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训练:专题一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9786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训练:专题一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训练:专题一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训练:专题一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训练:专题一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训练:专题一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训练:专题一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训练:专题一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训练:专题一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必修4训练:专题一测评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一测评(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肤浅(f)抹杀(m)诅咒(z)深切悼念(do)B.诬蔑(mi) 磐石(pn)赎罪(sh)坚毅不挠(ro)C.社稷(j)饿莩(f)孝悌(t)阳光炽烈(ch)D.虎兕(s)勖勉(x)鸡豚(tn)荒烟蔓草(mn)解析A项,“抹”应读“m”;B项,“挠”应读“no”;C项,“莩”应读“pio”。答案D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人在低温海水中,临近生命极限,体能消耗将尽时,极易发生痉挛、呛水、心机梗塞、意志丧失等

2、意外情况。 B.王老师德高望重,鄙人有幸添列门墙,但奈何天资浅薄,深以为愧。今日上台发言,心中惶惶,谨以管窥之见,姑妄言之。 C.奥运圣火在里约市内进行传递,一共有600名火炬手参加传递。里约市各个区、各地标建筑以及海滩都见证了火炬的传递。 D.出于保护孩子们幼小心灵的考虑,族人们将骇人的录像资料当场消毁,并换用了当时一位法医的隐秘手札来展现船上诡异的情况。 解析A项,“心机梗塞”应为“心肌梗塞”;B项,“添列门墙”应为“忝列门墙”;D项,“消毁”应为“销毁”。答案C3.(2019江苏卷)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种密移疏绿毯

3、平,行间清浅縠纹生。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A.织布插秧车水打稻B.织布车水插秧打稻C.打稻插秧车水织布D.打稻车水插秧织布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A项中的“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写秋天收获后,把稻子的米粒给它打出来,表达作者对丰收的喜悦、对劳动的赞美。B项中的“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是将育好的秧苗插向田间,好像大地铺上了松软平整的碧毯,秧苗间浅水清澈荡起细纹微波。诗句写田野中农忙时插秧的情景。C项中的“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描述在风调雨顺的年景,水车功能很神奇,车水入田如行云,稻芽即秧苗,茁壮成长,像绿针一般刺出

4、水面,预示着丰收有望。D项中的“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是写织女的忙碌和喜悦。根据句意应选C项。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两年,随着消费者对海外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国内“海淘热”也进一步升温,从食品、保健品到化妆品、小家电、服装,海淘的商品层出不穷。B.成都市开通了一列以熊猫为主题元素打造的地铁3号线,该地铁线正在面向全社会征名,其结果在公众面前尚保持神秘。C.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诱发糖尿病的因素很多,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都会使人导致糖尿病,从而威胁身体健康。D.今年全省高考将继续进行考生身份验证,安检工作在开考前38分钟开始,因此考生需要提前至

5、少50分钟以上到达考场。解析B项,“一列”与“地铁3号线”搭配不当;C项,“使人”与“导致”句式杂糅;D项,“至少”和“以上”赘余。答案A 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站在政治的立场,我们曾批评过孟子的义利之辨。他把一个属于道德的原则,予以扩广越位地运用了义利之辨不仅是保住人格的一道防线那是因为站在道德的立场而且是知识分子和非知识分子之间辨识的一个标准A.B.C.D.解析由“不仅是而且是”可知衔接。从“保住人格”来看,属于“道德”角度,故应放在后。虽含“道德”一词,但“属于道德的原则”,“越位地运用”恰巧解释了首句“站在政治的立场”“批评过孟子的义利之辨”的原因,所以用衔接首句

6、和。故选C。答案C6.下面的例句是一个学生读了论语后,对孔子文章的简短点评,请你仿照这种形式对孟子的散文做简短的点评。(4分)例句:孔子的文章篇幅简短,尤以雅胜,给人一种雍容温雅、情趣盎然的美感。解析抓住孟子散文语言犀利、雄辩、有气势等特点,模仿例句的评价形式回答。答案示例孟子的文章清畅流利,尤以气胜,给人一种波澜壮阔、言辞犀利的美感。7.“免费午餐计划”是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的为贫困地区儿童募捐午餐的微公益活动。右图是该活动的图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5分)解析注意图标中的所有构图要素,包括文字部分。揭示寓意时一定要结合该标志所代表的

