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案8分析结构:整体与局部密切结合学案略语分析散文结构是高考散文阅读的必考点。最常见的有两个角度或两种题型:一是从局部切入,分析句段在结构中的作用;二是从整体着眼,对全文结构作出分析。无论何种角度或题型,都需要对散文结构从局部到整体有个清晰的把握。二轮复习,仍要继续训练,提高我们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自我诊断,找出答题能力短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阿芳林语堂阿芳现在大约十八岁了,但是骨子里还是一身小孩脾气,加上他的绝顶聪明,骂既不听,逐又不忍,闹得我们一家的规矩都没有,主人的身份也不易支撑了。阿芳能为人所不能,有许多事的确非他不可,但是做起事来,又像诗人赋诗,全凭雅兴。大约一星期间,阿
2、芳打破的杯盘,总够其余佣人打破半年的全额。然而他心地又是万分光明,你责备他,他只低头思过,而且在厨房里,他也是可以称雄称帝,不觉中几位长辈的佣人,也都屈服他的天才。也许是因为大家感觉他天分之高,远在一班佣人之上。你只消听他半夜在电话上骂误打电话的口气,便知道他生成是一副少爷的身份。在阿芳未来的时候,修理电铃,接保险丝,悬挂镜箧,补抽水马桶的浮球,这些杂差,都是轮到我身上的。现在一切有阿芳可以代拆代行了,我可以安然读柏拉图的共和国,不会奉旨释卷去修理自来水马桶,或是文章做得高兴不至于有人从厨房里喊着:“喂!水管漏了。”单单这一层的使我放心,已经足以抵补我受阿芳的损失而有余了。他有特赋的天才,多能
3、鄙事,什么家具坏了,会自出心裁,一补一塞,一拉一敲,登时可以使用起来;闲时也会在花园中同小孩讲其火烧红莲寺的故事,到底不知道是讲的小孩有趣,还是听的小孩有趣。尤其是有一件事,使我佩服。自从到我家之后,他早已看准了我的英文打字机,每晨我在床上,他总在书房里打扫两个钟头,其实正在玩弄那一部打字机。有一天,打字机凭空坏了。我花了两小时修理不好。我骂他不该玩弄这个机器。那天下午,我出去散步回来,阿芳对我说:“先生,机器修理好了。”还有许多方面,确乎非有阿芳莫办。他能在电话上用英语、国语、上海语、安徽语、厦门语骂人。而且他哪里学来一口漂亮的英语,这只有赋予天才的上帝知道吧。只消教他一次便会。他说Wait
4、erminit,而不像普通大学生说Waitameenyoot。我劝他晚上去念英文夜校,并愿替他出三分之二的学费,但是他不肯去。“阿芳你今年十八岁了,做事也得正经一点,”我的太太说。但是有什么用?还要看他摔破杯盘,把洋刀在洋炉烤焦了(洋刀洗好在洋炉里烤易干,是他天才的发明),秽箕放在饭台上,扫帚留在衣柜中,而本人在花园里替小孩捉蝗虫。现在我的茶碗没有一副全的了。三星期前,我们雇了一个新来洗衣的老妈,只二十一岁。从此厨房重地又变成嬉笑谑弄的舞台了。工作更加废弛,笑声日日增高。打扫房间已由两小时增到三小时,阿芳连我每日应刷的皮鞋都健忘了。我教训他一次,两次,三次,都没结果,最后无法,我便下严重的警告
5、:如果明天六时半皮鞋不给我擦亮,放好在卧房前,定然把他辞退。我必须维持主子的身份。那天晚上,我召集全家佣人,重申警告,大家都有惧色,尤其是烧饭洗衣的老妈。第二天早晨,我六时醒来,静听房外的声音。六时二十分,洗衣服的青年老妈把我皮鞋放在门前。我觉得不平。“我是叫阿芳带来的。你为什么替他带来?”“我正要上楼,顺便替他拿来。”那老妈恭而有礼的回答。阿芳的梦魂还在逍遥睡乡。但是这位青年老妈婉词的替阿芳辩护,倒使我不好意思。我情愿屈服。按:此为两年前存稿,阿芳后来与新老妈有私,串通在外行窃,入狱,今年六月出狱,至此尚未见面。(节选自林语堂自传,有删改)1作品叙述了仆人阿芳的故事,在材料安排上独具匠心,请
6、分条指出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缅因州北部的秋天,黄昏将近,天上零零落落地挂着些许浮云,一朵一朵的云影将这山区的景色装点得格外瑰丽、动人。几个取着印第安名字的少年营地就坐落在这儿。当微风在清凉的黄昏里颤颤悠悠时,我每每站在一棵老橡树下,举目凝望,前方的灌木丛和沼泽地尽收眼底;再往前数哩,一座小山映入眼帘。这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山。光秃秃的山峰下是一个荒芜的牧场,牧场上星星点点地生长着野桧树,裸露的花岗岩点缀其间。然而,数哩以外的这座小山却以某种魔力在吸引着我,召唤着我。我无法移开自己的目光。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下午,我溜出了营地,去爬我魂牵梦绕的小山。从橡树下
