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填空默写1杜甫一生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在登高中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概括:“,”。2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题人:李子寒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人物传记专题把握文章结构授课人:李 伟一了解高考考纲考试大纲要求: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体,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1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
2、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二学习目标1掌握人物传记中传主的精神品质;2提高学生对人物传记的阅读能力;3掌握“把握文章结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三学习重点、难点掌握“把握文章结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四 检查学案通过我们做过的例1、例2两道类型题和你的积累,探究此类题型的 提问方式和答题方法?五 探究提问方式1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删掉段可以吗,为什么?3人、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这篇传记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5本文有的特点,请从结构安排上进行赏析。六 探究答题方法1审清题干,是就整体谈结构,还是某一部分2在内容上交代
3、了什么3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4在结构上的作用开头:总领全文,吸引读者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呼应题目中间:过渡(承上启下),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呼应题目结尾:照应开头或标题,总结全文,深化主题,使文章意蕴深远全篇:常规结构(按时间、逻辑顺序写)变式结构(倒叙、插叙等)七 实战练习 能力提升1定和是个音乐迷 本文第段介绍“我”与定和初见时的情形,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一、二、三、四组)2科学家在路上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五、六、七、八组)小组派代表把答案展示到黑板上:一、二、三组第1题五、六、七组第2题其他同学更换讨论内容:一、二、三、四组讨论第2题并评价黑板上
4、此题答案五、六、七、八组讨论第1题并评价黑板上此题答案出示答案:1(6分)交代了定和选择音乐的过程和原因(内容上)引出“音乐迷”的由来,呼应题目(结构上)为后面写他对音乐的痴迷作铺垫(结构上)出示答案:2 科学家在路上(6分)描写翁文灏孤身徘徊田间阡陌的情景,突出他一直在路上的科学探索精神(内容形象上)照应了标题(结构上)以此结尾,给人留下想象空间,使文章意蕴深远(结构上)八 注意事项1 注意审题2 注意分数,写够字数3 语言要简洁4 要结合材料九 课堂小结十 课后巩固魂魄犹在江山图1写李可染在朋友家作画和感动于老友信上的字迹两件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2本文在结构上有怎样的独特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学习的路就像跨栏选手在跨栏,需要跨过一个又一个障碍,才能走上平坦大道,这个过程是艰苦的,但只要我们不言弃,我们终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