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953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22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2页
第22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3页
第23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4页
第24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5页
第25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6页
第26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7页
第27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8页
第28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9页
第29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0页
第30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1页
第31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2页
第32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3页
第33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4页
第34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5页
第35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6页
第36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7页
第37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8页
第38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9页
第39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0页
第40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1页
第41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2页
第42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3页
第43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4页
第44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5页
第45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6页
第46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7页
第47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8页
第48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9页
第49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0页
第50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1页
第51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2页
第52页 / 共53页
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3页
第53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 参与家乡(社区)文化生活 (学习任务群当代文化参与)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自信。本任务群的学习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1聚焦特定文化现象,自主梳理材料,确定调查问题,编制调查提纲,访问调查对象,记录调查内容,完成调查报告,就如何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等专题展开交流研讨。2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开展社区文化调查,搜集整理材料,对社区的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生活演变等进行分析讨论,增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通过各种传媒,关

2、注当代文化生活观点,聚焦并提炼问题,展开专题研讨,解释文化现象,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3建设各类语文学习共同体(如文学社团、新闻社、读书会等),在阅读、表达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拓展视野,培养多方面语文能力;通过社会调查、观看演出、参与文化公益活动等,丰富语文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当古宅老井逐渐消失,当故乡旧院化为记忆,当魂牵梦绕的东西荡然无存,我们的乡愁该安放何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留住乡心,不让“乡愁”变成“乡痛”

3、,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让我们聚焦家乡文化,穿过大街小巷,走过小桥流水,寻访幼时玩耍的村落,寻觅我们的生命成长痕迹。通过调查走访找到我们的文化属性,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在反思回顾中筑牢我们的信仰和根基。1语言建构与运用:认真阅读关于家乡文化的文章,进一步积累词语,形成较好的语感,学写访谈记录、调查报告。2思维发展与提升:认识自己的家乡(社区),见证时代的变迁,思考家乡与自我成长的关系;学会按一定意图取舍材料。3审美鉴赏与创造:热爱家乡(社区)的风物,珍爱古迹遗存、风土民俗等,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4文化传承与理解: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解释相关文化现象,积极参与家乡(社区)先进

4、文化建设。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我们居住的家乡有着各色人物、多样景致和独特习俗,承载着丰富的记忆与情感。也许某个人物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也许某幢建筑有着不朽的价值,也许某个物件有着特殊的来历,这些都值得我们寻访探究。阅读学习资料访谈法,了解访谈的含义和类型、访谈的准备和技巧,概括如下:一、访谈准备在社会调查和媒体宣传中,越来越多地用到“访谈”。访谈既是获取信息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快捷宣传的一种方式。在语文学习中,开展访谈活动可以有效地锻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进行文明交际打下良好基础。那么,什么是访谈呢?1访谈的概念访谈主要指的是对个人或某一事件或者某个问题,进行专题性访问的一种新闻报

5、道形式。“访谈”可以是对新闻人物或时尚人物的报道,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的采访和记录,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而在这几种类型中,最常见、报道得最多的是人物专访。2访谈的性质和类型(1)性质:访谈是一种互动性很强的现场交流活动,其特点是面对面,而且极富探究性。也就是说,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是直接在现场交谈的,而且采访者要尽可能多地挖掘某人某事的深层信息。(2)类型:访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人物访谈,一种是问题访谈。所谓人物访谈是指访谈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被采访的人物,以人物为访谈的核心,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东方之子艺术人生等;问题访谈则是以特定的话题为核心,

6、被采访的人是谈论这一话题的合适的人选,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等。3访谈注意事项(1)访谈主题不能大而空泛,要善于化大为小。“为家乡留一段记忆”这一大主题,可分解为多个小的访谈主题。这样小组成员便可分头采访,获得更为全面而准确的材料。(2)访谈要做好准备。要找准对象,根据主题的不同,选择代表性的人作为访谈对象。确定任务与对象后,设计问题,编写提纲,并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预案,确保访谈顺利进行。(3)访谈讲究技巧。根据不同的访谈对象,结合不同的访谈进程,要灵活运用趣问、直问、推问、旁问、追问、延伸问等提问方式,同时尽可能提些开放性的问题。访谈不是个人的独角戏,访问者在认真倾听的同时,也要

7、适时做出应和,通过总结和重复听到的话,以表达你对访谈对象的认可与鼓励,使话题得到自然延续。互动时语言应得体,面对身份、年龄、学历不同的访谈对象,要使用恰当得体的语言,以拉近距离,使受访者更好地参与进来。 态度要诚恳,笔录要及时。访谈过程中,要怀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流,听时要多做笔录,不必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二、访谈实践1.访谈任务采访有关任务,了解家乡的人物、历史、习俗等,并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2.活动提示(1)访谈之前要作充分准备。可以查阅相关材料,或实地考察风景名胜、建筑设施,或走访本地博物馆和档案馆等。先要了解采写的对象,确定访谈的主题

8、(如家乡名称的来历和演变、家乡的历史传说等),然后拟定访谈提纲,根据访谈主题选定合适的访谈对象并征得对方同意。(2)访谈中提出问题应具体明确,切忌笼统、含糊不清。可将问答变为交谈,使访谈气氛融洽一些。交流中要注意倾听受访人的看法,随时给予积极回应。访谈结束后要及时整理访谈记录,整合访谈内容,为“志”的写作准备好基础材料。(3)“志”是记述、记载的意思。如地方志,就是如实记载某一地方历史的书或文章。记述的人物,既可以是历史名人,也可以是有一技之长或有独特经历的普通人;风物,既可以是家乡的建筑、特产、老物件,也可以是传统习俗等。(4)撰写“志”要突出家乡特色。记述人物,要写清楚人物的生平、主要事迹

9、,突出它对家乡的贡献或影响。记述风物,要写清楚其来源、特点、文化价值等。“志”的表述方式以叙述和说明为主。语言力求准确、平实、简明,在记述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对家乡的思考与情感。3填写访谈记录表访谈记录表4.整理访谈资料,写一篇家乡人物(风物)志访谈记录表【例文1】家乡人物志我的同乡曾国藩曾国藩(18111872年),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居武,号涤生。湖南湘乡(今双峰)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平时有感于政治废弛,主张以理学经世。

10、曾国藩小时候特别聪明,九岁的时候就把四书五经读完了,并开始学习时文帖括,先后临摹颜真卿和柳公权的字帖,同时也学习了黄庭坚的帖。十岁时,弟弟曾国潢出生了,父亲要曾国藩以兄弟怡怡为题写篇文章,曾国藩写完后,父亲大是欢喜,说:“文中出现了至情至性之言,以后你必能守孝悌之道!”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三月,曾国藩参加翰詹廷试,名列二等第一,被任职为翰林院侍讲。道光二十四年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读。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学士。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湘籍京官上书皇帝言事,由曾国藩写奏折,他由此成为湘籍京官之首。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四月,曾国藩参加翰詹大考,得二等第四名的成绩,

11、至此,他才最后通过了仕途上层层的八股考试。六月,曾国藩被任命为内阁学士,同时兼礼部侍郎头衔。对于自己几年来的平步青云,连曾国藩自己都感到惊诧不已,他在写给祖父的信中说:“孙由从四品骤升二品,超越四级,迁擢不次,惶悚实深。”虽然他是这样说的,但内心却是高兴得很,在同一天写给叔父母的信中,他说:“常恐祖宗之福,自我一人享尽。”第二天,又用非常自负的口吻给在家的三个弟弟写信说:“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三朝尚无一人;近来中进士十年得阁学者,惟壬辰季仙九师、乙未张小浦及予三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正月,曾国藩升任礼部右侍郎,开始了真正的官场生涯。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清廷

12、震恐。适曾国藩丁母忧在籍,奉旨前往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团练。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号“湘勇”(通称湘军)。1854 年初,湘军练成水陆师1.7万余人,会集湘潭,誓师出战。湘军初战,连败于岳州(今湖南岳阳)、靖港,曾国藩为此愤不欲生,投水自杀,被其左右救起。后重整军实,复占岳州,攻陷湖北省城武昌,奉诏署湖北巡抚。此后用兵更为谨慎。旋因朝廷恐其于地方势大,又被解署任,以后长期只以侍郎虚衔领兵。 1855年初,进攻江西九江、湖口,被太平军重创,退守南昌。1858年6月,曾国藩奉诏出办浙江军务。1860年清军江南大营彻底败溃后,加兵部尚书衔,授两江总督,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