7、望去,山峰就在眼前,神秘莫测,充满诱惑。我顺着棒球场的边沿,向前走进了一片乱丛林。乱丛林里藤蔓缠结,野草丛生。穿行其间,举步艰难,无法分清南北东西。我忽而被朽木绊倒,忽而一脚踩进蚁穴,忽而陷入泥淖,忽而受到枯枝阻挠;带刺的种子设法钻进我潮湿的鞋子,蚊虫在耳畔嗡鸣,苍蝇飞旋着撞来撞去。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挪动着步子,既迷失了方向,也忘记了时间。此时,日光已经西斜,把地上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可我的小山仍在前方。我再次钻进乱丛林子,披荆斩棘,终于到了一条坑坑洼洼的路边。刚转过一道弯,就到了山脚。那是我的山,我朝思暮想的山。它坦荡地浸在脉脉斜晖里。我跨过花岗岩,踏过草地,踩着麻叶绣球和笑靥花,急匆匆地
8、朝山顶攀去。终于,气喘吁吁地,我站到山顶上。头顶穹窿,脚下的山坚硬、实在。多少次,我远远地凝望,它是那样地缈缈忽忽,无可企及。此刻,我身在其中。然而,正当我站在山顶的当儿,山开始从我脚下滑走。正前方,几哩林地外,我又看见了一座山,一座更高、更长的山;牛群在砍伐过的山坡上悠然地吃草,山顶上树木葱茏。但我是绝不会再去攀登远方的那座山了,纵然登上最后一座山是我长久的渴望。就在我举目凝望之时,我便感觉到,它的远方还有另一座山;巴蒂山外,缅因州外,都会有另一座山。山外有山。即便我走遍天涯海角,随时随地都会有另一座山在等着我。于是,我幡然顿悟:人生没有最后的山。节选自(美)弗拉塞尔最后的山,有删改2文中画
9、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答:问题反思1关于句段方面的知识,你储备了哪些?你认为在运用这些储备知识答句段作用题时常出现哪些问题?答:2你对一篇散文的结构思路是怎样梳理的?你能看出它在构思上的特点吗?答:比对答案,领悟答案升格之道1.题目作品叙述了仆人阿芳的故事,在材料安排上独具匠心,请分条指出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现场失分答案失分剖析得分剖析现场失分答案该答案失分主要失在不会答题上:第点是人物描写方法,不属“材料安排”,其实,只要把“正侧”朝材料安排(结构)上“转个弯”,就可以得分了;第点带有“蒙”的味道,只答出了“抑扬”,未发现全文是“抑扬”兼用,而不是“先后”,其
10、好处表达不够准。1分该答案第点答得很好,第点写法对而好处不对。而第点依然是写人手法。这是一篇写人散文,考查的是材料安排的匠心,不是写人手法。3分现场满分答案满分赏析得分解读现场满分答案该答案显示出考生很会读书,很会答题。答材料安排上的匠心,优先从线索、顺序(叙事方法)、详略上考虑,而不混同于写人手法,且每个要点均由“特点好处”构成,组织精当。会答题的背后也反映出其会读书,因为知道从哪些角度答题是因为会答题,答准了是因为会读书。两者紧紧结合,方能独步考场。满分4分完善你的答案2.题目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原文见“自我诊断”现场失分答案失分剖析得分剖析现场失分答案该答案属典型的“贴标签
11、”,既看不出“读”出了什么,又看不出照应了哪个上文,表现了什么主旨。句子作用题有一定的程式化要求,但必须准确阅读,方能答准答全。0分该答案在结构上“瞻前”“顾后”的意识很好,第点答得很好,就是在“瞻前”上未答准,其实,只要注意“然而”一词,就会发现它不是一种呼应关系,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对“呼应”概念理解不准,二是未认真读。另外,未注意到从内容上作答。2分现场满分答案满分赏析得分解读现场满分答案该答案答题规范: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作答,且答结构能瞻前顾后,而不是只顾一头;答题准确,注意了“然而”的表意作用与后面的感悟文字。满分4分完善你的答案借题发挥,突破答题核心问题分析作品结构有两个命
