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7531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B. 细胞的拟核中具有大型链状DNAC. 痢疾杆菌可以通过无丝分裂进行繁殖D. 痢疾杆菌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酵母菌的细胞膜大致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分类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

2、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分裂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否遵循遗传定律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进行有性生殖时,核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详解】A、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有核糖体,A错误;B、痢疾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具有拟核,拟核中的DNA呈环状,不构成染色质,B错误;C、痢疾杆菌通过二分裂进行繁殖,C错误;D、痢疾杆菌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酵母菌的细胞膜大致相同,D正确。故选D。2.下列关于细菌抗药性产生原因的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细菌定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B. 自然选择学说阐明了基因突变在细菌抗药性产生中的作用C

3、. 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细菌的抗药性成为有利变异并逐代积累D. 抗药性强的细菌产生的后代都具有更强的抗药性【答案】C【解析】【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详解】A、抗药性变异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先有变异后有选择,A错误;B、自然选择学说没有阐明基因突变在细菌抗药性产生中的作用,B错误;C、长期使用抗生素使细菌的抗药性成为有利变异并逐代积累,C正确;D、变异是不定向的,抗药性强的细菌产生的后代不一定都具有更强的抗药性

4、,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下列对HIV和艾滋病的认识,错误的是( )A. 被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不会感染HIVB. HIV主要破坏T淋巴细胞,最终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C. 2018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D. 与已感染HIV但未发病的人发生性行为没有感染风险【答案】D【解析】【分析】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5、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3)艾滋病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详解】A、蚊蝇叮咬不会传染HIV,A正确;B、HIV主要破坏T淋巴细胞,最终使人体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B正确;C、2018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C正确;D、艾滋病可通过性传播,因此与已感染HIV但未发病的人发生性行为有感染风险,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要求考生识记艾滋病的中文名称、传播途径,掌握艾

6、滋病的致病机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4.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 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B. 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C.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D. 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表示转录,表示翻译。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酶的结构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详解】A、过程是

7、转录,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A错误;B、过程中除了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外,还需要tRNA才能完成翻译过程,B错误。C、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是通过控制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的,C正确。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如果参与转录,则形成的mRNA会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D错误。故选C。【点睛】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5.下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示意图(ae表示信息分子),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信息分子ae均需借

8、助血液运输才能作用于靶细胞B. 体温调节过程与信息分子a、c、d有关C. 与信息分子b相比,a参与调节的反应更加迅速D. 信息分子d对c的分泌具有反馈调节的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参与的是神经调节,b、c、d参与的是体液调节,e参与的是免疫调节,因此上图中的调节包含了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网络机制。【详解】信息分子a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组织液),进而作用于突触后膜,不需要血液的运输,A错误;体温调节过程中,通过信息分子a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可使骨骼肌战栗,增加产热量,通过信息分子c、d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量,B正确;a参与神

9、经调节,b参与体液调节,与体液调节相比,神经调节的反应更迅速,C正确;信息分子c是促甲状腺激素,d是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反过来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正确。故选A。6.下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离体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从图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 M、N、P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B. Q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芽、茎的生长,而对根是抑制生长C. 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依次是茎芽根D. 同一生长素浓度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其中根对于生长素最敏感,其次是芽

10、,对生长素最不敏感的是茎;生长素促进根、芽和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依次是10-10mol/L、10-8mol/L、10-4mol/L,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详解】A、M、N、P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对根、芽、茎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强,分别是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宜浓度,A正确;B、Q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促进芽、茎的生长但是抑制根的生长,B正确;C、由图可得,三种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茎芽根,C错误;D、不同器官的敏感度不同,所以同一生长素浓度对不同器官的作用效果不同,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性,关键是分析曲线图,从图中提取信息。

11、7.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 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C.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 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对资源的充分利用【答案】C【解析】【分析】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

12、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详解】该种鱼的幼体滤食浮游动物,故与浮游动物具有捕食关系;该种鱼的幼体和浮游动物都滤食浮游藻类,故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关系,A正确;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时属于第三营养级,滤食浮游藻类时属于第二营养级,故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B正确;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一个物种,在水体的分布属于种群的特征,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D正确。第卷 非选择题8.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重要器官下图表示不同刺激引

13、起下丘脑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所能接受的化学信号有_。(2)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起催化作用,但是能使靶细胞原有_发生变化,A、B、C、D激素的化学组成不同,但是它们的作用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是: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_;_。(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_(4)下丘脑在机体内的功能包括_等方面(写出二点即可)。【答案】 (1). 神经递质、葡萄糖分子、激素 (2). 生理活动 (3). 微量高效 (4). 通过体液运输 (5). 是组织细胞与无机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6). 感受、传导、分泌、调节【解析

