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闸北第八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在中国,凡识得几个汉字的人,无不知道唐代崔颢那首题名黄鹤楼的诗。也许全诗记不下来,但打头的这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总是能挂在嘴边的。正因为这首写黄鹤楼的诗,实在太家喻户晓,太脍炙人口,结果,反宾为主,主次颠倒,倒不是这首诗,因楼而名,而成了这座楼,因诗而存。想到这里,也很为文人手中的那支笔,能起到这样大作用而感到骄傲。说实在的,在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地位很不高,“九儒十丐”,与讨饭花子名列排行榜之尾
2、,让人很不提气。可诗人崔颢的这首诗,却能够使黄鹤楼屹立于武汉三镇。虽然这其间,几度沧桑,多次废兴,还休要看不起文人,正是这诗,才使黄鹤楼千年不倒。要没有崔颢的诗,对不起,这座楼恐怕早就完了。诗只八句,其实好读好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清人沈德潜编的唐诗别裁,对这首诗评价极高:“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则誉之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千古传诵,深入人心,以致人们能够习惯鹤去楼空的怅惘,而绝不能承受诗存楼无的遗憾。这首诗,即使
3、在唐代,崔颢刚一落笔,便不胫而走,很快就遐迩闻名,广为人知。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写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大诗人李白,登黄鹤楼后,突然涌上来赋诗一首的欲望,但见了崔先生的这篇作品之后,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李大诗人虽是一个狂得连“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主,但他承认人家写得好,叹了口气,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出,崔颢题诗在上头”,然后向后转,退出这场竞赛。崔颢的诗,让李白十分赞赏,同时启发了他的诗兴,当然也不排除有一点较劲的意思,这位唐代第一诗人,先后套崔先生的诗路,写过两首诗。第一首为约作于公元748年(天宝七载)的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4、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犹未尽的李白,公元760年(上元元年),滞留江夏期间,又作了一首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方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大家巨匠不害怕重复别人,即使仿作,摹描的痕迹仍在,但却因自己的才气,而能写出与崔作工力相敌、未易甲乙的佳构。尽管如此,李白的这两首力作,终究压不倒崔颢之绝唱。由此可见,崔颢的黄鹤楼,无论在当世,还是在后代,那在文学史上的不朽价值,是不由分说的,是毋庸置疑的,这才叫真正的传世。五十年代,建国初期,修建武汉长江第一桥的时候,嫌武昌
5、的原黄鹤楼碍事,拆了。在很长一段岁月中间,武汉有黄鹤楼之名,而无黄鹤楼之实。拆楼以后,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并没有动手重建,一直拖着,没有说修,但也从来没有人敢说一声从此不修黄鹤楼。最后,到底将楼修了起来,而且修得更堂皇。现在这座巍峨的仿古建筑,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重建起来的,成为武汉三镇一个亮丽的景点,一个标志性建筑物。在促成这座名楼再现武汉三镇的诸多因素当中,应该看到,崔颢的诗,是起到了“定盘星”的作用,诗在,则楼必存。文学,虽说是很小儿科的东西,但有时候,秤砣虽小,力拔千斤。一首不朽的诗,使一座建筑物安然无恙地流传千古,哪怕拆了还得再建,证明了文学在人民心目中的影响。1填写第段空缺的诗作名
6、_ (1分)2第段文字的标点使用不当,一“逗”到底。请从九处逗号中选出三处加以修正(写出序号,填上修正后的标点)。(3分)正因为这首写黄鹤楼的诗(1), 实在太家喻户晓(2), 太脍炙人口(3), 结果(4), 反宾为主(5), 主次颠倒(6), 倒不是这首诗(7), 因楼而名(8), 而成了这座楼(9), 因诗而存。(3分)3第段加点词“定盘星”,在文中的意思是_ 。(2分)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正是因为崔颢的诗,才根本性地改变了文人“九儒十丐”的历史地位。B引述沈德潜、严羽的诗评,是为了强调古人“诗存楼无”的千古遗恨。C李白诗作中虽也提及过黄鹤楼,但并没有留下直接描写