12、题方向,一是分析整体结构,二是分析局部(句段)结构。无论哪种命题方向,在阅读上都要做到:整体把握,局部精读,整体与局部紧密结合。整体把握的阅读要注意三点:1明确题材,把握全貌通过阅读,明确散文题材,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还是阐发哲理,概括文章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或者谈的是什么问题,不同的文章题材,行文思路有所不同。2圈点勾画,抓关键语在通读时要善于捕捉文本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句子,以及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3抓住线索,理清思路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如能找出贯串全文的线索,就能很快理清文章的思路。散文的线索类型主要有: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
13、想感情变化线、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线、作者的所见所闻线等。就散文线索的内容和作用而言,局部精读对应的是句段作用题,而考生答这类题几乎形成了“答案定势”:作用是“内容结构”,组织是“术语套路”。其实,这种把答案标签化,把“作用”虚化、泛化的现象背后,正说明了读得不到位,或者根本不愿读,或者囫囵吞枣地读。因此,句段作用题训练的重点应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对所给文字精读。所谓精读,就是要读出叙述的对象及其层次、表达特点,看它与上文在内容、结构上有怎样的关联性。总之,分析结构题在读上必须做到整体把握、局部精读,两者紧密结合。1整体分析结构题这类题型有两小类题。一类是要求梳理全文的思路,答这类题只要按行文顺
14、序,说清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即可。另一类是问“构思有何特点、材料安排有何匠心”等。答这类题,先要做好基础性工作,梳理全文思路,然后重点答出:全文的线索是什么,使用线索有何好处。如何找出线索呢?先判定一下它属于哪种散文,如写景散文通常以时空或游踪为线索,状物散文多以某物为线索,写人散文多以与人物的交往为线索。再找标志,线索在文中都有标志,它在文中反复出现。有时要注意双线(明线与暗线)。使用线索的好处主要有:a.组织材料,贯串全文;b.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c.使行文富于变化。思路特点。主要有先总后分、先抑(扬)后扬(抑)、前后对比、先实后虚、逐层深入等。叙事特点。顺叙,使结构清晰;倒叙,巧设
15、悬念,吸引读者;插叙,使行文活泼,富于变化。详略繁简。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何处用繁,何处用简。使叙事回旋委曲,错落有致。段落特点。开头,由虚入笔,逆向起笔;中间,衬托对比,虚实相映;结尾,以景结情,直抒胸臆等。个别情况下也可考虑一下选材上有无特点,如大量引用诗文。当然,文本整体结构特点还是从具体出发,不可一概而论。边练边悟1(2015北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说起梅花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不少,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
16、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
17、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画成画挂在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
18、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员,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弃官丢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
