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9448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8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87页
2018人民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课件 专题15 第31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课时限时训练高考三大能力培养高考主题知识串讲学科两大素养讲练第 31 讲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考点 1|文化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NO.1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1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1)“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和经济建设的开展。目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提出: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内容:在艺术问题上,在学术问题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成就a创作出一大批反映时代变化和新人物、新思想的文艺作品,如红岩、红日、红旗谱等

2、。b电影和戏剧创作百花争艳。有上甘岭、龙须沟、东方红、洪湖赤卫队、红色娘子军等。意义a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b使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活跃起来。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背景: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表现a破除“四旧”,无数优秀的文化典籍被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劫。b文艺界人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遭到批斗。c文化创作万马齐喑,文化园地百花凋零。“”一枝独秀,“八亿人口八个戏”成为当时文艺状况的真实写照。样板戏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文化事业的繁荣背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文化事业开始逐步复苏。b中国文学

3、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服务”,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c国家相继设立了一批文化艺术奖项。表现:文学艺术创作再现勃勃生机。社会主义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轻巧识记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1)过渡时期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表现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b政府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建立起新的制度。c积极改革学制,对各级学校进行调整。d向工农和“开门”,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教育管理工农子女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作用:顺利完成了从半殖民

4、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表现a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指导方针。b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c办学体制上,采取多种形式办学的方针。社会主义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作用a到 1965 年,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b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c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国民教育体系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文化大革命”

5、时期表现:“停课闹革命”、招生停顿、“上山下乡”“教育革命”、废止高考制度。影响:出现了“文化断层”、“断层”的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民族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人才文化素质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措施a“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b1977 年 12 月,恢复制度。c建立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等制度,尊师重教逐步形成风气。d1983 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e199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f1980 年以来,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

6、规体系。高考科教兴国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成效a基本普及了,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b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普通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c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成绩显著。d初步形成了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九年义务教育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轻巧识记 图示法记忆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NO.2 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史料一 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

7、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料二“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1964 年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批语史料三 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邓小平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信息解读 史料一:陆定一指出中央的政策是要求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反映了“双百”方针的目的 上一页

8、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料二:“双百”方针受到“左”倾思想干扰“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指夸大了当时文学中存在的问题 史料三:邓小平强调文艺家要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不要横加干涉”体现了宽松的文化环境对文艺创作的重要性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学会用史(1)根据史料一,指出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的主要目的。【提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现代科技和繁荣文学艺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史料三中邓小平的观点对文艺工作有何指导意义。【提示】主要说明创作自由是文艺工作的基本规律,“双百”方针是实现创作自由的根本保证。(3)结合史料,总结“双百”

9、方针的曲折与新生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提示】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论归纳 对“双百”方针的全面认识(1)从“双百”方针的内涵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问题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2)从背景来看:“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从基本精神来看

10、:“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主,其实质是为人民服务的。(4)从受挫原因看:“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左”倾错误干扰造成的。(5)从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文化就能兴旺发达。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NO.3 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11953 年,山西省政府指出,各地在戏改过程中,“不重视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和艺术风格的培养,片面地追求给演出内容填充一些工作要求和政治口号,概

11、念化、公式化伤害了优良艺术品的产生。”据此判断,这主要针对当时山西()A戏曲政策执行出现偏差B“左”倾思想占据主导地位C“双百”方针遭遇曲折D“样板戏”占据了戏曲舞台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A 材料中所述现象的出现是与戏曲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有关,故 A项正确;“左”倾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应该是在“文革”中,故 B 项错误;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与此题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文革”期间出现样板戏,与此题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1961 年,有中央领导人在文艺工作会议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一位同志回

12、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得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A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B中国共产党实行“科教兴国”战略C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的干扰D新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A 由关键信息“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可以看出这体现了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故 A 项正确;1995 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故 B 项错误;“大跃进”出现于 1958 年,1960 年八字方针开始纠正“大跃进”的错误,故 C 项错误;D 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13、。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1975 年 9 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忧心忡忡地说道:“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下列不属于邓小平倡议和影响下的举措是()A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恢复了全国高考制度C实行了“科教兴国”战略D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A 我国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1965 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符合题意;恢复高考是在 1977 年,属于邓小平倡议下的举措,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实行“科教新国”战略是在 1995 年提出,其理论基础

14、是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77 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普及义务教育,跟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有关,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考点 2|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NO.1 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1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1)措施确立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成立中国科学院与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科研机构。吸引海外知识分子归国,政府还大力培养科技人才。1956 年,确定了国家重点科技任务和发展尖端科技的紧急措施,掀起“向科学进军”的热潮。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成就领域成就 国防 科技 1958 年,中国

15、第一座实验性原子能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1964 年,第一颗爆炸成功1967 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 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原子弹东方红一号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医学 1965 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农业领域1973 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背景“文革”期间,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拉大。“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1978 年,全国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5 年,中共中央发出关

