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九 中国经济近现代化的历程【知识梳理】 经济的近现代化,就是从封建自然经济走向工业化。在生产力上,从手工生产向机器大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1.中国经济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1)起步阶段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19世纪6090年代)表现: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先后兴办了一批军事和民用工业,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标志着中国工业化的起步。19世纪60、70年代,由于外商企业和洋务运动的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查实前成为工业近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特点:担
2、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国经济近代化是在民族危机下的一种反应,不是主动和自愿的;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发展,并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军事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2)初步发展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表现: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特点:担负近代化的主角是民族资产阶级;经济近代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近代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是轻工业发展比较迅速。(3)近代化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表现:国民政府建立以后
3、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193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80%,其中轻工业发展较快,交通运输业有相当进展,重工业和农业也有所发展。民族工业有显著发展,中国人民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厂矿被日军吞并,国统区企业受官僚资本企业积压而萎缩。抗战胜利以后,由于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和美国商品的倾销以及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特点:担负工业化主导地位的是官僚资产阶级,官僚资本迅速膨胀,逐步建立起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控制。由于战争、日本的掠夺和官僚资本的挤压,民族资本主义衰败。(4)工业化发展新阶段社会主义
4、工业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表现:“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的落后面貌,能够制造汽车、飞机,钢铁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为现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建设虽然遭受很大挫折,但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建立了大庆、胜利、大港等大型油田和武钢、包钢等大型钢铁基地,建成第二汽车制造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工业现代化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许多工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许多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到达世界先进水平,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特点:担负现代化领导地位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其间有过挫折,改革开放以来取得重大
5、成就。由学习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 中国社会各阶层对经济近现代化的探索(1)地主阶级地主阶级抵抗派在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地主阶级洋务派在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开端,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并在客观上对外国侵略起了抵制作用。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但因主观上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最终遭到失败。(2)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资
6、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迫切愿望。(3)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为中国实现革命的转变奠定的经济和阶级基础。(4)无产阶级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实行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并在根据地建设了一批工业企业,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中国得以出现和发展。新中国在独立建国、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有农村为主的农业社会转变到城市为主的工业社会,全面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先后进行了社会工业化建设和改造,社会主义现
7、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被迫停顿。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重新起步,先后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扩展到工业领域。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兴工业化经济的发展方向。规律总结 中国近代化两个目标: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三条主线:一是经济近代化,即从封建自然经济向经济工业化的转变,包括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经济制度、经营方式;(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开始经济近代化,主要历史事件有洋务运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的建设);二是政治民主化,包括反对和消灭
8、封建主义,反对外来侵略或干涉,以实现政治独立,建立民主制度;(农民阶级为政治民主化的斗争,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实践,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政治民主化的努力和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果);三是思想解放解放潮流(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前,资产阶级从“学制度”到“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重点解读】1. 中国早期工业化发展的特点 (1)受内部封建势力的顽强抵制和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掠夺,发展缓慢,经历曲折。 (2)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扮演过微妙角色,资产阶级
9、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 (3)先天不足(指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4)畸形发展。(近代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协调,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例很小,地区分布不平衡,部门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尤为微弱)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在近代中国,就经济总量而言,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就近代工业而言,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占优势。民族资本不仅弱小,而且比例失衡。轻工业多,重工业少,轻工业快,重工业慢,小工厂多,大工厂少。生产技术落后,基础工业很薄弱,连一些日用品都需要进口。地区配置不平衡,大都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在帝国主义、封