19、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七律,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鳌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显然这位艺术
20、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有一次和一个西方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
21、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答:2句段作用题经过一轮复习,很多考生答这类题型已经具备了“术语”意识,且往往能从内容和结构上进行分析,但存在的答题误区也相当明显,制约着考生在该题型上再提分。这些误区有:乱贴标签。一碰到开头段,就把开篇点题、首尾呼应、统领全文、引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都答出来了。至
22、于该段到底有没有这种作用,根本就没有考虑。术语不清。如过渡与照应、总领全文与引起下文等弄不清楚,乱用一气。答题混乱,角度单一。句段作用,兼顾结构、内容、情感、手法等方面,组织答案却往往只从一个角度或一个方面反复阐释,答得虽多,得分却少,要点混乱,分析笼统;有的要点交叉重复,有的概括内容不准确。要走出误区,提高分数,须注意以下几点:对所给文字精读、细读。这一点前面已谈过。区分术语。如照应与过渡的区别。照应是上下文内容的呼应与联系,前有交代,后有应接,一般距离较远,如首尾照应;过渡,是指该句(段)必须承接上文和开启下文,它只是针对上下段的关系,没有距离。又如总领全文与引起下文的区别。总领全文也是一
23、种引起下文,但只有该句(段)是全文内容的总写、概括,才叫“总领全文”,否则,只能叫“引起下文”。答题的主要角度,如内容、情感、结构、手法、读者等,只是思考的方向而已,不是任意一个句(段)都具有的,我们只有结合具体文本认真阅读思考,才能使答题角度更准确、全面。对于那些明确规定从结构角度作答的题目,也必须兼顾内容。因为内容与结构密不可分,没有脱离结构的内容,也没有脱离内容的结构,只是答题以哪一方面为主的问题。边练边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教授的底牌郑明娳不记得从何时开始,竟听到有人以“教授”之名呼我。刚开始时,非常不习惯,总是弄不清对方在叫谁。过一阵子,会愣一下,方悟了过来。而今日子久了,
24、渐渐“耳熟能详”,谁叫我又姓郑呢,越听越耳顺的“真焦瘦”,越想越合我那又焦又瘦的形相。在讲台上“盖”了十几年,已算是资深的误人子弟者,从来不敢自觉有资格对年轻人传道授业解惑。实在说,自己老感到营养不良,腹苟原极蹇滞,阮囊又常羞涩,加上先天不良、后天失调的身材,哪能不算是真正正牌的“焦瘦”呢!在纯做女儿的时代,父母承认我是只书蠹虫,也就纵容我对家事的不闻不问。有一天,当我成为自己小家庭的一家之主时,衣食住行,向来不讲究的人,自然也是因陋就简,有个窝蹲,已常感福分不浅,没想到招待过三次客人当然只招待得起滚水泡茶之后,居然连惹三次严重警告:如今不比孔子时代,居陋巷的颜回虽然博得夫子赞美,却因营养不良
25、、居住环境污染而短命!训话的人是那么振振有词,使我立刻反省一下自己的陋室:房子是陈旧了点,空间是逼仄了点,光线是暗淡了点,家具也老旧了点殊不知这正合我这么“焦瘦”的人居住。在一切从简的原则上,我的客厅充当了书库,只见书架,不见沙发这大约是最令朋友不满的一点。不过,访客坐在硬餐凳上总是坐不久,岂不很省事?与儿子共用的卧房兼书房又兼儿童娱乐室,地板上几乎每天都堆满了我的书及他的玩具,那自然是访客止步的禁地。由于我这个人无能,在厨房里永远变不出什么好汤好水,加上人丁单薄,便没有下厨房学展身手的念头。好在20世纪物质文明早已提供我便宜又实用的冰箱,冰库里经常可以储藏冷冻水饺、汉堡、肉粽,一趟车便可载回
26、半个月的熟食。既省时省事又可保持身材“长寿”。虽然很少想到白居易,可是却乐天安命,从来不曾感到大台北,居不易。不幸的事总是会偶发的。有一天,司马中原先生光临寒舍,我当然只端出一杯立刻烧水冲泡的即兴清茶,绝不合乎周岂明所提供的“自然主义的茶”,因为从客人喝茶时屡皱眉头便可以推知一二,粗茶硬板凳地聊了半小时,已到晚餐时间,我知道冰库里的那些玩意儿绝不能拿出来“怠”客,便提议请他老人家到外边上馆子,他居然说还得赶回家替太太烧饭。但是又聊了半小时,他并没有走的意思,儿子看完卡通,跑过来很诧异地问:“今天怎么没有准时吃饭?”我只好再提外吃之议,司马表示已跟太太说好了,不能在外久留,但仍无离绪。我只好打开
