗的空寂超逸、镜花水月的境界,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时他反对现实性强的诗歌及“沉着痛快”、酣畅淋漓的风格,抹杀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这又导致诗歌走上了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选自诗歌美学,张国庆著。有删改)1下列关于“神韵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神韵说是清初王士祯倡导的在清朝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B.神韵说强调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要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C.神韵说推崇“冲淡”“自然
5、”“清奇”的创作风格,反对“雄浑”“劲健”等风格。D.神韵说导致诗歌走上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这抹杀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解析:D项,条件和结果颠倒,原文最后说的是“他反对现实性强的诗歌及沉着痛快、酣畅淋漓的风格,抹杀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这又导致诗歌走上了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答案:D2下列诗句中,符合“神韵说”的创作主张的一项是()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B.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柳宗元渔翁)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D.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解析:“神韵说”强调含蓄、蕴藉,只有B项符合这一要
6、求。答案:B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一种文学理论的提出离不开前人的理论基础,“神韵说”的提出就是如此。B.在诗歌创作主张上,王士祯和严羽有同有异,相同点是都主张含蓄蕴藉的创作风格。C.“神韵说”尽管也有不足之处,但在清代前期的诗坛上是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创作理论。D.同是咏息夫人的诗歌,王士祯认为从诗歌的主旨方面考虑,杜牧的诗比不上王维的诗。解析:D项,王士祯是从诗歌的含蓄、蕴藉这个角度来评价杜牧和王维的咏息夫人的诗的。答案:D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游张公洞记王世贞由义兴而左泛,已泊湖氵父。湖氵父者,洞所从首径也。夜过半
7、,忽大雨,滴沥入蓬户。余起,低回久之。质明始霁。从行者余弟敬美,燕人李生,歙人程生,郡人沈生、张生。可四里许,抵洞,始隆然若覆墩耳。张生者,故尝游焉,谓余当从后洞入,毋从前洞。所以毋从前洞者,前路宽,一览意辄尽,无复余。意尽而穿横关,险狭甚多,中悔不能达。余乃决策从后入。多列炬火前导,始委身一窍,鱼贯而下。渐下渐滑,且峻级不能尽受足。后趾俟前趾发乃发,迫则以肩相辅。其上隘,又不能尽受肩。如是数十百级,稍稍睹前行人,如烟雾中鸟;又闻若瓮中语者。发炬则大叫惊绝。巨万乳皆下垂,玲珑晶莹,不可名状。大抵色若渔阳媚玉,而润过之。稍西南为大盘石,石柱踞其上。旁有所谓床及丹灶、盐廪者。稍东,地欹下而湿,迹之
8、则益湿,且益洼不可究,即所谓仙人田也。回顾所入窍,不知几百丈,荧荧若日中沫,时现时灭。久之,路几断。其下穿不二尺所,余扶服过,下上几百余级。忽呀然中辟,可容万人坐。石乳之下垂者,愈益奇,为五色,刺人眼。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石状如潜虬,如跃龙,如奔狮,如踞象,如莲花,如钟鼓,如飞仙,如僧胡,诡不可胜纪。余时惫足益蹇,强作气而上,至石台,俯视朗然。洞之胜,至是而既矣。张公者,故汉张道陵,或曰张果,非也。道陵事在蜀颇著。许远游贻逸少书称:“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左元放汉末得道之徒多在焉。”此亦岂其一耶?王子曰:“余向所睹石床、丹灶、盐米廪及棋局者,
9、仿佛貌之耳。乌言仙迹哉!”(选自王世贞文选,有删改)注丹灶:炼丹的灶。张果:即张果老,唐代道士。左元放:东汉末年方士左慈。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可名状名:命名。B.迹之则益湿迹:追踪。C.诡不可胜记诡:怪异。D.仿佛貌之耳貌:表现。解析:A项,“名”的意思是“说出”;B项,“迹”的意思是“踩,踏”;D项,“貌”的意思是“与相似”。答案:C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B.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
