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4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655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4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4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4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4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4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4学案: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优化提升学生用书P11),学生用书P11)一、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治世”和“盛世”的含义以及出现的原因1“治世”和“盛世”的含义:在封建社会里,封建朝廷让多数农民(自耕农)保有一些剩余生产物,得以维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和进行再生产,社会上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秩序安定、矛盾缓和、民族和睦、文化昌明等现象,这就是所谓的“治世”或“盛世”。2“治世”和“盛世”出现的原因(1)根本原因:封建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适应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具体原因前朝末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沉重打击,迫使新王朝的统治者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素质,善于用人纳谏,居安思危。经济上采取重视发展生产

2、的措施,政治上注意整顿吏治。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互通有无。广大劳动人民辛勤的生产活动,为盛世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科技新成果等因素。二、全面认识古代中国的国家统一1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2)民族融合的不断加强使民族矛盾逐渐缓和,中华民族内部凝聚力的日益加强是封建国家统一的基本原因。(3)中央集权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发展。(4)中原汉族先进文化的吸引力,使少数民族的统一向心力不断增强。(5)统治者注意采取维护国家统一的政策。(6)长期战乱后,人民渴望统一。(7)卓越的历史人物致力于统一的伟大作用。2影响(1)保

3、持了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2)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4)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5)有利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6)有利于边疆的巩固和开发。(7)有利于建设大型社会工程,如水利设施、长城等。(8)有利于抵御少数民族政权的掠夺。(9)有利于抵御外国的侵略等。3借鉴(1)发展经济实力,为统一奠定坚实基础。(2)争取政治优势,为统一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3)增强军事实力,为统一提供可靠的保证。(4)纵观中国古代历史,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5)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不以少数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三

4、、唐太宗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特点1民族关系:既有战争又有和平相处,对外则进行了广泛的交流。2对外关系的特点(1)唐朝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开明、灵活。(2)唐朝与各民族、各国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其中唐朝居主体地位。(3)交往范围广、交往程度深和对双方影响程度深。(4)各民族的发展促进了边疆的开发,也促进了唐朝边疆的扩大。(5)和平往来是各民族对外相互关系的主流。,学生用书P1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有蛮夷曰道。摘自汉书材料二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

5、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摘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设置的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的中央政务机构和地方行政区划。(2)根据材料二,列举唐管辖民族地区的举措。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简要指出在处理边疆诸问题上唐与秦的不同之处。解析 (1)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解题时紧扣“处理边疆民族事务”“中央政务机构和地方行政区划”,依据史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央是“典客”,在少数民族“有蛮夷曰道”,另外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设置四郡,解决百越问题。(2)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运用及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结合史料及所学

6、知识,紧扣“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综合第一小问的解答,比较分析得出秦朝与唐朝两者在任命上不同。答案 (1)列举:在中央设置“典客”;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道”;解决百越问题后,设置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2)举措:设置羁縻都督府、州,当地民族首领世袭官职。不同之处:秦任命官吏实行行政管理,唐则加以羁縻。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委御史台有“鞠(j:审问)案禁系”之权。摘编自邱永

7、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摘自吴兢贞观政要卷二求谏(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到君明臣廉的。解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得出增加御史人数;由“于台中置东西二狱”得出增设下属部门;“委御史台有鞠(j审问)案禁系之权”得出

8、扩大御史的职权(赋予拘禁权力)。(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得出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第二小问,综合上述材料,根据材料一信息“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得出以御史制度约束官吏,根据材料二信息“主欲知过,必藉忠臣”“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得出强调自省、纳谏;正人与正己相结合。答案 (1)特点:增加人数;增设下属部门;扩大职权(赋予拘禁权力)。(2)原因:隋炀帝暴政;大臣不敢进谏。分析:通过自省、纳谏防止或纠正决策失误;以御史制度约束官吏;正人与正

9、己相结合。3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

10、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请回答:(1)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兼听”“冀凭直言”等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等角度作答。(3)限定从“帝王政治”的角度评价唐太宗的“君道”,可结合唐太宗统治的目的、对唐朝及后世统治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 (1)内涵:严肃法令,遵守法律;减少独断,广任贤良;兼听纳谏,

11、激励直言。(2)因素:隋朝无道而亡(农民战争的威力);传统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大乱初定,经济凋敝。(3)评价: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开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现,成为古代统治者的“明君”理想。但唐太宗的“君道”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其实施有赖于帝王的个人品质,唐太宗晚年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君道”。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雍正五年(1727)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陈锋等中国经济通史材料二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