7、活动主题。参考答案图标由双手拿着饭碗和筷子、愉快地吃饭的女孩头像和醒目的 “免费午餐”中英文文字构成。图标寓意着免费午餐计划将帮助贫困地区儿童改善营养状况。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9分)“以美育代宗教”:美学中国的百年迷途作为美学中国的百年迷途,“以美育代宗教”不但在逻辑上、学理上根本无法自圆其说,而且,它所提出的完全就是一个美学的假问题。犹如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明末清初的“天崩地解”,晚清的“道术为天下裂”“千古未有之巨劫奇变”,迫使中国人再一次面对严峻的生存问题与存在问题。前者,是如何建设一个理想社会;后者,是如何建构一个

8、灵魂家园。而就后一个问题而言,则显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我们知道,新文化运动打倒了孔家店,在人与自然的维度引进了“科学”,在人与社会的维度引进了“民主”,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科学属于认知,民主关涉伦理,均未涉及人与灵魂的维度,也始终未能引进“信仰”。因此,面对存在问题也始终存在着困惑。王国维、蔡元培等一代美学家意识到了这一困惑(蔡元培先生称之为“今日之重要问题”),但是又绝对不希望“信从基督教”,而“或以中国不可无宗教,因欲崇孔子为教主”,在他们看来也像“信从基督教”一样,“皆不明因果之言”。于是,“以美育代宗教”的呼吁就顺理成章地应运而生。1919年,当“五四”洪流汹涌澎湃之时,蔡元培却著专文

9、疾呼“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盖出于此。“以美育代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价值真空,也显示了深远的文化内蕴,体现了王国维、蔡元培等一代美学家的睿智。然而,百年之后我们却必须要说,“以美育代宗教”所提出的完全是一个美学的假问题。从表面看,西方的现代化进程是借助“科学”“民主”这一精神杠杆撬动了地球,但是那只是因为这个精神杠杆太长,以致人们只看到了它触及地球的一端,却忽视了在遥不可见的手柄一端,在那一端赫然铭刻着:信仰!换言之,“科学”“民主”这两棵参天大树是生长在宗教信仰的沃土之中的。遗憾的是,包括王国维、蔡元培等一代美学家在内的中国人对此却一无所知。例如,他们只知道南部欧洲的文艺复兴对西方现代

10、化的推动作用,却从不知道西方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历史起点实际上都来自北部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以及加尔文宗教改革,才是“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恩格斯)和“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历史证明:西方后来居上的资本主义强国,都与北部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有关。在西方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生存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人与自然维度的“科学”、人与社会维度的“民主”来解决,而且存在问题也完全可以通过人与灵魂维度的“信仰”来解决。因此,在王国维、蔡元培那里,一切都是因果倒置的,“科学”“民主”就是无所不能的灵丹妙药,至于存在问题的困惑,一方面出于对儒家传统遗留的价值真空的洞察,一方

11、面也出于对西方基督教的自以为是的“正当防卫”,他们采取的仍旧是传统的中国式的解决方式。这就是:不断往后退,最后退到诗化人生的审美当中。这是一种没有上帝的宗教,一种类宗教或者假宗教,也是一块国人最后的领地,或许可以称之为“以审美代替信仰”。意义不在,但是美神却在,拒绝以信仰来填补价值真空,却可以在美育中让无根漂萍般的人生得以皈依。这无疑是面对儒家夕阳西下、上帝兵临城下困局时王国维、蔡元培所给出的美学回应与回答,一种虚假的应答与回答。(有删改)8.下列关于“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面对儒家没落、西方基督教侵入的困局,王国维、蔡元培等所给出的“以美育代宗教”,实际上并没有真正

12、解决“信仰”问题。B.王国维、蔡元培等一代美学家之所以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是因为他们既不希望“信从基督教”,又不愿“崇孔子为教主”。C.“以美育代宗教”填补了当时社会的价值真空,显示了深远的文化内蕴,但它在逻辑上、学理上根本无法自圆其说。D.“以美育代宗教”中的“美育”实际上是一种没有上帝的宗教,一种类宗教或者假宗教;“以美育代宗教”实际上是“以审美代替信仰”。解析C项,原文第二段是“以美育代宗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价值真空”。答案C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晚清面临的困境,犹如春秋时代的“礼崩乐坏”、明末清初的“天崩地解”,迫使中国人再一次面对严峻的生存问题与存在问题。B.西方的

