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9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政治篇.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5353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9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政治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9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政治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9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政治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9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政治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9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政治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9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政治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9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政治篇.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9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政治篇.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九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政治篇(考点9)一、知识归类1、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的几个阶段1417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宗教改革。1719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政治上的重大转折和变化时期: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封建国家改革、殖民扩张、启蒙运动。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的时期: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体系初步形成、不同社会思潮出现、资产阶级镇压革命和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国家职能扩大、资产阶级民主

2、法制更加健全、两党政治形成、帝国主义侵略扩张。一战二战结束,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危机时期:私人垄断向国家垄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民主政治不断发展,革命与战争连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反苏和纵容法西斯侵略,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二战后20世纪后期,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美国成为世界政治霸主,形成“冷战”局面、帝国主义推行霸权政策和新殖民主义政策及世界人民的反抗20世纪后期,新旧世界政治格局交替和经济“滞胀”时期: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形成,殖民体系崩溃,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经济进入滞胀阶段,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进一

3、步完善。2、重大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15661581年),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具有民族独立和资产阶级革命双重性质的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年),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七月革命(1830年),推翻了复辟的波旁王朝。1848年欧洲革命(18481849年),是一次规模巨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美国内战(18611864年),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俄国二月革命(1

4、917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重要改革和统一运动封建国家的改革:俄国彼得一世改革(1689年开始);法国路易十四改革(17世纪后半期);普鲁士腓特烈二世改革(18世纪中期);奥地利特蕾西亚女皇和约瑟夫改革(18世纪中期)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西欧宗教改革(16世纪),既是一场反教会斗争,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英国议会改革(1832年开始),为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打开了大门,标志着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意大利加富尔改革(1852年),增强了撒丁王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为意大利统一创造了条件;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标志着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普鲁士俾斯麦的军事改革(186

5、2年),为德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日本明治维新(18681873年),使日本改进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罗斯福新政(20世纪30年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之先河,加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美国和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资产阶级性质的统一运动:德意志统一(18641871年);意大利统一(18591871年)。4、重要文献英国:航海条例(17世纪中期颁布);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通过)。法国:人权宣言(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1791年宪法(1791年制宪会议颁布);拿破仑法典(1804拿破仑公布民法典,后又公布了商法典和刑法典)。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大陆会议发表)

6、;1787年宪法(1787年颁布);宅地法(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日本: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颁布)5、主要资产阶级政党英国:托利党,17世纪形成,代表土地贵族高级教士利益;辉格党,17世纪形成,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保守党,19世纪中期在托利党的基础上建立;自由党,19世纪中期辉格党与其他资产阶级政党合并而成;工党,20世纪初成立。法国:吉伦特派,代表工商业大资产阶级利益;雅各宾派,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热月党人,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君主立宪派,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美国:民主党,19世纪中期形成,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共和党,1

7、9世纪中期形成,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利益。20世纪初,两党差别消失,都代表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日本:倒幕派,代表中下级武士。6、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英国:1689年开始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共和制。法国:经过反复斗争,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俄国:1861年改革后仍是沙皇专制君主政体。意大利:186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制。日本:1889年宪法颁布后,由封建君主政体转变为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二战后经过民主改革,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德国:1871年完成统一后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德国、日本、意大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度建

8、立起法西斯统治7、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内容: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形成过程: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后的西、葡殖民扩张,以及1718世纪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和争夺,使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17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初步形成:19世纪中期,由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俄、德、日意、等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变本加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已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

9、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8、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工场手工业时期:主要殖民国家:较早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其后是英、法、荷等国。殖民区域:主要是在大洋沿岸。殖民特征:海盗式的掠夺。工业资本主义时期:主要殖民国家:除老牌殖民国家外,俄、日、德、美等国也加入殖民行列。殖民区域:遍布世界各地。殖民特征:殖民扩张以争夺殖民地抢占原料产地和产品市场为目的;殖民国家间不断爆发争霸战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主要殖民国家:几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都参加了殖民扩张。殖民区域:非洲几乎被瓜分完毕,拉丁美洲成为实际上的半殖民地,亚洲除日本外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殖民特征: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