10、C.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D.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解析:断句时,注意句子中三个并列的“或”,然后结合句意理解综合判断。答案:B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在湖上留宿时,因为半夜下起了大雨而焦急徘徊,难以入睡,等到天亮雨停,才和五位同伴走了四里多路,抵达张公洞。B.作者一行从后洞进入,沿着陡直湿滑的石阶艰难地向下行走,途中看到了晶莹的乳石和前人用过的石床、丹灶、盐廪等遗物。C.张公洞狭窄险隘,低洼潮湿,洞里的乳石色彩缤纷,形状怪异,这使
11、作者一行既享探险之趣,又欣赏到奇幻壮丽的景观。D.作者根据游洞经历和张道陵的事迹,指出“张公”既不是汉代的张道陵,也不是唐代的张果老,澄清了张公洞的有关传言。解析:B项,“石床、丹灶、盐廪等”是钟乳石的形状,并不是前人用过的遗物。答案:B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所以毋从前洞者,前路宽,一览意辄尽,无复余。(5分)(2)洞之胜,至是而既矣。(4分)参考答案:(1)不从前洞进去,是因为前洞道路很宽,一看游兴就全尽了,再也没有余味。(2)张公洞的美景,到了这里就游完了。参考译文从义兴(今宜兴)向左泛舟而行,我们的船停在湖氵父。湖氵父,也就是去张公洞首先要经过的地方。半夜过后
12、,忽然下起了大雨,雨点滴滴答答从船篷窗口飘入。我起身在船舱内徘徊了很久。天亮的时候雨才停下来。跟我同行的有我的弟弟敬美,燕地人李生,歙县人程生,以及当地人沈生和张生。大约走了四里路,到达了张公洞,从洞口看,它隆起的样子像翻倒的土堆。张生从前曾经游历过张公洞,他告诉我应该从后洞进去,不要从前洞进去。不从前洞进去,是因为前洞道路很宽,一看游兴就全尽了,再也没有余味。游兴尽了再走通向后洞的过道,那里危险而狭窄的地方很多,可能中途后悔,而最终不能到达。我于是决定从后洞进去。多举些火把在前面引路,起初,我们弯腰走进洞穴,像鱼群那样一个接着一个向下走。越朝下走,路越滑,而且在陡峭的石级上不能完全站稳双脚。
13、后脚要等前脚挪开后才能迈出,道路狭窄的地方,就用肩膀助力(帮助脚踩到下一级)。洞穴的上面狭窄,所以朝下走时,肩膀也不能完全用力。像这样走了一百多级,渐渐看到前面行走的人,像烟雾中的鸟儿;又听到他们像在瓮中说话的声音。我们举起火把,惊叫起来,眼前的景物令人叹为观止。巨大的成千上万的石乳都向下垂着,玲珑闪亮,妙不可言。大体上它们的色泽像是渔阳的美玉,而且比它更温润。偏西南有座大盘石,高大的石柱蹲踞在它上面。旁边有所谓的石床和丹灶、盐仓。偏东一点,地面向下倾斜着,而且很潮湿,踩上去就更觉得湿,而且更加低洼,深不见底,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仙人田了。回头看看我们走进的洞穴,不知道有几百丈深,洞里闪烁着微暗的
14、日光,时隐时现。走了很久,路也几乎没了。在石阶下穿过不到二尺宽的地方时,我只能匍匐而过,上上下下总共有几百多级台阶。忽然洞里变得大而开阔,可以容纳上万人坐下来。那些下垂的石乳,更加奇特了,呈现出五彩的颜色,明亮得刺眼。大的石乳好像玉石柱子,有的向下垂着,离地只有一尺左右;有的像怒发一样向上立着,与洞顶之间的距离也只有一尺左右;有些下垂的石乳和上立的石乳之间还未相接,中间只能容下一根头发。石乳的样子像入海的苍虬,像跃起的巨龙,像奔跑的狮子,像蹲着的大象,像莲花,像钟鼓,像飞舞的神仙,又像异域的僧人,形状怪异,不能全部记下来。我当时很疲惫,双脚越发行走困难,勉强振作精神向上攀登,到了石台,再向下看
15、时,一切都那么清楚。张公洞的美景,到了这里就游完了。 张公,就是从前汉代的张道陵,有人说是(唐代的)张果老,其实是错误的。张道陵的事迹在四川很出名(而张公洞在江苏)。许远游写给王羲之的信中说:“这里是神仙住的地方,长满灵芝草,左慈等汉代末年得道之人多在这里住过。”这难道也是其中的一种说法吗?我说:“我之前所看见的那些石床、丹灶、盐仓、米仓和棋盘,只是大体上像那些东西罢了,怎么说是神仙的痕迹呢!”(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89题。减字木兰花宋向子讠垔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注向子讠垔(1085
16、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间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讠垔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讠垔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8“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炼字,要求分析该字的意思,点出所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以及结构作用、表现主题情感意境的作用。参考答案:“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
