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 19、鞭贾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9323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 19、鞭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 19、鞭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教学教案:第五单元 19、鞭贾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鞭贾*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章借寓言故事阐述的深刻道理。 * 2、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反复诵读,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现世的忧愤之情,增强当代学生的时代责任感。 * 教学重点:通过把握文章寓意,理解文章内容、主旨。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借用寓言故事说理的写作技巧。* 一、导入* “黔驴技穷”是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它来自于柳宗元所写的寓言故事黔之驴。柳宗元善于借寓言故事塑造拟人化的艺术形象,阐明深刻的道理,很有哲理意味。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柳宗元的寓言鞭贾。* 二、预习思考 * 1.

2、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复述故事情节。 * 2.你认为造成“富者子”“坠于地,伤焉”是谁的错? * 明确:故事情节,卖鞭买鞭视鞭濯鞭鞭折。外表。首,拳蹙而不遂。握,蹇仄而不植。行水,一去一来不相承。节,朽黑而无文。举之,翲然若挥虚。色泽,黄而泽。效用,“因大击,鞭折而为五六”。质地:“其内空空然”、“其理若粪壤”。* 三、简介作者*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

3、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现存192篇诗文。* 四、写作背景* 中唐时期社会上流行着一种很不好的风尚,许多官员好高骛远,往往认为自己的才能与地位不相符,片面地追求那些高爵位以炫耀自己。如此之势,引起了社会上一种广泛地追逐虚名而不重务实的浮夸之风,柳宗元有感于这种社会风气的危害之重,而借卖鞭者之言讽刺世俗之风。目的 抨击时弊。* 五、整体感知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小组分工合作,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词。* (1).视其首,则拳蹙而不遂;视其握,则蹇仄而不植 。* (2).其节朽墨而无文;掐之灭爪,而不得其所穷

4、。* (3).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 * (4).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者 。* (5).余曷不至于公卿? * 2、学生自由朗读,阅读,并且明确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篇幅虽短小,只有两个自然段,符合一般小品文的格式;第一段,叙述故事情节为下文做好铺垫;第二段,由前文引入作者的写作目的,借以讽刺当世的官员以及统治者。* 六、探究* 1.鞭子的特点与某些官员的特性有何相同之处?* 鞭子特点:外在:其黄而泽* 内在:其内空空然,其理若粪壤* 官员特点:外在栀其貌,蜡其言* 内在空壳之内,类壤之理* 2.鞭子的状况使用与某些官员的工作能力的对应关系?* 鞭子:持三年.因大击,鞭折而为五六*

5、 官员:居无事,虽过三年不害。当其有事恶有不折其用而获坠伤之患者乎* 小结:采用隐喻的修辞,不用见其善;用之恰当不为害;一旦要求过高则害人害己,他们内在都是无能无才。* 3.富家子的形象作用* 明确:追求表面华贵而不注重实用,而且不听别人的建议,自欺欺人,最终自食其果,可怜可悲的富人。* 4.悲惨结局告诫我们什么呢?* 告诫我们不要被虚伪的表面欺骗,不要执迷不悟,知错能改,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5、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主旨:通过对买鞭人和卖鞭人的对话,引入作者对时下官员的抨击,进行巧妙的政治联想,抓住鞭的质地进行描绘,并与朝中官员的个人能力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强烈的隐喻关系,对官场上某些华而不实的官员以及以次充好的用人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抨击。* 写作手法:类比、比喻(隐喻)。* 七.警示* 在其位,谋其政。 * 能者上,庸者下。 * 买好的,不一定需要买贵的。 * 被人骗不可耻,自欺欺人才可悲。* 板书:* 鞭子特点:外在:其黄而泽* 内在:其内空空然,其理若粪壤* 官员特点:外在栀其貌,蜡其言* 内在空壳之内,类壤之理* 写作手法:类比、比喻(隐喻)。* 八.作业* 学着用寓言故事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小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