10、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压迫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极其艰难的,兴盛是十分短暂的。3. 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因素 (1)缺乏资金、人才、技术(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历史原因。) (2)传统思想的束缚(重农抑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 (3)三座大山的压迫(即帝国主义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4)决策失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一般从轻工业,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同时,农业也相应变化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而中国是从重工业开始的,农业一直是传统农业,拖了工业化的后退。) (5)缺乏政治
11、前提(发达国家工业化之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为工业化提供了保证。而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才掌握政权,开始大规模工业化。这就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6)客观环境的制约(近代史上,战争、革命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4.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1)近代前期,在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之外,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但仍以自然经济为主。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与经济的基本形式,它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和经济单位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排斥社会分工,基本特征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
12、会分工的发展,自然经济渐趋瓦解。商品经济:是以生产商品为特征的经济关系,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商品经济在我国封建社会早已存在,但在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的情况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处于从属地位,起着补充作用。它较之自然经济的闭塞性和迟滞性,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进取性。明清时期,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办工厂,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移植到中国,这样中国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从19世纪60年代起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逐渐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资本主义萌芽
13、的基础上,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它是近代前期最进步、最革命的经济成分,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它先前不足和后天畸形的缺陷。(2)近代后期,中国社会又出现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等经济形式,中国的经济结构更加复杂。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通常指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资本,它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是为了适应列强在华倾销商品、输出资本和掠夺资源而产生的。它不是中国经济正常发展的必然结果,起步时就以垄断形式出现。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革命性的经济形式,但不是一种完整的经济形式,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14、是处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的过渡形式。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主要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或解放区的经济基础,由多个经济形式构成个体小农、小工商业者、开明的地主富农、民族资本企业以及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农业互助经济和公有性的军事和民用企业等。(3)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相互关系: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同时其他四种经济形势的发展都在瓦解的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相互勾结,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和斗争。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济、官僚资本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同时又对他们具有依赖性。新民主主义
15、经济的发展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重重阻挠,其发展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发展趋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在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走向末路。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衰落消亡的过程中,中国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国民党政权走向覆灭。新民主主义经济日益发展的成熟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结束。5.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历程(1)1956年至1978年: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一直将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追求工业发展高速度的工业化道路作为中国的榜样。从1956年
16、到1978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针对苏联模式的弊病,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提出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然而自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以后,脱离实际的“左”倾错误愈演愈烈以及受到备战思想的影响,这些正确的思想并没有真正得到贯彻执行。(2)1978年至1975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逐步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主要表现在从国情和实际出发,降低高指标;贯彻农轻重均衡发展,改变过去因备战而强调的生产力布局向内地倾斜和全国均衡发展思想,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鼓励条件好的地区先富起来;改变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基础的思想,建立了多种经济成分
17、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利用市场机制来提高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对外开放。(3)1991年以来:针对我国生产能力逐渐超过市场需求,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的严酷现实,以及面临以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方兴未艾的历史契机,中国共产党自1996年开始探索一条新的工业化道路。2003年党的十六大明确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三、专题链接【高考导航】【高考趋势】本专题作为经济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习时要注意和中国古代经济发
18、展专题、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专题、苏联、亚洲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专题、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专题等专题相互联系,另外复习中要注意和当今社会热点如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古今中外的改革等相联系,找到其内部联系,同时注意学科间综合,比如政治科中的经济学知识、党的执政能力、以及地理科中的工业的区域分布、布局特点等知识相联系。(1)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实业救国一直是高考热点;(2)最近几年对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考查更是热点中的重点;(3)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对近代化道路的艰难性和曲折性考查较多外,近几年命题也比较注重对近代化探索中的主要成就进行考查;
