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木叶”授课班级:高二(19)班授课时间:感悟“木叶”和“树叶”的区别“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注意由“木叶”到“落木”的发展及其关键之处。“木”“木”字在古诗中的艺术特征1、“木”暗示了“落叶”2、“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这种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教师小结: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课堂练习: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梅”这个意象的特点。课堂小结: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在微雨街 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