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226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47页
2014语文二轮简易通(新课标)课件:专题2 考点4翻译文中的句子.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点四 翻译文中的句子(包括断句)高考真题寻踪年份高考试卷重要采分点2013山东卷看松庵记实词:负、植、见(通假)、凌、易、志、若虚词:尝、其、者、耶、之、盖句式:宾语前置、省略句、固定结构重庆卷吕氏春秋异宝实词:恶、闻(使动)、丈人、见(被动)虚词:以、所以、惟、乎句式:固定结构:其乎年份高考试卷重要采分点2012新课标宋史萧燧传实词:贤、否、治(活用),浇浮、东、西、治、与(多义),路(异义)虚词:以、安句式:省略句2013北京卷宋史曹彬列传标志词:也、及、故、者句式:句式整齐(对仗)2011广东卷清代名人轶事标志词:乃、也、此、者、然、既、其、殆句式:动宾结构、主谓结构考点思维精髓演练一

2、:译准实词、虚词1翻译下列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晋国苦盗,有郗雍者,能视盗之眼,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晋侯使视盗,千百无一虚焉。晋侯大喜,告赵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焉用多为?”文子曰:“吾君恃伺察而得盗,盗不尽矣。且郗雍必不得其死焉。”俄而群盗谋曰:“吾所穷者,郗雍也。”遂共盗而残之。对点精练晋侯闻而大骇,立召文子而告之曰:“果如子言,郗雍死矣。然取盗何方?”文子曰:“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君欲无盗,莫若举贤而任之,使教明于上,化行于下。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于是用随会知政,而群盗奔秦焉。(1)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译文:_(2)吾所穷者,郗雍也。译文:_(3)

3、使教明于上,化行于下。译文:_(4)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译文:_【思路指津】(1)察,观察;情,实情。(2)穷,困境;判断句。(3)“教”“化”,教化;“于上”“于下”介宾短语,应前置。(4)何为,表反问的固定句式。答案(1)观察他们眉眼间的表情便能够发现实情。(2)让我们陷于困境的,就是郗雍。(3)使教化在朝廷上得到提倡,在百姓中得到奉行。(4)老百姓如果有羞耻之心,那么还做什么窃贼呢?演练二:译好“特殊”2将下列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

4、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国语鲁语)【注】宣成:指春秋时期鲁宣公和鲁成公。妾:指婢女。(1)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译文:_(2)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译文:_【思路指津】(1)相,辅助;其,大概;爱,吝啬;华,使动用法。(2)“粗”“恶”,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美”,使动用法;“无乃乎”,固定结构;“不闻以妾与马”后承前省略“为国华”。答案(1)您担任鲁国的上卿,辅佐了两代国君,婢女不

5、穿绸衣,马不吃粮食,人们或许会认为您是吝啬的,况且这样又使国家不光彩啊!(2)别人的父老兄长吃粗粮穿破衣,而我让婢女和马匹穿好的吃好的,恐怕不是辅助君主的人该做的事吧?况且我听说凭借道德显荣才可以为国争光,没有听说因为婢女穿得好和马匹吃得好可以为国争光的。【参考译文】季文子任鲁宣公和鲁成公相国,没有一个穿丝绸衣服的婢女,没有一匹吃粮食的马。仲孙它劝谏他说:“您担任鲁国的上卿,辅佐了两代国君,婢女不穿绸衣,马不吃粮食,人们或许会认为您是吝啬的,况且这样又使国家不光彩啊!”季文子说:“我也愿意那样。然而我看到国家的百姓,那些父老兄长吃着粗粮又穿着破衣的很多啊,我因此不敢不节俭。别人的父老兄长吃粗粮

6、穿破衣,而我让婢女和马匹穿好的吃好的,恐怕不是辅助君主的人该做的事吧?况且我听说凭借道德显荣才可以为国争光,没有听说因为婢女穿得好和马匹吃得好可以为国争光的。”演练三:正确断句3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 际 天 人 作 为 小 歌 词 直 如 酌 蠡水 于 大 海 然 皆 句 读 不 葺 之 诗 尔 又往 往 不 协 音 律 者 何 耶 盖 诗 文 分 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选自李清照词论)答案 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

