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1113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4.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67页
201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讲课件:4.13《张衡传 》(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南朝最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晔 范晔(398445),南朝宋代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他少时勤奋好学,阅读大量经书史籍,擅写文章,通晓音律。历任秘书丞、太守、尚书吏部郎等职。他搜集有关后汉的各种史料,以东观汉记为基础,博采众家之说,编写成历史名著后汉书。他擅长写论赞,后汉书的一些记论传论,都被誉为名篇。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这“四史”均对我国的文学、史学有很大影响。“四史”之一的后汉书 后汉书为范晔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原计划写10纪、10志、80列传,共100卷。由于范晔被杀,10志没有完成。南朝刘昭为后汉书作注时,遂将司马彪续汉书八志

2、折为30卷补入范书。后汉书虽然继承了史记汉书的体例,但并不完全囿于旧有的模式,而是针对东汉一代的社会风尚和时代特点创设了一些新篇目,如专立皇后纪,增设“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和“列女”七个类传。特别是首创列女传,表彰“才行尤高秀”的妇女,为著名的女史学家班昭、才华出众的女诗人蔡琰等立传,重视和尊重妇女的社会地位,足见其杰出的胆识。本文记叙了张衡的高尚品德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以及他在文学、科学方面的成就,在政治上的作为;其中他在科技方面的才能和创造发明,是本文记叙的重点。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张衡的品格以及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第二部分():写张衡在科学技

3、术方面的成就,主要以候风地动仪为主进行介绍。第三部分():作者重点介绍了张衡在政治方面的才能。主题1:了解张衡所取得的成就,感受其高尚品德 1.张衡传叙述了张衡哪几个方面的情况?重点叙述的是什么?明确:本文记叙了张衡在政治、文学与自然科学三个方面的情况。重点记叙的是张衡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详细介绍的是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的外形、雕饰、内部构造、工作原理及其科学效验等情况。2.张衡在科学上的辉煌成就主要体现在他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请简要分析文章是怎样具体、详细地介绍候风地动仪的?明确:文章是按照如下的顺序来介绍候风地动仪的。时间:阳 嘉元年;名称:候风地动仪;材料:以精铜铸成;外形:员径 八

4、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构造: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 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作用: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 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 知震之所在;效果: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评价: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验证: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使用: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候风地动仪是十分精致巧妙的,文章对这部分的介绍深入细致,清晰扼要,文字简练,而又形象生动,跌宕多姿,写得非常精彩。3.作者记叙了张衡怎

5、样的政绩?明确:张衡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 政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晚年又被宦官排挤出京师,出任河 间相。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屈服,而是与豪强作了坚决的斗争。文章先概述了河间一带严峻的形势:刘氏宗室骄横淫逸,不遵 法令,又与豪门大族勾结,为非作歹。这为下文作了铺垫。接 着写他到任后所采取的措施:面对这样的局面,他毫不畏缩,而是一到任便“治威严,整法度”,深入调查,将奸党一网打尽。这不仅表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气魄,也表现了他的才干和经验。虽然只任职三年,却把河间治理得“上下肃然”。这段文字极为简练,而且句式整齐,富有气势。作者虽然没有作具体的刻画,但一个干练的政治家的形象却鲜明的

6、呈现在我们面前。4.本文介绍了张衡在多个领域的诸多才能,其间贯串了作者对张衡品德的由衷景仰之情,请说说张衡的高尚品德和杰出才能表现在哪些地方。明确:张衡的高尚品德表现在: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b.“从容淡静”,“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不慕当世”;c.品行端正,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擒奸党。其“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主题2:探究本文的叙事技巧及语言特点 1.本文写了张衡的文学才能、科

7、学成就和政治才干三个方面的 内容,却又并非彼此独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的?明确:全文三部分,分别着重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彼此又 有相互联系。比如第一部分的“从容淡静”与第二部分的“不 慕当世”;第一部分的“不好交接俗人”“自王侯以下莫不逾 侈。衡乃因以讽谏”与第三部分出任河间相时的“治威 严,整法度称为政理”。又如第一部分的“通五经,贯 六艺”“才高于世”与第二部分“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我们都能看到张衡无论是平时为人还是政治才干,无论是谦逊自处还是潜心科研,都是前后一贯、浑然一体,而不是彼此孤立的。2.本文在选材上是如何处理详略关系的?明确: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