27、冰箱,用最快的速度把残菜剩饭齐倒在一个钵子里,再飞快地把它丢进电锅中,盖上盖子,按下开关。但不幸的是,电锅摆在客厅兼餐厅的鞋柜上,我虽然用纪政般飞跃羚羊的速度从冰箱冲到电锅边,且企图用身体遮住钵子的内容,可是司马是个积三十年透视人生经验的小说家,我的围堵政策怎躲得过他的X光眼的扫描呢。他开始拿出长辈的姿态了:你这样的晚餐还是给人吃的吗?结论是:难怪你们母子都面有菜色!我的理由是目前在外边偶有应酬,总是大鱼大肉,撑得人胀胀的,平时家居好简单些可顺便洗胃。谁知他老人家更不以为然:现代人人讲究营养均衡,美食主义,你这种三餐一大饱两餐一小饱的是哪一世纪的食法?我私下的结论是:自己跟孔子比较没有“代沟”
28、,他老人家讲:“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说不定还嫌我冰牛奶加面包已过于奢侈呢。从此以后,我极害怕吃饭时间司马大人来临检。我固执地相信一名“教授”的专任职务是读书,兼任任务才是教书。只有不停地吸收新养料,授课才能活水不断。至于演讲、评审、编书甚至交友等工作实只能放在“休闲时间”偶作一秀。尤其对一个天资驽钝的人,像我,读书更得人一己百、人百己千的多花些力气才行。再者,我读书偏有怪癖,总要为写点什么才读得最有效率,因此趴在桌上成为我最惯常的姿势,美容院的小姐替我修指甲,便猜到我的职业是抄写员。由于正常工作时间不容剥削,因此其他工作时间只好合并解决。洗头的时候,可以把寄赠的杂志浏览一
29、遍;搭车的时候,可以边构思上课的程序;下课十分钟,把当天的报纸翻完。边烧饭,边洗衣;边替儿子洗澡,边替他复习功课;边吃饭,边进行“亲子活动时间”。我早已习惯边走边胡思乱想,因此迎面而来的熟人,也经常视若无睹,终于挨上目中无人之骂。有一次,从邮局信箱里拿出一叠信,边走边拆阅,突然有个人冲着我说:喂!下次不要在马路上边走边看东西哦!原来我已走上大马路了。并非市虎特别礼让“教授”,而是因为我焦瘦的体形,小得让他们撞不到。回到家,恰好把该处理的信件留下来,把该丢的资料丢入垃圾桶。由于性子急,训练出相当的快动作,常想自己可能有资格参加马拉松赛,因为走在路上时我几乎在练跑。上课是教书匠最苦也最乐的时候。是
30、甘是苦,要看上的是什么科目。例如学校派我上“四书”,对于不谙义理的我,要在一学期内讲授大学大学正文一共有一千五百字,以我惯常快节奏的讲课速度,并用上高中国文的方式,两个钟头便可以把一学期的课程上完。不论如何提醒自己说话慢点,上课时迟到一点,下课早退一点一个学期还是遥遥乎其远哉!在讲台上真是如站针毡!当然,对于擅长义理的人而言,讲“四书”乃是莫大的享受。我上现代文学或古典小说,总感到自己比较“物尽其用”些。偶然发现还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时,灵感也会左右逢源、纷至沓来。尤其文学课程是一种再创作的工作,当兴会淋漓时,焦瘦的我,有时不免膨胀自己的智商,还以为具有两把刷子哩。也因为偶能意兴遄飞,又时常能笑
31、自己可笑之处,上课自然有莫大的快乐,也就忘了是否误人子弟啦。我的形式生活可能太呆板,物质生活可能贫瘠,但是我都不曾因此而感到任何“委屈”。我的快乐建筑在一篇简陋的稿子赶完的那一刹那,一堂平凡的课却使我自得的时候。我焦瘦的底牌确然欠缺光华,但是,哪些个人不珍视他自己的敝帚呢!(有删改)2简要赏析文章第一段。答:3分析文章具体叙写司马中原先生来访的作用。答:大二轮专题强化练与考前增分练定点练8分析结构:整体与局部密切结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大戈壁火焰山葡萄沟汪曾祺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要经过一片很大的戈壁滩。这是典型的大戈壁,寸草不生。没有任何生物。我经过别处的戈壁,总还有点芨芨草、梭梭、
32、红柳,偶尔有一两棵曼陀罗开着白花,有几只像黑漆涂出来的乌鸦。这里什么都没有。没有飞鸟的影子,没有虫声,连苔藓的痕迹都没有。就是一片大平地,平极了。地面都是砾石。都差不多大,好像是筛选过的。有黑的、有白的。铺得很均匀。远看像铺了一地炉灰渣子。一望无际。真是荒凉。太古洪荒。真像是到了一个什么别的星球上。我们的汽车以每小时八十公里的速度在平坦的柏油路上奔驰,我觉得汽车像一只快艇飞驶在海上。戈壁上时常见到幻影,远看一片湖泊,清清楚楚。走近了,什么也没有。幻影曾经欺骗了很多干渴的旅人。幻影不难碰到,我们一路见到多次。人怎么能通过这样的地方呢?他们为什么要通过这样的地方?他们要去干什么?不能不想起张骞,想