7、其景致的诗作。D黄鹤楼屡废屡建,直至重修得堂皇亮丽,才能够成为武汉的人文景观。5从全文看,文题“千古黄鹤”蕴含了两层涵义,请具体阐述。(4分) (1)_ (2)_ 6请联系课文所学内容,另举一例,论证“文学在人民心目中的影响”(限150字内)。(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我在乡村舞会上认识了麦西拉。他是一个漂亮温和的年轻人。可是我这个样子怎么能够走到他面前和他跳舞?我的鞋子那么脏,裤腿上全是做晚饭时沾的干面糊。我刚干完活,脏外套还没换下来。最好看的那一件还在家里放着呢于是我飞快地跑回家换衣服,洗了把脸,还特意穿上了熨过的一条裙子。可是,等我再亮晶晶地回到舞会上时,麦西
8、拉已经不在了,他已经走了!真是让人又失望又难过。但又不好意思向人打听什么,只好在舞会角落的柴禾垛上坐下来,希望过一会儿他就会回来的。等了好长时问,不知不觉都过了午夜两点。始终是那个在河边开着商店的塔尼木别克在弹电子琴。轮流有人上去唱歌。围着圆圈转着跳的月亮舞跳过了,“黑走马”也跳过了,三步四步也过了好几轮了,年轻人的迪斯科正在开始。院子里围簇的人越来越多,可是麦西拉就是不来。我在那里越等越难过,可为什么舍不得离开呢?总是会有人上来邀我跳舞,因为想跳而站起来笑着接受了。但心里有事,就是不能更高兴一些。今夜似乎没什么不同,场场不缺的阿提坎木大爷仍然来了,所有人都冲他欢呼。这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儿有趣极
9、了,总是出不完的洋相。他看向谁,谁就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更有意思的是,无论是什么舞曲他全都半蹲在地上扭“黑走马”,边跳还边“呜呜呜”地大声哼哼黑走马的调,并且只跟着自己哼的调踩舞步,电子琴那边的弦律再怎么响彻云霄也影响不到他。他兀自在喧闹的人群缝隙里入神地扭肩、晃动双臂,又像是独自在遥远的过去年代里与那时的人们狂欢。他半闭着眼睛,年迈枯老的身体不是很灵活,但一起一落间稳稳地压着什么东西似的有所依附,有所着落。好像他在空气中发现了惊涛骇浪,发现了另外一个看不到的,和他对舞的情人。音乐只在他衰老的、细微的、准确的,又极深处的感觉里。舞蹈着的时光是不是他生命最后最华丽最丰盛的时光?漂亮的姑娘娜比拉一
10、身的新衣服,往电子琴边招眼地一站,仰起面庞唱起了歌。歌声尖锐而明亮。那是一首我们经常听的哈语流行歌。全场的人都跟着低声哼了起来。我大声地问阿提坎木大爷娜比拉正唱着的那支歌是什么意思。他凑过耳朵“什么!什么!”地嚷了半天,最后才听清了并回答道:“意思嘛,就是喜欢上一个丫头了,怎么办?唉呀,喜欢上那个丫头了,实在是太喜欢了,实在是喜欢得没有办法了嘛,怎么办?!”我心里也说:“怎么办?”但是胖乎乎的家庭主妇阿扎提古丽却说:“这歌嘛,就是说你爱我、我爱你的意思。”那些嘻嘻哈哈瞎凑热闹的年轻人则这么翻译:“要是你不爱我的话,过一会儿我就去死掉!”麦西拉又会怎么说呢?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夜晚,我一个劲地想着一
11、个人,并且不知为什么竟有希望,可是在这样的夜晚发生的一切都无凭无据的啊午夜,人更多了。气温也降得更低了,所有人嘴边一团白气,没有跳舞的人站在空地里使劲跺脚。但是个个脸庞发光,神情兴奋,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往往是两个人跳着跳着就停下来,携手离开人群,去到挂满彩纸的树下、门前的台阶旁、柴禾垛边、走廊尽头的长凳上、安静的房间里进行另外的谈话没完没了今夜真正开始。我又呆了一会,胡思乱想了一会儿,真的该回家了。终于,凌晨三点钟时,我的“男朋友”库兰来了。他实在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伙伴,我们一见面就抱在一起,大声叫着对方的名字,边喊边跳、又叫又闹的。所有跳舞的人也都扭过脸看着我们笑。到现在为止,感觉才好了一些
12、,以往在舞会上感觉到的那种出于年轻才有的快乐又完整地回来了。我们跳着跳着就会大声地笑,也说不出有什么好笑的。这支舞曲像是没有尽头似的,节奏激烈。我浑身都是汗,但是停不下来,也没法觉得累。我旋转的时候,一抬头,看到了星空。而四周舞者们的身影都不见了,只剩一片热烈的舞蹈。库兰刚满五岁。脏兮兮、胖乎乎的,是个小光头。他和阿提坎木一样,也只跳黑走马,两支胖乎乎的小胳膊跟蝴蝶似的上下翻飞。更多的时候是扯着我的裙子满场打转,根本就是在疯闹嘛。我也不想一本正经地好好跳舞,就随他乱蹦乱扭着。我也不会跳黑走马的,我只会随着音乐拿架式。大家都说我架式摆得蛮像的。但我自己也知道,其中那种微妙的,微妙的或者说是“灵魂