17、”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9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5分)解析:题干中“隐含”一词,提示要分析景的深层含义,需结合注释进行理解。参考答案: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博学之,慎思之,笃行之。(中庸)(2)物格而后知至,意诚而后心正,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3)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乱红飞过秋千去。”“,。”有我之境也。(王国维人间词话)答案:(1)审问之明辨之
18、(2)知至而后意诚心正而后身修(3)泪眼问花花不语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张謇是一方风水卞毓方阳光从头顶白花花、明晃晃地喷洒下来,仿佛蓝天无穷无尽的诉说。它沐浴着、抚慰着大地全部敏感的神经。有一刹那,它刺痛了我的瞳孔。因为你不得不仰起头,眯了眼,打量矗立于大道中央的这位状元张謇的铜塑。紫褐色的身姿挺拔在两米多高的大理石座上,那起点就攒足了气势。太阳的光芒聚焦在他的圆颅、方肩,飞弹出一派银色的光辉。张謇一手拄了文明棍,一手插在大氅的口袋里,气定神闲,蔼然远视如果乡人不说,我会当他是孙中山,反正他们生活的背景相近,衣着、神态
19、也差不多。我在张謇的铜塑前沉思,想要离开却挪不了步你无法从他的目光中逃遁。他唤醒了我关于“根”的一连串记忆,以及帮我重新扫描知识阶层在新一轮世纪之交的多元光谱。张謇是光绪二十年的状元。大魁天下不久,就遇上了“唤起中国四千年之大梦”的甲午血战,他的脑袋,应该是既空虚又清醒的。苦读了三十多个寒暑,足下终于踏了青云,这一天实在来之不易。就好像披星戴月、胼手胝足、精疲力竭地爬上华山峰巅,回望来路,禁不住眼花欲坠。全国有多少怀笔如刀的士子啊,而状元只有一人!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士成功也是万骨朽啊!但张謇本人却不这么想。皇帝亲赐的翰林院修撰,拢共才对付了三个来月,拍拍身子就想走人。说什么“謇天与野性,本无宦
20、情”!说什么“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不想当官你还拼命考它干吗?莫不是验证了一种既得心理:世人面对欲望中的高峰,未攀之前,常常是心向往之,寤寐求之;及至登高凌绝,待最初的惊喜消退,便会觉得实际的乐趣也不过尔尔?都不是。这是一个躁动于主体意识迅速觉醒的时代精英,我相信他一定是听到了历史车轮越来越快的铿锵撞击声。那钢与铁的交奏,总叫他坐卧不安。有朝一日,人类如果发明一种“望时镜”,那么,我们就会看张翰林如何皱眉蹙额,绕着狭小的天井徘徊,一会儿走到一株老态龙钟、筋骨毕露的国槐前,拿拳狠命擂它的干,用双手使劲撼它的根,一会儿又仰起脸,透过枯黄稀疏的叶片,怅望灰蒙蒙、虚幻幻的苍天
21、张謇很快就溜回了南通老家。冲出京城浮华虚誉的包围,立刻就感到外面的世界广阔而精彩。在他的老家,他建成了包括农、工、商、运输、银行,兼及教育的宏大体系。创立大生纱厂,组建垦牧公司,兴办师范学校和中小学堂,总归一句话,就是要“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张謇坦言:以上作为“不敢惊天动地,但求经天纬地”;不敢指望它立竿见影,疗救古国千年沉疴,但求“播种九幽之下,策效百岁之遥”。与同时代的人相比,张謇确实有思想。张謇拿他的思想在通州乃至苏北大地搅出了一派新局面,在历代文曲星的方阵间树起一面旗帜。他让从唐太宗起就精心策划的、让天下读书人尽入彀中的“金钟罩”,有了明显的豁口。他让一个僵化了的状元躯壳,有了异质
22、的活泼泼的生命。吾生也晚,张謇等不及我眼底的流云,我也抓不着他飘然远去的衣袂。然而,毕竟有缘。把张謇引入我的视野的,是我那位乡村知识分子的祖父。祖父来到我的故乡,是因张謇的召唤而来的。他从没见过这位张状元,但见到了状元的实绩。大批世居长江北岸的海门人,被集体招募到这片百年荒滩,大规模地种植棉花。生命的热流就在这片处女地上激起了缤纷的浪花。射阳县20世纪80年代以来,屡屡亮相在国内各大报刊的新闻版面,不光是因为它拥有天然妙绝的丹顶鹤饲养基地,也不光是因为射阳河上新开张的龙舟闹猛,而且是由于它的棉花产量,多次雄踞全国榜首这也是一种状元,并且不折不扣是张謇张状元的遗泽。张謇没能看到这一天,但也预料到
23、了。他曾满怀希冀地自期:“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张謇是一簇春苗。张謇是一蓬火焰。张謇是一方风水。他的精神,注定是要在我家乡生根发芽、巍巍壮观的了。真正造福人类的事业应比生命更长,它的辉煌不是毕露在创始者的生前,而是隐藏在他的身后。他只能依稀把握到它的开端并且竭尽全力地做。张謇,你这从翰林院出逃的叛逆!站在长江口观沧海,是胆怯,还是激动?也许两者都有,但激动,欢呼,却为永恒。(选自卞毓方散文集千山独行,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张謇是一方风水为题,表现了张謇在家乡的深远影响和对家乡后人的激励,
