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圆柱和圆锥小升初知识点是学习生涯的关键阶段,为了能够使同学们在数学方面有所建树,小编特此整理了小升初数学知识点圆柱和圆锥,以供大家参考。圆柱和圆锥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底面是平面,侧面是曲面,。5、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
2、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6、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即S表=S侧+S底2或2h+27、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侧=Ch或28、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即V=sh或r2(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9、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10、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
3、面之间的距离。)11、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12、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即V锥=1/3Sh或r2h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
4、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13、常见的圆柱圆锥解决问题:、压路机压过路面面积(求侧面积);、压路机压过路面长度(求底面周长);、水桶铁皮(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厨师帽(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通风管(求侧面积)。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