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省武定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6381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武定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武定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武定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武定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武定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云南省武定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云南省武定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云南省武定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云南省武定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云南省武定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云南省武定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交卷时只需交答题卡。一. 选择题(本大题有5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时期的某一天,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以下是他们辩论的主要内容:“无为而治”“明主峭其法而严其刑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也”“百亩之田,勿夺农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根据你的判断,参加这次辩论的思想家应不包括: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2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已复礼”,因

2、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这是因为它A追求天下为公B崇尚秩序C主张仁政D天人感应3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一妇女坟边痛哭。询问之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害死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离开,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十分感慨,要弟子记住:“苛政猛于虎也!”这主要体现了孔子A“仁”的思想 B“礼”的思想 C人治的思想 D中庸的思想4右图分别是“仁”字小饰品和北京街头的“仁”字广告牌,这些都表明A商家均以仁爱作为打造品牌的工具B孔子思想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行为准则C国人对社会和谐发展的真诚祈愿 D只要弘扬传统道德就能实现社会公平5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前往长安投考太学,他不必准备的材

3、料是.诗经 .春秋 .韩非子 .礼记6“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7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宇宙便是吾心”C“工商皆民生之本”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8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A希腊涌现了众多的哲学大师 B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C希腊人

4、最早研究自然科学 D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9“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的意思是A禁欲主义 B人文主义 C蒙昧主义 D实用主义10韩非子“以法为本”中的“法”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中的“法”对君权的作用A完全一致 B大同小异C完全相反 D互为补充11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C欧洲人善于

5、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12某班同学在观察右图(甘肃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时,从图中汲取了以下四点历史信息,正确的应是 A.至迟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发明了造纸术 B.汉代时期纸已成为最流行的书写材料 C.汉代时期纸很珍贵只能用来绘制地图 D.中国最早发明造纸术的人出生在天水 13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山河古迹无联则不能言胜,千古人物有联方彰显功过。有联曰:“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请问这是对何人的评价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蒲松龄14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

6、尽天涯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词句依次运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唐诗、宋词、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15与隋唐相比,两宋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出现的新景象不包括A人们除了创作和欣赏散文、诗外,词也非常流行B人们竞相购买阅读小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C人们可以欣赏到风俗画 D人们在瓦肆欣赏滑稽戏、讲唱戏以及杂技武术16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 B逐渐贵族化 C逐渐神秘化 D逐渐宗教化 17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是 A

7、、人物画 B、山水画 C、花鸟画 D、文人画18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 A.林则徐 B.魏源 C.康有为 D.毛泽东19中世纪一位教皇把他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A开展世俗教育 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 C自由探讨真理 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2017 18世纪,欧洲兴起了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法国人引领了时代潮流,涌现出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杰出思想家。这场运动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文学革命2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批判旧文化旧道德,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这场思想运动高举两面旗帜是 ALiterratur

8、eMorals BDemocracyRepublieCDemocracy Science DLegal systemLiterrature22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3结合史实判断“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是写谁的?A熊秉坤 B.康有为 C.宋教仁 D.孙中山24. 五四运动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俄国人的道路”,这意味着他们A. 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

9、. 选择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目标C. 开始与俄国人一起进行世界革命 D. 开始与列强决裂,走独立自主的革命道路25.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只能顺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杭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指 A.新文化运动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马克思主义传播 D.进化论 2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解决的课题是:A、中国社会性质 B、中国怎样革命 C、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如何建设中国共产党27下列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主张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是::“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中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驱除鞑虏之后,

10、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A B C D28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29.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 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C.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一致30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

11、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31“毛泽东思想不只是毛泽东同志一个人智慧的产物,也是他的战友们、党和革命人民智慧的产物。”对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A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B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C毛泽东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毛泽东的思想就是毛泽东思想32被西方媒体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 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计算机的诞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神舟”号飞船发射成33“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透过它向

12、外看,世界社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使“纱幕烟消云散”的是 A文艺复兴 B开辟新航路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34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材料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A君主专制 B.共和制 B.贵族制 D.君主立宪制35.“没有一个人富得能够购买他人,没有一个人穷得被迫出卖自己。”卢梭这种思想表明他A.强烈反对财产私有制 B.主张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C.向往小农经济社会 D.反对贫富悬殊但又主张保护小私有制36.“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

13、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为了界限权力,确保人们的民主和自由,孟德斯鸠提出了A天赋人权说 B.主权在民说 C.社会契约论 D.三权分立学说371860年,有一位著名学者在牛津大不列颠学会上与威尔伯福斯主教辩论说,“我宁愿要一个可怜的猴子做祖先,也不愿要一个愚昧无知、在庄严的科学会议上只会嘲讽挖苦的人做祖先”。这位学者是A牛顿 B赫胥黎 C伽利略 D哥白尼38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语意指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14、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C理论物理与人们日常生活很远 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39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反映出的主要观点是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皇权威40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网络管理员一火车司机一空姐一电话接线员 B火车司机一电话接线员一空姐一网络管理员C空姐一电话接线员一火车司机一网络管理员 D电话接线员一空姐一火车司机一网络管理员41.海国