24、表达了作者对张謇的敬佩、赞美之情。B.作者面对张謇铜像“无法从他的目光中逃遁”,是因为那目光唤醒了他关于“根”的记忆,并促使他在世纪之交对“知识阶层”做重新扫描。C.“真正造福人类的事业应比生命更长。”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在人生中竭尽全力地创造,才能延长人的生命,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D.文章融记叙、描写、议论于一体,语言优雅,议论精到,文中多处运用的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更增添了文章的美感。解析:C项,意在强调人应留下真正造福人类的长效事业。答案:C(2)全文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请概括各层次大意。(5分)参考答案:全文分三个层次:第段:由描述张謇铜像引出下文关于张謇的沉思和事
25、迹介绍。第段:叙写张謇弃官返乡、实业救国的事迹。第段:评述张謇对后世的影响,表达作者对张謇的赞美之情。(3)文章第段对张謇的细节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作者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合理的想象(或以虚写实),刻画出一位心忧天下、情系苍生的知识分子形象,为下文写张謇抛弃状元浮誉,回家乡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人生选择,做合理的铺垫,使形象更为可感可信。(4)作者说“与同时代的人相比,张謇确实有思想”。请结合原文,简要归纳张謇的“有思想”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参考答案:张謇超越了一般封建时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谋生的狭窄人生道路,摆脱了科举功名的僵化束缚。张謇走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新路,前
26、所未有,超越时代。张謇有着在当时较为独特的人生观,他把对事业的追求作为实现生命永恒价值的体现。四、语言文字运用(26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批评家的良知和担当是要在大量潮水般涌来的文艺作品中披沙拣金、去粗取精,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集中的精品佳作淘选出来,推介给人民大众。B.清朝初年,几代皇帝励精图治,终于出现了光风霁月,出现了康雍乾盛世。C.在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任何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自由,但要客观、理性、持平,要适可而止,不能采用极端方式。D.听说沪港股票市场交易实行互联互通机制,他认为这会一日万机,便准备了充足的资金和多项预案,以便大干一
27、场。解析:D项,“一日万机”指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事情,多指国家领导人政务繁忙。此处属望文生义。答案:D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C.中俄两国领导人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D.听说博士村干部潘汪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
28、不热闹。解析:A项,搭配不当,“具有”和“享受”不能搭配,可以将“享受”改为“特色”;B项,成分残缺和语序不当,“实施”缺少宾语中心语,第一分句可以改为“该县认真开展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的村村通安装工作”;D项,表意不明和语序不当,“还没到时间”改为“还没到上课时间”,“村民来听课”改为“来听课的村民”。答案:C1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说实在的,我没太看过国外的童话书,也不太看文学书。,这根本就是我胡乱编造的书,他们还都点头,说:“我也看过,我也看过。”。我有一次参加作家大会,问其他作家在看什么,他们老说一些我根本没听过的书,轮到我说的时候,我就说我最近在看库斯卡娅从
29、那以后我再也不参加作家的聚会了我觉得真正的作家就不能看别人写的文章,因为文学创作就是把你对生活的感悟写出来给别人看,和别人共享别人写的是别人的生活,你一看到就不由自主地模仿,到你这儿就成二手货了当作家的看生活就行了A.B.C.D.解析:文段开头讲自己的看法,是接着讲道理,是举例子讽刺附庸风雅之徒。答案:D15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5分)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 解析:结构上,上句结尾的事物做下句的开头;内容上,通过几个相关联的事物,表达惆怅的感情。答案:示例(1)心在,情去;情在,爱去;爱在,人去;人在,识他的心
