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专题9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2322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专题9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专题9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专题9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专题9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专题9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专题9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专题9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模块2 专题9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测试卷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模块二专题九专题测试卷(九)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一、选择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湖南永州一模,20)1919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党纲草案中提到:“俄共将力求尽量迅速地实行最激进的措施,来准备消灭货币”,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来代替贸易”。这一认识()A适应了当时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B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C直接导致苏俄政权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D为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了依据解析:选A由材料中时间“1919年”可知苏俄处于三年内战时期,由材料中内容“准备消灭货币”“用有计划、有组织的产品分配代替贸易”可知此政策为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

2、策,推行此政策是为了适应战时经济体制的需要,故选A项;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不是理论创新,排除B项;1920年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苏俄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排除C项;材料中认识是后来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依据,新经济政策与此认识不符,排除D项。2(2019届湖北八市高三3月联考,35)1921年,列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直接过渡”在俄国行不通,为此他提出新经济政策,但列宁并未正面、系统地扬弃“直接过渡”的理论,而是将新经济政策的基调定为“退却”“让步”,更使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列宁的这一认识()A暗示新经济政策具有

3、过渡性B表明列宁准备放弃新经济政策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D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重启解析:选A材料“将新经济政策的基调定为退却让步,更使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说明列宁是在表明新经济政策是暂时的,具有过渡性,故选A项;材料“列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直接过渡在俄国行不通,为此他提出新经济政策”表明列宁是想用新经济政策解决问题而不是放弃,排除B项;材料“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说明没有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排除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直接过渡”的错误途径,即材料“列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直接过渡在俄国行不通”,排除D项。3(2019届甘肃一模,34)从1929年

4、起,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先后发生了经济大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一片困顿和恐慌之中,而此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苏联()A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B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不同C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果D实现了农业集体化解析:选C由材料“从1929年起”“而此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知这一时期逐渐形成的斯大林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促进苏联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模式的具体内容,排除A项;材料强调苏联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而非政治体制,排除B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的具体内容,排除D项。4(2019届山东淄博一模,34)如

5、图为19281937年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示意图(单位:%)。据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苏联()A推动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B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C实行农业集体化成效显著D汲取西方经济危机的教训解析:选B据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与“一五”计划相比,苏联重工业比例有所下降、农业由负增长到54%、轻工业由90%到100%,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故选B项;据图可推知,“二五”计划期间,苏联重工业所占比重大农业比重小,产业结构不均衡,排除A项;农轻重得到不同程度发展主要原因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不是汲取西方经济危机的教训,排除C、D两项。5(2019届四川宜宾三模,34)19531

6、964年,苏联农业生产增长了70%,工业生产增长了1.8倍,工人平均工资增长了约40%。这说明当时苏联()A斯大林模式尚有影响B工业化推动了农业集体化C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D摒弃了重工业优先的政策解析:选A材料信息表明,19531964年,苏联的工业生产增长远大于农业生产增长,说明这一时期苏联的发展重点仍然在工业领域,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故选A项;由所学过的斯大林模式的史实可知,农业集体化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就已经实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新经济政策于1921年实行,1928年基本被停止,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由所学过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摒弃优先发展重

7、工业的政策,排除D项。6(2019届河北保定二模,34)赫鲁晓夫上台之初对农业问题的基本评价是:“我国的粮食基本上是有保证的”,但农业的一系列重要部门还处于落后状态,这种落后阻碍着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影响集体农庄庄员收入增长的障碍。赫鲁晓夫这一认识()A是对斯大林体制的维护B正确指出苏联农业存在的问题C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D开创了苏联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先河解析:选B材料“还处于落后状态”体现了当时苏联农业的落后,符合实际,故选B项;材料提出了集体农庄的弊端,排除A项;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是他的秘密报告,排除C项;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先河从列宁时代就开始了,排除D项。7(2019届

8、湖南株洲二模,34)大危机发生后,美国总统胡佛迫于舆论压力,在农业、财政金融等方面采取了一些反危机措施,如部分收购农产品,发放信任贷款,成立复兴金融公司等,其核心是坚持推行自愿联合和赞助的政策。负债的农民、失业工人和破产企业界人士,要求联邦采取比总统乐于赞助更为勇敢的行为。这表明胡佛政府()A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应对危机的措施效果明显D全面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解析:选B由材料中胡佛采取的措施的核心“是坚持推行自愿联合和赞助的政策”,说明胡佛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限,依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选B项,排除A、D两项;由材料“负债的农民、失业工人和破产企业界人士,要求

9、联邦采取比总统乐于赞助的更为勇敢的行为”,说明负债的农民、失业工人和破产企业界人士均对胡佛的反危机措施不满,体现了胡佛干预经济的措施未产生明显效果,排除C项。8(2019届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35)1933年6月,资源自给力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互相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法美也捐弃前嫌,于1936年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A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建立B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C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D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德意建立法西斯集团,英法美联合,可知经济危机导致民主程度不同的国家形成不同的集团,国际关系格局改变,故选B项

