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5581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世纪金榜》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高效演练稳达标【高考真题】1.(2016全国卷T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解析】选B。由材料中信息可知乾隆年间已入台的福建裔移民回乡请祖先牌位的现象骤然增多,表明当时移居台湾的福建人很多;在宗法制的影响下,宗法情结浓厚,敬祖祭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B正确;A说法本

2、身有误,移民问题并不是族谱编修的原因,编修族谱是中国人宗法观念的体现;C说法过于绝对;D材料中并未涉及,而且从移民增多可知两岸居民交往频繁。2.(2016全国卷T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解析】选B。材料中“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这里的“国家档案文献”主要应该是有关国家制度的记述;萧何重视秦朝的文书,实际上是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结合汉初的史实,汉承秦制,

3、判断B符合题意。汉初盛行的是黄老之学,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才实行崇尚儒家的政策,A不正确。材料中体现出已经充分发挥了文书的功能,C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D与材料无关。3.(2016江苏单科T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解析】选D。通过材料中“长兄”“长孙”等关键词,可以看出材料主要体现了宗法制中嫡长子继承制,故D正确。家族和睦指家族成员间相处融洽,与题中“长兄如父”等不符,故A错误;等级秩序指依据宗法分封制形成的社会等级分层,与题中“小儿不及长孙”不符,故B错误;

4、贵族世袭指贵族世代继承祖先权力,是先秦贵族政治的重要特征,与题中“长兄如父”不符,故C错误。4.(2016海南单科T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解析】选B。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宗族关系成为执政的基础主要是在夏商周三代,而不是整个封建社会,故A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所以本题答案为B。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政绩,在一定程度上会体现民本思想,但不是主要依据

5、,故C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错误。5.(2014全国卷T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解析】选C。周代实行的分封制是在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封邦建国,受封的诸侯国在政治上服从周王室。由题干可知,诸侯国在文化上,如礼仪和语言方面,也与中央政府保持一致。周王室和中央政府在“王畿”地区,即周人的统治中心区域,西周的统治中心即都城是镐京,今陕西西安,故选C。6.(2013全国卷T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

6、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解析】选C。A错,井田制是分封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而当时经济的发展反而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分封制的崩溃;B错,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体现的是世卿世禄制,分封制容易造成分裂,无法凸显君主集权;东方六国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虽然等级差别明显,但当时处于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解体,故D说法错误。7.(2015江苏单科T21)(节选)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

7、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有利于中国稳定和统一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所涉及

8、的制度。【解析】第(1)题第一问,从材料一中“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等可以直接概括出答案。第二问依据“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结合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可以得出答案。答案:(1)因素:充分保留传统;合理选官;实行德政;汉字文化延续功能强。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模拟预测】1.(新题速递)禹征三苗时,“乃会群后,誓于师”,启征有扈氏“乃召六卿”。商王盘庚迁殷“命众悉至于庭”,还经常出现“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这些历史现象表明当时()A.分封

9、制在夏商时期开始推行B.专制主义思想显露苗头C.原始集体议事方式影响尚深D.贵族议会制度不断完善【解析】选C。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推行,故A错误;材料中突出的是“群”“召六卿”“共饬国典”强调的不是专制主义,故B错误;原始社会强调的是集体议事方式,材料中体现了这种集体的议事方式,故C正确;材料不是在强调贵族议会制度的完善与否,故D错误。2.(2017晋冀豫三省联考)有观点指出,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这一观点可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扩大西周的统治范围B.推动了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C.形成了强大的家族凝聚力D.淡化了世袭血缘

10、贵族的统治【解析】选A。材料“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部落”表明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故A正确;材料中“西周的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表明无法推动行政管理模式的进步,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形成强大的家族凝聚力,故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淡化了世袭血缘贵族的统治,故D错误。3.(新题速递)在西周时代,“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姓”表明血统,“氏”则为“姓”的分支。贵族男子的“字”全称有三个汉字:第一字表长幼行辈(伯、仲、叔、季等),第二字任意,末一字为“父”字。这说明姓氏名字制度在当时最主要的作用是()A.强化宗族认同B.维护尊卑关系C.凸显贵族地位D.继承华夏传统

11、【解析】选B。由材料的描述可以看出“姓”是表明血统的,通过姓氏来标明贵族等级及贵贱,因此说姓氏是维护尊卑关系的一种手段,故选B。4.(2017太原模拟)班固认为汉初分封以“成太宗(汉文帝)之业”,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据此推断班固认为()A.汉武帝有削藩过度之嫌B.分封有利于巩固大一统C.太宗时期实现安平四方D.外戚专权导致朝野叛乱【解析】选A。班固这段话的意思是汉初的分封制成就了汉文帝的基业,汉武帝的推恩令分解了王国势力,导致西汉末年中央和地方势力受到削弱,王莽无所忌惮,产生篡汉之心。由此看出,班固认为王莽篡汉与汉武帝过于削夺地方势力有

12、关,故A正确。5.(新题速递)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材料表明()A.周天子建立起绝对权威的统治秩序B.西周中枢管理机构与蛮夷之间的关系C.西周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基本方式D.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利与义务的差异【解析】选C。题干中“而赐之盟”说明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自己的亲属,让其治理地方,体现出了西周贵族集体统治的方式,故C正确。6.(2017郑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成为汉帝国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

13、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材料二郡县制打破了传统领主特权,为全国大市场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而传统农民在摆脱旧领主的人身控制之后,也发挥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他们第一次从底层产生了生产革新的冲动他们已经破天荒地成为独立的生产机构,而不再是具有人身依附的农奴。郡县制革命符合一切历史进步性要素,事实上也成为一切现代国家的典范。欧洲从黑暗时代,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也是在内部实现郡县制革命的过程,现代国家的本质就在于郡县制。郡县制度与秦汉时期的霸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郡县制度所产生的主要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历史作用。(不得照抄

14、原文)【解析】第(1)题材料一表明郡县制成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后世所沿用。第(2)题注意多角度分析其作用,一个制度的作用应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分析归纳。答案:(1)影响: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巩固了秦汉对地方的统治,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基础(框架)。(2)作用:打破贵族领主世袭特权,为国家统治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自然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外封建“现代”国家的典范。【拓展延伸】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区别周朝处于中国奴隶社会鼎盛时期,根本政治制度是奴隶制。秦朝处于封建社会初期,根本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周朝在地方实行的是分封制,而秦朝实行的是郡县制;在中央,周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仍然是贵族政治。而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皇权高度集中。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