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宿(s)命 熨(y)帖 坍(tn)圮 祈(q)祷B.隽(jun) 永恪(g)守 慰藉(ji) 蝉蜕(tu)C.譬(p)如 雕琢(zhu) 荒芜(w) 剥蚀(sh)D.荒僻(p) 猝(z)然 坎坷(k) 亘(gn)古解析:B.恪k;C.芜w;D.猝c。答案:A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沧桑 落寞 焦灼 一愁莫展 B.余暇 教诲 剥蚀 玉砌雕栏C.纷纭 肆意 狼藉 莫明其妙 D.暴燥 恍惚 荒僻 急于求成解析:A.“一愁莫展”应该是“一筹莫展”;C.“莫明其妙”应该是“莫名其妙”;D.“暴燥”应该是“暴躁”。答案:B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味道只能写不能说,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B.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C.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D.这家商店专卖假冒伪劣产品,早已经声名狼藉,无人光顾。解析:A.该语境强调需要自己到现场去闻才可以,所以将“设身处地”改为“身临其境”。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园子有那么大。”B.只有那么一会,我甚至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C.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为
3、了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D.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就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解析:A.“那么”改“这么”,因为老人就是在园子里散步,是近指。C.“为了”改“因为”,后面半句是对原因的解释。D.“就”改“而”,表示转折。答案:B5.在下面一段话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_,_,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_。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门壁上炫耀着的朱红淡褪了 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着的朱红 一段段高墙坍圮了,玉砌雕栏也散落了 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到处的野草荒藤也
4、都茂盛得自由坦荡 茂盛得自由坦荡的野草荒藤到处都是A. B. C. D.解析:注意句式的统一。“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是先动词再名词,下面的两个句子与它构成排比句,句式一致。“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是先名词再形容词,后面的句子与它保持一致。答案:D6.对画线词语的意思揣摩错误的一项是( )A.兼着痛苦、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母亲祈求“我”不要自寻绝路,要活下去。)B.在满园弥漫着的沉静的光芒里,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既可以通过日出日落感受时间,也可以凭借地坛的钟或其他的计时器了解时间的早晚。)C.她艰苦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母亲爱“我”但不明说,
5、不做出来给别人看,而是蕴藏心中,或者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动作中表现出来。)D.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作者说地坛中有许多东西由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而发生改变,但太阳每天的升没却永不改变,以变与不变构成对比,增强沧桑之感,以日的恒久反衬人世的变迁,这种手法在古代诗词中也常见,如刘禹锡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解析:在沉静的光芒里,“我”更能够思考生命的价值,时间的含义。B项“时间”理解得太具体化了。答案: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
6、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
7、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
8、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之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7.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1)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8.本文开头极力描写“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暴怒无常”,其作用是什么?请你用简练的语言
9、概括出“母亲”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点。9.文中有一句看似闲笔的话:“母亲喜欢花,可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请你说说这句话有何作用。10.根据文意,分析下面两个句子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1)“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2)“我们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1.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之所以以秋天的怀念为题,一是因为文中描写的故事都发生在秋天;二是因为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而我则是在秋天获得了“新生”。B.文章第1段写到“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第3段又写到“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这两个细节都主要是为了表现母亲对儿子内心的痛苦的体谅。C.文章第2段
10、和第5段两次写到了“我”对母亲病情的不了解,字里行间隐含着一种深深的自责,从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面对精神与肉体双重折磨的母亲的伟大。D.文章第3段写“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这一细节,表现出母亲时时刻刻在关注儿子的情绪变化,一个“挡”字,突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拳拳爱心。E.文章第6段写母亲临终时,“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两个“艰难”的强调主要是为了表达“我”对母亲一生不幸的深深同情。7.解析:(1)该处的景物是我独自坐在屋里时看到的,那时,我还没有从阴影里走出来,景中可知我此时的心情。(2)此时我已经从母亲的生命中读出顽强的意义,我已经走出了阴影,此时的景同样表现我此时的心情。
11、答案:(1)以动衬静,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理。(2)写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突出了“我”的心理从痛苦、无望转向明朗、坚强的变化。8.解析:本文的主旨是歌颂母爱的崇高、伟大,写“我的脾气暴怒无常”的目的还是与母亲的态度形成对比,从而衬托出母爱之伟大。答案:(1)表现了我患病后的痛苦和绝望,反衬了母亲对待疾病的平和心理。(2)慈爱、坚强。9.解析: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和本文的主旨来理解。答案:写出母亲的伟大,儿子残废后,她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儿子身上,连自己喜欢的花都不去侍弄了。10.解析: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理解不能离开上下文。答案:(1)
12、是写母亲在鼓励儿子坚强地活下去,表现了伟大的母爱。(2)是写儿子对母校在天之灵的深情告慰,表现了儿子坚强活下去的决心,体现儿子对母爱的彻悟和理解。11.解析:A.首段从“北归的雁阵”可知是春天。B.第1段,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是又担心儿子做“傻事”,所以偷偷听着儿子的动静;第3段这一个细节主要是要表现母亲失口后的自责。E.借她一生的艰苦衬托她的坚强。答案:CD走近高考一、阅读理解(2010北京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
13、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很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炙。“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
14、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
15、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
16、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我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外边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来到老院子,老街坊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但我再难看见它了,因为老院里扩建了小厨房什么的,过道窄,摇车进不到里面的小院儿。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告别了老街坊,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
17、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取材于史铁生作品集)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是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学、比获奖更重要。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
18、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13.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答:_14.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答:_15.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答:_12.解析:A项中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是在10岁那年,母亲激励儿子成为作家是在20岁之后。C项中原文中没有后一句这一信息。答案:AC13.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提问点在第1段,相关点涉及全篇。除了第1段本身的特点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一段是为后文服务的,局部必须与
19、整体相联系,才能分析出它的作用。因此,把握作品思路、体认作者情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2)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3)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14.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提问点在第2段和第3段。“二十岁”一问的相关内容在第2段,从“治病”和“扶助写作”两个方面体会母爱:“执着与无私”的结论不难得出,
20、“三十岁”一问的相关内容则在第3至第9段,这个问题涉及对“合欢树”意义的理解。“深厚与恒久”的结论对考生来讲略有难度。(1)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过度操劳而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爱的执著和无私。(2)30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爱的深厚和恒久。15.解析:本题两问,第一问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第二问考查对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这两问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呈现合理梯度。文章以母子关系为主线,结尾部分“母亲树彰儿孩子”这一组关系所蕴含的意味本不难理解,但史铁生笔下文字含蓄、空灵
21、以及由此构成的哲理美,又会对阅读、作答造成一定障碍。要点:想表现的是:(1)母爱是普遍的;(2)母爱又是独特的。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1)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2)含而不露,韵味悠长。二、语言运用16.(2010江苏高考,20)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台湾省某中学生旅行团所作的解说词,表述有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3点修改意见。先生们,女士们:欢迎大家第一次来中山陵游览!今天我为大家导游,感到很荣幸。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长眠之处,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心中的圣地。苍松翠柏环抱着它,霞光丽日辉映着它,青山绿水依傍着它。去年连战先生曾来这里拜谒,表达了对中山先生的缅怀敬仰之情。现在,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登上台阶,故地重游。瞻仰中山先生的陵寝;重温先生的教诲吧!_解析:注意语言表达的妥贴,表达对象的合适称谓,语句的逻辑顺序。答案:处改为“朋友们”或“同学们”。处与处对调,或处与处对调。处删去“故地重游”,或将其改换为合适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