13、从此,不但拥有兵权,而且掌握地方大权。次年9 月,督其弟曾国荃攻陷安庆。11月,加太子少保衔,奉命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旋向朝廷举荐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李鸿章出任江苏巡抚。1862年,以安庆为大本营,命曾国荃部沿江东下,直逼天京;命左宗棠部自江西进攻浙江;命李鸿章部自上海进攻苏南,对太平天国实行战略包围。10月,湘军与李秀成等部数十万太平军在天京城外激战,持续围困天京。至1864 年7月,终于攻破天京城池,完成对太平天国起义的镇压。朝廷褒功,封曾国藩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傅,赏双眼花翎。1865年5月,曾国藩奉命督办直隶(约今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他驻营徐州,先后

14、采取重点设防、凭河筑墙、查办民圩的方略,欲在黄河、淮河之间,运河以西,沙河、贾鲁河以东的区域歼灭捻军,因师久无功,次年冬清廷改派李鸿章接替,命其回两江总督本任。1867 年,调任直隶总督。1870年6 月,天津发生教案,奉命前往查办,屈从法国势力,处决、遣戍官民数十人,受到社会舆论谴责。9月,还任两江总督。曾国藩重视采用外国军火,主张“师夷智以造炮制船”。1861 年,设立安庆军械所,制造“洋枪洋炮”,后又试制小火轮船。1863年,造成“黄鹄”号轮船,并派容闳赴美国购买机器。1865年至1866年,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后为之积极筹措经费,派遣学童赴美留学,成为清末兴办洋务

15、事业的首创者。曾国藩治学严谨,崇尚儒学,其学术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主体,把中国封建文化归纳为“义理、词章、经济、考据”四门学问,有独特见解,对当时和以后均有一定影响。他提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的“八字家训”,反映了曾国藩“修身、齐家”的封建道学思想。所为古文,卓然成家。文秉桐城派之衣钵,为一时所宗。其家书、日记,人颇称道。其著述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计128卷;今辑有曾国藩全集。曾国藩是晚清第一名臣,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洋务之父,最后一位理学大师、近代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他的智慧、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毛泽东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作为自

16、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点评本文记录曾国藩的生平事迹,条理清晰,脉络分明,求学、科考、为官、治学以及他人评价依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对曾国藩产生更具体鲜明的印象。语言简明、平实,没有过多雕琢,符合人物志的特点。【例文2】家乡的民居我的家乡在德庆县农村,那里山清水秀,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是人们居住的好地方。踏上了我的家乡,你就像走进了美丽的水彩画里一样。我的家乡过去人们住的地方是方方正正的古老大屋,是用石头打基础,泥砖砌墙,木头、瓦片盖顶。古老大屋是我家乡的传统建筑物。我的家乡地处亚热带,气温高,据说古老大屋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因此,我的家乡至今依然保存着许多古老大屋,上了年纪的人现在都喜欢住在那

17、里。家乡的村寨多则二三百户,少则一二十家,都是由一座座别致的大屋“井”字形排列而成。每大屋的大小、高低、材料、座向都相同,从外面看根本分不清贫富。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屋顶上还有飞鸟、野兽、人物等的雕塑,虽然时间长了,但看起来还是栩栩如生的。古老大屋只有一个大门口,一个窗户也没有,更没有后门了。一进入大门口,就是一个长方行的天井,是人们洗东西的地方,下雨时四周屋顶上的水都流到天井,然后排出屋外。天井两边各有一个厨房,美味可口的饭菜就从那里端出。穿过天井便是大厅,那是一家人吃饭、娱乐、会客的地方。大厅左右两边分别有一个睡房,外人是不能随便进去的。睡房上面还有一个用木板搭建的楼阁,是

18、放粮食、杂物等用的。古人的建筑技术真高呀!过去建造古老大屋,是家乡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砌砖架梁。新屋落成时,亲戚、朋友都来庆贺,热热闹闹的非常开心。两三百人同居一村,秩序井然,毫不混乱。古老大屋所保留的民俗文化,让人感受到大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久远。我爱美丽的家乡,更爱家乡的古老大屋。点评本文介绍家乡民居特点,既有对大屋外形、内部构造的细致介绍,也有家乡人们生活习俗的描述,地方特色鲜明。值得指出的是,本文并不是冷漠、客观地介绍家乡民居,字里行间还洋溢着对家乡的热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赞颂。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西汉刘向在说苑政理中说:“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

19、见之不如足践之。”宋代诗人陆游也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毛泽东对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极其重视,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著名论断,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领导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去解决问题”“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知识和经验犹如雄鹰之双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无论为学还是为政,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探索,才能发现真问题,也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真正了解社情民意,必须深入基层,亲自到社区村庄和群众交流交心。只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才能做出切实可行的决策

20、方案。”一 、开展调查的方法研读学习资料毛泽东调查的技术,归纳如下:1以开会的形式作讨论式的调查讨论才能近于正确,才能抽出结论。不开调查会,不作讨论,只凭一个人讲他经验的话,很容易犯错误。当然,有人说,调查会也开啊,作用不大。如果只是随便问下,不提出中心问题,不在会议上辩论,也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2开调查会的人开调查会也不是随便找些人开就完事了,要找能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况的人。如果按年龄来说的话,年龄大点的最好,他们经验丰富。有实战经验的青年也要有,他们有进步的思想,有锐利的观察。按职业来说的话,当然是各行业、各类型都有才好。3要有调查纲目跟做事有计划一样,纲目也要事先准备,有大纲、有明细。

21、开调查会时,按照纲目来进行,才会有针对性。对于不明了的、有疑义的,提出辩论。4亲自出马亲自出马,和只看书面的东西是两码事。很多事,一定要亲自从事实际的调查,才能切身体会,才能知道问题的所在。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找到答案。5要深入初次调查工作的话,不是一次就好了。还要做一两回深入的调查工作,就是要了解每个过程、每一个细节,或者一个问题的底里。这样深入调查后,以后再调查别的问题,就容易找到门路了。6要亲自做好记录调查能自己主持最好,适当的指挥会调查的人,重要的是自己要做好记录,把调查的结果记下来,什么都让别人干是不行的。二、写好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

22、,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1调查报告的特点(1)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2)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3)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

23、出科学的结论。2调查报告的写法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 (2)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

24、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

25、发出鼓舞和号召。调查报告结构表标题标题应明确调查的主旨,放在第一页中间摘要简要概括报告内容,语言应简明清晰目录列出报告主要包括哪几部分调查背景与目标调查的背景和设定的目标调查步骤与方法怎样实施调查,经历了什么样的步骤,运用了哪些方法调查内容与分析调查的主要问题、获得的各种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分析。这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可以分成若干段落结论总结调查的主要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参考资料列出参考资料的来源三、调查实践活动家乡不仅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文化熏陶的场所。你家乡的文化生活状况如何?那里的文化设施是否齐全?使用情况如何?人们日常都开展哪些活动?有没有图书阅览室?是否经常开

26、展读书活动?参考下面的活动提示,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访谈、考察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现状。可以撰写调査报告,也可以制作成演示文稿。调查活动提示1开展家乡的文化生活调查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不求全面,任选一个主题深入调査即可。下面的题目可供参考:家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调查家乡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调查家乡图书室藏书与借阅情况调查家乡商家招牌体现的商业文化调查家乡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变化调查2调查前要规划调查路线,确定调查重点。调查时要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尽可能详尽地留下第一手材料(包括影像资料)。要注意准确记录各种信息的来源。3运用专题访谈、网

27、上查阅、实地考察等调査方法取得的资料大多是鲜活生动的,但往往比较零散,因比对资料进行整理就十分必要。可采用图表的方式加以呈现,做到一目了然。4对材料做深入挖掘分析,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例文】家乡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保护状况调查前言:我的家乡,是吕梁山上的一颗明珠,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小时候,我就是在柳林文化的熏陶之下长大的。趁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对家乡的文化旅游资源在这些年的变迁做一个全面的考察。这次活动主要是通过到家乡的各个地方进行深入考察、做采访,同时借助网络资源,查看家乡历史政治文化动态,结合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并与长辈交流,对家乡文化保护做详细调查。正文:我的家

