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必修一专题二: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每课名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0分)1(2011年5月徐州市三模6题)“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作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这是近代爱国诗人丘逢甲的一首诗,它充分表达了作者( )A对清政府剖台的强烈不满 B对宰相擅权割地的谴责 C对收回祖国河山充满信心 D对人民反抗斗争的歌颂2(2011年1月永州市一模8题)20世纪初,中国出现“文明排外”的思想。其直接原因是( )A对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的反思 B对西方列强侵略的认识逐渐全面C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新文化运动中民主思想的影响3(2
2、011年1月龙岩市高三质检9题)十九世纪末流行的一则民谣:“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站,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你认为该民谣应出自(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B义和团运动期间C辛亥革命期间D北伐战争期间4(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12题)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十月革命的影响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5(2011年3月湘潭市一模27题)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
3、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6(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7题)图8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讽刺漫画: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承认殖民者的双重标准7(2011年4月湘西质检27题)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
4、是( )A禁烟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文化大革命8(2011年5月榆林市二模30题)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对“台湾民主国”认识比较正确的是 A是唐景崧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脱离祖国而独立的主张 B是非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特殊措施 C有效地抵抗了日本和其他列强对台湾的侵略D是一个仿效美国而建立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9(2011届福建名校样本分析19题)“19世纪末,洋教势力扩大,吸收了不少中国人加入;与此同时,人民的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并最终形成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
5、”该材料反映了列强利用传教特权,强迫中国人人教 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群众中爱国行为与卖国活动斗争激烈 东西方文化既相互融合又激烈冲突A B C D10(2011年5月河南平顶山调研35题)曾任李鸿章幕僚的姚锡光所著东方兵事纪略中记载:黄海大战后,李痛詈亲赴天津要求决死战的丁汝昌说:“汝善在威海守汝数只船勿失,余非汝事也。”而征诸李电稿和盛宣怀档案,发现在黄海大战后李曾电今丁:“寇在门庭,汝岂能避处威海,坐视溃裂。速带六船来沽,面商往旅拼战,渡兵运粮械接济,成败利钝,姑不暇计。”下列关于两则材料的看法不妥的是( ) A前者成为李鸿章“避战保舰”政策的重要证据 B后者与主流观点相悖
6、,应该回避或不予采信 C后者较前者应更具说服力,可信度更高D史料发掘与考订有利于史学严肃性和科学性的维护11(2011年1月山东潍坊市质检7题)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迫使西方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12(2011年3月上饶市一模29题)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
7、证上述观点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13(2011年4月江西百校摸底26题)辛丑条约第二款规定:“一、惩办伤害诸国及人民之祸首诸臣二、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附件八)。”这说明义和团运动被绞杀后( )列强将中国民众当作主要惩罚对象清政府完全顺从了列强的侵华要求列强放弃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清政府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局限性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0小题,共0分)必修一专题二: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每课名题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从诗的内容可以直接看出作者对清政府割台的强烈不满。故选A.。对祖国河山的被割裂充满伤感。排
8、除C。对宰相擅权割地的谴责,本身表述没有错误,但宰相也只是腐败清政府的代表而已,排除B。对人民反抗斗争没有提及,排除D。2A解析:本题把握时代特征即能解答,A项从时间、内容都与题干相符,义和团提出“扶清来洋”的号,具有盲目排外的色彩。3B4B解析:抓住关键时间信息1924年,义和团运动由局限性也有正义性、进步性的一面,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的转变与中国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有关,1924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高涨,这与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的一面相吻合,所以陈独秀认同了义和团的作用和进步意义。所以B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911辛亥革命后民主主义成为时
9、代主流,排除C。当时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故选B。5A解析:本题考察中国近代反侵略的斗争。根据提干“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一句分析,该场运动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一句分析,说明该场运动最后被多股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结合以上应是义和团运动,其具有盲目的排外性,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其余三项均提出过一定的政治主张。6B解析:本题考查对义和团运动的理解和学生辨析能力,难度较大。面对民族危机,中国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主张“扶清灭洋”,体现了盲目排外的色彩。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
10、和团运动失败。从题干材料可以得出作者抨击和讽刺西方侵略者屠杀义和团的“文明”行为。首先要明确这是一幅政治讽刺漫画,具有政治讽刺意味,故不能按照图画表面的意思理解。既然讽刺打打杀杀,故A项排除。,C项没有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因为义团有盲目仇外的倾向,外国侵略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思想文化,也可排除。D项虽然正确,但与B项相比,B项更是作者的深刻用意所在。义和团杀外国人、外国人杀义和团,同为杀人却分为“野蛮”与“文明”,实际上讽刺帝国主义在为自己的侵略行为作辩护。符合此意的为B项。7B解析: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提出“扶清灭洋”口号。被清政府采用“抚而用之”的政策用来对侵华列强。8B解析
1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将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认识。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岛被割让。“台湾民主国”的成立实际是反对日本割占台湾的举措。故选B项。9C解析:人民的反洋教斗争说明正确。洋教属于外来文化,人民的反洋教说明东西方文化既相互融合又激烈冲突。10B解析:黄海大战后,李鸿章命丁汝昌躲进威海卫保船,避而不战,因此,第二则材料的观点与史实不符。11C解析:根据相关知识,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给予列强沉重打击,使八国联军看到了中国人的力量。统率瓦德西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民还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等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
12、策。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在1901年辛丑条约中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的工具,也使中国完全沦为两半社会。本题选C项。1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及其相关现象的理解能力。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关键词可得出正确答案。“民族主义”一词可以判断,这个运动以反侵略为主。而义和团运动就是属于这个范畴,所以初步判断是义和团运动。“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指的是没有统一的直呼和科学的指导思想,“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都符合以上关键词的限制和特征,故可以判断正确答案应该是A。13A解析: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辛丑条约是不平等条约,显然说法是错误的,材料中也并未体现;题干内容中第二款中直接体现了,因此,A项正确。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