13、现代化进程撬动地球借助的是人与自然维度的“科学”和人与社会维度的“民主”这两大精神杠杆。C.在西方现代化的进程中,生存问题可以通过人与自然维度的“科学”、人与社会维度的“民主”来解决,而存在问题则可以通过“信仰”来解决。D.“五四”运动引进了“科学”“民主”,解决了认知、伦理方面的问题,但面对存在问题却未能引进“信仰”,因而始终存在着困惑。解析B项,原文第二段是“从表面看,西方的现代化进程是借助科学民主这一精神杠杆沃土之中的”。答案B10.文中画线部分既说“以美育代宗教”的提出“体现了王国维、蔡元培等一代美学家的睿智”,又说它“完全是一个美学的假问题”。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3分)

14、解析王国维、蔡元培等一代美学家为了解决存在问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解决办法,但受限于时代,这样的解决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价值真空。“睿智”反映了当时美学家的敏感及创造性,而从更长远及更深刻的层面来看,“以美育代宗教”的提出并不能真正解决存在问题,所以称这是一个美学的假问题。这种说法并不矛盾。参考答案说“以美育代宗教”的提出“体现了王国维、蔡元培等一代美学家的睿智”,是因为他们敏感地意识到了引进“科学”“民主”之后面临的存在问题的困惑,并且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解决办法。而说“以美育代宗教”“完全是一个美学的假问题”,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西方的“科学”“民主”是根植于“宗教信仰”的,自然

15、就无法给出正确的解决办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5题。(20分)村庄祭刘汉斌人一到三十岁,莫名地喜欢上了怀念,怀念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我常常会禁不住想起炊烟、泉水、柴垛、梯田、沟壑、草以及粮食,还有在村庄里繁衍生息的生灵们。它们就像是先前藏匿于多处角落里的一些碎片,将它们收拢、复原,却是我的村庄。怀念于我,就像生命中的盐,而封存于记忆中的村庄,就是一块永不消失的盐雕。逝去的时间塑造了记忆,未来的时间将要消磨掉我的全部记忆,还有生命。我再回到村庄里的时候,村庄已是面目全非。等待着我出生,陪伴着我长大,等我长到狂妄的年龄并决意离开的那个村庄,仿佛已经完成了它留存于世间的使命。坍塌的半截

16、老墙是我的村庄存在过的证据,也是我的村庄正在消失的标志。高大的瓦房、院墙、窑洞都坍塌了,散落了一地的木头、砖瓦和泥土。野草从下面钻出来,泥土就沉积下去了,野草就高过了破败的砖瓦和腐朽的木头。看到满目疮痍的村庄,我才坚信,在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上,不会有永恒的村庄,不会有永恒的植物,更不会有永恒的人。只有大地才是永恒的,它无欲无求,既能享受大地上的所有欢乐、旺盛和沸腾,也能承受大地上所有的忧伤、寂静与苍凉。我的根植于大地的村庄此刻正在像享受着它曾经的烟火旺盛一样,承受着它隐身草木之中的悄然的衰败。一座村庄,从茂密的草丛里低矮下去,就永远地消失了。而先前藏匿于土壤中的千年种子和没有放开来生长过的植物的

17、根系,伺机扎根于村庄扎根过的土壤中,在村庄腐朽了的根系上站立起来,成为这片土地上新的子民。灰条、鸡冠草、甘草、车前草、芨芨草、蒲公英、茵陈、冰草、秦艽、刺蓬、骆驼蓬以及一些不知名的野草杂居而生,覆盖了村庄,覆盖了我自出生以来的所有忧伤和欢乐。我用泪水浇灌过的村庄的根系业已腐朽,而我依然禁不住将泪水又洒在这片土地上,浇灌了恣意生长着的野草,任凭它们蔓延,掩盖了我的村庄,荒芜了土地。村庄已不是我记忆中的那个村庄了。记忆中的村庄,青堂瓦舍,窑洞林立,黄土筑造的院墙拔地而起,气势恢宏。我们用黄土将自己圈起来,黄土筑造的庄院便因为人在里面而显得生机盎然。树木围着庄院而生,四通八达的道路联络着庄院,路边上