28、乡是柳林县,位于黄河晋陕峡谷中部的南北通道上。柳林自古人杰地灵,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自汉代起,这里就是封建帝王们封侯置县的地方。汉武帝元朔3年,代共王九子并封侯国,本县今所辖孟门镇和穆村镇附近各有一国,分别称“蔺”和“隰城”;晋西重镇柳林镇唐初建香严寺;贞观元年,德宗帝李适敕赐“香严”匾额,至今高悬寺门,香严寺也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林三镇(即:贺昌村、青龙村、锄沟村)在明清时代就已手工业兴盛、商贾云集,是当时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赢得“小北京”之誉,至今仍保存着古色古香的明清街和唐窑。柳林人民在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以黄河文化和黄土文化交相辉映融合的独特的柳

29、林文化。较有代表性的:其一是“盘子文化”可称为“华夏一绝”,集建筑、雕刻、绘画、宗教于一体,被称为是“浓缩了的庙宇,扩大的神龛”,构思奇巧,雕工精细,同时围绕“盘子”还举行一系列的活动,如旺火、赏灯、扭秧歌、转九曲等,是一种地域色彩鲜明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其二是红枣文化,柳林县红枣资源丰富,有“中国红枣之乡”的称谓,三交镇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其三是秧歌文化,秧歌是春节期间众多民间社会活动中的一种,寓观赏性、娱乐性、文化性为一体,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由于不同的区域历史文化的差异性,传承了不同的秧歌形式,主要有蹈场秧歌、伞头秧歌、鼓子秧歌、艄公秧歌等类型。唢呐吹奏、三弦鼓书、剪纸版画

30、等都显示出柳林传统文化的多元并存。2000年以来,柳林县凭借盛产煤矿的优势,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吕梁山上一颗闪耀的明星。每逢元宵佳节的时候,盘子文化依旧到处可见,秧歌的喜庆热闹依旧不减,家乡淳朴的文化氛围依然还在。近几年,政府逐年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投资力度。比如去年国庆节,县政府组织多个乡镇村用代表传统文化的花车,宣传各地的文化及经济成果,还组织秧歌队比赛等。可以说,柳林文化在经济大潮中仍然蓬勃发展,不只是因为人民对自己文化真正热爱,还有政府对当地文化的保护。 除了盘子文化,家乡的非物质文化还有柳林剪纸、弹唱艺术、编织、清河艺术、面塑、黄河旋鼓等,但是这些文化却没有像盘子、秧歌艺术那样大众化

31、,而是慢慢地衰败。人们为追求更高的经济收益,纷纷经商、打工,走出去赚钱,这些传统技艺只是掌握在年龄比较大的老人手里,这是令人遗憾之处。在经济迅速崛起的今天,柳林文化没有衰败,反而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成为人民精神文化的一份子,伴随着每个人的成长。在政府有力指导下,柳林传统文化开始转变成一种旅游资源,对传统文化的投资逐年增加。比如柳林县香严寺,俗称鸽子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代已久,加上酸雨的腐蚀,香严寺遭到破坏。政府对香严寺整体环境与附属设施进行了大的修缮,共计投入500多万元,新建上山道路、局部东挡墙和西挡墙,硬化了全部院面,新建了旅游厕所、停车场等,目前已具备向游人开放的条件。在柳林

32、县,还有好多传统文化也同样被重视与保护着,如吴城遗址、杨家坪新石器文化遗址、八亩垣仰韶文化遗址、隰城遗址、大禹治水遗迹、杨家将火塘寨遗址、锄沟唐窑等文物古迹,香严寺和南山寺等古寺,刘志丹烈士殉难处、红军东征渡口、三交镇周恩来旧居、贺昌烈士故居等革命遗址,等等。这些文化资源,凡是以前有的,政府都会积极地维修保护;凡是以前没有发现的,政府都会进行鉴定与保护。可见,文化保护意识已经慢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本能。我对家乡文化保护的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如收集体现地方特色的诗歌文词、戏剧曲艺、风味饮食、土特产品、传统工艺、风俗民情等,它们有的延存至今,有的已湮没无闻,要保护

33、和挖掘、建设一些供市民进行传统文化活动的场所。(2)对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元以前早期木构建筑及其附属壁画、塑像,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文物建筑,及革命遗址,要作为重点进行修缮保护;完善香严寺修缮的扫尾工程,与配套的山顶公园相呼应,尽快向游人开放。(3)要加强文物古迹周边环境的整治和整体保护,特别是配合县政府城市环境整治工程,改善城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结语:通过这次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调查,加强了我与社会的联系,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新一步的认识。虽然只是在家乡的小范围调查,但是我却能真正感受到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民族自豪感。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护各民

34、族的传统文化对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上任何民族,如果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没有任何特色,就会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失去地位,同时也在国际政治中失去影响力。传承家乡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点评前言部分交代了调查的时间、调查方法与目的,正文部分对家乡的盘子文化、红枣文化、秧歌文化等进行细致调查与说明,既有传统特点,又有现代气息;既有民间动态,又有政府行为。据此,水到渠成地提出保护家乡文化的几条建议,针对性很强。结语说明本次调查的收获,指出保护家乡传统文化的意义,语言简洁准确。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一、深入认识传统文化研读钟敬文节日与文化,了解节日出现的主客观原因、

35、意义和作用,懂得文化既有传承性,也有进化性,还有许多社会功能,文化产生于特定历史文化氛围,必然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有所改变。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财富。然而,随着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快速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再强烈:曾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文化积淀逐步流失,仪式感日渐淡化,节日正演变为简单的节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头。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次消逝的今天,如何善待每一个节日,让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多种多样,如春节的祭灶、扫尘、放鞭炮、贴春联、挂年画,端午的祭

36、祀、划龙舟、悬艾叶菖蒲,清明节的踏青、插柳等,人们通过这些行为表达愿望、敬畏自然、亲近血缘、怀念祖先、体现价值观,它们也是节日文化的重要支撑。然而,在现代文明背景下,节庆活动的简化导致仪式感淡漠,节日文化内涵大打折扣。城市化进程令大多数百姓住进了鸽子笼似的高楼,赏月的理想环境已不复存在。至于七夕,被扭曲为“中国情人节”;重阳,对于年轻人来说越发陌生无怪乎有人惊呼,中国传统节日似乎就剩下饮食文化了,中秋节、端午节更是被戏称为“月饼节”“粽子节”。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传统节日具有增强凝聚力、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集体的文化记忆。如何拯救这些流传千年、意蕴丰富的文化记忆,让它们在新

37、时代重现活力,是近年来包括专家学者、普通百姓在内的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拓宽民众了解节日文化的渠道,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据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被访者主要通过“老一辈说的”这一途径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选择“媒体上了解”的仅占四成;同时,近七成受访者呼吁,网络、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媒体要担起文化责任,加大宣传力度和广度,营造更积极的节日气氛。二、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参与家乡的文化建设,是语文学习的课外延伸,也是我们的责任。在对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提出建议。实践活动:给家乡文化生活提出建议。1活动提示(1)可以考察家乡的风

38、俗习惯、邻里关系、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选择其中的一项,看看哪些方面需要改进,有哪些改进的可能,具备了哪些条件,等等。(2)所提建议应当从家乡实际出发,具有可操作性,切忌空泛。应先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同学讨论后再拟定建议。可以写成建议书,简要陈述建议的内容、建议的理由、实施的步骤和可行性等。(3)所提建议要基于对当代文化发展和区域文化生活的理解,以利于家乡文化的健康发展,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新文化、新风尚,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2怎样写建议书建议书的写作格式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几部分构成。(1)标题:标题一般在第一行中间写上“建议书”字样。有的建议书还要写上所建议的内容,

39、如“关于增设元宵节为法定假期的建议”。 (2)称呼:建议书称呼要求注明受文单位的名称称呼或个人的姓名,要在标题下隔两行顶格写,后加冒号。 (3)正文:建议书正文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第一,要先阐明提出建议的原因、理由以及自己的目的、想法。这样往往可以使受文单位或个人从实际出发,考虑你的建议的合理性,为采纳你的建议打下基础。 第二,建议的具体内容。一般建议的内容要分条列出,这样可以做到醒目。建议要具体明白切实可行。 第三,提出自己希望采纳的想法,但同时也应谨慎虚心,不说过头的话,不用命令的口气。(4)结尾:结尾一般是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同一般书信相同。 (5)落款:落款要署上提建议的单位或个人的称

40、呼姓名,并署上成文日期。【例文】关于大力推进家乡文化建设的建议区委区政府相关领导同志:你们好!经过广泛调查和深入思考,我郑重提出建议:大力推进家乡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理由如下:一、我区基层文化建设现状我区是宿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马戏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烧鸡之乡。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资源丰富,物产富饶。悠久的历史使这块土地人才辈出:古有闵子骞、稽康等历史名人,近有杨在葆、李炳淑、梅雪峰、梅纯一、李百忍等艺术大师,白居易、苏东坡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有闵子墓、陈胜吴广起义遗址涉故台、白居易故居遗址、赛珍珠故

