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2850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給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C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D是宗法制强化的产物2有学者认为,董仲舒完成了儒学形态和内容的重大转折。这种转折指A 将儒学神学化并为君权辩护 B用法家思想来替代仁义

2、学说C 以君权神授否定为政以德 D 确定天理体系取代黄老之学3新疆吐鲁番曾出土公元408年的一份用楷书书写的文书,记录了当地选举应试的情况,策试内容涉及诗经、春秋等中原地区盛行的典籍。由此可知,当时A 书法艺术得到了推广与普及 B 科举制最早出现于西北地区C 儒学作为正统影响范围扩大 D 统一因素因政治分裂而削弱4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朱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由此可推知朱熹A强调纲常理论以维护社会秩序 B认为人性的善与恶难以调和C初步完成重建儒学理论任务 D相信提高修养可以扬善抑恶 5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

3、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是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这表明李贽A 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畴B 具有早期启蒙思想C 局限于传统文化樊篱D 思想引起社会变革6下面表格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遗产项名称批准时间传统桑蚕织技艺2009年10月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年10月雕版印刷技艺2009年10月中医针灸2010年11月中国珠算2013年12月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A 技艺先进 B 实用性强 C 体系完整 D 注重实验7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

4、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不包括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8下表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作品中的部分章节,它可以作为个例来说明A 民间文学注重彰显个性 B 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C 小说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 D 市民文学具有一定教化功能9从字体演变的角度分析,下图体现了汉字 A 形象化的发展方向 B 实用性不断增强 C 将写意发挥到极致 D 逐渐走向繁复化10下图是南宋遗民郑所南的画作,该作品用极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也不画土;在落款中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A 体现市民阶层

5、的精神需要 B 体现工笔重彩的宫廷风格C 着重反映个人的思想情感 D 富有生活气息的写实描述11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A 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 B 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 C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D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12王尔敏在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说,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这里的“最基本之原始动力”是指A 顺应世界潮流 B 拯救民族

6、命运 C 启蒙国民思想 D 走向民主共和13海国图志发表十年后,还有一些开明人土认为 “中国水师与之争锋海上,即便招募夷士,仿其制作,面茫茫大海,无从把握,亦望洋而叹耳!然则将欲以御夷,将何道从之?”这表明当时A 封建守旧势力逐渐占据上风 B 魏源的海防思想影响有限C 开明人士质疑“师夷制夷” D 人们对海防状况极为担忧14康有为主张“改定地方新法,推行保民仁政”,孙中山主张“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二者在民权主义主张上的不同点表现在下列哪个方面 A 国家政权的性质 B反对外来侵略 C国家政权的组成 D主张断发易服15 19世纪末,清王朝的钳口禁忌(限制言论自由)进一步被突破,知识分子在

7、许多地区创办学会、报馆、学堂。学会多达百余个,报纸也由19种增至70种。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 社会启蒙的不断深入 B 中学西学间矛盾的解决C 中体西用观念的流行 D 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普及16下表搜集了重要的资产阶级文献首次完整出现在中国的概况。它表明A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首次传入中国 B 中国人已关注到西方制度背后的理念C 清政府开始实践“师夷长技”的主张 D 西方民主科学观念通过报刊深入人心17有史家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花了20年的时间”。下列选项中

8、促使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向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转变的主要因素是A 洋务运动和实业救国思想的涌现 B 义和团运动和清末“新政”开始实施C 戊戌变法和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 D 袁世凯独裁和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18 “作为具体的政治历史事件的五四爱国运动最足以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分水岭,因为从这一事件开始,新文化运动事实上从比较广义的文化运动的范围中发生某种突破。”下列现象可作为这种“突破”表现的是A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B 文学革命的发展C新文化运动的阵营日益巩固 D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深入人心19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9、。这一论述属于毛泽东思想中的A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C新民主主义理论 D人民民主专政理论20俄罗斯学者潘佐夫所著毛泽东传记述了毛泽东“摆脱苏联及其模式的影响、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努力”。下列著作体现毛泽东这一探索的是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论持久战 C 论联合政府 D 论十大关系21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探索是A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 开始改革开放22 1977年9月,邓小平在

10、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邓小平的这段话A 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 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C 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 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3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录取率%4.86.128.724.65772.3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A 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 B 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C 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 D 录

11、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24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位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这是对谁的最高褒奖A 钱学森B 杨利伟C 李四光D 袁隆平 25时代不同,思想主张和作用就不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 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但是它们最终流行了,并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其一个原因在于,他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保守的,他接受现状,这自然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另一原因是,他强调道德原则,坚信道德