18、镶满杂生的草。村庄里的每一条路上,都有我成长的脚印;通往每一处院落的路上,都洒满了儿时无尽的欢笑、泪水以及成长中的烦恼和喜悦。过去的一切,被迫不及待破土而出的野草覆盖了,已找不到踪迹,草木毫不留情却又合情合理地覆盖了往昔的一切。在荒草滩上,固守着村庄的几户人家,七零八落地散布着,被四处蔓延的野草逼到了荒草滩的边缘,他们之间仿佛好久都不用道路来联络了。庄院与庄院之间的路,被野草覆盖了,野草仍在蔓延,向着留守的年迈的老人的老房子蔓延,向着大门上那一把生锈了的铁锁蔓延。野草漫过了道路,漫过了窑洞,就连粗壮的树干上也挂满了牵牛子的茎蔓。庄院的院墙上爬满了毛茸茸的苔藓,蒿草高过了院墙,伸出枝叶,遮蔽了庄

19、院的生机。这里的所有植物都在尽情地生长,发挥着植物自由生长的天性,最大限度地挥霍着这片土地的肥力,矮下去的村庄,则隐匿于草木之间,化为了土壤。村庄里残存的断壁残垣已不足以完全呈现昔日村庄的面貌,几处散落的庄院也阻止不了一个村庄的衰败。与其去村庄里寻找可以勾起回忆的事物,不如在记忆中寻找村庄。我的村庄正在消失,消失在它曾扎根的土地上,被一茬又一茬的植物掩盖着,这便是大地用自己的方式对逝去的村庄的隆重祭祀。我已经不在村庄里,而村庄却一直在我的心里。11.文章第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解析概括段落内容,关键要抓住段落的中心句和重要的表意句;分析段落的作用,要明确段落在文中的位置。

20、本段是文章的开头段,因此要考虑做铺垫、引起下文等作用。参考答案文章第段说作者很怀念村庄的一切。这一段开门见山,为下文做铺垫。12.如何理解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解析这是作者由眼前所见之景而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分析其含意时,要从三个排比句出发,分析其蕴含的深层含义。参考答案这是作者从眼前所见得出的结论,村庄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村庄了,植物也会随着季节变换而变化,生活在村里的人也会因外面世界的诱惑而离开。13.文中的野草具有什么特性?作者为什么要写野草?(4分)解析在归纳野草的特性时,首先要找到文中的关键信息点,从中总结出它表明了什么。如“先前藏匿于土壤中的千年种子和没有放开来生长过的植物的根系

21、,伺机扎根于村庄扎根过的土壤中”表明野草具有生命力极强的特性。而在答后一问时,要从全文出发,明确作者写野草是为了表现村庄的荒凉。参考答案生命力极强,杂居而生,生长迅速。作者通过对野草的描述,力图展示村庄已经被荒草覆盖的景象,突出村庄的荒凉,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1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解析分析作者的情感,要抓住文章的主旨,从文中的抒情句和议论句切入进行分析。本文既表现了作者对农村、土地的怀念、依恋,又表现了作者面对村庄荒芜的失落。参考答案失落,忧伤。想到儿时村庄的热闹、欢乐,作者生出失落、忧伤之感。对农村和土地的依恋和怀念。作者是由村庄走出的年轻人,他虽然生活

22、在城市,但村庄里的一切已经融进他的骨子里,想起儿时的村庄和土地,十分怀念。15.作者记忆中的村庄为什么正在消失?请简要探究。(5分)解析作答时,既要立足文本内容,又要联系社会现实,做到观点鲜明、理由充分。我国的城乡差别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直存在,农村人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村庄,只有一些老人留在村庄中,这些都是作者记忆中的村庄正在消失的原因。参考答案因为村庄中的年轻人因外面世界的诱惑而离开村庄,去外面闯荡,只有少数老人留在村庄,他们却无力打理村庄,从而使村庄失去了生机,变得寂静、荒凉,所以作者记忆中的村庄正在消失。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23、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620题。(19分)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

24、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16.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无乃尔是过与过:过错。B.则将焉用彼相矣相:辅助。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舍:舍弃,回避。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倾:倾诉。解析A项,过:责备,用作动词。B项,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D项,倾:倾覆。答案C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不能者止 B.且在邦域之中矣既来之,则安之 C.龟玉毁于椟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不患寡而患不均今夫颛臾

