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马长城窟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1.了解汉乐府诗的基本知识以及汉乐府民歌的特点。2. 深刻领会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言简意丰的特点。 审美鉴赏和创造1.在诵读中体味诗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2.培养鉴赏汉乐府诗的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比较评价。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诗中古代女子对所爱的真挚、执着和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品味古代女子的爱情观。 【学情分析】1. 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2. 高一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水平依然比较低,特别是在理解情歌、分析形象和把握方法等方面。【教学内容分析】 饮马长城窟行是粤教2003课标版语文必修1第四单元古典诗歌第18课,
2、抒发了女子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感。本篇是拓展阅读课,旨在扩展学生阅读视野,提升鉴赏古体诗的水平。它也是五言诗的代表作,通过赏析,为以后学习唐诗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古典爱情诗歌,有静女,氓,孔雀东南飞,还有上邪。从这些诗歌当中我们了解到古代人民对于爱情的追求。今天我们又要学一篇汉乐府的名篇饮马长城窟行,看看它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情感体验。二、初读感知1.师范读,正音。饮yn马夙s昔自媚mi遗wi烹png鲤鱼 2.解题 三、疏通文脉写了哪些事?女主人公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1. 昼思夜想 2. 寒门独居住 3. 喜获夫信 1. 思念的悲伤 2. 独居的寂寞 3.
3、获信的欣喜 小结:汉乐府民歌的叙事性很强,它主要是通过对人、景、事的描写和叙述抒发感情。汉乐府的诗歌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四、品味鉴赏提问:文中哪句诗句最打动你?(阐释理由,并有感情朗读)。明确:比兴手法、对比手法、细节描写以及妇人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小结:全诗写思妇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从开始的魂牵梦萦,忧心缠绵,到收信的欣喜,再到看信后重逢的希望落空,通过多方描写,將思妇复杂而微妙的內心世界,作了完整而深入的刻画。而就在思妇的相思苦闷发展到顶点时,诗却在含蓄得近乎平淡中结束,留下不尽的余味让读者去体会,去思索。全诗纡回曲折,缠绵殷切,情切语真,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素朴的语言表现里
4、,情味无限,感人至深。从诗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真谛。 五、诵读品味明确:顶真手法和五言诗的特点六、比较阅读 我们学习了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上邪、饮马长城窟行,请比较三个女主人公在爱情婚姻里的异同。相同:都是对爱情忠贞不渝。不同:孔雀东南飞以死殉情的清新和刚烈。上邪勇于追求爱情,毫无保留。饮马长城窟行默默坚守爱情。七、拓展训练(课后作业)1.从你接触过的古代诗歌中,挑出最有感触的有关爱情的诗句,并说明理由。2.请你以诗中思妇的口吻写封信给其丈夫。(100字左右)【教学资源】1.人文杂志,1980 2.20163.高考网. 2017-8-29 【教学评价】 基于高一学生诗歌鉴赏水平比较低的学情,教师将教学过程设计为情景导入、初读感知、疏通文脉、品味鉴赏、诵读品味、比较阅读和拓展训练六个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对诗歌进行较好地赏析。例如在疏通文脉环节中,教师让学生上黑板写答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读、说、写完美地结合。而在品味鉴赏中,教师则让学生从朗读中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手法。教师十分重视朗读,也真正地将朗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