16、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2)提出:1988 年 9 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大会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意义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1)原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863 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相继实施。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成就核技术方面: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并在农业、科研等方面和平利用。空间技术领域:1984 年,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

17、星回收技术和“”技术的国家之一。航空航天事业:1980 年 5 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2003 年 10 月,中国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一箭多星远程运载火箭神舟5号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信息技术领域:1983 年成功研制“”巨型计算机系统;2002 年,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 1.027 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生物工程领域:相继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3)意义: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银河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轻巧识记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NO

18、.2 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新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史料一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新华社电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料二“神舟 6 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 1 元钱,将会产生 7 元至 12 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

19、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新华社电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学会读史 主旨归纳信息解读 史料一:中国卫星技术成就反映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政治意义。“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反映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打破了美国和苏联对空间技术的垄断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料二:中国航天技术成就反映“神舟 6 号”成功发射的经济意义。反映了“神舟 6 号”的成功发射为我国和平利用太空资源创造了条件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

20、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学会用史(1)根据史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提示】美国和苏联。两极格局。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史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提示】史料一:政治;史料二:经济。史料一: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处于“冷战”时期。史料二: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史论归纳 1助推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1)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是科技发展的政

21、治基础。(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前提。(3)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为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5)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推动和需要是重要动力。(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研制“两弹一星”的重要意义(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3)加强了中

22、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4)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5)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NO.3 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4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D“神舟 5 号”载人航天成功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C 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是属于太空航天方面的成果,但“神舟五号”出现较晚,D

23、项不符,故 C 项正确。A、B 两项与题意明显不相符。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5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60 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这“惊人”创举有()“文化大革命”期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涌现了诸如钱学森、袁隆平等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一五”期间成功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 BCD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A 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 1965 年,而“一五”计划是在19531957 年,排除,故选 A 项。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62016 年“

24、两会”指出,今年是中国航天大年,新火箭新飞船升空,同时还有新的发射场启用等。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中国历史上曾拟定了 57 项重点任务的科技发展规划,其中特别强调发展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重点项目:原子能 火箭和喷气技术 电子计算机 半导体自动化 精密机械 仪器仪表 新兴科技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这一规划最有可能制订于()A新中国建立初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C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初期D科技体制改革实行之后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B 从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等来看,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成就,半导体则是新中国建立初期重点发展的科技成就,故可以推断是在新中国 19

25、56 年制订的科技十二年远景发展规划,故 B 项正确。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主题 现代中国“科教兴国”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和文化教育主题立意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提出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其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知识交汇 1全面认识“双百”方针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教训(1)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

26、确的方向。“双百”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2)实践中偏离“双百”方针的历史教训科学、艺术工作与政治的关系应处理好。科学、艺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应高度重视。继承传统与不断革新的关系应理顺。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及其影响阶段方针政策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

27、,借鉴苏联经验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成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小学一度停课,大学招生通过推荐方式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 改革开放以来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三个面向”;20 世纪 90 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工程”计划;实施义务教育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无穷活力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阶段特征阶段新中国成立至 20 世纪 70 年代末

28、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背景美国敌视新中国,企图扼杀新生政权;20 世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苏争霸,造成世界局势紧张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改革开放日益深化 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侧重点发展军事科技,如原子弹、导弹、氢弹、人造卫星,以提高国防实力科技为经济服务,如注重核能的和平利用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 影响巩固并维护了中国国防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外部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综合国力,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考纲考题统计情境创设相关考点 2

29、015全国卷31 50 年代初,俄语课程的开设现代教育的发展;新中国的外交(1)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2013全国卷31高校课程开设及科学知识展览会新中国初期的科技和教育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把握高考规律 领悟高考真谛真题实战解题支招 1.(2015全国卷)到 1952 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准确解答本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明确

3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站在一条战线上;二是思考新中国成立后的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开展经济建设。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2013全国卷)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一个国家人才的意志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人。联系新中国成

31、立之初的教育,答案便水落石出。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解析答案】1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一五”计划实施的背景。1952 年底,我国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为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1953 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即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当时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主要是借鉴和学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经验,故出现题干中高校和中学开设俄文课程以及许多中小城镇掀起学习俄语热潮的现象,故选 D 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外交政策没有改变,A 项错误;学习俄语的热潮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B 项不符合题意;文化教育改革与学习俄语没有必然联系,C 项错误。上

32、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A 从材料看,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开设的必修课以恩格斯的著作为教科书以及文化部举办的科学知识展览会,目的都是加强宣传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宣传唯物主义理论,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故 A 项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排除 B 项;C、D 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演练仿真模拟 明确高考趋向1(2017武汉调研)1953 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课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这说明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