10、主;企图从政治上瓜分殖民地。9、资本主义政治思潮文艺复兴运动:时间:1416世纪。主要社会思潮:人文主义。性质: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等。启蒙运动:时间:18世纪。主要观点:批判专制王权和封建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代表人物:霍布斯、洛克、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百科全书派等。保守主义思潮: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形成,代表土地贵族和保守势力的利益,反对工业社会,主张控制资本主义发展。自由主义思潮: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反对社会革命,主张改良。如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革命和改革运动、1848年欧洲革命、俄国1861年改革、美

11、国南北战争、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社会主义思潮: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反对资本主义制度。民族主义:主张建立民族统一的主权国家。其一是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范围的运动,即争取民族自强与振兴,加强民族凝聚力的运动。如德意志的统一。其二是反对外国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即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包括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独立运动(如波兰反抗俄国统治的民族起义)和发展程度较低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如亚洲革命风暴为典型)。10、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17世纪初,荷兰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俄等国仍然是封建国家。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欧洲大陆以封建制度为主体。

12、这一阶段世界政治重心在欧洲。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洲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美日虽然势力大增,但欧洲政治重心地位不动。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向帝国主义的过渡,政治制度日趋完善,美日日渐强大,向欧洲政治重心地位提出挑战。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法西斯和反法西斯集团,最终反法西斯联盟战胜法西斯集团。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大改组,欧洲在资本胡一政治舞台上黯然失色,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格局。20世纪9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政治局面。1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状况英国概况:A16世纪宗教改革,成立英国国教,后出现清教徒运动;B1640

13、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C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D18世纪初,形成内阁制;E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扩大了政治权利;F19世纪后半期,自由党和保守党交替执政。G一战后,自由党衰微,形成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局面;H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I1949年加入北约;J1986年加入欧共体。特点:A议会制度比较完善。B长时间推行两党政治。法国概况:A16世纪法国宗教改革,以天主教为国教;B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前期,路易十四改革;C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D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1791年颁布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E1792年建立法兰

14、西第一共和国;F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G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H1930年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宪;I1848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J1852年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K1870年9月4日革命后建立第三共和国;L1946年建立第四共和国;M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特点:A革命运动发生最多的资本主义共和国;B政局不稳、政权更替频繁;C共和制与君主制经过长期斗争,最终确立共和制。美国概况:A17751783年独立战争,美国独立;B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C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联邦共和制;D18611865年内战,1862年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E1

15、9世纪初到19世纪末,共和党与民主党轮流执政;F向帝国主义过渡完成后,两党差别消失;G1933年罗斯福新政;H1946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实行“冷战”;I二战后,成为世界政治霸主。特点:A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B较长时间占据世界政治霸主地位。日本概况:A11921868年,幕府统治时期(镰仓、室町和德川幕府);B1868年武装倒幕,成立明治维新政府,建立君主政体;C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半封建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D20世纪30年代建立法西斯专政;E二战后,消除封建势力,实行政治改造和民主改造,建立民主制度;F70年代后,政治势力壮大,与美、欧共体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特点:A具有浓厚的

16、封建军事性;B天皇专制长期存在,民主政治发展水平低。德国概况:A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盛行;B16世纪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C18世纪中后期,腓特烈二世改革;D1848年柏林革命;E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统一运动,建立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帝国,即第二帝国;F1919年十一月革命后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G1919年建立魏玛共和国,是以魏玛宪法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H1933年建立法西斯专政;I二战后被四国分区占领,后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J1990年德国重新统一。特点:A较长时期处在分裂状态;B封建主义和军国主义残余有较大影响,富有侵略扩张性。俄国概况:A1689年彼得一世改革,沙皇专制巩