13、”一样的东西吧,是自己所陌生的,是自己永远拿捏不稳的。今夜永无止境,年轻的想法也永无止境。但是库兰太厉害了,一支接一支地跳,精力无穷。快四点钟时,我已经跳得肚子疼了;他还是跟刚刚开始一样起劲。一分钟都不让我休息,拽着我的裙子,一圈一圈地打转。可当我看到我的浅色裙子上被小家伙的小脏手捏黑了一大片的时候,突然一下子难过得快哭出来似的。7第段用“亮晶晶”来形容“我”参加舞会的情形,其表达效果是(1)_ (2)_ 。(2分)8第到段用“繁笔”描写人们对于同一首歌的种种理解,意在表现 。(3分)9对文中“乡村舞会”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第段一连串的短句节奏明快,表达出作者匆忙的心情,起到
14、欲扬先抑的作用。B第段写舞蹈种类丰富,渲染出舞会的热闹欢快,体现出乡村文化的勃勃生机。C“我”虽然越等越难受却不舍得离开的原因,就是因为不断有人上来邀“我”跳舞。D舞会的场景描写,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生动展现了乡村舞会的激情与活力。E作者在第段用“星空”为热烈的乡村舞蹈作背景,为舞会营造了热烈的氛围。F舞会的描写充满生命活力,使全文虽有失落与伤感但仍然不乏热烈的青春气息。10第段明明舞会已进入“午夜”,却为什么说“今夜真正开始”?(4分)11联系全文,简析下面句子在表达“我”的情感上的作用(任选一句)。(3分) (1)他半闭着眼睛,年迈枯老的身体不是很灵活,但一起一落间稳稳地压着什么东西似的
15、有所依附,有所着落。(第段) (2)可当我看到我的浅色裙子上被小家伙的小脏手捏黑了一大片的时候,突然一下子难过得快哭出来似的。(第段)12著名作家陈村在评价本文作者李娟作品风格时曾说:“很难想象一个一直生活在漠北极荒之地的女孩,能够写出如此清新、活泼、有内容的文字”。你认为本文是否也具有这样的特点?谈谈你的理由。(4分)(三)默写。(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6分) 13(1)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2)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3)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4)大抵观书先须熟读, 。(朱熹熟读精思) (5)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 (6)
16、,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是处红衰翠减, 。(晏殊浣溪沙) (8)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四)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1416题(8分)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杜甫晚年过江峡作旅夜书怀诗云:“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后人常将此二诗颔联加以比较,或称“李虽壮而杜骨力过之”,或称“未容优劣,二者皆有兴会”。【注】渡荆门送别:开元十四年,李白由三峡初次出蜀,作此诗。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
17、西北;自此以东,地势平坦。送别,意指江水送自己离别蜀中。 海楼:海市蜃楼。14李白与杜甫,世称 ,代表了唐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成就。(1分)15请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李诗画线句。(3分)16. 后人对李、杜诗颔联有两种评价,你的看法如何?请说说理由。(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2题。(16分)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0,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
18、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秦晋殽之战)17.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 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1分)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蹇叔之子与师( ) (2)穆公访诸蹇叔( ) (3)秦伯素服郊次( ) (4)乡师而哭( )19.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郑人使我掌