7、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盖诗文分平侧【参考译文】又有张先、宋祁兄弟以及沈唐、元绛、晁次等人辈出,虽然常常有妙语传世,但却整篇破碎,不能称为名家。到了晏殊、欧阳修、苏轼这些人,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歌词,应该就像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细细琢磨他们的词,句子都嫌雕琢得不够。而且他们的词又往往不协音律,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诗和文章只分平仄,但词却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还要分发音的清、浊、轻、重。演练四:信、达、雅(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廉希宪事略廉希宪,字善甫,畏兀(今作“维吾尔”)氏。公以辛卯五月二十五

8、日生于燕,适其父孝懿公廉访使命下,孝懿喜曰:“是儿必大吾门,吾闻古者以官受氏,天将以廉氏吾宗乎!吾其从之。”举族承命。公身材魁伟,举止异常。年十九,侍孝懿北觐,入侍世祖,上亦因其多智,有威容,论议宏深,恩顾殊绝。诸贵臣校射上前,一贵臣顾公,取三矢,似欲授公,公曰:“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诸贵假以劲弓,三发连中,诸贵惊服,曰:“真文武全材,有用书生。”国初,拜为平章政事。秉政日,中书右丞刘整以初附为都元帅,骑从甚都,诣门求见。公之兄弟凡十人,后皆至一品。公之弟蓟国公希贡犹布衣,为通报。公方读书,略不答。蓟公出,整复浼入言之。因令彻去坐椅,自据中坐,令整入。整展拜起,侧立,不予之一言。整

9、求退,谓曰:“此是我私宅,汝欲有所言,明日当诣政事堂。”及出,愧赧无人色。顷之,宋士之在羁旅者,寒饿狼狈,冠衣褴褛,袖诗求见,公之兄弟皆揶揄之。蓟公复为入言,急令铺设坐椅,且戒内人备酒馔。出至大门外,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诸儒但言困苦,乞归。公明日遂言于世皇,皆遂其请。是夜,诸兄弟问曰:“今日刘元帅者,主上之所倚任,反菲薄之;江南穷秀才,却礼遇如此其至。我等不能无疑。”公曰:“我是国家大臣,言动颦笑,系天下重轻。整虽贵,卖国叛臣也,故折辱之,令其知君臣义重;若寒士数十,皆诵法孔子者也。在宋,朝不坐,燕不与,何故而拘执于此?况今国家起朔漠,斯文不绝如线。我更不尊礼,则儒术且将

10、扫地矣。”公之作兴斯文若此,是大有功于名教者也。(选自元朝名臣事略、南村辍耕录,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将以廉氏吾宗乎 氏:作为姓氏。B诸贵假以劲弓假:借给。C整复浼入言之浼:派遣。D明日当诣政事堂诣:前往。【思路指津】联系前文“公方读书,略不答。蓟公出”这一语境,可以判断“(刘)整复浼入言之”中的“浼”应译为“央求、请托”。A.从语言结构推断“氏”应为动词,翻译成“作为姓氏”是正确选项;B.“诸贵假以劲弓”中的“假”可以联系成语“久假不归”判断其是正确选项;D.“明日当诣政事堂”中的“诣”可联系选修教材刺客列传中“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判断其是正确选项

11、。答案 C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廉希宪举止不同寻常的一组是()三发连中,诸贵惊服 公之兄弟凡十人,后皆至一品 公方读书,略不答因令彻去坐椅 及出,愧赧无人色 且戒内人备酒馔A B C D【思路指津】解题时应注意:(1)审清题干,明确方向。要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谁”“什么”“怎么样”等。(2)判明性质,识别错项。题干的要求往往是用抽象概念表述出来,而所列选项多为对具体事实的叙述,这就需要能够准确地判断“事实”的内涵、性质,由此判断是否符合题干要求。(3)把握规律,辨明陷阱。考题中常见的陷阱有三种:暗换对象,进程混乱,答非所问。本题从文章的内容理解角度考查信息筛选。说的是廉希宪的兄弟,是刘整

12、的表现,这两句均应排除。答案 B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廉希宪出生之时,其父孝懿公刚好被任命为廉访使。孝懿公非常高兴,认为廉希宪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B廉希宪十九岁时,随父亲北上侍奉元世祖。元世祖见廉希宪才貌出众,见识不凡,给予了他格外的恩宠。C廉希宪任平章政事之时,对登门拜访的中书右丞刘整极为冷淡,因为他认为刘整是不知君臣之义的叛臣。D滞留在北方的秀才们饥寒交迫,廉希宪不仅解除他们的困苦,还把他们举荐给元世祖,让他们得到重用。【思路指津】这类题一般以“选非”的形式考查,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