19、(4)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历史阶段的经济建设方针、政策和工农业建设成就是今后命题新增考点的主要方向;(5)经济结构的历史变迁和现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是历史与现实的命题结合点,也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高考举要】 例1(2007年北京文综)下列体现洋务派“求富”的主张的实践活动是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设立农工商总局【答案】【解析】洋务派“求富”的实践活动就是创办民用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制造局都属于军事工业,轮船招商局属于民用企业,而农工商总局是戊戌变法法令内容之一。【点评】洋务派“求富”的实践活动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所急需的资金、燃
20、料以及运输问题,其次还要为了“和外国争利”,即同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客观上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是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并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例2(2007上海历史)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有效信息为“运送税、内地税”以及“豁除”,可见日本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生产商品
21、具有免税特权,因此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中国民族工业却得不到税收方面的保护。【点评】对于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要熟记,更要理解各项内容对中国的危害。例3 (2007广东文科基础)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解析】注意材料中“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因此可以看出封建主义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阻碍。【点评】分析此题材料可以得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
22、程中,既受到封建主义的压迫,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同时对外国资本主义又有一定的依赖性。例4 (2007年北京文综)民国初期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体系比较完整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A B C D【答案】【解析】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是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增长最快的只是纺织和面粉等轻工业,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南张北周”,南张指的就是张謇。【点评】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的原因,从国内来看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思潮以及群众性爱国运动推动,从国际来看,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例5 (200
23、7重庆文综)在抗日根据地建设的措施中,适应现实要求的经济内容是:A打土豪分田地 B废除封建债务 C限制富农经济 D减轻封建剥削【答案】【解析】注意时间限定是在抗日根据地建设,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债务、以及限制富农经济都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我党实行土地革命政策;抗战时期我党的农村政策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其实质是减轻封建剥削。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点评】要注意将我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特别是土地政策加以归纳和比较,比如土地革命、双减双交、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建国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例6(2007上海
24、历史)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A工商业改造 B统购统销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答案】【解析】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就是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因此在1956年最激动人心的是就是上海完成了工商业改造。【点评】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就是实行和平的赎买政策,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后期犯了“左”倾冒进错误,过快过急,工作过粗。例 (2007江苏历史)“文革”中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973年却出现复苏局面,这是因为A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25、着手恢复国民经济B“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毛泽东批评C“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答案】【解析】九一三事件以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解放老干部,提出批极左思潮,同时对国民经济进行恢复,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的局面。【点评】十年 “文革”,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但是也取得一些成就,但决不是“文革”的功劳,恰恰是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人民抵制“左”的错误,着手调整和整顿,广大干部群众辛苦劳动的结果。例(2007广东文科基础)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19561966年经济建设
26、在曲折中前进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答案】【解析】新中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大跃进”期间“以钢为纲”,重工业畸形发展,农业遭到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956年1966年十年期间,社会主义建设有失误,也有成就,所以是在曲折中前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在农村中取得突破。【方法指导】(1)掌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概况,分析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原因和影响。 (2)掌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线索,包括产生及发展的不同阶段(鸦片战争后、甲午战后、一战期间、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过渡时期),各阶段发
27、展的原因、特点及表现。(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发展及资产阶级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认识建国初期中共合理调整工商业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可能性和根本目的。(5)结合政治、地理知识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进程及得失。【专题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19世纪60年代,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展开,同时也开启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下列关于这场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是总理衙门B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现代工业C中国近代海军的重要舰船主要来自进口 D洋务运动彻底破产的
28、标志是甲午战争的惨败2. 19世纪60-90年代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早期阶段。下列关于该阶段工业发展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工业化的领导者是封建统治者 B该阶段工业主要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C此时近代工业的投资主要来自民间 D洋务派的民用工业最初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产生的3. 下列近代早期的企业之中,其地理分布按照从北到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曾国藩创设的军械所 李鸿章开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满洲贵族崇厚创建的机器制造局 左宗棠创建的船政局 A B C D4.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其中“近代”的含义是指A有民族资产阶级私人投资B产生发展于近代的中国C采用机器大生产的企业D受到西方近