41、居、林探花府、时村老街等诸多历史遗存。丰富的文化底蕴,促进了本地特色文化艺术的长足发展。近年来,我区采取节庆活动、主题文化、传统文化共同推进的方式,不断展示现代文化魅力,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镇文化站、街道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全民健身点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二、存在的问题我区基层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要求相比,与日新月异的文化发展形势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困难。主要表现在:1重视不够,文化认识有待加强。文化建设相对于经济建设来说,投入多、周期长、见效慢,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重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轻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倾向比较明显,致使基层文化

42、工作难以深入开展,即便开展了也因缺少新意、形式单一而难以激发群众参与的兴趣。2投入不足,文化设施有待改善。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增强,我区虽逐年追加基层文化单位的工作经费,但与当前文化大发展的形势相比仍显不足。如文化馆、图书馆等在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更新馆藏图书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经费投入。虽然乡镇文化站都已建设,但还缺少开展活动所需的服装、设备,正常开展活动的较少,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村级文化活动还缺少阵地等。目前的文化投入还无法满足这些需求。3队伍不稳,人员待遇有待提高。尽管我区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但总体上看,现有待遇无法有效吸引

43、人才,优秀演创人员流失现象严重,农村群众文化队伍参与人员还较少,积极性尚未完全调动起来,总体水平还不高。4产品不精,文化产业有待培育。我区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群众基础良好,但却缺少在区内外叫得响、牌子硬、有影响力的文化精品,缺少对文化产品的包装打造,基层文化与旅游等特色产业的结合明显不足,在引领致富发展、形成市场效益上处于边缘地位。三、加强文化建设的建议不断推进基层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积极响应文化强区的战略要求。为此我建议:1夯实基础,促进文化惠民。各单位要加强联系,相互配合,认真实施好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工程。高标准完成符离镇沈圩

44、村等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大力实施广播“村村通”工程建设,对广播“村村通”工程进行升级维护,解决广大群众收听广播节目难的问题;不断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早日完成乡镇体育中心和村级文化室全覆盖目标。2创新载体,促进文化乐民。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围绕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实际,把握时间节点,科学合理安排群众文化活动。二是推进城乡联动。深入开展“送电影下乡”等活动,确保哪里有需要就送往哪里。三是引入奖惩机制。用足用好农村文化事业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各项文化活动进行考核评比,以示范带动普及,从制度上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3以人为本,促进文化育民。一方面,要保护传承好传统文化,发挥好传统文化

45、特殊作用。认真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收集、建库工作。另一方面,要积极创编文化精品。在激发基层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热情的同时,全方位地展示我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有效提升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4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区资源丰富,历史遗存较多,但缺乏有效的投入,基层文化基础设施欠账太多,无法有效的开展基层文化活动。必须加大投入,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人才,才能真正地把我区的文化活动繁荣起来。以上建议,请各位领导斟酌,静候佳音。建议人:2019年6月5日点评这份建议中规中矩,开篇提出建议内容,紧接着写建议的理由,对基层文化现状调查得深入细致,对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描述客观,加强文化建设

46、的建议有针对性、可行性。行文格式符合规范,语言简明得体,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一、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毛泽东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习近平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习近平艺术最深刻的美的本质都是植根在祖国文化的故土里。爱默生我们必须向上学习,必须掌握人类已经取得的最优秀的成果,然后再由此推陈出新。加里宁二、关于“传统文化”的事例1茶楼的特色和发展继承文化习俗,发扬现代精神茶的发源地是中国,饮茶历史悠久。喝早茶的风俗习惯早已于中国华南一带流行。

47、早晨上茶楼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在广东由来已久。清晨当人们梳洗出门,匆匆上班前在茶楼一坐,泡上一盅称心满意的茶叶,挑上两件甜美可口的点心,徐徐品饮香茗,可称人生一乐。茶楼是交朋友、消遣、洽谈生意、相聚的地方,这些社交活动都是以饮茶的方式进行。中国的茶馆由来已久,据记载两晋时已有了茶馆。由于社会的进步,茶楼的饮茶风俗习惯不仅继承传统的茶文化,而且发扬了现代精神文明。当今的茶楼大致可分为:历史悠久的老茶楼,保存旧时风格;20 世纪 60 年代新建茶室,采用现代建筑,四周辅以假山、喷泉等;露天茶室、棋园茶座、音乐茶座等。2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继承传统,超越传统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以善用几何形体设计建筑著称

48、,他设计的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香港中国银行、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的金字塔等都具有强烈的几何雕塑感,其优美的比例和恰当的尺度体现出贝聿铭的个性建筑文化。他不仅抓住本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使之得到发展,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他创造了依托传统又超越传统的鲜明建筑个性,因此其作品能成为经典,能成为永恒时代的一篇。二十世纪著名建筑师赖特说过“科学可以创造文明,但不能创造文化。有了创造性的建筑文化,科学与文化才能共同为人类造福”。3鲁迅提倡“拿来”主义继承文化遗产,吸收外来文化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化?鲁迅拿来主义一文中明确指出:“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也就是说要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吸收

49、外来文化。鲁迅特别强调了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性:“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如果说经济的主体是物质丰富的创造,政治的主体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的主体则是精神家园的耕耘。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保障;传统文化则是民族的认同与归属。然而,在一个人心愈发浮躁功利化的社会,文化俨然成为一种奢侈品,似乎给人以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因此,我们应该重建文化家园,解决精神的归宿与寄托问题,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须要求。文化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归宿。泱泱大国,不曾

50、断代,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在这曲折迂回但又不曾断流的文化潮流中,我们有着无可比拟的传统建筑,我们有着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我们有着修身养性的史书典籍。我们可以游故宫,览皇家王室之恢宏;登长城,观群山环抱之雄伟;赏园林,品江南水乡之柔情;我们可以包饺子,盼游子归家之团圆;赛龙舟,思爱国屈原之情怀;插茱萸,念异乡亲友之安危;我们可以吟唐诗,赞平仄音韵之美妙;诵宋词,叹国家兴亡之苍茫;读小说,慨人生命运之起伏。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徜徉,我们乐此不疲,流连忘返。传承悠悠大国之风范,继承光辉文明之伟大,不断地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才能不断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文化虚无,是对民族文化的否定,是信

51、仰的坍塌时代的悲哀。功利的全民化风潮,如重兵压境,教育越来越趋于急功近利,毫无疑问,“屈原”才是我们文化的血脉(符号),才是中国人成为中国人的DNA,文化上的混血儿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固有的血脉被渐渐“透析”,假如有一天,我们只知道圣诞节,而不知道端午节;只晓得风骚,而不晓得离骚;只晓得汇源,而不晓得屈原;只知道“周迅”,而不知道“鲁迅”;只知道“马克”,而不知道“马克吐温”;只知道“关之琳”,而不知道“卞之琳”;只知道“比尔”,而不知道“保尔”;只知道“爱情”,而不知道“艾青”;只知道“就要发”,而不知道“九一八”,我们算什么呢?中华文化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滋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

52、血脉,应该深深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基因中,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进行文化的创新,就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用好这湾源头活水,用其蕴藏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进行文化创新,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厚今薄古。进行文化创新,要认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认真汲取其中的精华,发掘其时代价值,增强文化自觉性与文化的自信,增强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按照时代发展需求,对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进行改造完善,激活其生命力。“拂面春风好借力

53、,正是扬帆远航时”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态度,正确地对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使中华的传统文化永远在世界民族之林熠熠生辉,发扬光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是我们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义务。【赏析】文章理论性强,对于传统文化的论述相当深刻,可以见得作者真下了一番功夫。开头与结尾相互照应。开头引用材料,提出论点,结尾引用诗句再现论点,深化和升华中心,突出强调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义务是守住文化的根脉。语言生动,句式灵活,比喻、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

54、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数与原始信仰、天象物候、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乃中华民族特有的特色节日。1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和新年的概念

55、,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春节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即一年的开始,岁末年初要进行旧一年丰收的庆祝和新一年好收成的祈祷,于是产生一系列祭神、祭祖、庆祝、祈祷等活动。习俗:守岁、放鞭炮、贴春联、拜年、吃饺子、吃香肠和腊肉等。2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因此又称“上元节”。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习俗:由

