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导学案设计.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40200 上传时间:2025-1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导学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导学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导学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导学案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露在外面的面导学案设计课题露在外面的面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本着“通过操作平台的演示,把观察与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一原则,本设计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出示一个由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数出它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引导学生们动手操作、总结规律,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1.活用教材,有效教学。在教学4个同样的正方体纸箱摆放在墙角时,先只呈现了一种摆法,在学生理解了教材拼摆方法的基础上,再适当扩展教学内容,放手让学生将4个同样的正方体纸箱换一种或几种方式摆放,这样丰富了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认识,建立了

2、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形象思维。2.注重实践,操作落实。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尝试、探究和发现的全过程,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出发点,通过数一数、说一说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序思考、有序表达的能力;第二,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拼摆,进一步探究正方体数量与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正方体的摆放方式与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的规律,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一系列活动,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不仅仅限于发现规律,更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课前

3、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正方体模型学生准备:正方体模型、墙体模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4分钟)1.出示一个正方体并引导学生思考:(1)共有几个面?(2)如果把它放到讲桌上,有几个面露在外面?(3)如果把它放到墙角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2.引导学生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正方体的棱长是50cm)3.交代学习目标,导入新课:露在外面的面。1.(1)6个面。(2)5个面。(3)3个面。2.同桌合作,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一个长方体水池,长20 m,宽10 m,深2 m,水池的占地面积是() m 2。A.200B.400C.520

4、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18分钟)1.探究4个正方体摆放在墙角的情况。(正方体的棱长是50 cm)(1)课件出示将4个正方体摆放在墙角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有几个面露在外面。(2)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观察的。(3)组织学生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4)汇报交流。2.探究其他拼摆情况。(1)变换方式摆放小正方体,引导学生观察露在外面的面的变化,并做好记录。(2)组织交流发现。1.(1)独立观察,汇报一共有9个面露在外面。(2)小组内交流观察的方法:方法一:先数出每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再计算全部露在外面的面。方法二:分别从上面、侧面、正面观察露在外面的面,再计算全部露在外面的面。(3)独立计

5、算。(4)学生汇报自己的结果,集体订正。5050922500(cm2)2.实践操作,拓展认知。(1)在小组内尝试用4个小正方体学具拼摆,同时记录。(2)讨论后得出4个小正方体在墙角处的摆放方式不同,露在外面的面的数量也不同。2.填空。每个正方体纸箱的棱长为4 dm。(1)下图中有()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 dm2。(2)下图中有()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dm2。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12分钟)1.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提出合作要求:如果把小正方体并列摆放或重叠摆放,露在外面的面会有什么规律呢?教师巡视指导。2.指导学生填写学习记录表,引导学生发现小正方体个数的变化与增加

6、的面的个数之间的关系。3.引导学生观察记录表中的数据,归纳立体图形露在外面的面的规律。归纳:并列摆放的规律是3n2;重叠摆放的规律是4n1。1.小组合作摆放小正方体。(1)并列摆放。(2)重叠摆放。2.记录小正方体个数与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体会其增加情况。3.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1)并列摆放:1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5个面,以后每增加1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都增加3个。(2)重叠摆放:1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5个面,以后每增加1个小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都增加4个。3.数一数,下面摆放的小正方体一共露在外面几个面?露在外面()个面。露在外面()个面。4.4个棱长为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摆在墙角,其占地面

7、积最小时,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四、巩固练习,及时反馈。(3分钟)1.完成教材19页1题。2.完成教材19页2题。3.完成教材19页4题。1.独立完成,在小组内相互订正。2.观察图形特点,独立解答并汇报。3.观察图形后,分别计算图形摆放前后的表面积,比较表面积的增减变化,计算变化了多少。5.把三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80 dm2,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五、课堂总结,梳理知识。(3分钟)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2.在小组内谈一谈你在这节课的表现,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1.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收获。2.与小组成员交流学习方法。单靠

8、“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9、”。“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教师批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