8、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才能和成就。其中,以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作为重点详写。在介绍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时,又突出了候风地动仪的研究制造,介绍特别详尽,对其他创造的介绍则较简略。这样详略得宜的安排,使文章重点突出,人物特点鲜明。3.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明确:本文在语言运用上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记叙语言非常质朴通俗。例如,“不行”、“不就”、“不应”、“不慕”等用语非常质朴通俗,毫无雕饰,却鲜明地表现出了张衡不追名逐利的高尚品德。第二,说明语言十分准确简洁。例如,第4段中仅用140多字就将候风地动仪的有关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可见用语简洁;用酒樽描摹仪器的外形,用“中”、“傍”、“外”、“

9、下”等指明部位,足见其用语之准确。请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运用详略得当的手法描写一个片段,要求有详有略,重点突出。100200字之间。答:_ 答案(示例):它忽然颤栗了一下,颤栗得那么强烈,以至于整盆花树都震动起来。就在那个瞬间里,闭合的花区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四散溅溢,在昙花整个开启的过程中,它们就像一把白色小伞的一根根精巧刚劲的伞骨,用尽了千百个日夜积蓄的气力,牵引着那把小伞渐渐地舒张开来生命虽然短暂,却美到极致。张衡初为河间相的时候“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可在帝“尝问天下所疾恶者”的时候却“诡对而出”,“常思图身之事”,

10、为河间相三年,就“上书乞骸骨”。如何看待张衡的这些行为?请谈谈你的观点。观点交流:观点一:张衡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并非表明他的软弱,而是表现出一个政治家敏锐的政治眼光,清醒的政治头脑,高明的政治手段。面对当时险恶的政治形势,他作二京赋是为婉转讽喻,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而一旦掌握了权力,他就大力铲除奸徒丑类。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正直的真实的张衡。观点二:张衡的这些行为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他先是不做官,想洁身避祸,后来不得不入了官场。他洞察当时的社会世情,特别是政治漩涡中“吉凶倚伏,幽微难明”,因此“常思图身之事”。当他狠狠地打击了河间王的恶势力后,也就急流勇退,做出了极明智的决策“上书乞骸

11、骨”。这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直的官吏当时内心的苦闷,在无力除恶、无法避祸的情况下,只好独善其身了。一、基础积累(23分)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连辟公府不就 召 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素常 C.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应验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看,视察【解析】选D。D项中的“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精铜铸成 验之以事 B.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游于三辅,因入京师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解析】选A。A项均为“用”;B项,表转折,却

12、;表并列,并且;C项,才,竟然;D项,趁机,经由,通过。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举孝廉不行 B.衡下车,治威严 C.常从容淡静 D.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解析】选D。D项,古今均为十分恭敬的样子。A项古义:不去(应荐);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B项古义:官吏初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C项古义:言谈举止适度得体;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静。4.下列加点字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而相如廷斥之 B.且庸人尚羞之 C.宁许以负秦曲 D.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解析】选B。B项与例句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A项名词作状语,C项使动用法,D

13、项使动用法。5.从句式结构看,下列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3分)()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B.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C.果地震陇西 D.未之有也【解析】选D。D项为以“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鉴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衡“才”高于世,表现在:一是“善属文”,写作著名的二京赋;二是“善机巧”,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三是“善术学”,著有灵宪算罔论;四是善政事,为政机智果断,不畏权贵,“称为政理”。B.张衡“无骄尚之情”,“从容淡静”,“不慕当世”,忧国忧民,作二京赋讽谏王侯,整治法度收拿奸党,表现出了高尚的道德情操。C.