15、图志序言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上引言论不能反映出作者A.主张与外国礼尚往来 B.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C.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D.学习西方优长旨在抵御外国侵略42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43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屋子叫 ;材料是: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封建

16、统治 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441902年,京师大学堂的日本教师在生物课上解剖了一只羊,西太后闻后大为震怒,管学大臣张百熙急得入朝叩头自请处分。这则史实不能反映A西太后伪善、愚昧 B在封建专制统治下,教育改革举步艰难C日本对中国文化入侵 D.近代科学进入了校园45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中,对密切世界各地的联系影响最大的是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4618501870年德国的煤产量由670万吨增至3400万吨,生铁产量由21万吨增至139万吨,钢产量由6000吨增至17万吨,铁路线长度由5822千米增至18876千米。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B交通

17、工具的改进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47“它的出现把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都汇聚到覆盖全球的巨型网络系统之中,从而创造了一个每时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的大脑”。材料的“它”指A电报 B电话 C报纸 D互联网 48某些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将光色瞬间变幻的效果记录下来。他们所属的绘画流派应该是: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49.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秀、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18、”,信奉儒学的中国文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共同看法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50. 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二非选择题(共四题50分,其中51题10分,

19、52题13分,53题12分,54题15分)51(10分)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2人)。(4分)指出这四个派别人物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侧重点。(4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主题是什么?(2分)52. (13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1718世纪,中国古代的主要经典和儒家学说,通过传教士的介绍、研究,在欧洲知识界和上层社会得到了

20、流传和宣扬,成为伏尔泰等启蒙运动者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和大一统的思想,更是主张开明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所追求的社会楷模。(启蒙思想家)霍尔马赫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对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热情向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转移。新的着重点对以后几年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起着重大影响。 摘编自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回答:(1)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其意义不亚于新航路的发现。西汉时期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

21、绸之路,促进了中国同亚洲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2分)(2)根据材料一图示发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向。这些趋向对20世纪后期世界经济发展有何重大影响?(4分)(3)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在汲取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这对他们的什么政治主张产生了影响?(4分)(4)根据材料三,中国学习西方从重视西方科学技术,到重视政治制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过程中,为五四运动前,中国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提供了思想准备?(3分)53、(12分)阅读下列材料: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沙漠成功地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结束了

22、我国的无核时代。我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爆炸,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当时,前苏联撕毁援华条约、撤走专家,西方对中国进行科技封锁,又正值困难时期,我国科学家、解放军和工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跋涉戈壁沙漠,风餐露宿,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研制期间,毛泽东同志多次主持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的专门委员会,26个部委,20多个省市,1000多家单位的精兵强将和优势力量进行了大力协作。回答:(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世界上首先研制出原子弹的是哪个国家?何时何地首先使用?(4分) (3)中

23、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时就庄严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我们制造核武器只是为了铸造和平盾牌”。请举例说明中国在和平利用核能为人类造福方面所取得的成就。(2分)(4)根据材料,谈谈我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核武器研制成功对我们今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何启示?(4分)54.(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曾在当代最有益且最具想象力的书中,做了如下的结论:“古代的中国,他们苦心经营,完成最完美的社会形态,犹如一个典型的模范社会中国创造了为今日人们已知的,最高级的世界文明中国的伟大吸引了我,使我感触良多这个国家的伟人们,跟我们德人比起来,代表更高一层的文化水平一些君子型的人物代表一种

24、非常高尚社会的典型。” 尽管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纸、丝、印刷术和瓷器,但我们还不能认定中国是一个工业上善于发明的民族。尽管他们在艺术上有创作的天才,发展他们自己的艺术形式,而且达到非其他民族、非任何时代所可比拟的完美境界。但在1912年以前,他们仍然满足于古代的经济方式,嘲笑那种可以增如效率、节省人力的政策。虽然他们是世上第一个使用煤炭作燃料的民族,虽然他们早于公元前122年即有小量的开采煤矿,但他们并没有发明什么机器来节省人力。以致至今仍有大部分的矿产资源未开采。虽然他们旱知道如何制造玻璃,但他们却宁愿自西方输入这些东西。在举止方面,中国比较喜欢彬彬有礼的传统规矩和学问,而不欣赏刺激的、变化的科学和财阀政治。中国在对世界所贡献出的许多伟大的文化中,对于物质技术生活的贡献最弱。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大系利用所学史实论述上述材料中关于“中国制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建立了完美的社会形态和高水平文化”的观点。(要求:围绕观点展开多角度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武定一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答案一 选择题. (共50题,每题1分、共5分)二非选择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