10、;材料没有涉及国家干预经济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中德意形成法西斯集团,不能说明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成不同的经济团体,没有体现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引发二战,排除D项。9(2019届河北保定高三摸底,23)在美国大危机期间,企业家吉姆瓦拉托斯说:“在美国如果你能找到的东西,你可以随便吃,如果你找不到,那么就请你挨饿。挨饿总比领救济要强些。接受救济也许能在肉体上免于死亡,可精神上却已宣判了死刑。”为解决该企业家谈到的问题,罗斯福总统()A强调政府应介入社会福利事业B实施“以工代赈”C注意调节劳资关系D努力改变企业无序竞争局面解析:选B根据材料“挨饿总比领救济

11、要强些。接受救济也许能在肉体上免于死亡,可精神上却已宣判了死刑”,结合所学,罗斯福实行“以工代赈”,既解决了就业、保证了劳动者的尊严,又兴建了一批公共工程,故选B项;社会救济也属于福利事业的一部分,排除A项;调节劳资关系属于罗斯福新政调节工业生产的范畴,排除C项;同理,排除D项。10(2019届广东佛山顺德区二模,34)美国绝大多数学者对罗斯福新政的看法是:“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政府有魄力有决心贯彻新政的策略,那么即使没有战时经济活动的帮助,国家也能重新繁荣起来。”据此推测,罗斯福新政()A实现了美国的重新繁荣B是在权力制衡的框架下进行C没有在实践中贯彻执行D破坏了美国政体结构的稳定解析:选B罗

12、斯福新政使被经济危机破坏的美国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实现了美国的重新繁荣不符合题意,故A、C两项错误;据材料“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政府有魄力有决心贯彻新政的策略,那么即使没有战时经济活动的帮助,国家也能重新繁荣起来”得出,罗斯福新政是在权力制衡的框架下进行,故B项正确,D项错误。11(2019届福建厦门高三上学期期末,24)从1979年10月到1988年底,英国共有27家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实行私有化,政府由此取得近200亿英镑的股票变卖收入;私有化并未消除垄断,反而推动国家垄断向私人垄断的转换。这表明英国政府()A彻底抛弃凯恩斯主义B力求充分激发市场经济活力C信奉平等的价值理念D加强对劳资冲

13、突风险的管控解析:选B1975年世界性经济危机之后,发达国家陷入经济“滞胀”,为了走出困境,英国政府实行“私有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故选B项;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发达国家经济“滞胀”后凯恩斯主义失去了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而不能说彻底抛弃,如材料中说对国有企业部分实行私有化,排除A项;材料是英国政府解决“滞胀”现象采取的措施,看不出平等的价值理念,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劳资冲突风险问题,排除D项。12(2019届湖北元月高考模拟调研考试,35)1951年,法国社会党发表宣言称,把保障个人基本权利如医疗、休息、学习、住房权以及消灭男女不平等和城乡不平等

14、看作“社会民主的基本价值”之一。但是,到了70、80年代,法国工人失业人数一度高得惊人。这一变化说明了()A单纯的社会救助无法适应新形势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常动荡不定C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亟待调整D福利国家制度没有缓和劳资矛盾解析:选C据材料“1951年,法国社会党发表宣言称,把保障个人基本权利但是,到了70、80年代,法国工人失业人数一度高得惊人”可知,国家亟待调整政策解决失业问题,故选C项;由材料“医疗、休息、学习、住房权以及消灭男女不平等和城乡不平等”可知不是单纯的社会救助,排除A项;法国状况不能说明整个资本主义状况,排除B项;据所学,福利国家制度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排除D项。二、非选择

15、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19届四川成都高中毕业班摸底,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现了一场住房危机。面对危机的加深,1928年苏联最高苏维埃出台了住房建设法案,明确提及“有必要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激起了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的热情。前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私人投资的住房建设占总数的22.5%。国家除了为民众分配住房外,还提供了房屋租赁,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免费租赁房屋,或者是低房租政策。此外,苏联政府还对原有房屋进行了维修或加固,费用由政府承担,并要求住户至少居住三年时间。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减少人员流动,缓解

16、城市住房紧张局面。但是国家每年制定的住房建设计划,一直都无法按计划完成。摘编自沈晓龙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苏联城市居民住房问题研究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时期推行的住房政策,是美国克服经济危机、解决社会中相对贫困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对策,同时也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住房政策(部分)时间住房政策1933年6月13日通过房主贷款法,授权建立房主贷款公司。1933年6月16日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授权使用联邦资金解决低费用住房、清理贫民窟住房和生存房基地。1934年6月27日通过了国民住宅法,建立住房管理署。根据该法建立了联邦存款和贷款保险公司。1935年4月8日根

17、据紧急救济拨款法,为公共工程工人提供价值4.5亿美元的住房建设费。1937年9月1日通过第一个合众国住房法,建立美国住房署,规定为低收入家庭修建公共住房制定长远计划,为地方住房机构的低房租工程和清理贫民窟工程提供贷款。摘编自黄安年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苏两国出现住房危机的背景,并概括两国解决住房问题的共同之处。(11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住房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14分)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苏联:据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苏联出现了一场住房危机。面对危机的加深,1928年苏联最高