14、】【分析】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水平衡)调节中枢。【详解】(1)图中下丘脑参与的调节过程中,下丘脑所能接受的化学信号有神经递质、葡萄糖分子、激素等。(2)激素能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激素作用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是: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

15、。(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细胞与无机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下丘脑在机体内的功能包括感受、传导、分泌、调节等。【点睛】本题考查了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作用等相关知识。考生需要识记体温调节、血糖调节、水盐调节的过程总结下丘脑的作用。9.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超过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承受范围,引起神经节细胞凋亡,导致视觉的进行性不可逆损害,进而使人患青光眼。回答问题:(1)神经节细胞与其他神经细胞关系如图所示。研究发现,感光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若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K不再透过细胞膜,据此可推导静息电位产生时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_。此过程中

16、感光细胞释放的物质到达双极细胞,引起双极细胞产生兴奋,最终在_形成视觉。(2)上图中M为连接在神经节细胞轴突表面上的电流计,只有刺激_点(AC=CD),电流表的指针发生_的偏转,可以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3)临床上多采用降低眼压的手段治疗青光眼,但眼压恢复正常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受损数目增多,使损伤加剧,最终视力锐减。为探究其原因,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T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进入视网膜。将正常小鼠进行升高眼压处理后,在小鼠的视网膜中找到了T细胞。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又将甲小鼠(缺乏T细胞,患青光眼)、乙小鼠(缺乏B细胞,患青光眼)、丙小鼠(同时缺乏T细胞、B细胞,患青光

17、眼)都进行眼压恢复处理后,观察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数量,观察结果是甲小鼠和丙小鼠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数量无明显差异,且均远小于乙小鼠。综合上述实验,说明眼压恢复正常后,神经节细胞损伤加剧的原因是:_。【答案】 (1). 协助扩散 (2). 大脑皮层 (3). B (4). 两次方向相反 (5). 神经节细胞损伤是T细胞进入视网膜造成的,眼压恢复正常后T细胞继续发挥作用,使神经节细胞损伤加剧【解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所有的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兴奋在反射弧最高的传递是单向的,这是由突触的结构决定的。【详解】(1)K+的分布是细胞内的含量高于细胞外,若用蛋白酶处理细

18、胞膜,K+不再透过细胞膜,说明K+外流需要蛋白质的运输,故静息电位产生时K+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为协助扩散。视觉属于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2)据图分析可知,电流计的两电极位于同一神经元上,C点位于两电极中间位置,AC=CD,刺激该点,电流表指针不偏转,D点是其中一电极,刺激该点电流表只能偏转一次,刺激B点时,兴奋可以先后达到两电极,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3)根据题意可知,神经节细胞损伤是T细胞进入视网膜造成的,眼压恢复正常后T细胞继续发挥作用,使神经节细胞损伤加剧。【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突触的结构,兴奋的传导,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图获取有效信息并利用有效信

19、息解决问题的能力。10.某二倍体植物(2n)在自然条件下进行自花传粉,野生型开红花。调查发现,在红花种群中出现了2株白花突变个体(白花和白花)。研究人员利用这2株白花植株进行了相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杂交组合及结果实验1白花IF1:白花F2:白花白花IIF1:白花F2:白花实验2野生型白花IF1:红花F2:红花白花=31野生型白花IIF1:红花F2:红花白花=97(1)从实验1的结果分析,白花和白花的突变_(填“是”或“不是”)由环境引起的,判断理由是_。(2)根据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白花的花色突变由_对等位基因控制;自然条件下,F3的红花植株中纯合子占_。(3)缺

20、体(2n-1)可用于基因的染色体定位。人工构建该种植物的缺体系(红花)应有n种缺体。若将白花与该种植物缺体系中的全部缺体分别杂交,留种并单独种植,当子代出现表现型及比例为_时,可将白花突变基因定位于该缺体所缺少的染色体。(4)控制白花的突变基因与控制白花的突变基因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也可能没有。请设计一代杂交实验予以鉴定(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实验结论,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发生突变及染色体畸变)。_【答案】 (1). 不是 (2). 白花性状能稳定遗传 (3). 2 (4). 9/25 (5). 红花植株白花植株=11 (6). 实验步骤:将白花和白花杂交,统计F1表现型实验结果及