56、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去百病、舞龙、赏花灯、舞狮子等风俗。3寒食节时间: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是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种说法是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逃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子推。介子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子推不愿当官,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将绵山改为“介山”,立祠祭祀介子推,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全国禁动烟火,只吃冷食。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57、。4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最适合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

58、的习俗。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因为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初五”是恶日,因而避讳“五”,改为“端午”。端午节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记载,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著名爱国诗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

59、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习俗: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榕枝、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等。6

60、七夕节阴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七夕”。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七夕节本名乞巧节,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农谚上说“七月初七晴皎皎,磨镰割好稻。”这又是磨镰刀准备收割早稻的时候。习俗:妇女于七夕夜向织女星穿针乞巧。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终于在这

61、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习俗:中秋夜人们会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特别是月饼,边吃月饼等边在庭院赏月。8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在1989年

62、,中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习俗: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喝重阳酒。9冬至冬至时间为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在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

63、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10除夕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叫除夕。“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以击鼓的方式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除夕”在古时有“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年终”等别称。称呼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习俗: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过年包饺子、蒸馍等等;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

64、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第四单元质量检测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一种事物是否为人们接受、认同,就看它是否具有认知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传统节日是在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时间生活传统,它不仅是一个时间段落的标志,在节日之上,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意义。节日传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信仰,它与中国人的精神联系紧密而强烈。而现代时间体系背后没有本民族的情感和信仰,对我们来说它是纯技术的计时手段。因此,我们对西洋节日没有知觉,却对中国传统节日特有感情。端午的

65、原始意义是邪驱避疫,但在六朝开始就有祭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说。这一传说的加入,表明人们已不满足于端午节俗的原始解释,人们通过对端午节俗的补充与再解释,表达对具有高尚人格的人物的崇敬,以传承一种爱国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南北分立的南北朝时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社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要保存民族文化,传统节日习俗是重要内容。端午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尤其重要,我们应该从建构民族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端午节俗文化。闻一多之所以在端午考中强调龙舟的意义,强调龙崇拜,就是要从传统节俗中寻找民族文化的精神依据。虽然他的结论我们不见得同意,但我们认同闻先生的研究意识。避瘟保健与追念先贤是端午节俗的两大主题

66、。这两大主题自六朝之后,一直存在于端午节之中,一直服务于民众的生活。如果要更仔细地看,全生避害的节俗普遍存在于南北地域的民俗社会之中,追念先贤的传说同样流传全国,其中纪念屈原的传说,一般集中在知识阶层,当然在两湖地区,人们纪念屈原的色彩更浓。从节俗起源看,消灾避疫是端午时节的原始主题,是本真意义的节俗,因此它也是流传最广泛、最持久的节俗。在当代社会端午节俗的这一原始主题,依然具有现实的意义。人们生活在地球上,生存环境仍受到大气气候的变化影响,湿热的夏季仍是难熬的季节,也是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人们还不能完全避开高温的不适与瘟疫的威胁。期盼生活的顺利与平安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人们也就需要从物质上或

67、心理上得到一种安全的保障,因此处于阴阳二气转换的端午时节,人们必然仍会选择传统的文化手段,来卫护生命。端午传统节俗中的放五色线,门口挂艾、菖蒲或艾蒿煮水洗浴,佩装有药草的香包等等,这些避瘟保健的节俗有着实际的生活辅助意义,所以一度有人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2003年“非典”肆虐的时候,端午节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在当时那样一个人人自危的时刻,这首民谣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民谣之所以温情、动人,因为它巧妙地传承了端午避疫保健的节俗意蕴,符合当时广大民众寻求精神慰藉的民俗心理。同时人又是

68、文化动物,有自己的族群与特定国家意识,人们不仅需要有基本的物质生存,也需要有文化的延续。文化延续的关键在于族群的延续,要保障族群生命的恒久,就必须有强固的族群意识。屈原等爱国士人所代表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一直激荡在中华大地上,也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子孙不屈不挠地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六朝时期,楚地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对端午食粽与飞舟竞渡的节俗进行新的诠释。这种诠释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聚焦,是民众历史观念在节日习俗中的体现。人们已不满足于此前对生活习俗的一般性解释,将节日习俗与历史人物的纪念并联起来,有关屈原的历史传说比较于原始避瘟信仰来说,显然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正

69、是因为有追悼屈原的历史传说的加入,端午节这一平常的夏季节日在唐宋之后逐渐升华为全国性的民俗大节。屈原的故事因为有了端午节的周期性的讲述,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历久弥新。在全球化的时代,在世界文化融汇的大潮中,要守住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民族的内聚力,传承屈原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十分必要。所以我们也就需要特别珍惜纪念屈原的端午节。在端午节中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目中,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中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感受我们伟大爱国诗人人格的高尚,增强我们民族意识与文化的使命感,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延续更新。近年来,湖南岳阳、湖北秭归等地每年都要举办端午龙舟大赛,端午竞

70、渡成为当地民众接续与回归节日民俗传统的重要表达方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端午节表达着中华民族的情感和信仰,与中国人的精神联系紧密,与用来纯技术计时的现代时间体系有所不同。B端午节俗的两大主题是避瘟保健和追念先贤,千百年来,这两大主题始终并驾而行,共同服务于民众生活。C端午传统习俗中的戴五色线、门口挂艾、菖蒲或艾蒿煮水洗浴,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包,对实际生活有辅助作用。D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说,一般集中在知识阶层,这是人类族群和特定国家意识的体现,有利于文化延续。解析B项,“始终并驾而行”错,“追念先贤”是从六朝开始。答案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

71、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谈传统节日对中国人的文化意义,为下文写端午节的起源以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作了铺垫。B第段分析端午节两大主题的由来,引用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中的看法,目的是说他的结论和我们不一致。C第段与第段是并列关系,分别论述端午节避瘟保健和追念先贤的两大主题与当今社会人民群众的联系。D最后一段分析在全球化的时代,要特别珍惜纪念屈原的端午节的原因,并呼吁人们开展多种民俗活动来纪念。解析B项,作者用意是研究端午节的文化要从传统节俗中寻找民族文化的精神依据。答案B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任何一个民族,包括西洋节日,都不仅是时间段落的标志,而且承载着民族的情

72、感与信仰。B全生避害的节俗普遍存在于南北地域的民俗社会中,是本真意义的节俗,流传最广、最久。C端午节的民谣温情、动人,所以它巧妙传承了端午避瘟保健的意蕴,符合民众心理需求。D将节日习俗与纪念历史人物并联起来,可以增强民族意识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民族发展。解析C项,因果倒置,因为传承了端午避瘟保健的意蕴,符合民众心理需求,所以民谣温情、动人。答案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办会目标是“世界园艺新境界,生态文明新典范”。时代特色:2019年北京世园会将充分汇集世界各国最新的园艺创新资源,充分展示人类科技文化创新的最新成果,全面

73、反映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绿色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趋势,反映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绿色生活、建设美丽家园的新常态。中国风格:2019年北京世园会将努力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化到世园会的总体规划、园区建设、园艺展示、活动策划、综合服务等各个环节,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让世界感知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推动我国由世界园艺生产大国向世界园艺产业强国迈进。北京品牌:2019年北京世园会将紧紧围绕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举办一届园艺、科技、文化、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与八达岭长城交相辉映的园艺盛会。文化盛宴:2019年北京世园会将汇聚不少于1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等官

74、方参展者,不少于100个国内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国内外专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等非官方参展者,吸引不少于1600万人次的参观者。深化相互交流,促进共赢发展,让绿色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让园艺成为创意的新载体,打造“世界园艺新境界,生态文明新典范”的文化盛宴。(摘编自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官方网站)材料二我们应该追求携手合作应对。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并肩同行,才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行

75、稳致远。昨天,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闭幕,在座许多嘉宾出席了论坛。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路,同时也必须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这是与会各方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摘编自习近平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材料三不久前,美国航天局的卫星数据显示,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在全球森林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增长,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推动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连续多年开办防沙治沙国际培训班

76、,帮助非洲等地发展清洁能源中国的绿色发展经验广为传播,正在惠及世界。北京世园会搭建的,不仅是世界园艺业展示和欣赏的平台,也是贸易和合作的平台。“肯尼亚是非洲鲜花出口大国,希望通过北京世园会这个窗口,我们能打开中国鲜花市场。”肯尼亚驻华使馆参赞约翰奥迪普道出了对北京世园会的期待。中国花卉园艺业同样对北京世园会充满期待。(摘编自迎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光时刻,光明日报,2019年4月29日)材料四中国馆不仅仅从外观上看很有特色,还有很多细节也十分耐人寻味。为了减少场馆内的空调使用,节约能源,中国馆可以将室外的风吸到地下,然后通过一段200多米的管线,在夏季的时候将风输送到场馆给室内降温。此外,中国