33、育()A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B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C奠定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D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B 材料没有提及生产实践活动与扫盲教育的关系,故 A 项错误;“三字经”强调毛主席、共产党的重要性,说明当时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巩固政权,为经济建设做准备,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互助组、合作社、土地改革等,故 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故 D 项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2016齐鲁名校协作体联考)毛泽东在 1958 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是完全可能的”。即使当时中

34、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这主要说明了()A“两弹一星”的开发是国内外形势所迫的结果B“大跃进”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C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D应该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A 结合所学知识,“两弹一星”的开发是在当时美苏争霸和当时中国国防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制定的科技发展战略,故 A 项正确;“两弹一星”不属于“大跃进”,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可知当时我们并不是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故 C 项错误;中共八大已经指出了当时社会

35、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而不是发展国防高科技,故 D 项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3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开始大谈“复辟与反复辟斗争”问题,其代表论文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封建王朝复辟问题指出:“任何一次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经过长期、反复、曲折、复杂的阶级斗争而实现的”,“反动的统治阶级在被推翻之后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复辟”。可见,当时中国世界史研究()A认真贯彻了“双百”方针B体现“一边倒”外交方针C侧重英法社会制度的演变D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D 材料反映出中国的世界史研究领域强调阶级斗争。“双百”方针主张学术界百

36、家争鸣,与这一现象不符,故 A 项错误;20 世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与中国“一边倒”外交方针不符合,故 B 项错误;当时中国世界史研究侧重英法社会阶级斗争,故 C 项错误;受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的影响,中国错误地估计了国内阶级形势,世界史研究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故 D 项正确。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4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记载:1976 年全国小学生数比 1965 年增加了 29.1%;中学更是加速度发展,1976 年全国中学生数比 1965 年增加 6.25 倍,初中生增加 5.4 倍,高中生的增长尤其迅速,共增加了 11.3 倍。由此得出的

37、结论正确的是()A这种关于“文革”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值得怀疑B“文革”使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的观点值得推敲C“文革”时期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D“文革”时期出现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大普及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D 根据年鉴的时间可知出版于 1981 年之后,数据造假的可能性很低,故A 项错误;材料反映“文革”时期教育得到发展,并不代表是“文革“的作用,“文革”时期和“文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学生人数的增加,是数量上的增长,不能体现质量的提高,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 1976 年全国中学加速度发展可知是“文革”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普及的结果,故 D 项正确

38、。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5(2017黄冈质检)1977 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文化大革命”,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A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B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C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D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A 对于批评“文革”的高考作文,许多人坚持打零分,就足以说明“左”倾对工作干扰的严重程度,从而说明思想解放工作的紧迫性,故 A 项正确;1977年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还没有进行改革,故 B 项错误;当时还没有

39、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故 B 项错误;当时“文革”的错误也没有得到纠正,故 C 项错误;教育和考试必须拨乱反正,而不是坚持“文革”的错误,即所谓的政治原则,故 D 项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6“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双百”方针的恢复B对外开放的全面实施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社会道德风尚的变革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A 材料反映出文艺政策对文艺重新繁荣的影响,“更加强调人文关怀”“走向多元化”体现出“双百”方针的恢复,故 A 项正确;其他几项与这一变化的关

40、系不大,排除。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学术前沿热点关注“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科教兴国”必须处理好科技、教育、经济三者的关系,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革命带动和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的腾飞;以教育保证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以经济发展带动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科技、教育、经济三位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因而重视教育,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倡导科技创新是中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重要

41、举措。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运用点拨 从“向科学进军”“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党中央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教兴国”战略,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传承,又体现了作为执政党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1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都展示了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事业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优先发展教育的思想,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 工程”计划等。3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1)教育

42、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2)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推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4)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4(对接高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

43、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关注社会现实、科技创新、科教兴国是新课改形势下时考时新的热点问题。高考命题特别重视对古今中外科技发展的考查,科技、思想文化的繁荣与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高考命题的重要热点,应特别关注。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针对训练 1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时间1977 年1979 年1984 年 1988 年2008 年2011 年 录取率%4.86.128.724.65772.3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

44、化C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B 我国高考录取率到 2011 年达到较高比例,经过了三四十年,说“短时期”与史实不符,故 A 项错误;从 1977 年的录取率到 2011 年的录取率可知,高等教育日趋普及,故 B 项正确;表中显示高等教育录取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曲折”没有体现,故 C 项错误;由表中 1984 年和 1988 年的录取率对比,可知录取率并非与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一致,故 D 项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2199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

45、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C“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调科技对生产的推动作用,没有注重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故 A 项错误;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只能体现教育功能,不能体现科技内容,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可以判断此决定的核心主张是科教兴国,故 C 项正确;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只能体现科技功能,不能体现教育内容,故 D 项错误。上一页返回首页下一页高三一轮总复习课时限时训练 点击图标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