29、代企业的影响5.中国早期民族资本没有涉及的行业是A航运业 B纺织业C军工业 D制造业6. 甲午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其原因包括A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D日本把勒索的大量赔款投资到中国企业7. 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其中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一个重要方面,这种解体的完全实现是在A鸦片战争后不久B甲午战争后列强大量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C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时期D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8.下面两图分别是1872-1894年、1895-1913年中国境内工业资本比重图,以下不能从图
30、中得出的结论是 1872年-1894年 1895-1913年A民族工业企业规模小、资金少 B民族工业在外资压迫下纷纷破产C外资工业资本雄厚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9. 新中国成立后的下列措施,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的有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企业 合理调整工商业 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全民大炼钢铁运动AB CD10. 建国以来,我国的工业经济体制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其中发生在50年代中期的改革A完成了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B建立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体制C形成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D根本推动力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11. 下列新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建设成就的取得,经历了全面建设和十年“文革
31、”两个时期的有 A包头钢铁公司B湖北第二汽车制造厂 C沈阳第一机床厂D胜利油田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步伐大大加快,下列各图的建设成就没有涉及到沿海地区的是 A宝山钢铁公司 B大秦铁路 C葛洲坝水利枢纽 D大亚湾核电站13.中国近代各阶级各阶层都进行了工业化的探索和尝试,其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是A地主阶级抵抗派 B农民阶级的领袖 C地主阶级洋务派 D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 14. 在整个近代史上,尽管仁人志士不懈努力,但中国远远没有实现工业现代化。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工业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轻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B重工业主要被外国资本控制C工业总产值基本超过了农业产
32、值 D在工业产值中,民族资本远远低于外资和官僚资本企业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与之相关的国际国内背景不包括A建国以来我党领导人民在工业化方面取得巨大成就B我国生产能力逐渐超过市场需求,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C信息化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方兴未艾D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二、材料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这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随着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
33、又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的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1)据材料一,归纳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所走过的独特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对中国社会有什么积极影响?材料二 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关图片 图一 研究张謇的一部专著 图二 周学熙创办的滦州矿务公司股票(2)材料二图一的历史专著,评价张謇为“中国近代化先驱”和“状元实业家”,你认为主要理由是什么?张謇是晚清的状元,并没有热心官场,而是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创办实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3)从图二中你得到哪些有效的历史信
34、息?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除了轻工业以外,重工业也有所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利用发行股票来募集资金。材料三 观察抗战时期的一幅漫画军权之下,图中的“湖南第一纱厂”在日本的武力侵略下被砸得稀烂。(4) 材料三表明抗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除了图中所表达的原因以外,还有什么因素?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摧残。因素主要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等。三、简答题:17.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环境资源代价过大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
35、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请回答:(1)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关于工业化建设的目标和特点是什么?(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业化建设中出现了什么失误?有何影响?其中为经济增长付出过大环境资源代价的突出事件是什么?(3)概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4)谈谈你对实现我国工业现代化的认识。专题测试答案1.B 中国出现的最早的现代工业是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的。2.A 此时期工业化的领导者是封建统治者指的是地主阶级洋务派。 3.D4.C 5.C 6.A B中国的自然经济完全
36、解体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是在一战期间,D日本把勒索的大量赔款投资到中国企业不符合史实。7.D8.B 9.B 全民大炼钢铁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环境污染严重,不利于工业化的发展。10.C 11. D 注意课本上两副关于建国以来建设成就的示意图。12. C 13. B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是资政新篇,其作者是农民阶级的领袖洪仁玕。 14.C 15.D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但还没有形成多级化的格局。二、材料题:16.道路:先军工,后民用;先重工业、后轻工业。影响: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刺激
37、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2)张謇是晚清的状元,并没有热心官场,而是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创办实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3)20世纪初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除了轻工业以外,重工业也有所发展;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利用发行股票来募集资金。(4)抗战时期,民族工业遭到摧残。因素主要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等。三、简答题:17.(1)目标:1953年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一五”计划明确规定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特别是:工业化建设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2)失误及影响:工业化建设发了左倾错误,片面追求工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大炼钢铁运动。(3)党和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加强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重视科技和教育的发展。(4)实现工业化,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结合起来。要吸收发达国家工业化路子的成功经验,更要从我国工业化发展的现状出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