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新华社记者周婷等四人由此写了一篇新闻特写别了,“不列颠尼亚”。别了,别了,“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n 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n 特写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课文朗读(3分钟)本文报道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英国王子查尔斯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离港的事件。文章报道了什么事件?n 凝重:庄重。n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n 瞩目:注目,把视线集中到一点上。n 子夜:半夜。n 易帜:变换旗帜,文中指降英国国旗、升中
2、国国旗。思考:本文由哪几个部分组成?1、导语(第1段)2、主体(第210段)3、结语(最后1段)“不列颠尼亚”号离港。具体报道了英方撤离的过程。英国结束对香港的统治。1、本文主体部分就是选取1997年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四个重要场景。快速读课文,找出英国撤退的四个场景?4:30。6:15。子夜时分。0:40。第一场景: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2-4段)第二场景: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57段)第三场景: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降落,五星红旗升起。(8-9段)第四场景: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第10自然段)按
3、时间顺序写了四个场景场景一: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场景二:下午6:15,添马舰东面广场降英国国旗。场景三:7月1日子夜时分,中英交接仪式,最后一次降下米字旗。场景四: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香港。象征意义英国对香港统治结束;中国恢复香港主权。1、找出文中哪些地方插入了关于背景描写的内容,并说说对这些背景的描写表明了什么。1、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香港已经回归,英国对香港的统治已经成为过去。2、一百
4、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n表明了英国对香港统治已经结束。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欣喜之情。n 从1841年1月23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n通过记录英国统治香港的时间,说明中国人民经过了漫长的等待。语言含蓄。如何理解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含义?一是指“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n 当年英国从海上入侵,统治香港;如今又从海上离去,结束对香港的统治。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本文报道了香港回归祖国的这一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人民对香港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的喜悦心情。本文中心一百多年前,中国为什么失去了香港?今天,香港能够顺利回归,你觉得有哪些原因?给你什么启示?香 港 维 多 利 亚 港 夜 景n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