33、起班超,想起玄奘法师。这都是了不起的人快到吐鲁番了,已经看到坎儿井。坎儿井像一溜一溜巨大的蚁垤。下面,是暗渠,流着从天山引下来的雪水。这些大蚁垤是挖渠掏出的砾石堆。现在有了水泥管道,有些坎儿井已经废弃了,有些还在用着。总有一天,它们都会成为古迹的。但是不管到什么时候,看到这些巨大的蚁垤,想到人能够从这样的大戈壁下面,把水引了出来,还是会起历史的庄严感和悲壮感的。到了吐鲁番,看到房屋、市街、树木,加上天气特殊的干热,人昏昏的,有点像做梦。有点不相信我们是从那样荒凉的戈壁滩上走过来的。吐鲁番是一个著名的绿洲。绿洲是什么意思呢?我从小就在诗歌里知道绿洲,以为只是有水草树木的地方。而且既名为洲,想必很
34、小。不对。绿洲很大。绿洲是人所居住的地方。绿洲意味着人的生活,人的勤劳,人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人的文明。一出吐鲁番,南面便是火焰山。又是戈壁。下面是苍茫的戈壁,前面是通红的火焰山。靠近火焰山时,发现戈壁上长了一丛丛翠绿翠绿的梭梭。这样一个无雨的、酷热的戈壁上怎么会长出梭梭来呢?而且是那样的绿!不知它是本来就是这样绿,还是通红的山把它衬得更绿了。大概在干旱的戈壁上,凡能发绿的植物,都罄其生命,拼命地绿。这一丛一丛的翠绿,是一声一声胜利的呼喊。火焰山,前人记载,都说它颜色赤红如火。不止此也。整个山像一场正在延烧的大火。凡火之颜色、形态无不具。有些地方如火方炽,火苗高蹿,颜色正红。有些地方已经烧成
35、白热,火头旋拧如波涛。有一处火头得了风,火借风势,呼啸而起,横扯成了一条很长的火带,颜色微黄。有几处,下面的小火为上面的大火所逼,带着烟末气流,倒溢而出。有几个小山岔,褶缝间黑黑的,分明是残火将熄的烟炱火焰山真是一个奇观。火焰山大概是风造成的,山的石质本是红的,表面风化,成为细细的红沙。风于是在这些疏松的沙土上雕镂搜剔,刻出了一场热热烘烘,刮刮杂杂的大火。风是个大手笔。火焰山下极热,盛夏地表温度至七十多度。火焰山下,大戈壁上,有一条山沟,长十余里,沟中有一条从天山流下来的河,河两岸,除了石榴、无花果、棉花、一般的庄稼,种的都是葡萄,是为葡萄沟。葡萄沟里到处是晾葡萄干的荫房葡萄干是晾出来的,不是
36、晒出来的。四方的土房子,四面都用土墼砌出透空的花墙。无核白葡萄就一长串一长串地挂在里面,尽吐鲁番特有的干燥的热风,把它吹上四十天,就成了葡萄干,运到北京、上海、外国。吐鲁番的葡萄全国第一,各样品种无不极甜,而且皮很薄,入口即化。吐鲁番人吃葡萄都不吐皮,因为无皮可吐。不但不吐皮,连核也一同吃下,他们认为葡萄核是好东西。北京绕口令曰:“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未免少见多怪。注蚁垤:蚂蚁做窝时堆在洞口的土。炱:烟气凝积而成的黑灰。墼:未烧的砖坯。1这篇文章在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特色?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再到湖上美爱布怀特大概在一九O四年的夏天,父亲在
37、缅因州的某湖上租了一间露营小屋,带了我们去消磨整个八月。假期过得很愉快。自此之后,我们中无人不认为世上再没有比缅因州这个湖更好的去处了。一年年夏季我们都回到这里来总是从八月一日起,逗留一个月时光。就在几星期前,强烈的想望驱使我去买了一对钓鲈鱼的钩子,一只能旋转的盛鱼饵器,启程回到我们经常去的那个湖上,预备在那儿垂钓一个星期,再去看看那些梦魂萦绕的老地方。我决定把我的孩子带了去,因为他从来没有让水没过鼻梁。在去湖边的路上,我缅想时光的流逝会如何毁损这个独特的神圣的地方险阻的海角和潺潺的小溪,落日掩映中的群山,露营小屋和小屋后面的小路。我缅想那条容易辨认的沥青路,以及那些已显荒凉的其他景色。我对于
38、那些清晨的记忆是最清楚的,彼时湖上清凉,水波不兴,木屋的卧室里可以嗅到圆木的香味,这些味道和从纱门透进来的树林的潮味混为一气。木屋里的间隔板很薄。由于我总是第一个起身,轻轻穿戴以免惊醒了别人。偷偷溜出小屋去到清爽的气氛中,驾起一只小划子,沿着湖岸上一长列松林的荫影航行。我记得自己十分小心不让划桨在船舷上碰撞,唯恐打搅了湖上大教堂的宁静。湖岸上处处点缀着零星小屋,这里是一片耕地,湖岸四周树林密布。有些小屋为邻近的农人所有,你可以住在湖边而到农家去就餐,湖面很宽广,湖水平静,没有什么风涛,有些去处看来是无穷遥远和原始的。沥青路就离湖岸不到半英里。我和我的孩子回到这里,住进一间离农舍不远的小屋,就进