13、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本题从曲解词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D.“还把他们举荐给元世祖,让他们得到重用”在文中没有根据,原文说的是“诸儒但言困苦,乞归。公明日遂言于世皇,皆遂其请”。答案 D7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译文:_(2)整展拜起,侧立,不予之一言。译文:_(3)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译文:_【思路指津】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字字落实,做到“信、达、雅”。同时要掌握“留”(专有名词等)、“删”(不译的虚词)、“补”(省略成分)、“换”(古词换今词)、“调”(词序)、“选”(词义)、

14、“固”(结构)、“意”(意译)等翻译方法。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和省略句。(1)“亿”是一词多义,怀疑,猜测;“顾”,只是,表示轻微转折;“差”是副词,略微。(2)“展”,动词,施展,做;“予”,动词,给予。(3)省略句,省略了主语;“酒馔”,酒饭;“且”,连词,并且;“居止”,名词,居住的地方。答案(1)你难道猜想我不会射箭吗?只是我的箭弓稍微软了点。(2)刘整行拜礼后起身,在旁边站立,廉希宪不跟他讲一句话。(3)(廉希宪)恭敬地(把秀才们)迎入家里,陪他们坐着,摆出酒食,对待他们的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记下他们住的地方。【参考译文】廉希宪,字善甫,畏兀(今作“维吾尔”)人。在辛卯年(即公元1231年

15、)五月二十五日在燕出生,恰逢他的父亲廉孝懿被任命为廉访使(主管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的长官),廉孝懿高兴地说:“这个儿子一定会光大我的家门,我听说古时候有人用官职为姓氏,上天大概是要我用廉字为宗族的姓吧!我还是遵从(上天的这个意思)吧。”(从此)他的家族便都用“廉”为姓。廉希宪身材高大,行为举止异于常人。十九岁的时候,侍奉父亲廉孝懿向北朝见元世祖,(进入忽必烈的府第)侍奉元世祖,元世祖也因为他很有智谋,拥有威严的容貌,议论宏大精深,给予了他格外的恩宠照顾。许多显贵的大臣近前考察射箭,一个显贵的大臣回头看看廉希宪,取出三支箭,好像想要给廉希宪,廉希宪说:“你难道猜想我不会射箭吗?只是我的箭弓稍微软了

16、点。”众显贵的大臣借给他强劲有力的弓箭,他连续射了三支箭都射中靶心,各位显贵的大臣都惊叹佩服,说:“真是文武全才,是可以重用的书生。”国家建立初年,授予廉希宪担任平章政事(次于丞相的官员)。掌管政事的时候,中书省右丞相刘整因为刚刚归附担任都元帅,随从非常多,到廉希宪家门请求拜见。廉希宪的兄弟总共有十人,后来都官至一品。廉希宪的弟弟蓟国公廉希贡还是平民百姓,替刘整通报。廉希宪正在读书,丝毫不答复。蓟国公廉希贡出来,刘整又央求他进去通报。于是廉希宪就让人撤去座椅,自己端坐正中,让刘整进来。刘整行拜礼后起身,在旁边站立,廉希宪不跟他讲一句话。刘整请求退出来,廉希宪对他说:“这是我个人的住处,你想有其

17、他的话对我说,第二天应当到政事堂去。”等到刘整出来,刘整羞愧得脸上没有血色。过了不久,有些漂泊在外的南宋士人,饥寒交迫狼狈不堪,衣冠破旧,袖藏诗文请求拜见廉希宪,廉希宪的兄弟都揶揄他们。蓟国公廉希贡又给他们通报,廉希宪急忙令人安排座椅,并且告诫妻妾准备酒食。到大门外,(廉希宪)恭敬地(把秀才们)迎入家里,陪他们坐着,摆出酒食,对待他们的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记下他们住的地方。很多儒生只说自己的困难和苦处,乞求回去。廉希宪第二天就对元世祖上奏,都会满足他们的请求。这夜,他的兄弟问他说:“今天刘整元帅,是皇上所倚重和信任的大臣,你反而菲薄他;江南困顿的秀才,你却非常礼貌地对待。我们这些人不能没有疑问。

