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单元学习小结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954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单元学习小结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单元学习小结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单元学习小结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单元学习小结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练习: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单元学习小结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学习小结1孔子思想中的人文精神(1)“仁”的思想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提倡人文精神提供宽松社会环境。(2)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优先考虑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渗透以人为本的理念。(3)“有教无类”等教育主张,保证了个性发展,推动了个人素质的提高。2孔子思想居于中国传统文化正统地位的原因一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农业社会的保守性和社会阶层流动的相对灵活性;二是儒家哲学思想的特征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的二重性,使得儒家思想能够在维护礼教纲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伸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儒家文化经过汉代、宋代、明代的发展,已渗透到中国

2、人思维意识的深层,体现于中国人的言谈举止之中。3百家争鸣形成的三大因素(1)经济因素: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农业迅速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日益确立。(2)政治因素:大国争霸和兼并战争,各国政治改革的潮流,宗法分封制瓦解,礼乐秩序受到破坏,诸侯士大夫崛起,原来属于低层的“士”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3)文化因素: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学术逐渐下移,私人讲学风气日盛。在社会上形成一批主要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他们被称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代表不同阶层和派别,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3、4儒、法、道三家的特点及联系(1)思想特点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法家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宜用法家路线,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以道家路线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传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2)相互关系儒、法、道三者有互补性,发展中表现为融合趋势。战国时荀子综合了法家和道家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法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

4、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三者的综合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5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一是“春秋大一统”思想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二是既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三是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披上神学外衣。四是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因此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成为正统思想。6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1)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要通过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维护统治的需要。(2)魏晋以来,儒、道、佛三家日趋融合,到唐宋时“三教合一”的局面形成,这为儒学

5、发展成为更理性化、思辨化的新的儒学体系奠定了基础。(3)宋代的“重文”国策和科举制的完善,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激励了学者们积极关注国计民生的热情。7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内涵(1)经世致用:政治上,承担社会责任,反对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具有政治改革的意识;经济上,主张“工商皆本”,关心国计民生;学术上,主张立足现实、学以致用,重视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2)理学和专制批判:批判宋明理学及其带来的社会危害,继承和发展民本唯物思想,推动儒学的发展;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限制君主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8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1)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提供了良好

6、环境。(2)封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3)人民的辛勤劳动、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滋养了科技文化人才。(4)中外文化交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精华。(5)重视实践经验总结的优良传统,后代科技成就对前代的继承和创新。(6)科学家刻苦奉献的精神。1温家宝总理曾在答记者问时说: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这番话充分体现了()A尚贤节俭的墨家思想B关注民生的儒家思想C改革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以下是著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解读,其中属于解读道家学说的是()A崇功利,尚干涉,以刑法巩固君权,抵制民权。(苏渊雷)B人对自然只能任

7、(顺从)和法(效法),不能违背它。(范文澜)C同情公室,反对私门,一味开倒车。(郭沫若)D深信政府万能,而不承认人类个性之神圣。(梁启超)3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带有一定的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原4明末清初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对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他们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

8、彻底否定B他们的思想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樊篱C他们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他们的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5古代中国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然而物理成就却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化学成就却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是()取得了较高的成就重视实用技术重视系统性的科学实验理论体系完整A B C D6四位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表述最恰当()造纸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印刷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者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指南针西欧海外殖民的助

9、跑器A BC D题号123456答案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实,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春秋繁露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

10、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鸣呼,豈设君之道固如是乎!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三段材料分别属于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们各处于什么时代?(2)三段材料分别反映了怎样的政治观点?(3)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三的观点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别?单元学习小结强化训练1B由题干中的“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可直接得出答案。A、C、D与温家宝总理的话不符。2BA和D是对法家的解读,C是对墨家的解读。B强调人应顺应自然,是对道家的解读。3B从题干中的“丰富性与普遍性

11、”可以看出理学“博大精深”,从“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可以看出理学“有一定的封闭性”。4C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其中的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他们使儒家思想更加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从而发展了儒学,据此可以排除A和B;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的是新文化运动,据此可排除D。5B根据题干信息,“物理、化学、生物”薄弱,可知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实用技术,而缺乏科学实验,同时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不符合题干要求,据此可排除A、C、D三项,故答案为B。6B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这一信息,不是对西方历史

12、的影响,可排除;印刷术推动了欧洲的思想宣传;火药装备的新式武器使资产阶级在斗争中占有优势;指南针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据此可排除A、C、D三项,故答案为B。7(1)韩非子:战国;董仲舒:西汉;黄宗羲:明末清初。(2)主张法治;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反对君主专制。(3)韩非子和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主要是由于前者处于农耕社会(君主专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后者处于农耕社会(君主专制)的衰落时期。解析回答第(1)问主要是利用材料中的名句和出处,如材料一中的“赏、罚、民畏”等;第(2)问主要是精读材料,但语言要运用教材中的精练语言;第(3)问抓住“本质上”一词,然后运用“思想为政治服务”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