39、入我所稔熟的夏季了,我感觉它与旧日了无差异。次晨一早躺在床上,听到孩子悄悄地溜出小屋,沿着湖岸去找一条小船。我开始产生他就是小时我的幻觉,由于换了位置,我也就成了我的父亲。这一感觉久久不散,在我们留居湖边的时候,不断显现出来。这并不是全新的感情,但是在这种场景里越来越强烈。我好似生活在两个并存的世界里。在一些简单的行动中,在我拿起鱼饵盒子或是放下一只餐叉,或者我在谈到另外的事情时,突然发现这不是我自己在说话,而是我的父亲在说话或是摆弄他的手势。次晨我们去钓鱼。我感到鱼饵盒子里的蚯蚓同样披着一层苔藓,看到蜻蜓落在我的钓竿上,在水面几英寸处飞翔,蜻蜓的到来使我毫无疑问地相信一切事物都如昨日一般。水
40、上的涟漪如旧,在我们停船垂钓时,水波拍击着我们的船舷有如窃窃私语,而这只船也就像是昔日的划子,一如过去那样漆着绿色,折断的船骨还在旧处,舱底更有陈年的水迹和碎屑。我看看我的孩子,他正默默地注视着蜻蜓,而这就如我的手替他拿着钓竿,我的眼睛在注视一样。我们钓到了两尾鲈鱼,把鱼从船边提出水面时不用什么抄网,只须在鱼头后部打上一拳。午餐前当我们再回到这里来游泳时,湖面正是我们离去时的老地方,连码头的距离都未改分厘,不过这时却已刮起一阵微风。这地方看来完全是使人入迷的海湖。这个湖你可以离开几个钟点,听凭湖里风云多变,而再次回来时,仍能见到它平静如故,这正是湖水的经常可靠之处。在水浅的地方,如水浸透的黑色
41、枝枝杈杈,陈旧又光滑,在清晰起伏的沙底上成丛摇晃,而蛤贝的爬行踪迹也历历可见。一群小鱼游了过去,游鱼的影子分外触目清晰。沿着湖岸宿营的人在游泳,其中一个有洁癖,手里拿着一块肥皂。多少年来总有这样的人拿着一块肥皂,年份的界限也跟着模糊了。上岸后到农家去吃饭,穿过丰饶的满是尘土的田野,橡胶鞋脚下踩着的只是条两股车辙的道路,而中间那股过去布满牛马蹄印和薄薄粪土的路不见了。小路上长满了各种绿色植物和野草,有一刹那我深深怀念那可供选择的中间道。小路蜿蜒在阳光下,引我们走过网球场。球网的长绳放松着,球网在干燥的午间松弛下垂。日中的大地热气蒸腾,既饥渴又空荡。农家进餐时有两道点心,一是紫黑浆果做的馅饼,另一
42、种是苹果馅饼。女侍还是过去的普通农家女,仿佛没有时间间隔,给人一种幕布落下的幻象:女侍依旧是十五岁,只是秀发刚洗过。夏天啊夏天,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生命的印痕难以磨灭。那永远不会失去光泽的湖,那树林永远不能摧毁,那牧场上香蕨木和红松永远散发着芬芳。对我说来,往昔的那些夏日是无穷宝贵而永远值得怀念的,那里有欢乐、恬静和美满。我们一如我儿时地过了整整一星期的露营生活。白天鲈鱼上钩,阳光照耀大地;晚上我们躺在闷热的卧室里,小屋外微风吹拂。湖上的汽船像非洲乌班基人嘴唇那样有着圆圆的船尾,她在月夜里又是怎样平静航行;当青年们弹着曼陀铃姑娘们跟着唱歌时,我们则吃着撒着糖末的多福饼;而在这到处发亮的水上夜晚
43、,乐声传来又多么甜蜜!每天早上红松鼠一定在小屋顶上嬉戏。早饭过后,我们到商店去,一切陈设如旧瓶里装着鲦鱼,塞子和钓鱼的旋转器混在牛顿牌无花果和皮姆牌口香糖中间,它们被宿营的孩子们移动得杂乱无章。我们在山间小溪探索,悄悄地,乌龟在太阳曝晒的圆木间爬行,一直钻到松散的土地下,我们则躺在小镇的码头上,用虫子喂食游乐自如的鲈鱼。有天下午雷雨来临,又重演了一出我儿时所畏惧的闹剧。一切都显得那么熟稔,首先感到透不过气来,接着是闷热,小屋四周的大气好像凝滞了。天际垂下古怪的黑色,生命好像夹在一卷布里。接着来了一阵风,那些停泊的船突然向湖外漂去,还有那作为警告的隆隆声。以后铜鼓响了,接着是小鼓,然后是低音鼓和
44、铙钹,再以后乌云里露出一道闪光、霹雳跟着响了。诸神在山间咧嘴而笑,舔着他们的腮帮子。之后是一片安静,雨丝打在平静的湖面上沙沙作声。宿营人带着欢笑跑出小屋,平静地在雨中游泳;孩子们愉快地尖叫着在雨里嬉戏。新鲜的感觉用强大的不可摧毁的力量,把几代人连接在一起。我的孩子又穿上那条冰凉的游泳裤,扣上泡涨了的腰带(选自外国散文经典100篇,冯亦代译,有删改)2请简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答:3本文在描写整整一星期湖边露营生活过程中,时时闪现着对往昔生活的追忆。这种今昔交织一体的构思方式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探究。答:学生用书答案精析第三章散文阅读:因“形”悟“神”,依文答题学案8分析结构:整体