18、”廉希宪回答说:“我是国家的大臣,言谈举止,关系到天下的轻重。刘整的官位虽尊贵,却是背叛他的祖国和君主的人,所以我指责羞辱他,让他知道君臣正义的重要;像那数十个秀才,都是诵读遵循孔子之道的人,在宋朝,没能坐上朝堂,没能参与宴会,为什么要拘泥于这些呢?况且当今我们的国家是从北方沙漠崛起的,礼法教化淡薄。我对这些文人如果不尊重礼待,那么儒家的学术从此就将失传了。”廉希宪就是这样倡导礼法教化,这对儒家礼义的发展有很大的功劳。8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 饮 不 入 口 者 三 日 恸 辄 呕 血 扶 乃能 起 既 葬 结 庐

19、墓 所 诸 相 以 居 忧 无例 欲 极 力 起 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思路指津】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断开一些比较明确的地方。如“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其次,就是要抓住一些标志词。如“既”。答案 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葬/结庐墓所

20、/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起公。【参考译文】廉希宪的母亲去世,廉希宪率领族内的亲人举行古代的丧礼,廉希宪(悲痛得)三天没有吃饭,恸哭得呕出血来,被人扶着才能起身。葬了以后,就在坟墓旁建草棚居住,各位宰相以守丧超出先例(为借口)想尽力起用他,一起来到墓庐,听到廉希宪恸哭,最终不忍心劝说。文言翻译四步骤1审。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语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注意的重要文句,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2切。将文言文语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一地加以解释。解释六字法:留、换、补、删、调、变。3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

21、句。技巧强化4誊。在逐一查对落实到位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题卷上。誊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关注六个翻译采分点1句子大意。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准确翻译,确保句子通顺完整。2关键实词。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句中的关键词语,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3重要虚词。只要该词有意义,那就要翻译出来;若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也要体现出用法特点。4词类活用。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活用词的词性及词义,要将活用的词准确地译出来。5固定结构。古汉语中有些词经常连用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翻译时要注意这些“习惯句式”。6特殊句式。倒装

22、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被动句要译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略的内容补全。文言断句五技巧1寻找句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可以确定其是主语或宾语。2寻找句中的虚词,判断这些虚词是句首虚词、句中虚词,还是句末虚词。3寻找“曰”“云”等标志,确定对话的始末。4寻找对称(对偶)句式,判断前后断句。5寻找总分、分总的形式,依层次断句。文言翻译四字诀通读全文,领会大意;句不离文,词不离句;关键词语,辨别仔细;字字落实,注重直译;补充省略,调整语序;专词保留,多余删去;晦涩词句,通俗代替;翻译完毕,忠实原意。文意畅通,提升翻译质量1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雅”是译文的最高境界,非考场翻译所强求;对前两个

23、标准,则是严格要求。2既要字字落实,一一对应,保持直译,又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词语,使语句连贯通顺。3了解一下文意不畅的几种情况,做到不漏译、不误译、不乱译。4下笔之前,最好在草稿纸上写出几个关键词语,以便组织语言。译好之后可检查一下有无不通顺之处。5保持与原句语气、标点符号的对应。文言文断句五法1多诵读,凭借语感来断句。2利用语境,把握语句整体含意。理解了所断句子的含意,断句也就容易了。3抓好虚词类标志词,参照现代汉语的停顿特点断句。4通过语法分析划出句子成分,然后依据成分之间的关系断句。一句话中,谓语是主要成分,以谓语为分析中心,找到主语、宾语等成分,就找到断句的节点了。5充分利用古文

24、的修辞特点,帮助断句。古人喜欢在文章中使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来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考生可抓住这一特点来辅助判断。失分探源易错点一 随意性大,脱离文意【应对策略】遵循“原文在译文中字字有落实,译文在原文中字字有依据”的原则,关注关键的实词、虚词,注意特殊句式等。所有的语言语法现象都要在翻译中得到落实。先把单音节词语一一置换为双音节词,再在现代汉语语法的框架下,把这些双音节词组接成通顺的文句,注意译出语气来。辨症施治易错点二 译文生涩,不够畅通【应对策略】坚持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原则,直译要“一对一”地进行翻译,要竭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省略句、倒装句较多,而且词类经常活用,有时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够明确。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被原文束缚住,机械地采用直译,而是要采用意译,使句子语气顺畅,意思明确。意译,多用于一词或短语的翻译。点击此处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