77、馆的屋顶还有一套完整的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之后可以作为植物的灌溉用水、景观用水。为体现生态文明的成果,展现科技与创新的力量,园区将汇集最新视听科技技术,依托科技与文化、科技与园艺,打造以科技与未来为主题的系列表演,通过“科技文化”“科技园艺”双轮驱动,将举办“奇幻光彩森林”“音乐喷泉表演”“机器人表演”等具有科技内容的表演,引领人们更好地体验绿色生活。(摘编自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与世界对话生态文明,人民网,2019年4月23)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融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于一体,将通过多个细节安排展现中华文化魅力。B2019年北京世园

78、会将吸引众多参展方和参观者,能以园艺为载体,深化多方合作,弘扬新的生活理念。C“一带一路”、北京世园会等活动彰显中国开放发展的思想,走绿色开放发展之路是世界各国的共识。D北京世园会许多细节之处充分体现科技元素,充分展现科技与创新的力量,有力体现绿色生活理念。解析C项,“是世界各国的共识”错误,原文“这是与会各方达成的重要共识”,选项扩大了主体的范围。答案C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京世园会的办会目标注重创新,关注文化,兼顾国际发展新趋势、本土文化特色和提升城市品位等多方面内容。B世界各国携手合作有利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的相关问题,有利

79、于人类实现共同的梦想。C中国绿色发展经验惠及世界多个国家,2000年到2017年,中国绿化面积总量占全球的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D北京世园会是一场中国与世界生态文明的对话盛会,能展现北京的城市建设的目标,能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解析C项,“中国绿化面积总量占全球的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错误,“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答案C6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哪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答:_ _解析本题要求概括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哪些有意义的探索和实践,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唯有携手合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

80、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概括第点;根据“推动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连续多年开办防沙治沙国际培训班,帮助非洲等地发展清洁能源”概括第点;根据“通过科技文化科技园艺双轮驱动,将举办奇幻光彩森林音乐喷泉表演机器人表演等具有科技内容的表演,引领人们更好地体验绿色生活”概括第点;根据“北京世园会搭建的,不仅是世界园艺业展示和欣赏的平台,也是贸易和合作的平台”概括第点;根据“不久前,美国航天局的卫星数据显示,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概括第点。答案积极倡议携手合作,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推动建立“一带一路”绿色

81、发展国际联盟,连续多年开办防沙治沙国际培训班,帮助非洲等地发展清洁能源。注重科技与创新的力量,用科技引领绿色生活。搭建各类平台,促进多方经济产业发展。中国增加绿化面积,改变环境。(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79题。农历八月,是庄稼人一年中美好的时光。不冷不热,也不饥:走到山野里,手脚时不时就碰到了果实上。秋收已经拉开了序幕:打红枣、割小麻、摘豇豆、下南瓜庄稼人孙少安的心情和这季节一样好。真是他自己也难以相信,几年前他梦想过的一种生活,现在开始变成了现实。一群人穷混在一起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庄稼人的光景从此有了新的奔头。谁说这责任制不好?看看吧,他们分开才一两个月,人们就把麦田

82、种成了什么样子啊!秋庄稼一眼就增添了多少成色!庄稼人不是在地里种庄稼,而是像抚育自己的娃娃。最使大伙畅快的是,农活忙完,人就自由了,想干啥就能干啥;而不必像生产队那样,一年四季把手脚捆在土地上,一天一天磨洋工,混几个不值钱的工分。庄稼人也愿意活得自由啊!谁愿意一年到头牛马般劳动而一无所获呢?人们在土地上付出血汗和艰辛,那是应该收获欢乐和幸福,而不是收获忧虑和苦痛的少安感到,他父亲的脸上也显出了他过去很少看见的活色。一年多前,当他像现在一样把队分开的时候,父亲曾多么担心他栽跟头呀!好,现在老人放心了,因为上面有人支持让这样搞哩!在他们这个责任组时,父亲实际上成了领导人。二爸一开始不愿“走资本主义

83、道路”,牛着不出山,他没办法,父亲就到田家圪崂吼着骂了一通,二爸也就无可奈何的被吆起身了。对于二爸来说,大队的常年基建队已经解散,他要是不在责任组劳动,就没处去干活了归根结底,他是农民,还拉扯着三个娃,不劳动一家人吃啥呀?少安家里眼下还没有什么大变化。老祖母八十二岁,仍然半瘫在炕上;母亲头发已经半白,但也没什么大病,照常像过去一样门里门外操劳;弟弟少平还在村里教书,今年二十一岁,完全成了大人;小妹兰香去年考入了原西县高中让全家骄傲的是,她考高中考了全县第三名。他们家里最大的煎熬,仍然是他大姐一家。罐子村实行责任组后,他姐夫王满银就跑了出去。说是做生意,可这二流子两手空空,谁知到什么地方瞎逛荡去

84、了。政策一宽,社会一松动,有些农民已经开始脱离土地,向外地和城镇流去。这些人大部分出去就是靠力气和手艺挣钱;也有些人鬼知道靠什么手段谋生呢。他们村金俊文的大儿子金富,半年前就出走了,至今都杳无音讯,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少安知道,他姐夫屁股一拍走了以后,那个家就又得靠姐姐一个人来操磨操持了。猫蛋今年八岁,已经在罐子村小学上二年级;狗蛋也已经六岁,明年就该上学了。可是他们不务正业的父亲丢下他们和母亲不管,一个人到外面逛世界去了真是作孽!孙少安自己的家庭仍然是幸福的。他和秀莲从结婚到现在,一直保持着热烈的恋爱。据说有了孩子,两口子感情就要减少一些,而分散给了孩子。但是虎子降生以后,他两个的感情

85、似乎倒更深了。是啊,仔细地品味,人生是多么美妙,又是多么神秘这样一个活蹦乱跳的小东西,竟是两个人共同创造的!他和她,通过这个娃娃,更意识到他们是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当他们共同疼爱孩子的时候,相互看一眼对方,心间就会淌过那永不枯竭的、温暖的感情的热流。有孩子以后,秀莲就更不讲究自己的穿戴,经常是一身带补钉的衣服。少安记得他很小的时候,那时还年轻的母亲就是穿着这样一身缀补钉的衣裳。像土地一样朴素和深沉的母亲啊!想起来就让人温暖,让人鼻根发酸。少安很喜欢妻子这身打扮,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记住这样一个母亲的形象责任组实行以后,所有组的麦田比往年生产队种得又好又快;而且秋田也比往年多锄了一遍。金家湾和田家

86、圪崂毗邻的地块,庄稼看起来明显地有了高低之差。东拉河西岸的劳动热情空前地高涨。孙少安尽管还是名义上的生产队长,但实际上田家圪崂现在有了十几个队长,甚至每一个农民都成了队长。早晨,再也不用孙少安派活和催促了,许多人现在出山都走到了他的前头!农历八月,麦子种毕,又停了锄务,而大规模的秋收还没开始,田家地的庄稼人多少年来破天荒第一次消闲了。好,人们开始有时间赶集上会,做点小生意;手巧的庄稼人,鼓弄起了家庭副业。眼下,少安还没有这份心。责任组的活是没什么可做了,他就又一头扑在了自留地里。做起圪塄帮畔,想多整出一块平地来,明年扩大蔬菜种植。(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87、,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农村刚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背景展开叙写,弱化情节,注重以孙少安的视角来展现农村发生的变化。B小说多处成功使用对比手法,如父亲和二爸的对比、父亲自身前后的对比以及孙少安自己家庭情况变化的对比等。C“那是应该收获欢乐和幸福,而不是收获忧虑和苦痛的”既表达了眼前的幸福之情,也体现了对过去的反思。D小说在农民生活的背后有着丰富的内容,既有对社会变化的喜悦,也有一丝担忧,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查,设错点一般为文意、主旨

88、、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B项,“孙少安自己家庭情况变化”错误,从文中“少安家里眼下还没有什么大变化”“孙少安自己的家庭仍然是幸福的”等处文字可以看出孙少安自己家并没有发生变化。答案B8小说中孙少安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_ 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中的形象特征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根据人物的言行、心理、他人的评价、环境的烘托等概括。根据文中的“看吧,他们分开才一两个月,人们就把麦田种成了什么样子啊!”概括第点;根据“他们家里最