18、苏维埃出台了住房建设法案,明确提及有必要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激起了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的热情”并结合所学斯大林模式,得出苏联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过快,城镇人口急剧增加。美国:据材料二“罗斯福新政时期推行的住房政策,是美国克服经济危机、解决社会中相对贫困问题、缓解社会矛盾的一项重要对策,同时也是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得出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失灵,破产和失业问题严重。第二小问“共同点”,首先我们通过审题设问两国解决住房问题,可以得出基本的思路:解决主体是谁?如何解决?房子谁住?之后结合材料一、二,具体进行概括。解决主体:据材料一“1928年苏联最高

19、苏维埃出台”和材料二中的出处“美国政府的住房福利保障政策”及表格中的四个“通过”和两个“授权”等信息,得出国家高度重视;解决方式:据材料一“出台了住房建设法案,明确提及有必要鼓励私人投资国有住房建设”和材料二“房主贷款法全国工业复兴法国民住宅法”等等法令,得出立法保障;据材料一“为民众分配住房外,还提供了房屋租赁此外,苏联政府还对原有房屋进行了维修或加固,费用由政府承担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和材料二“授权建立房主贷款公司建立了联邦存款和贷款保险公司为公共工程工人提供建立美国住房署”,得出采取多种渠道和途径;住房为谁:据材料一“为民众分配住房外”和材料二“国民住宅法为低收入家庭修建公共住房制定长

20、远计划,为地方住房机构的低房租工程和清理贫民窟工程提供贷款”,得出主要面向普通民众。(2)第一小问“差异”:苏联,据材料一“但是国家每年制定的住房建设计划,一直都无法按计划完成”,得出苏联一直无法完成住房建设计划;美国,据材料二“为公共工程工人提供价值4.5亿美元的住房建设费规定为低收入家庭修建公共住房制定长远计划,为地方住房机构的低房租工程和清理贫民窟工程提供贷款”,并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的积极影响,得出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第二小问“原因”,联系所学,从苏联、美国的社会发展水平、目的、经济体制、措施方面来思考。苏联,社会发展水平:原有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目的:解决住房问题是为工业化服务,资金投

21、入严重不足;经济体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重积累,轻消费,缺乏可持续性。美国,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基础雄厚;措施:将解决住房问题与建立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相结合;经济体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运用信贷等手段,将短期救济与长期计划相结合,具有可持续性。答案:(1)背景:苏联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过快,城镇人口急剧增加。美国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失灵,破产和失业问题严重。共同:国家高度重视;立法保障;采取多种渠道和途径;主要面向普通民众。(2)差异:苏联一直无法完成住房建设计划;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原因:苏联:原有经济水平相对落后;解决住房问题是为发展工业化服务,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采用计划经济

22、体制,重积累,轻消费,缺乏可持续性。美国:经济基础雄厚;将解决住房问题与建立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相结合;采用市场经济体制,运用信贷等手段,将短期救济与长期计划相结合,具有可持续性。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英国美国18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出入英国或其殖民地的货物都须英国船只载运1789年,通过第一部贸易保护法令关税和吨位法令17001722年,逐步废除本国制造品出口关税,提高外国商品进口税1828年,提高进口税;1890和1897年,将平均关税水平提升至50%和57%1815年,通过谷物法,限制谷物进口1830年,通过霍利斯穆特法,大幅度提高关税1846年,废除谷物法;184

23、9年,废除航海条例;1860年,取消所有贸易和关税限制19321939年,先后与22国签订互惠贸易协定,大幅度降低关税1931年,通过威斯敏斯特法,在英帝国内降低关税,对外一致提高关税;次年,通过保护关税法,放弃自由贸易原则1947年,倡导达成了以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关贸总协定1971年,尼克松宣布对进口物品一律征收附加税,表明放弃自由贸易政策据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等整理上表为近现代英国、美国贸易政策演变简表。从表中提取有关两国贸易政策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提取有关两国贸易政策的信息,如贸易自由化与

24、国家利益的关系,其次,根据论题,依据图表中的时间并结合所学英国通过殖民扩张与掠夺,开展贸易保护,工业革命实行自由贸易,经济危机时期实行贸易保护主义;以及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等方面的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作答时注意题目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论题:贸易政策服务于国家利益(贸易自由化是发达国家的经济扩张工具;国际经济分工中利己化严重)。阐述:近代以来,英、美为首的西方大国,为了维护经济霸权,不断改变贸易政策。工业革命前,英国实行贸易保护,与荷兰等国竞争;工业革命后,利用世界工厂的地位抢占国际市场;30年代经济危机到来后,为了保护本国市场,放弃自由政策。美国在经济大危机前,极力实行贸易保护,维护本国市场;罗斯福逐渐开放贸易,力图克服危机;二战后美国利用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大力推进贸易自由,70年代后,经济滞胀,放弃自由贸易政策。因此,贸易政策是发达国家维护本国利益的工具。各国的贸易政策取决于各自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利己主义贸易政策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破坏了正常的国际经济秩序;大国贸易政策的变化充分暴露了自由贸易的虚伪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