19、其北门之管 吾其还也B劳师以袭远 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C君见师之出 为吾子之将行也D余收尔骨焉 复驾言兮焉求20把上文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21. 同为“哭师”,蹇叔与秦伯的“哭”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22举例分析课文秦晋殽之战叙写战争的主要特点。(3分)(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327题。(14分) 净因院画记苏轼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
20、,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与可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迭遂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未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盖达士之所寓也欤!昔岁尝画两丛竹于净因之方丈,其后出守陵阳而西也,余与之偕别长老道臻师,又画两竹梢,一枯木于其东斋。臻师方治四壁于法堂,而请于与可,与可既许之矣。故余并为记之。必有明于理而深观之者,然后知余言之不妄。【注】与可:文同,字与可,当时著名画家,作者表兄。厌:满足。方丈:佛寺长老或住持居室。23苏轼,字 ,高中阶段我们学过他的
21、作品 。(2分)24第一段“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一句中,“工人”的意思是 。(2分)25以下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与可的画作不合常形却合常理。B与可为净因院前后共计作了两幅画。C作者认为与可的画既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特征又体现内在神韵。D本文是作者应道臻师的邀请而写作的。26. 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3分)27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二、写作(70分) 28作文以“水到渠自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闸北第八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答案一、(16分)1(1分)登金陵凤凰台2
22、(3分)序号(2);修正后的标点“、”序号(6);修正后的标点“。”序号(8);修正后标点“;”附:正因为这首写黄鹤楼的诗实在太家喻户晓、太脍炙人口,结果,反宾为主,主次颠倒。倒不是这首诗,因楼而名;而成了这座楼,因诗而存。3(2分)对促成黄鹤楼的重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4(2分)C5(4分)(1)作为武汉人文景观之一的黄鹤楼从建楼伊始,至今已流传千古,期间虽经历拆楼、重修,今日却依旧巍峨。(2)唐代诗人崔颢的诗黄鹤楼,在中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并且对促成黄鹤楼的重修起到了力拔千斤的作用,显现了文学在人民心目中流传千古的影响力。6(4分)要点:课内所学文学作品篇名(1分);结合作品具体阐述“文学在
23、人民心目中的影响”(2分);语言通顺流畅(1分)示例:无论是归去来兮辞还是桃花源记抑或是饮酒,在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笔下,“田园”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地域名称,更代表了一种简单无忧的生活方式,一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闲适意境。千百年来,人们从陶渊明的诗文中寻觅到摆脱生活的桎梏的方式与归宿,这不能不说是文学对人们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二)712(20分)7(1)突出“我”装扮一新、光彩照人的样子(2)衬托出“我”愉悦向往的心情(2分)8“我”对麦西拉的爱慕,以及对于这份感情悬而未知的忐忑。(“我”爱麦西拉,但不知道麦西拉爱不爱我。或:不同的生活经历的人对爱情有不同的理
