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寒假大窜联: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6310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假大窜联: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寒假大窜联: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寒假大窜联: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寒假大窜联: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初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初中,各位学生一定要放松心情。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寒假大窜联: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希望给各位学生带来帮助。 一、词语解释 舜发于:被任用人恒过:犯过失。傅说举于:被选拔衡于虑同“横”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责任,担子;这而后作:奋起 苦其心志:使痛苦征于色:脸色劳其筋骨:使劳累 发于声:吟咏叹息饿其体肤:使饥饿而后喻:了解 空乏其身:使贫困法家拂士:同“弼”辅佐乱其所为:使错乱、扰乱入则:在里面。指国内所以动心忍性:用来;使惊动;使坚韧; 出则:在外面。指国外曾益其所不能:增加。曾同“增” 二、翻译 所以

2、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人恒过,然后能改人常犯过失,然后才能改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三、中心内容 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练,才能使人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将会有怎样

3、的益处? 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三、重点词解释 1、本心:天性,天良”2、患:祸患,灾难3、辟:通“避”,躲避 4、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5、蹴:用脚踢。 6、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7、乡:通“向”,从前8、何加,有什么好处。9、恶:厌恶。 10、辩:通“辨”,辨别。11、义:正义或仁义。12、勿丧:不丢掉,丧:遗失13、万钟:这里指高位厚禄14、贤者:有道德的人。 15、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四、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

4、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为了礼义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上文就是查字典语文网给您带来的寒假大窜联:九年级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希望大家及时注意并了解相关动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