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导学案设计.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40054 上传时间:2025-1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导学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导学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导学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导学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导学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导学案设计.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导学案设计.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导学案设计.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导学案设计课题分一分(一)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后面学习分数加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1.重视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感悟新知。从学习整数到学习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平台,教学开始就创设学生熟悉的“分苹果”情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不仅强调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自然而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重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分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本节教学设计

2、先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结合,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中强大的促进作用,如学生在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二分之一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展示不同的折法,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认识,然后让学生任意找出其他物体的几分之一,使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正方形纸、圆形纸、长方形纸、水彩笔教学过程第1课时分一分(一)(1)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激趣引入。(6分钟)1.游戏:分一分。(1)把10个苹果分给5个同学,每人分得的苹果同样多。(2)把9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怎样分?2.导入新课。质疑:

3、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到这个苹果的一半,用怎样的数来表示每人得到的苹果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找到答案。1.独立思考,分组进行操作,按要求把苹果分给组内的同学。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口算。488369427284273819二、探究新知。(25分钟)1.认识。(1)组织学生找出生活中物体的一半,用自己准备的圆形纸、正方形纸、长方形纸找一找,先小组内交流再说说是怎样找的。(小组合作交流)(2)组织学生汇报。(3)介绍的写法和意义。(4)引导学生在自己折的图形中找出图形的,并说一说它表示什么。2.涂一涂。(1)课件出示教材67页情境图三。组织学生分别涂出每个图形的。(2)组织

4、学生说一说怎样找出图形的。3.组织学生用一张纸折一折,涂一涂,得到不同的分数。(巡视指导,强调在折纸的过程中要把这张纸平均分)4.认一认。出示,这些分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教材67页最后一幅情境图,说一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和读法。1.(1)小组合作,拿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折一折,表示出二分之一。(2)个别汇报。(3)掌握分数的写法,了解的意义。(4)结合自己折的图形与同桌交流表示的意义。2.(1)认真观察给出的图形,思考每一个图形的应该如何涂。(2)独立涂色后个别汇报。生:我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把其中的一份涂色,表示它的二分之一。3.拿出准备好的纸独立折一折,涂一涂后与同桌交流。4.观察教材67页最

5、后一幅情境图,汇报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和读法:读作:四分之三2.填一填。(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个苹果的。(2)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3)把一根绳子对折3次后,每一小段是这根绳子的。3.判断。(1)把一根绳子分成8份,每份是这根绳子的。()(2)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表示。()三、巩固练习。(5分钟)1.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4次后,得到的是它的几分之一?2.判断:一个西瓜的比一个苹果的大。()1.动手操作后汇报交流。2.讨论交流,判断对错。四、全课总结。(4分钟)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布置课后作业。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批注第2课时分一分(一

6、)(2)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激趣引入。(5分钟)1.质疑: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到这个苹果的一半,用什么数来表示每人得到的苹果?2.如果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得到的是多少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可以找到答案。1.独立思考,回答问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折一折,涂一涂。折出一张纸的,并把这张纸的涂色。二、探究新知。(25分钟)1.涂一涂。(1)组织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并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2)引导学生汇报自己是如何分的。(3)组织学生用水彩笔涂出自己手中的纸的。(4)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张贴到黑板上,提出问题:涂色的部分都是这张纸的吗?2.

7、涂一涂,说一说。(1)引导学生分别涂出自己手中正方形纸的和。(2)组织学生说一说:和里面分别有几个?(3)引导学生思考:里面有几个?也就是几?1.(1)独立操作完成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分的。(2)个别汇报。(3)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交流。(4)结合具体图形汇报自己的观点。生1:把一张纸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的1份涂色,表示这张纸的。生2:平均分的方法不同,所以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但都表示这张纸的。2.(1)独立完成涂色任务。(2)个别汇报。生1:里面有2个。生2:里面有3个。(3)思考后回答:里面有4个,也就是1。2.画一画。请你再想出一个分数,并画图表示它的意义。3.按要求写分数。(1)分子

8、是4,分母是15,这个分数写作(),读作()。(2)分母是8,分子比分母小3,这个分数写作(),读作()。4.分子是9,比分母小1,这个分数写作(),读作()。5.分别用分数表示出每个图形的阴影部分。三、知识拓展。(5分钟)课件出示教材69页“你知道吗”。了解分数产生的漫长历程。四、全课总结。(5分钟)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单靠“死

9、”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2.布置课后作业。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