17、固;B1861年农奴制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C一战中,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D1905年革命;E一战后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特点:A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对外扩张性;B沙皇专制长期存在,民主政治水平低。意大利概况:A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潮发展;B19世纪中期统一运动,王国成立;C1922年建立法西斯专政。特点:A长期处于分裂状态;B政治民主化程度低。12、重要政治人物的活动及历史功过英国:亨利八世、查理一世、克伦威尔、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劳合乔治、张伯伦、丘吉尔。法国:路易十四、路易十六、罗伯斯庇尔、拿破仑、拿破仑三世、克里孟梭、达拉第、贝当、戴高乐。美国:华盛顿、杰斐逊、

18、林肯、威尔逊、富兰克林罗斯福、杜鲁门、尼克松。德国:马丁路德、俾斯麦、希特勒。俄国: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意大利:哥伦布、加富尔、加里波第、墨索里尼。日本:明治天皇、广田弘毅。二、知识深化1、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和发展的特点随着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产生和发展,在思想领域和社会政治领域出现了深刻的变革,人类社会开始向近代迈进。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大发展起了思想解放作用。社会发展方面,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走向统一,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成长形成趋势。政治方面,宗教改革运动兴起,由于力量弱小,采用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政

19、治制度方面,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成功,首先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以上诸方面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桎梏,尼德兰革命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树立了典范。在各方面共同作用下,西欧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壮大。2、东方的衰落与西方世界优势形成的原因西方世界在向近代迈进中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有:殖民掠夺为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文艺复兴运动为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提供了精神食粮。宗教改革是西方世界优势形成的清道夫。良好的政治环境为西方世界优势的形成保驾护航,王权与资产阶级的互相支持与互利。东方衰落的

20、主要原因有:封建专制统治日益强化,封建自然经济难以解体,资本主义萌芽难以成长。东方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自然经济的固守和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不利于海外贸易和经济文化交流,使东方各国落后于历史的进程。缺乏新的思潮的冲击,传统伦理道德维护着封建统治,得不到舆论声援的资本主义萌芽极易夭折。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规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指17、18世纪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的西欧一些先进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些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取得的胜利也至多是推翻封建制度,解决资产阶级掌权的问题。它只能是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而不可能建立完整、健全的资本主义社会

21、。特点主要有:革命只发生在少数资本主义发展比较充分的国家。革命的领导者大多是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革命的理论武器是启蒙思想。革命基本成功后,掌握政权的是大资产阶级。革命进程曲折多变。激进的革命措施最终被取消,保留的一般是大资产阶级掌权时的成果,最终在成熟的基础上稳定下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胜利,主要表现在革命推翻了旧制度,使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同时,各国的革命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如英国革命为美、法革命树立了榜样,美国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法国革命的爆发。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出现表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可抗拒的潮流。4、对1718世纪欧洲封建国家改

22、革的认识这些改革都是封建君主自上而下推动的,虽然改革是从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出发,没有从根本上改革社会性质,但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客观上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统治者提供了扩张的资本,为日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打下了基础。这些改革正说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主流。这种改革是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一条途径,只是当时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势力相对弱小,还无法完成这种过渡。5、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政治领域的深刻变化随着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政治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

23、化。资产阶级展开了一系列争取民主和政治权利的斗争,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风起云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各种政治思潮涌现,最引人注目的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同时还存在着保守主义,占主流地位的是自由主义。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成因和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本质上是统一的世界经济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和殖民体系都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伴随着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而羽翼渐丰的。成因:资本主义的本性开放性和扩张性。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一方面,它极大地解放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它对外不断殖民扩张,必然导致世界各地区的联系加强,改变了过去的

24、封闭状态。同时,对外的殖民扩张,也造成了被侵略地区人民的灾难,激起了反抗,但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7、关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特点及其成因(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出两类不同的趋势:一类是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充分发展,实行的是政党政治、公民自由的体制,同时以较为健全的代议制度,即议会政治制度作为实际上的保证。其中,英国以自由主义改革著称;法国以共和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为突出表现;美国则典型地体现了两党政治的制衡作用。另一类型是封建专制色彩比较浓厚的德、俄、日等国,这些国家没有经历过比较彻底的革命,在政治上较多地保留了旧的封建残余,统治方式未发生根本变化,旧传