12、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1)材料一中的“台湾归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指出材料二所述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的政治意图。(2)据上述材料,评述康熙帝统一台湾对加强闽台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解析 (1)第一小问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分析;第二小问注意统治者不论采取何种措施,其最终目的和意图都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自身统治。(2)注意回答的角度是从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涉及福建和台湾加强经济文化联系的积极作用。答案 (1)

13、背景:镇压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统一已成历史趋势;殖民势力的入侵,威胁清王朝的统治。意图:加强对台湾的管辖。(2)作用:经济上,大量移民进入台湾,缓解了福建沿海人口和生活压力,促进了台湾经济开发;文化上,输送福建教育人才,促进台湾文化教育发展。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公哉!章太炎秦政记:古代的国君,凡属施政公平的,没有谁能比秦国更富有成效。秦始皇居于王位而统治天下,而他的子弟却没有官职。他所任用的将相李斯、蒙恬等人,都是功臣良将。但对名门大族,却加以诛灭,不让他们兼并扩张。(1)王夫之评价秦始皇“

14、私”,而章太炎评价秦始皇“公”,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各自的论据。(不可照抄材料)(2)从材料可见,就对秦始皇评价的方法而言,王夫之和章太炎都存在相同的缺点和优点,请予以说明。解析 (1)根据材料“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可知,王夫之认为秦始皇之“私”在于皇位传与子孙后代;根据材料“他的子弟却没有官职。他所任用的将相李斯、蒙恬等人,都是功臣良将。但对名门大族,却加以诛灭,不让他们兼并扩张”可知,章太炎认为秦始皇之“公”在于未分封其子弟,任用有才能的人,打击豪门贵族。(2)缺点:根据史学理论,王夫之、章太炎都没有对“公”“私”作出明确的规定;对秦始皇的评价都只从单一方面论述,不够全面;二者对“公”“私”的

15、论述都存在一定夸大的成分。优点:二者都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答案 (1)王夫之认为其“私”:天下为一己私有,皇位私传子孙后代。章太炎认为其“公”:施政富有成效;任人唯贤,打击世袭贵族。(2)缺点:没有对“公”与“私”做定义规范,不能使用相同定义来进行讨论;只抓住秦始皇某些方面来评价,不够全面;对“私”与“公”均有夸大的评价;对“公”与“私”不是以对生产力、人民群众是否有利来做标准评定。优点:基本上能根据史实来讨论;没有对与自己不同观点的人进行人身攻击。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们通常认为太宗之治(626649)是唐代“理想制度”的形成时期,是一个以良好和井井有条的施政著

16、称的经济期。8世纪后期和9世纪的作者在怀旧时当然把它说成是黄金时代。但事实上太宗在执政时并没有制定新制度,政府的政策也没有大变化。政府的基本结构、行政细节以及政府干预的限度这一十分重要的问题早在隋代已被建立和解决,只是在唐高祖时稍加修改后又被采用,并体现在624年颁布的一些法典化的法律中。费正清、崔瑞德剑桥中国史隋唐史材料二唐朝开国之君虽为高祖,然其事业,实在大部分是太宗做的。高祖传位于太宗,遂开出公元627至649的23 年间的“贞观之治”。历史上记载他的治绩,至于行千里者不赍(带着之意)粮,断死刑岁仅39 人,这固然是粉饰之谈,然其时天下有丰乐之实,则必不诬的了。隋、唐时的制度,如官制、选

17、举、赋税、兵、刑等,亦都能将前代的制度加以整理。吕思勉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二,两位学者是如何评价唐太宗在“制度”上的作为的。(2)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在政治、经济及律法等方面有什么建树?简要评述明君、盛世与制度的关系。解析 (1)根据材料一“但事实上太宗在执政时并没有制定新制度,政府的政策也没有大变化。政府的基本结构、行政细节以及政府干预的限度这一十分重要的问题早在隋代已被建立和解决,只是在唐高祖时稍加修改后又被采用”可知,该学者认为唐代“理想制度”在唐太宗之前已经确立,唐太宗只不过是简单继承,没有新的作为;根据材料二“隋、唐时的制度,如官制、选举、赋税、兵、刑等,亦都能将前代的制度加以

18、整理”可知后者认为唐太宗能继承和有效整理前代各项制度,并加以实施。(2)第一小问建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政治、经济和法律方面的贡献为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推行均田制,制定唐律;第二小问关系,根据所学知识,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明君是盛世出现的重要原因,明君需在继承和完善前代制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明君需要制度的制约,盛世更需要有制度的保证。 答案 (1)评价:前者认为唐代“理想制度”在唐太宗之前已经确立,唐太宗只不过是简单继承,没有新的作为;后者认为唐太宗能继承和有效整理前代各项制度,并加以实施,由此开创出“贞观之治”的繁盛局面。(2)建树: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度;推行均田制;