25、,固而近于费解析A项,助词,表示停顿/代词,的人;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代远人;C项,介词,在/介词,从;D项,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答案D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第一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C.第三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D.本文通过对人物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貌如在眼前。例如,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

26、的当仁不让,直面邪恶,充分地显示了出来。 解析D项,文中并无“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答案D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4分)(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3分)解析第(1)句中重点是“也”的判断句式和“为”的理解,第(2)句中重点是“陈”“就”“列”等词语的翻译。参考答案(1)这是鲁国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2)展现才能担任职务,没有才能的人就应该辞去职位。20.用“/”给下面的文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岂 徒 孔 子 知 之 冉 有 亦 知 之 即 季 孙 亦 未 尝 不 知 之 探 其 意

27、中 所 怀 挟 者 而 告 之 曰 吾 恐 在 此 不 在 彼 亦 因 其 所 惧 者 而 惧 之 也。季孙之忧,自在萧墙,而其欲则在颛臾,知忧不在此而曰忧,是以为君子之所疾。(选自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七)解析“孔子”“冉有”“季孙”三个名词在句中分别作主语成分,“告”是谓语动词,不能与前面内容断开。参考答案岂徒孔子知之/冉有亦知之/即季孙亦未尝不知之/探其意中所怀挟者而告之曰/吾恐在此不在彼/亦因其所惧者而惧之也参考译文“季孙的忧愁,不在颛臾,却在萧墙之内”,难道仅仅是孔子知道吗?冉有也是知道的,即使是季孙也未尝不知道。探究他的内心而告诉他说,我担心的在此而不在彼,也是因为他所惧怕的(祸起萧

28、墙)而惧怕(阴谋暴露)。季孙的忧愁,本来在萧墙之内,而他所想要的却在颛臾,明知他所忧患的不在此而说这是他所忧患的,因此为君子所讨厌。(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2122题。(7分)彭蠡湖晚归唐白居易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21.颔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画?请具体赏析。(3分)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描写的方式,描写的方式主要有动静、虚实、正侧、感官、空间等。审题可知,对象是“飞鸟”“日”,找出直接写“飞鸟”的句子“千白点”,直接描写“日”的句子“半红轮”,然后分析可以得知,既有感官描写(白红,色彩),也有动静描写(飞鸟日)。参考答

29、案描绘了一幅幽静、色彩丰富的“暮日春景图”。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静静的夕阳挂在天边,而飞鸟给幽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灵动;飞鸟千白点,夕阳的红艳,色彩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煞是优美。22.古人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就此简要谈谈你对本诗的理解。(4分)解析情和景的关系主要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思路如下,先找出景“有天色,有桃花,有飞鸟,有落日”,再看情“迁客,病身,愁人”。如果先有景,后有情,定是触景生情,想到自己迁徙异地,作客他乡,加之衰病缠身,登高望远时,不禁悲从中来,愁绪万千。参考答案诗中写了作者所见,有天色,有桃花,有飞鸟,有落日,景色优美。作者触景生情

30、,想到自己迁徙异地,作客他乡,加之衰病缠身,登高望远时,不禁悲从中来,愁绪万千。(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2324题。(5分)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23.出自本段的成语是。(2分)解析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理解语段的中心意思,然后从文段中找到熟悉的词语或信息点。由“自暴”“自弃”可知,出自本段的成语是“自暴自弃”。答案自暴自弃24.概括本段的主旨,并谈谈你对“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这句话的看法。(3分)解析概括文段的主旨

31、时,可以先分层理解概括,然后合并内容。孟子所说的话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第一句,写不能和自暴自弃的人交谈、一起做事;第二层为第二、三句,解释什么是自暴自弃,即言非礼义,不能居仁由义;第三层为第四、五句,写不居仁由义的人的可悲。由此可以看出,语段的主要意思是:做人不能自暴自弃,要居仁由义。答看法时,要注重分析“居仁由义”在人生、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对人的修养方面、成就功业方面的作用等。参考答案主旨:做人不能自暴自弃,而要居仁由义。看法:仁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所在,义是人生应当遵循的正道。思想、言行符合仁义的原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我们遵循仁义的要求而行即可。加强自身修养,“居仁由义”,是成就事