21、结论:若子一代均为白花,说明控制白花的突变基因与白花的突变基因有1对相同;若子一代均为红花,说明控制白花的突变基因与白花的突变基因不相同【解析】【分析】由实验2中野生型白花得到F2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可知,符合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说明白花的花色突变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实验2中野生型白花II得到的F2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7可知,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说明白花的花色突变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详解】(1)由实验1结果可知,白花植株自交能稳定遗传,白花和白花的突变不是由环境引起的。(2)根据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知,白花的花色突变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为Aa、Bb,F2红花自

22、花传粉才能产生红花,故F2红花基因型为(1/9AABB、2/9AABb、2/9AaBB、4/9AaBb),红花自交产生红花的比例为1/9+2/93/4+2/93/4+4/99/16=25/36,而红花纯合子占1/9+2/91/4+2/91/4+4/91/16=9/36,因此F3的红花植株中纯合子占9/25。(3)由分析可知,白花由一对隐性突变基因(A、a)控制,其基因型为aa,若该缺体缺少的染色体上含有该基因,则其基因型为A0,aaA0Aa(红花):a0(白花)=1:1。(4)将白花和白花杂交,统计F1表现型,若子一代均为白花,说明控制白花的突变基因与白花的突变基因有1对相同;若子一代均为红花

23、,说明控制白花的突变基因与白花的突变基因不相同。【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答题关键在于根据杂交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进行推理分析,解释实验。11. 科研人员提取了一个流产的雌性猕猴胎儿的部分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植入”若干个“摘除”了细胞核的卵母细胞,经过一系列技术的操作,获得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 华”。回答下列问题:(1)在培养提取细胞的过程中,为保证培养的细胞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中,通常采取 的措施是_。在核移植的过程中通常选用 10 代以内的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原因是_。(2)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培养_(时期);对卵母细胞摘除“细胞核”,目前普遍 采用的方法是_。

24、(3)供体细胞注入去核卵母细胞后,经_使两细胞融合,构建重组胚胎。重组胚 胎通过胚胎移植在代孕母猴体内存活,其生理学基础是_。(4)哺乳动物的核移植可以分为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胚胎细胞核移植获 得克隆动物的难度_(填大于或小于)体细胞核移植,其原因是_。【答案】 (1). 在培养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和定期更换培养液 (2). 10代以内的细胞能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3).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MII中期) (4). 显微操作去核法 (5). 电刺激 (6).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7). 小于 (8). 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全能性相对容易【解析】

25、【分析】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通常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的后代的过程。【详解】(1)在培养提取细胞过程中,为保证培养的细胞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中,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和定期更换培养液。在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选用10代以内的细胞作为供体细胞,原因是10代以内的细胞能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2)采集的卵母细胞需培养至M中期;对卵母细胞摘除“细胞核”,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显微操作去核法。(3)去核的卵母细胞与供体细胞通过电刺激后融合,供体核进入受体卵母细胞,构建成重组胚胎。将重组

26、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最后形成克隆猕猴。移入的胚胎能够存活,是因为代孕子宫并不会对其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同时能够在子宫内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4)一般情况下胚胎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的难度小于体细胞核移植,其原因是: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恢复全能性相对容易。【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具体过程及相关应用;识记核移植技术的过程及相关应用,掌握试管动物技术与克隆技术的区别,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2.前年冬季,我国北方再次爆发流感。专家指出,接种流感病毒疫苗仍是预防的有效措施。流感病毒为RN

27、A病毒,M基因编码流感病毒表面抗原(M蛋白)。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病毒的RNA通过逆转录获得的病毒DNA,若要通过PCR技术扩增M基因,关键是设计M基因对应的_。(2)构建M基因表达载体所用的工具酶是_。(3)为保证M基因的表达,重组载体上应含有特定的_(选填“复制原点”“启动子”或“标记基因”),以便于被受体细胞的RNA聚合酶所识别,催化转录过程。(4)若要将M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以大量生产疫苗,通常先用钙离子处理大肠杆菌。其目的是_。(5)新型疫苗“DNA疫苗”是将含M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直接导入人体内,在人体细胞内通过M基因的表达产生M蛋白,刺激机体通过免疫过程,产生_,提

28、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答案】 (1). 引物 (2).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3). 启动子 (4). 使大肠杆菌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状态(感受态) (5). 抗体和记忆细胞【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

29、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PCR最关键的是需要设计M基因对应的引物。(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和DNA连接酶。(3)重组载体被受体细胞RNA聚合酶所识别,催化转录过程需要重组载体上有启动子。(4)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时,一般要先用钙离子处理大肠杆菌,以使大肠杆菌处于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状态(感受态)。(5)M蛋白作为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考生需要识记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进行解答。-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