89、大的煎熬,仍然是他大姐一家”“他和她,通过这个娃娃,更意识到他们是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当他们共同疼爱孩子的时候,相互看一眼对方,心间就会淌过那永不枯竭的、温暖的感情的热流”概括第点;根据“有些农民已经开始脱离土地,向外地和城镇流去。这些人大部分出去就是靠力气和手艺挣钱;也有些人鬼知道靠什么手段谋生呢”概括第点;根据“说是做生意,可这二流子两手空空,谁知到什么地方瞎逛荡去了”“他就又一头扑在了自留地里。做起圪塄帮畔,想多整出一块平地来,明年扩大蔬菜种植”概括第点。答案勇于改革:一年前,他推行分队生产的措施;关爱体贴家人:他对妻子的爱、对大姐家生活状况的担忧;富有长远眼光:思考农村一些农民的发展出路

90、和自己明年的生产;具有一定时代局限性:孙少安对王满银和金富等人离开土地的做法难以理解。9小说开篇写农历八月是庄稼人的美好时光,结尾又写农历八月农村的相关内容,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_ 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结构特征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从内容看,“庄稼人孙少安的心情和这季节一样好”“田家地的庄稼人多少年来破天荒第一次消闲了”“人们开始有时间赶集上会,做点小生意;手巧的庄稼人,鼓弄起了家庭副业”写出了农村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发生的喜人变化、孙少安等农民喜悦的心情;“做起圪塄帮畔,想多整出一块平地来,明年扩大蔬菜种植”写出了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91、“真是他自己也难以相信,几年前他梦想过的一种生活,现在开始变成了现实”表达了对农村改革赞颂的主题;从结构看,“农历八月,是庄稼人一年中美好的时光”“农历八月,麦子种毕”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答案开篇结尾前后呼应,有助于表现农村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发生的喜人变化;开篇结尾前后呼应,有助于体现孙少安等农民喜悦的心情,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开篇结尾前后呼应,有利于凸显对农村改革赞颂的主题;开篇结尾前后呼应,赋予故事情节以完整性,也和文章中间部分情节照应,结构严谨。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李铉,字宝鼎,勃海南皮人也。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月余便通。家素贫,常春夏务农,冬乃

92、入学。年十六,从浮阳李周仁受毛诗尚书,章武刘子猛受礼记,常山房虯受周官仪礼,渔阳鲜于灵馥受左氏春秋。乡里无可师者,铉遂诣大儒徐遵明受业。居徐门下五年,常称高第。年二十三,便自潜居讨论是非。撰定孝经论语毛诗三礼义疏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合三十余卷。用心精苦,曾三秋冬不畜枕,每睡,假寐而已。年二十七,归养二亲,因教授乡里。生徒恒数百人,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举秀才,除太学博士。及李同轨卒,齐神武令文襄在京妙简硕学,以教诸子。文襄以铉应旨,征诣晋阳。时中山石曜、北平阳绚、北海王晞、清河崔瞻、广平宋钦道及工书人韩毅同在东馆,师友诸王。铉以去圣久远,文字多有乖谬,于讲

93、授之暇,遂览说文仓雅,删正六艺经注中谬字,名曰字辨。天保初,诏铉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参议礼律,仍兼国子博士。时诏北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母怀文等草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隆之令铉与通直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参考得失。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杨元懿、宗惠振官俱至国子博士。(选自北史李铉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寻正国子博土/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B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

94、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C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D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以经入授”是教授经书的意思,不应该断开,排除C项、D项。“王人”是“送”的主语,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答案A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又叫表字,通常指在

95、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B论语,孔子的教学以及生活中的语录结集,相传由孔子编写而成。C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也可以用来指优秀人才等。D六艺,通常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孔子的教学以及生活中的语录结集,相传由孔子编写而成”错误,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答案B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铉幼时家贫,非常喜欢学习。因为家中贫穷,他便常常在春夏时

96、节参加农业劳动,到了冬天才入学学习;为了学习知识,他曾经拜多人为师。B李铉教授弟子,成效颇为显著。回家奉养双亲时,他曾在乡里教授弟子,学生数量常常达到几百人,燕赵一带能谈论经籍的,多出自他的门下。C李铉撰定典籍,因饱学被选用。他编定孝经等三十余卷;李同轨去世后,齐神武帝亲自在京城精选饱学之士教育皇子,他被齐神武帝选中。D李铉治学严谨,修改经籍谬误。他认为距离文学先圣所处的时代已经很久远了,经籍中文字多有错误,于是就在空暇时删改六艺经注中的错字。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应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

97、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齐神武帝亲自在京城精选饱学之士教育皇子,他被齐神武帝选中”错误,张冠李戴,由“及李同轨卒,齐神武令文襄在京妙简硕学,以教诸子。文襄以铉应旨”可知,应为“齐神武帝命令文襄精选饱学之士,来教育各位皇子,他被文襄选中”。答案C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乡里无可师者,铉遂诣大儒徐遵明受业。(5分)译文:_ _(2)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5分)译文:_ 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无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第一句关

98、键词“师者”“遂”“诣”“受业”;第二句关键词“以”“寡”“游”“未”。答案(1)乡里没有可以从师学习的人,李铉于是到大儒徐遵明处去接受学习。(2)因为乡里少有典籍,所以来到京城游学,读没有见过的书。参考译文李铉,字宝鼎,是勃海南皮人。九岁入学,抄写急就篇,一个月就通晓。家中一向贫困,常常春夏时节务农,到冬天才入学。十六岁时,跟从浮阳李周仁学习毛诗尚书,跟从章武刘子猛学习礼记,跟从常山房虯学习周官仪礼,跟从渔阳鲜于灵馥学习左氏春秋。乡里没有可以从师学习的人,李铉于是到大儒徐遵明处去接受学习。在徐遵明门下五年,常常是成绩最优秀的。二十三岁,就自己隐居起来研讨学术是非。编定孝经论语毛诗三礼义疏以及

99、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共三十余卷。用心精勤刻苦,曾三个秋冬不备枕头,每次睡觉,和衣打盹而已。二十七岁,回家奉养双亲,因而在乡里教授弟子。学生常有数百人,燕赵地方能谈论经籍的,大多出自他的门下。因为乡里少有典籍,所以来到京城游学,读没有见过的书。推举为秀才,任太学博士。到李同轨去世,齐神武帝命令文襄在京城精选饱学之士,来教育各位皇子。文襄选中李铉应旨,征召到晋阳。当时中山人石曜、北平人阳绚、北海人王晞、清河人崔瞻、广平人宋钦道以及善于书写的韩毅都在东馆,是各王的师友。李铉认为距离文学先圣所处的时代已经很久远,文字多有错误,在讲授空暇时,就阅读说文仓雅,删改六艺经注中的错字,名为字辨。天保初年,下诏李铉

100、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人参议礼律,仍兼任国子博士。当时诏令北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母怀文等人起草拟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隆之命令李铉和通直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讨论新历的得失。不久正式担任国子博士。废帝在东宫为太子时,文宣帝诏令李铉教他经书,得到优待礼遇。去世时,特赠官为廷尉少卿。回乡下葬,国君送别,儒士以这个为荣。杨元懿、宗惠振都任官到国子博士。(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辛弃疾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晩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注鹅湖,山名。在今江西铅

101、山县东北。辛弃疾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书咄咄:晋殷浩被废黜后,用手在空中书写,作“咄咄怪事”四字。唐司空图隐居山中,作休休亭记云:“休,休也,美也。既休而具美存焉。”汉班嗣书简云:“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枕簟”句写气候变化。虽未入秋,但秋意来袭。这种清冷的感觉,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也是词人心绪的外露。B“断云”句写江上风光。漂浮水面的片片烟云在落日的余晖中渐渐消散,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给人以阴冷的感觉。C“红莲”“白鸟”二句转写近景,池塘里红莲盛开,相互偎依,宛若喝醉

102、了酒的美人,堤岸上的白鹭却静静地兀立着。D“醉”字由荷花之红引出,“愁”字由鸟头之白生发,造意遣词,俱尽其妙。红莲白鸟互相映衬,境界优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既考查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查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给人以阴冷的感觉”对诗句画面意境理解错误,应该是描绘出一幅水远天长、苍茫无际的画面,给人苍茫开阔的感觉。答案B15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

