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语文语文常识词汇论语是非辨析之学而篇第一.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38637 上传时间:2025-11-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语文常识词汇论语是非辨析之学而篇第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语是非辨析之 学而篇第一【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孔子说:“学了之后能经常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有同学从远方来也是件愉快的事。遇到别人不懂时不嫌弃别人才是君子。”【评析】 这段话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话。只是大家经常把文中的“朋”当成“朋友”的意思,其实这个“朋”是指同学的意思。孔子把复习学过的东西当成重新见到老同学那么高兴,也就是把以前学习的东西,都当成老同学。这一方面强调了复习对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将学习知识当成结识同学一样的快乐心态。当我们把学习知识当成了结识同学、把复习知识当成同学聚会,当然就不会产生厌学的心态,也就不会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苦差事了。对于第三句话,有人解释成“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他”,个人觉得,这是一种误解。对这句话造成不同理解的关键是怎样理解“人不知”的意思。我对这三个字的解释是“别人不懂”,理由是,论语第二部分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这里的“不知”应该和后面的“不知”是同样的意思。我的理解,孔子前面说了怎样学习和复习的问题,然后又说到了怎样对待同学的问题,在怎样对待同学的问题方面,孔子主张人要谦虚,所以才提出了“遇到不懂的同学时,不要嫌弃,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