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武清区杨村五中2011-201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导学案 新人教版讲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的内容。2、欣赏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重点)过程与方法: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一、学案预习导学学习过程:1、解决生字生词:镰刀( )背篓( )肥硕( )栖息( )载( )寥阔( )枯涸( )清洌( )梦寐( )解词:肥硕: 栖息: 寥阔: 枯涸: 清洌: 梦寐: 2、查阅资料与工具书,建立作者小档案,写在下面: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 4、质疑(预习时,
2、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记录下来,我们共同探讨。)5、积累积描写秋天天有关的诗词名句:6、整体感知:a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b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给它们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c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 7、研读赏析: 欣赏交流:a现在请同学们用“我最喜欢 ,它描绘了 ”的句式,把你最喜欢的句子和你对它的评价,推荐给大家。A、示例:我最喜欢“放在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一句,因为它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农村丰收的景象,也让我仿佛听到了农民们丰收的欢声笑语。想像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b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c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 : 例如: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作者眼中秋天独具特色,你印象中的秋景又是怎样的?试仿造本文的句式特点,以秋天为题,另写一首小诗。题目:1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