45、与局部密切结合比对答案,领悟答案升格之道1时正时反,抑扬兼用。如第一段中,“阿芳能为人所不能”是扬,“但是”一转是抑,“然而”又带出扬,“称雄称帝”的傲气、“生成是一副少爷的身份”则又是抑。这样写使叙事富有变化,情感跌宕起伏,既写出人物的为人行事,又写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详略得当,繁简适中。写阿芳“学来一口漂亮的英语”比较详尽,写他“多能鄙事”,如何“补”“塞”“拉”“敲”略去不表。这样写使叙事回旋委曲,错落有致。虚实结合(以虚写实、避实就虚或侧面叙述),映衬烘托。青年老妈甘愿代阿芳替主人擦皮鞋并一早送上楼,对描写阿芳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我”修不好打字机,衬托了阿芳修好的聪明;面对“我”的警
46、告,烧饭洗衣的老妈非常害怕,反衬了阿芳早上照睡不误的不以为意。这样写耐人咀嚼,富有回味。评分建议答对两点即可,每答对一点给2分,每点写法和好处各1分。2描写远方更有吸引力的一座山,与前文形成突转;为下文的顿悟做铺垫。(每点2分)借题发挥,突破答题核心问题边练边悟1从作者名字的翻译切入,以外国人对梅花的好奇、不解与误解为主要线索来谋篇布局,对梅花内涵的阐释由表及里,逐步丰富与深入,凸显了梅花独异的美感和魅力,构思巧妙而自然。阐发了梅花所凝聚的民族精神,表现了外国人与中国文化的隔膜,流露出对交流和理解的渴望。解析本题从谋篇与立意的角度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本题要从谋篇和立意两个
47、方面赏析。谋篇属于表达技巧中的结构技巧,而立意则属于文章主题方面的要求,要分开来答。2开篇点题,首句标其目,揭示文章内容;起笔自然,行文真率朴实,巧用谐音仿词,充满幽默感;引出下文,为全文定下真实开朗轻松看待人世、自谦自省、自我嘲侃的行文格调。3在行文构思上起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作用;更加真实地呈现自己不讲究衣食住行,不善理家的底牌;同时突出了作为知识分子的率真、知性的品性。大二轮专题强化练与考前增分练答案精析散文阅读双级训练定点打铁,类题精练定点练8分析结构:整体与局部密切结合1(1)本文结构安排方面有三大特色:一是以游踪为线索安排了“大戈壁”等三个内容(采取并列结构安排了三个内容),二是
48、内容板块之间过渡自然简洁,三是记述完每项内容后都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2)好处:以游踪为线索,移步换景,条理清晰;过渡自然,使文章浑然一体;记述后写出感悟与思考,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2(1)承接上文“我”决定带着孩子重回缅因州湖的内容,(2)呼应并具体描写1904年夏的湖上美景和露营生活,(3)为下文描写“我”和孩子过快乐的露营生活做铺垫(或“引起下文”),(4)表达“我”对缅因州湖美丽景色和童年生活的怀念。3(1)彰显生生不息的主题。缅因州湖风光依旧,孩子如同当年的“我”,“我”变成了当年的父亲。一如当年的父亲,“我”今日也带着孩子划船、垂钓、游泳、品尝农家美食、逛商店、游山林、听夜
49、乐、经雷雨。这些无不传达出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哲理意识。(2)情感表达更加丰富。今昔湖边的露营生活穿越时空而互补再现,这既便于表达对童年生活和亲情父爱的追思怀念,又便于抒发故地重游和亲近自然的喜悦之情,真可谓一举两得,从而使文章情感意蕴更加丰富,收到耐人寻味的效果。(3)结构更加集中紧凑。今昔湖边露营生活双线交织,描写今日就等于追忆了往昔,追忆往昔就等于描写了今日,这样既可节省笔墨,又可让读者对今昔露营生活获得具体感知,从而避免了内容的无谓重复,收到结构集中紧凑的功效。(4)互相衬托。往昔父亲带“我”来到湖边过露营生活,今天“我”带孩子来到湖边过露营生活;往昔“我”喜欢在早晨独自到湖上划船,今天孩子也喜欢在早晨独自到湖上划船;往昔“我”和父亲来到湖上垂钓看蜻蜓,今天“我”和孩子来到湖上垂钓看蜻蜓。诸如此类的描写皆达到今昔互衬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