32、业的前提。(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孟子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交谈;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一起做事。言谈破坏礼义,叫作自己残害自己。自以为不能依据仁、遵循义来行事,叫作自己抛弃自己。仁,是人安适的精神住宅;义,是人最正确的道路。空着安适的住宅不去居住,舍弃正确的道路不去行走,可悲啊!”(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周任有言曰:“,不能者止。”危而不持,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季氏将伐颛臾)(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解析注意正确书写,不得出现错别字。答案(1)陈力就列颠而不扶(2)不患寡

33、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3)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梦想是人的翅膀,有了它,人才能飞翔;梦想是最温暖的光芒,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它也能把前方的路照亮。孔子因为有了礼乐治国、实现天下大同的梦想,才不怕艰难困苦,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政治思想。孟子因为有了仁政的梦想,才不厌其烦地给梁惠王、齐宣王讲道理,阐明自己的主张。马克思、恩格斯因为有着解放全人类的梦想,才会胸怀世界,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马丁路德金因为有了自由、平等的梦想,才不顾生命危险,领导黑人进行不屈的抗争,甚至为此而献出宝贵的生命。请以“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

34、题范围之内,文体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我们可以从“梦想与现实”的矛盾关系切入。梦想就是奋斗目标,有梦想才有动力。如写议论文,可从“梦想与现实”或“梦想与行动”这些论题展开论证;如写散文可以从虚拟的角度,针对现实,谈自己美好的愿望;如写记叙文,可以编拟故事来反映梦想与现实的差异,以警醒人们寻找到最佳契合点。我们也可以反映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渴望,来表述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些渴望有的令人遗憾终生,有的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有的需要我们为之呼吁,有的需要我们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例文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为

35、了一个共同的梦想我们会聚一堂,我们秉承文学的血脉,我们背负理想的背囊。我们追求美好的未来,我们追求智慧,我们讴歌自由,我们抒发心中的激情,我们以诗的语言挥洒我们奔涌的热血。读一百部书,活一百种人生。对生命来说,没有任何东西能像书籍那样具有如此的力量。书籍是孤独者的朋友,是被遗弃者的伴侣,是郁郁寡欢者的喜悦,是绝望者的希望,是沮丧者的欢畅,是无靠者的支撑,是梦想者的曙光。今天,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同学们拿起手中的五彩笔,描绘美好的蓝图,从这里起飞,放飞你的梦想,如夸父逐日般追求我们的梦想。人生不能没有梦想,我们是时代的骄子、祖国的未来,我希望大家可以不断进步,超越自我,胸怀天下。我希望每一个学生

36、都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精神的世界里自由搏击。沐浴先哲前贤的光辉思想,聆听仁人大师的谆谆教诲。文学的殿堂富丽堂皇,我们怀着一颗炽热的心,抱着对文学的热爱,我们来了,我们无所畏惧,因为未了的激情。只要我们去实践,只要我们热爱读书,只要我们喜欢写作,我们的精神是自由的,我们的思想是开放的;只要我们勤奋笔耕,只要我们不懈追求,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只要我们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只要我们敢于行动,我想我们的梦想就会成为现实,我们的追求便会有回报。我想!我做!我成功!今天,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未来的课堂是自由的精神家园,老师、学生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我梦想将来不再以成绩决定一切,我们的学生都会快乐

37、自由地学习。我梦想同学之间亲如手足,消除矛盾,充满博爱精神。我梦想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知识的殿堂,书的海洋,人才的摇篮。这就是我的梦想。然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前赴后继地努力,我们不能等待上帝的垂青,我们必须努力向上,改造自己,改造人类社会。东晋大诗人陶潜诗云:盛年不再来,及时当勉励。让我们一起来描绘灿烂的前程,来书写豪壮的誓言,来开创未曾耕耘的处女地。让我们携手并进,放飞梦想,为梦想而奋斗!点评本文是一篇演讲稿。作者以激情澎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勤奋读书,放飞梦想,描绘理想蓝图,胸怀天下,走进文学殿堂,遨游知识海洋,博学多才,惜时努力,勤奋耕耘,充满博爱的伟大理想。全文运用短句和排偶,热情洋溢,充满震撼的力量。-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