14、语言凝练平实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作者写作时妙用形容词,尽量抓住史实,描绘时惜墨如金,无一句赘言。但平实精谨中有精彩之处,如候风地动仪一段描写生动形象,说明作者胸中自有丘壑。D.本文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线索清晰;表达上,以议论为主,记叙、说明为辅;内容上,重点详写张衡在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详略安排得当,人物特点鲜明。【解析】选D。表达上以记叙、说明为主,议论为辅。7.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2分)译文:_(2)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分)译文:_

15、 答案:(1)虽然才华高过世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神情。(他)总是举止稳重,淡泊宁静,不喜欢结交世俗之人。(2)虽然一条龙拨动机关,但其他七条龙不会动,寻找那龙吐铜珠的方向,就知道地震发生的方位。用已经发生的情况来检验它,完全符合,灵验如神。自从有书籍文献记录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记载。二、名句默写(5分)8.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虽才高于世,_。(2)_,十年乃成。(3)盛名之下,_。(4)_,焉得虎子。(5)_,收之桑榆。答案:(1)而无骄尚之情(2)精思傅会(3)其实难副(4)不入虎穴(5)失之东隅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属与贼期 期:一定的

16、时间期限 B.贼乃敛兵止 敛:聚集 C.冒白刃伏萌身上 冒:冒险 D.狱无系囚 系:关押【解析】选D。A.期:约定;B.敛:收起;C.冒:顶着,冒着。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仲为贼所杀 困顿不知所为 B.平狄将军庞萌反于彭城 以老病上疏乞骸骨,卒于家 C.常闻烈士,今乃见之 后数日萌竟死,平乃裹创 D.所至皆理 不知所问【解析】选A。前一个“为”是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后一个“为”是动词“做”。B项两个“于”均为介词,可译为“在”。C项两个“乃”均为副词,可译为“才”。D项两个“所”均为代词,组成介词结构。11.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具体

17、表明刘平“重诚信”“尽忠义”的一组是(3分)()A.平抱仲女而弃其子 平扶侍其母,奔走逃难 B.遂去不顾,与母俱匿野泽中 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 C.常闻烈士,今乃见之 号泣请曰:“愿以身代府君。”D.“属与贼期,义不可欺。”遂还诣贼 扶送萌丧,至其本县【解析】选D。A组上句主要表明刘平重兄弟情义,与“重诚信”有一定的距离;下句是表明刘平尽孝道,讲信义,不能表明“尽忠义”。B组上句亦是表明刘平重兄弟情义而不顾念己子,与“重诚信”没有联系;下句通过“饿贼”的所感和所为,表明刘平重诚信,与题干“尽忠义”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也不相关。C组上句是“饿贼”称赞刘平的话,不是“重诚信”的具体表现;下句写刘平身

18、陷困境时愿意用自己代替府君,符合题干“尽忠义”的要求。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文中可以看出,刘平是封建时代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推至诚,明信义,奉教养,行德政。B.本文主要记载了刘平的三件事情:战乱逃亡,养弟女,弃己子;荒野遇贼,俟母食毕,如约诣贼;太守遭难,舍己为人,送丧到家。C.本文还提到了刘平善于治理、政绩突出的一面:他任郡吏,属县有贼,所至皆平;任全椒长,以德役民,政治清明,百姓感恩,皇帝颁布诏书,他才离职而去。D.全文从德、信、能、绩等不同的方面折射出了刘平的一生,特别突出了他居

19、难而操守不改、处变而笃行节义的精神,而这正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解析】选C。“皇帝颁布诏书,他才离职而去”将对象搞错。原文是说刺史、太守到全椒县巡视时,看到那里政治清明而无所问,便只好颁布诏书后就离开了,并非刘平离职而去。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力不能两活,仲不可以绝类。译文:_ 贼见其至诚,哀而遣之。译文:_ 答案:凭着我们现有的力量,不能同时使两个孩子活下来,刘仲不能因为这样而没有后代。贼人见他极为真诚,同情他并放走了他。四、语言表达(4分)14.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你对张衡的了解,自选角度,用一副对联评价张衡。上联:_ 下联:_ 答案(示例):造机巧,浑天望万里 著文章,二京名千秋 灵宪算罔颂万世 浑天地动助人间 张望中外,敢问地震何畏惧 衡量古今,笑看浑天再无双(任选一副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