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关于两个力F1和F2和它们的合力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F2和F是同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三个力BF1、F2和F是同种性质的力CF的作用效果与F1、F2同时作用的总效果相同DF1和F2可能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的力答案:C2已知三个共点力的合力为零,则这三个力的大小可能是()A15 N,5 N,6 NB3 N,6 N,4 NC1 N,2 N,10 N D1 N,6 N,3 N答案:B3为什么体操运动员在吊环比赛中,两手臂接近于水平的动作难度系数大?解析:运动员双臂所产生作用力的共同效果是支撑住运动员的身体当身体静止时,两臂所产生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与重力相等而运动员的重力一定,也就
2、是两臂产生的作用力的合力一定,两手臂越接近于水平,两分力夹角越大,两分力越大,完成这样的动作越困难答案:见解析4用作图法求如图1511中F1、F2、F3的合力图1511解析:先求任两个力的合力,再与第三个力求合力答案:如下图1两个共点力大小都等于100 N,若要使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也是100 N,则这两个力的夹角应为()A60B45C120 D180答案:C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19 N,F215 N,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A9 N B6 NC25 N D21 N解析:选C.F1、F2的合力范围:6 NF24 N.3如图1512所示 ,两个共点力F1、F2的大小一定,夹角是变化的,合力为
3、F,在从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图1512A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 B从最小逐渐增加到最大C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 D先减小后增大解析:选C.F1与F2的大小不一定相等4作用于同一质点上的三个力大小分别是20 N、15 N和10 N,它们的方向可以变化,则该质点所受这三个力的合力()A最大值是45 N B可能是20 NC最小值是5 N D可能是零解析:选ABD.三个力的合力范围:0F45 N.5一根轻质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G,现把一重量为G的物体系在绳的中点,两手先并拢分别握住绳的两端,然后缓慢地左右对称地分开,若想绳不断,两绳间的夹角不能超过()A45 B60C12
4、0 D135解析:选C.本题涉及了力的合成的一个重要结论:若两个分力的大小相等,则合力在这两个分力的夹角的平分线上;当合力不变而夹角变大时,两个分力都变大,如图所示对本题来说,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与分力的大小相等6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1513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B端均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图1513A必定是OAB必定是OBC必定是OC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解析:选A.细绳OC承受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将细绳OA、OB对O点拉力合成,此合力应与绳OC对O点拉力平衡,可见细绳OA承受的拉力最大
5、所以,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最先断的绳必为OA.故应选择A.7如图1514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S1、S2,劲度系数皆为k4102 N/m,悬挂重物分别为m12 kg和m24 kg.若不计弹簧的质量,取g10 N/kg,则平衡时弹簧S1、S2的伸长量分别为()图1514A5 cm、10 cmB10 cm、5 cmC15 cm、10 cm D10 cm、15 cm解析:选C.S2的伸长量s2 m0.1 m10 cm;s1的伸长量s1 m15 cm.8(2011年潍坊市检测)王飞同学练习拉单扛时,两臂平行握住单杠,在他两臂逐渐分开的过程中,手臂的拉力()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
6、 D先变大后变小解析:选A.设每个手臂的拉力为F,两个手臂间的夹角为2,由题意可知2Fcosmg,在两个手臂逐渐分开的过程中,角在逐渐增大,则cos值在逐渐减小,而mg不变,所以拉力F在逐渐增大9如图1515所示,OA、OB、OC是完全相同的重力可不计的钢丝绳,OAOB,且AOB60,被吊重物的重量G1.0104 N,求钢丝绳OA中的拉力FOA.图1515解析:以O为研究对象,FOCG1.0104 N,FOA、FOB的合力应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以F为对角线、FOA、FOB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解三角形可求出FOA.答案:5.8103 N10如图1516甲所示,在电线杆两侧对称地用钢丝绳加固,每根钢丝绳的拉力大小均为1000 N.图1516(1)设钢丝绳与电线杆的夹角为30,求钢丝绳对电线杆拉力的合力(2)钢丝绳固定电线杆的另一种形式如图乙所示为保证两根钢丝绳拉力的合力大小、方向不变,求两根钢丝绳拉力的大小各为多大?解析:(1)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甲所示,cos30,F2F1cos301000 N1732 N,合力方向沿电线杆竖直向下(2)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乙所示 .cos30,F1 N2000 N.tan30,F2Ftan301000 N1000 N.答案:(1)1732 N竖直向下(2)2000 N1000 N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