25、统根深蒂固。其中,德国具有军国主义传统;俄国沙皇专制统治,对内专制主义和对外扩张主义;日本呈现出垄断、专制、侵略三位一体的特点。历史证明,走专制主义道路的资本主义国家穷兵黩武,给人类带来灾难,给国家带来危害,是逆历史潮流的。政治民主道路则顺应了历史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中完善,至今仍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8、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地位、作用及多样性资产阶级改革同革命一样,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一般途径。在早期资本主义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障;到19世纪中期,改革和革命一方面为工业资产阶级发展开辟道路,另一方面,资产

26、阶级也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制度;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改革更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和增强资本主义制度生命力的法宝。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不同方式:一是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如英、法;二是通过民族解放运动,如美国;三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如俄、日;四是通过民族统一运动,如德、意。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有共性,也有异性。其共性有: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是革命或改革得以发生的必要社会历史条件。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受到了严重阻碍和束缚,这是革命或改革的深刻动因。但这种阻碍和束缚,又表现出其特定历史阶段的强烈个性色彩,主要表现为:A封建专制或封建残余势力的阻碍,如英、法、

27、俄等;B殖民主义的阻碍,如美国;C分裂格局势力的阻碍,如德意志和意大利;D黑人奴隶制的阻碍,如内战前的美国;E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阻碍,如日本。但处于各方面的原因,各国革命和改革的领导阶级也不完全相同,如北美独立战争是北方资产阶级和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阶级联合领导的;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是当时的封建势力的代表皇帝主持推行的;俄国1905年革命和1917年二月革命都是无产阶级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领导的。9、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政体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类。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前者如英国,后者如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

28、,日本根据1889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虽然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是本质上仍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制有议会制和总统制两种形式,前者如法国,后者如美国。10、如何认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性,表现在:它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集团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封建势力的复辟活动,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下,无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合法斗争,这给无产阶级提供了组织和训练革命队伍的机会,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但其阶级局限性和虚伪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与实际脱节,广大人民群众并

29、不能充分享受到民主和自有权利。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强调全体公民一律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经济地位不平等。因此,资产阶级民主是在民主外衣掩盖下的资产阶级专政。11、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从根本上说,其发展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从外部条件看,对外殖民掠夺和扩张,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商品、资本投资市场和原料产地;从内部动力分析,由于科技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技术服务;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使其生命力更加旺盛,保证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规律;政治发展不

30、平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在帝国主义时代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不平衡性,虽然曾导致动荡甚至是战争,但也可以促进资本主义政治向更合理、科学的方向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总趋势。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而且在不断自我完善中发展,但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与生产日益社会化的基本矛盾无法根本上克服,因此向社会主义过渡也是必然的。12、关于德国和日本的法西斯专政问题20世纪30年代,德日两国先后建立法西斯专政,其建立的共同原因有:历史原因,两国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两国受到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并受到客观环境制约,转嫁危机的回旋余地小,致使社会动荡,为法西斯上台提供机遇;

31、两国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极度不满,极力想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外扩张的要求强烈。但由于历史和国情的不同,两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过程中,也有不同特点。德国是建立法西斯政党在国会选举重获胜而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其特点是:有一个以希特勒为领袖的强大的法西斯政党,并发动了有群众基础的法西斯运动;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结合的方式,取得全国政权;对原来的国家政治体制作了彻底改变。日本的特点有:日本是通过均不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日本军部是通过对内发动政变,对外发动侵略战争而逐步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法西斯统治的;日本的法西斯专政并没有突破近代天皇制的框架范围。两国法西斯专政也具有相同特征:都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极端形式;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国家职能无限扩大;以极权制取代民主制,废除议会制和多党制,实行一党专政和党国合一的独裁统治;都鼓吹极端民族主义,积极对外扩张和侵略。-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