19、制定唐律。(答出三点即可)关系:明君是盛世出现的重要原因;明君需在继承和完善前代制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明君需要制度的制约;盛世更需要有制度的保证。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学士索额图请诛诸臣之建议撤藩者,上不许,惟驰诏止闽、粤两藩勿撤。削吴三桂官爵,宣示中外,下其子应熊及家属与狱。察哈尔、科尔沁诸蒙古各请兵马从征讨伐,诏回牧听调。西藏达赖喇嘛奏言:“三桂若穷蹙请降,可宥其一死;倘竟鸱张,不若裂土罢兵。”(清)魏源圣武记卷二康熙勘定三藩记上材料二臣源曰:恭读平定三逆方略,而知期战胜与朝庙者数端:一则不蹈汉诛晁错之辙,归咎于首议撤藩之人;二则不重达赖喇嘛裂土罢兵苟且息事之请,力申天讨;三

20、则不宽王贝勒老帅养寇之罪,罚先行于亲贵;四则论录绿旗诸将等,以从古汉人叛乱,至用汉兵剿平,岂有满兵助战?故一时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孙克让奋于陕(清)魏源圣武记卷二康熙勘定三藩记上(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处理三藩之乱问题上,朝野有哪两种意见?康熙帝的主张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措施?(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取得胜利的原因。解析 (1)第一小问意见,材料一中“大学士索额图请诛诸臣之建议撤藩者”说明朝中以索额图为代表的官僚主张不撤藩。材料一中“西藏达赖喇嘛奏言:三桂若穷蹙请降,可宥其一死;倘竟鸱张,不若裂土罢兵”说明地方以达赖喇嘛为代表主张割土分裂。第二小问康熙帝的

21、主张及措施,材料一中“上不许,惟驰诏止闽、粤两藩勿撤。削吴三桂官爵,宣示中外,下其子应熊及家属与狱。察哈尔、科尔沁诸蒙古各请兵马从征讨伐,诏回牧听调”说明其主张为平定三藩,措施是削夺吴三桂的官职,将他的儿子下狱,调兵征讨。(2)材料二中“恭读平定三逆方略,而知期战胜与朝庙者数端”体现其原因为讲究策略;材料二中“不重达赖喇嘛裂土罢兵苟且息事之请,力申天讨”体现其原因为态度坚定;材料二中“不宽王贝勒老帅养寇之罪,罚先行于亲贵”体现其原因为赏罚分明;材料二中“论录绿旗诸将等,以从古汉人叛乱,至用汉兵剿平,岂有满兵助战”体现其原因为重用汉人和绿营。答案 (1)意见:朝中以索额图为代表主张不撤藩,地方以

22、达赖喇嘛为代表主张割土分裂。主张:康熙帝主张平定。措施:采取了削夺吴三桂的官职,将他的儿子下狱,调兵征讨等措施。(2)原因:讲究策略,分化三藩联盟;态度坚定,不与吴三桂讲和,坚决镇压;赏罚分明,即使是满族贵族,战争不力也要受到处罚;重用汉人和绿营。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熙诗昭君墓南北分天地,存亡见庙谟。含悲辞汉主,挥泪赴匈奴。目睹当年冢,心怀四海图。葆旌巡远徼,蕃落效驰驱。欲笑和亲失,还嫌饵术迂。开诚示异族,布化越荒途。漠漠龙沙际,寥寥雁塞隅。偶吟因有触,意独与人殊。材料二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溯至汉唐宋至明,历代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附如我朝者,

23、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1)谈谈你对材料一中“意独与人殊”的理解。(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的民族政策及其意义。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欲笑和亲失,还嫌饵术迂。开诚示异族,布化越荒途”的信息可知康熙“意独与人殊”的原因是对西汉和亲政策持否定态度,认为对少数民族要开诚布公,以诚相待,才能相互信任,友好相处,布德政于荒途。(2)第一小问政策,根据材料二中“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可知其政策为和平安稳的方式为主,武力征讨为辅;第二小问意义,结合对国家稳定和民族关系的影响分析作答即可。答案 (1)理解:康熙对西汉和亲政策持否定态度,认为对少数民族要开诚布公,以诚相待,才能相互信任,友好相处,布德政于荒途。(2)政策:和平安稳的方式为主,武力征讨为辅。意义:促成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发展,为我国近代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