12、原则是恰当地行使权力的先决条件。最后,孔子在他去世两个半世纪后,随着帝国政府的建立而成为官吏们必不可少的一门官场哲学。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学说为什么在其生前没有被普遍接受?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学说最终“成为国家的正式教义”的原因。(8分)材料二 尽管在西方强大的压力下洋务派的人才观有所改变,但在洋务派看来,中国的文物制度是西方不能望其项背的,中国的纲常名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中道西器”、“变器不变道”,是洋务学堂对于新型人才的基本定位。 洋务运动对21世纪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启示甲午战后,更多的人开始以宽容的态度,接受西学。谈谈西学不再如以往那样被诋毁为“士林败类”“名教罪

13、人”,而是“识者渐知西法之不能尽拒,谈洋务者不以为为深耻”维新人士试图建构的全新内涵的“中体西用”思想是在曲折中不断得到认同的。康、梁等人倡导的“中体西用”,其内涵上大大超过了洋务派所主张的学习西方的器械、技艺的表层。摘编自刘长生、郑征成中体西用思想与维新运动(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的“中体西用”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相比,有何新发展和局限?(6分)材料三 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不必白费金钱派什么留学生,办什么学校,来研究西洋学问。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象(像)水火冰炭,断然不能相

14、容,要想两样并行,必至弄得非牛非马,一样不成。 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3)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的思想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思想观点作出简要评价。(6分)材料四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4)材料四中“俄国人的路”指的是什么?(2分)“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走这条道路?(3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历史时期人物主张春秋战国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明清之际顾炎武:实地考察许多州县,写成

15、巨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循天下之公”。晚清时期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严复: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明清之际,以传教士为桥梁和纽带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一方面,为了传教的需要,他们将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传入中国,一批诸如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乾坤体义、远西奇器图说、火攻挈要等书的翻译以及世界地图的传入,打开了明朝知识界认识和了解“西学”的窗口,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

16、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通过传递书信和翻译中国典籍等方式,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介绍给欧洲,中国儒家思想对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摘编自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材料二 近代以来,欧洲与中国间文化交流打破了平等均衡、长短互补的格局,文化交流变成了作为落后一方的中国向作为先进一方的欧洲学习的进程。从一开始就是在欧洲列强对中国侵略和中国反侵略这样尖锐的政治背景下进行的。就中国方面而言,就不简单是一般意义上的落后向先进学习,而是为着寻求解决中国政治危机,救亡图存而向对手学习。随着对于救国方案探讨的深入,中国的仁人志士们对于欧洲文化的

17、注意力,渐渐便转移到了探讨如何对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构成进行改造上。摘编自林延清、丁伟志近代中国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特点(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8分)(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7分)历史答案BACDC BADBC ABBCA BDACD ADBD25(1)未被接受的原因:孔子的主张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者的需要。(2分)被接受原因:受到上层统治者的欢迎;强调道德原则;提供一门官场哲学。(6分)(2)洋务运动: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制度为根基,引进并运用西方先进的科学和技术。(2分)发展:

18、引入了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主张利用西方的宪政改造中国旧政体。(2分)局限:没有从思想上扫除旧思想,仍然以维护君主制为中心。(2分)(3)观点:新旧(中西)文化不能相容;提倡新文化就要彻底批判和抛弃旧文化。(2分)评价:动摇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不能正确对待东西方文化,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4分)(4)道路: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或武装夺取政权,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2分)原因:此前各种救国方案失败(回答具体史实也可);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3分)26【示例一】观点:知识分子引领时代,又难逃时代局限。(2分)阐述: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士”阶层崛起,纷纷提出自己的主

19、张,意图改造社会。孔子主张仁、德治,恢复周礼,以缓和社会矛盾,重建社会秩序,但克己复礼思想不符合时代潮流。(3分)清末,外敌入侵,民族危机加深。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开眼看世界,魏源据此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启迪了思想。但未受重视,影响有限。(3分)总结:在历史的变革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勇立潮头,引领时代发展,但也难免有时代局限。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苛求过去的知识分子。(2分)【示例二】观点:时代巨变促成知识分子的担当精神。(2分)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礼崩乐坏,矛盾丛生。孔孟以天下为己任,周游列国,求天下安定之道

20、,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德治、仁政等,践行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精神。(3分)晚清时期,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把救亡图存和维新变法结合起来,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3分)总结:时代巨变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率先觉醒,他们心忧天下,为家国命运鼓与呼,显示了强烈的担当精神。(2分)27(1)影响:对中国:冲击了明代崇尚空谈的学风;促进了我国传统科学的发展;冲击了“华夏中心”的传统观念;(任答两点得4分)对西方:增进欧洲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影响欧洲18世纪启蒙思潮。(4分)(2)特点:不平等下的中国向西方学习;在列强侵略下的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具有救亡图存的政治目的;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任答三点得3分)原因: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文化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仁人志士的推动。(任答两点得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