103、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6分)答:_ 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情感的能力。先通读全词确定情感,再抓下阕主要内容来分析,充分理解注释的典故,还要抓住“咄咄”“休休”“衰”“懒”这些关键词语重点分析其情感。下阕的前两句“书咄咄,且休休”接连用典,借前人被贬的悲愤来抒写自己的悲愤;第三句“一丘一壑也风流”再化用典故,以故作旷达之辞来更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后两句看似写病后衰弱的寻常感觉,实则委婉含蓄地抒发了“英雄易老”的悲愤。最后知人论世,结合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恢复中原,不难得出他深恐无法为国效力的感叹。答案词人连用三个典故,看似向往安闲隐居的生活,实际上是悲愤故作旷达之辞,词人志在恢复中原

104、,却遭排斥打击,感叹自己病后精力衰退,深恐无法为国效力。(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_,_。(2)杜甫在登高一诗中“_,_”的名句,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3)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面对大千世界,发出慨叹,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答案(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时代来临,快餐文化开始_,并且不可避免地影

105、响着校园。由于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让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凭借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获得了众多莘莘学子的青睐。曾经,学生们捧在手里阅读的是课外书或经典名著,现在,学生们捧着手机、盯着电脑,更偏爱微博或各种网络文字。快餐式阅读和传统式阅读其实各有长短,(),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阅读很可能_, 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要想真正进行让心灵能够得到净化的阅读,传统式阅读仍是上选。人类通过阅读纸质文字来传承思想文化的历史已数千年,网络阅读不过数十年而已,就阅读效果而言,二者不能_。网络阅读不过是一种浅阅读,而传统阅读可以学习知识、充实思想,增加底蕴,提升品位,可以让读者

106、静下心来体味一种_的心境。所以我们还是多多地捧起书本阅读、拿起笔杆写作,做一个有思想境界、有文化底蕴、有人格修养的人吧!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大张旗鼓揠苗助长一概而论流连忘返B大行其道欲速不达相提并论流连忘返C大行其道揠苗助长相提并论逐宕失返D大张旗鼓欲速不达一概而论逐宕失返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大行其道:原指某种学术、道术正在盛行。现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成为一种风尚。大张旗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大。文中形容快餐文化盛行,应该用“大行其道”。欲速不达:想求快速,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

107、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根据下句“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应该用“欲速不达”。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不加区别地放在一起谈论或同等地看待。一概而论: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文中将“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相比较,应选“相提并论”。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逐宕失返:指随逐时俗,而不知返归根本,有贬义,故选B项。答案B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让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凭借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获得了众多莘莘学子的青睐。B由于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让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

108、式凭借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的特点,获得了众多莘莘学子的青睐。C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让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凭借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的特点,获得了众多学子的青睐。D由于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让电子阅读等新的阅读方式凭借快捷、有效、即时交互式、易查询的特点,获得了众多学子的青睐。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由于让”使画线句子无主语,应去掉一个,可排除B、D两项。“凭借”缺少宾语,应为“凭借的特点”。“莘莘学子”指众多学子,前面的“众多”赘余,排除A、B两项。故选C项。答案C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很多读者朋

109、友虽然迫于时间的限制,更多地选择了快餐式阅读B虽然很多读者朋友迫于时间的限制,更多地选择了快餐式阅读C很多读者朋友选择快餐式阅读虽然是迫于时间的限制D虽然很多读者朋友选择快餐式阅读是迫于时间的限制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A、C两项的主语是“很多读者朋友”,与原文后一分句的主语“这种典型的快餐阅读”不一致,属于转换话题,故排除;D项,叙述重点在“迫于时间的限制”,与下句不衔接,也排除。故选B项。答案B20下面是一则通知的主体部分,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指出并改正。(5分)学校打算于5月18日在学术厅举办天府文化专题讲座。我们应邀到了天府文化研究专家赵教授,

110、他将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图文并茂的材料,为大家带来具有天府味的文化大餐。请各班班主任认真宣传和组织,拜托同学们踊跃参加,提前到达学术厅,等着赵教授到来,听取他的精彩讲座。答:_ _解析(1)“打算”属于口语,通知应该用书面语,所以改为“计划”。(2)“应邀”是受到别人的邀请,此处是邀请赵教授,属于对象错误,改为“邀请”。(3)“拜托”是敬辞,请人帮忙办事,属于对象错误,改为“希望”。(4)“等着”属于口语,改为书面语“等候”。(5)“听取”改为“聆听”,表达尊敬之情。答案(1)“打算”改为“计划”(2)“应邀”改为“邀请”(3)“拜托”改为“希望”(4)“等着”改为“等候”(5)“听取”改为“聆

111、听”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例:封狼居胥、精忠报国,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中国人有爱国品质。材料:诚信敬业友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鞠躬尽瘁立木为信废寝忘食高山流水一诺千金刎颈之交答:_ _解析将所给材料,按“诚信、敬业、友善”将三组名句和六个成语分为三类,然后按示例组合即可,注意句式一致。答案示例:鞠躬尽瘁、废寝忘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国人有敬业品质。立木为信、一诺千金,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中国人有诚信品质。高山流水、刎颈之交

1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中国人有友善品质。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绝不能割断历史。(毛泽东)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就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日本自应神天皇朝以来,就传来了论语这一宝贵的准尺,如果束之高阁,而去寻求其他的规范,这不外是认识上的误区。我相信论语的教导是金科玉律,因而拳拳服膺躬行实践而不懈怠。(涩泽荣一,日本明治和大正

113、时期的大实业家,被称为“日本企业之父”)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校园演讲稿。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提导分析题干所给材料,谈古代文化对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性,谈论语对日本的影响。三则材料均突出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属于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可结合材料,就“为什么传承,如何传承”等内容加以分析论证。参考题目: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汲取文化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延续历史,传承文化。传承与坚守,体现出对文化的责任与情怀。传承优秀文化,创造优秀文化。例文弘扬传统文

114、化,增强文化自信文化曾经的缺失是中国难以治愈的疤,在那个闭关锁国的年代,中国这头曾经吼一吼都会令世界为之胆颤的雄狮,却一度沉睡不醒。自大的君主,愚昧的国人,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脱离导致我们几个世纪的落后,那些曾经的耻辱给中国文化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几个世纪后的今天,在所有人都认为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苏醒了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让中国文化再次站在巅峰,引领世界?历史的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千年时光弾指挥间悄然滑过,回想几千年前屹立于世界的中国文明那令人惊叹的四大发明,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以及一系列的科学成就,这些无一不昭示着中国文化曾经的繁荣与昌盛。而今,经历过近代那场持续一百多年的耻辱,有些人却不再相信

115、祖先代代传承至今的古老文化,转而把西方文化奉为经典,一味地批判中华文化的腐朽与落后。可是,请试想,假如中华文明真的没有与时俱进,那么为什么世界四大古文明如今只剩我们这一支还依然在迸发活力?为什么经历了如此多的坎坷,它依旧屹立于世界东方,岿然不倒?我们的文化一直都在创新啊,只是有些人不曾发觉罢了。就拿汉字来说,经历了小篆、隶书、楷书再到行书,到如今,简体汉字已被我们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设想一下,假如我们还要写那些笔画烦琐的字体来表达交流,那么生活中会平添多少不便啊!其实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信,因为它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因为它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也因为它曾带领中国冲向世界的巅峰!

116、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哪一项不是改变世界前进步伐的发明啊。而且中国的茶道、中国功夫、儒学思想更是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赞美中国是“物产丰富的天朝大国”,让无数的西方人神往。拥有着这样优秀文化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感到自豪?不必依仗于外国人的肯定,我们的文化底蕴本就比他们深,为什么还要他们来肯定?中国人少的只是那一份对于自己文化的信仰与自豪,只要再多一份自信和从容,我们一定可以让华夏文明在二十一世纪焕发出无与伦比的活力,让世界看到中国这头沉睡的巨狮在苏醒后究竟可以爆发出多么大的威力。孔子学院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开办,无数的外国人慕名进入;“中国年”在俄罗斯成功举办,吸引了大批

117、外国游客前往游览;中国的功夫之乡每年也都吸引大批外国人前来拜师学艺。这一切都证明了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吸引力。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强大了,这个国家才会真的强大。试问,一个只有GDP支撑的国家,又能在复兴之路上走多远?我们要继续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文化成为祖国崛起的坚强后盾。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自信。我相信,终有一天中国会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国文化会再次引领世界!点评本文紧扣材料,提出“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论点。行文流畅,条理清晰。开头提出论点,中间分析论证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及对世界文明进程所起的重大作用,有破有立,有理有据,言之凿凿,令人信服。结尾照应开头,重申论点并展望美好未来,结构严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