24、解)(3分)9D、F(4分)10.(1)直到现在,欢快的舞会才开始渐入佳境;(2)对于拥有爱情的人,真正的快乐从现在开始;(3)隐含了作者因为心上人久候不至产生的隐隐的失落感。(4分,答对2点即给满分)11(1)表现出阿提坎木能够在舞蹈中寻找到情感的寄托,与下文“我”对于舞蹈“灵魂”拿捏不稳形成对比。(2)“我”试图以全情投入跳舞,化解内心的失望,但是最终无法排遣,通过情绪上的陡转,写出了作者强烈的失落感。(3分)12.(4分)本文同样体现了清新、活泼、有内容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于淳朴热烈的乡村舞会场景的描写,表达出一个少女盼望自己意中人的纯真美好的情感,语言清新自然,不做作。【参考角度】(1)
25、生活感受描摹准确。例如:用“尖锐而明亮”来形容女孩的歌声。用“嘴边一团白气”突出了北疆夜晚气温低的特点。(2)短句选择节奏明快。例如:第一小节通过干净的短句,表达出一个女孩希望给心上人留下美好印象的急切而略显慌乱的心情。(3)场景转换干净利索。例如:全文三个场景之间不加过渡,使得全文节奏显出轻快的特点。(4)句子连缀跳脱活泼。例如:句子之间很少使用关联词。(5)内容叙述幽默俏皮。例如:如库兰跳舞一段,先说库兰是“男朋友”,到下一小节才解释其是五岁男孩的身份,使读者在错愕中发出会心一笑。(6)情感基调纯净自然。纯净真挚的感情贯穿全文的主线,但同时也充满了对于家乡音乐舞蹈的热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26、(三)13题(6分)13(任选6空)(6分)(1)人非生而知之者(2)叶上初阳干宿雨(3)心远地自偏(4)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5)吾将上下而求索(6)纸上得来终觉浅(7)苒苒物华休(8)何当共剪西窗烛(四)14-16题(8分)14李杜(1分)15要点: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了满月映入江水、云霞绚烂多姿的奇丽景象,表达了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和喜悦感。(3分)16要点:(1)两诗颔联都写大江和原野,景象雄浑,境界阔大。(2)李句简练明快,于苍茫中见少年豪迈之气;杜句精严沉郁,于宏阔中见志士垂暮之态。两人风格各擅胜场。(4分)(五)(16分)17编年(1分)l8(1)参与,参加(2)咨询,询
27、问(3)停留,驻扎(4)通“向”,向着,对着(4分)19C(2分)20劳而无功(既疲劳又无所成功),一定会产生背离的心思;并且(况且、再说)行军千里,难道谁还会不知道?(3分,“悖”、“其”各1分,其余1分)21蹇叔哭师是因为预见师必败子不归,秦伯哭师是因为自责已拒谏将受辱。(答对l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22不详写战争的场面(1分),着重写战争的前因后果(写议战)(1分)举例略。(1分)(六)(14分)23(2分)子瞻前赤壁赋(石钟山记水调歌头)24(2分)(一般的)画工(画师、画匠)25(3分)C26(3分)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是多角度描绘文与可画作生动逼真、姿态万千的特点(1分);
28、再用散句表明苏轼对其画作境界“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高度赞美(1分)。句式参差,富于变化(1分)。27(4分)赞扬文与可绘画不但能得到竹石枯木的形似,更重要的是能够画出其精神,做到神似(1分);借此来表明自己的绘画理论(1分):绘画者用艺术表现事物之形时必得寓其理于中,(1分)既将客观事物精确再现,又将画家的主观意趣得到了完满的表达,使人们的欣赏要求得到满足(1分)。(七)(70分)28.评分标准一类卷(63-70)基准分67分准确理解材料,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采。二类卷(52-62)基准分57分理解材料基本准确,角度较恰当,立意较深刻,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三类卷(41-51)基准分45分能理解材料,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四类卷(21-40)基准分29分偏离材料,角度或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五类卷(20分以下)(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说明:(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文面不整洁,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w.w.w.k.s.5.u.c.o.m- 1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