30、去。(2)天在,风去;风在,云去;云在,雨去;雨在,听它的人去。(3)池在,荷去;荷在,水去;水在,鱼去;鱼在,赏它的人去。(4)屋在,人去;人在,心去;心在,情去;情在,懂它的心去。(5)琴在,弦去;弦在,音去;音在,谱去;谱在,写它的人去。(6)路在,亭去;亭在,人去;人在,情去;情在,想它的人去。(7)云聚,风散;风聚,雨散;雨聚,虹散;虹聚,画它的人散。16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漫画”。(不超过50字)(6分)漫画是绘画的一种。漫画在内容上大多描绘现实生活,讽刺时事,有时也歌颂好人好事。漫画常采用变形夸张、比拟、象征等手法,有时也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漫画具有较强的
31、幽默感和讽刺效果。漫画在构图上,常以简练的线条构成图像。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句式变换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下定义,既要对相关内容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参考答案:漫画是一种常以简练的线条,通过变形夸张、比拟、象征等手法褒贬现实,具有幽默感和讽刺效果的绘画。17汉语中一些量词形象生动,富有韵味。阅读下面的例句,从备选例子或你的积累中选择一个量词加以揣摩赏析。(6分)钩:一“钩”月亮。静穆的夜空中,升起弯弯的月亮,如同银色的帐钩一样小巧轻灵,洁白如玉,使人生发出亲切而美好的联想和想象。泓:一“泓”清泉。清澈的泉水从泉眼中流出,是那样充盈而明亮。它不仅写出了泉水水量的充沛,而且写出了泉
32、水水质的明净。备选例子:一“挂”飞瀑、一“叶”扁舟、一“缕”笛声、一“轮”明月答案:示例挂:一“挂”飞瀑。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挂”字形象地写出了瀑布飞泻而下的壮观景象,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叶:一“叶”扁舟。用“叶”字不仅写出了船的小而轻,而且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潇洒与悠闲。一只小船自由自在地漂荡在漫无边际的水面上,任意东西,多么惬意!(语言连贯、形象生动、有文采、富有韵味即可)五、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卵石对山石说
33、: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例文山水朝堂回首千年,那么多读书人衣袂飘飞,缓步走来。他们或头戴纶巾,谈笑于朝堂之上;或赤足草履,闲荡于山水之间。羽扇一指,即是半个江山;妙笔一挥,成就洒脱人生。朝堂山水,山水朝堂。但掩不住他们共同的身份:读书人。掩不住他们共同的理想:托起这个世界。他们乘牛车,饮杜康,笑人间,青眼只留给知己,白眼傲扫凡尘。在竹林萧萧风声里,在湖水潋滟波光中,魏晋七贤把才华全倒进
34、了山水,似乎只有那渲染开去的水墨画才能成为他们人生的背景。他们是读书人,至死捍卫着那一身风骨,洁身远避荒唐的政治、惨烈的混战。也许,正是那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读书人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傲然屹立,正是那关爱百姓、关爱生灵的读书人品质让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兵戈的指挥者。是为了天下正道,天下太平,他们遨游在山水间。他们着高履,执笏板,论政事,鞠躬尽瘁,夙兴夜寐。细细的一支毛笔,凝结了毕生的智慧、毕生的忧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秋风吹落黄叶,范公还在低吟;当老病只有孤舟,杜甫还在忧民;当雪岭阻隔壮志,韩愈又一次深情回望,回望遥远的京都。那里是他们心心挂念的朝廷,那里牵系着芸芸百姓!巍峨朝
35、堂,是他们人生的坐标。他们是读书人,至死拖着那一身疲惫,投身官场,只为实现报国、为民的愿望。也许,正是那心忧苍生、匡扶社稷的读书人的使命支撑着他们忧劳不辍,正是那不计私利、不畏艰难的读书人的品格让他们永远也迈不开逃离的步子。是为了天下正道、天下幸福,他们奔波在朝堂间。山石自得于一身硬骨,卵石欣然于平滑体肤,但它们都是石头,都有最坚硬的本性、最坚强的本质。正像那些读书人,都有最坚定的信念、最执着的追求。也许山水与朝堂,本已交融共生。不论在哪儿,不论是谁,都是为了天下。出世与入世,只关乎形式,无关乎目的。再回首,豁然开朗,而那些先人,仿佛在天地之间,呼唤着我们,缓缓向前。顽石或是卵石,无甚差别。点评本文对材料的精神实质把握得非常准确,文中所论两类读书人,人生道路迥异,但人格精神却完全一致,与材料中的山石与卵石一一对应。作者的知识储备丰富,且调动自如,语言生动流畅,富于感染力。整篇文章颇有文化散文的韵味,意蕴优美,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