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百花园知识总结及练习 百花园一│语文S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4800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百花园知识总结及练习 百花园一│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百花园知识总结及练习 百花园一│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百花园知识总结及练习 百花园一│语文S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百花园一一、词语真有趣表示看的词语:看-瞧、瞅、盯着、扫视、注视、看望 看见 环视 环顾 俯视 鸟瞰 远望 远眺 瞻仰 端详 浏览 窥视 瞪 探望 视察 观察表示说的意思:说-谈、讲、告诉、商量、倾诉、劝告 喊 叫 呼 吟 骂 吼 劝 告 评议 述 夸 辩 叙 谈话 叙述 陈述 复述 申述 说明 声明 谈论 辩论 议论 讨论 商谈 哈谈 商量 畅谈 商讨 驳斥 批驳 辱骂 二、读一读再说几个的词语AABC-落落大方 窃窃私语 滔滔不绝 源源不断 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闪闪发光、津津乐道、欣欣向荣、彬彬有礼 津津有味三、读一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去湖滨公园的路很近,只有五百米左右的路程去湖滨公园

2、的路很近,大约需要走十分钟。去湖滨公园的路很近,前面路口向左一拐就到了。风真厉害,水面上涌起了波浪。风真厉害,碗口粗的大叔被它连根拔起。风真厉害,逆风行走很费劲。四、读读背背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意:农民早晨到田里趣锄草,夜晚还要搓麻绳,乡村的男女都在参加紧张的生产劳动。儿童们还不知道怎样耕田和织布,他们靠近桑树下的阴凉出学着大人种瓜。主要内容: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写的一组四季田园杂感诗夏日中的一首。以朴实的语言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钦佩。也流露出作者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语文百花园一

3、1、词语真有趣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 )、( )、( )、( )、( )、( )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 )、( )、( )、( )、( )、( )2、照样子写词语落落大方、( )、( )、( )、( )、( )、( )、( )、( )、( )、( )、( )3、把划横线的词语的意思补充完成。去湖滨公园的路很近, 去湖滨公园的路很近, 去湖滨公园的路很近, 风真厉害, 风真厉害, 风真厉害, 4、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4、。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5、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