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课后作业及答案_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4760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课后作业及答案_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课后作业及答案_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课后作业及答案_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第十三课夜莺的歌声课后作业及答案_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课文复习(一)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第十三课 夜莺的歌声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

2、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重点字词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

3、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一)近义词宛转委婉继续持续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沉寂寂静轻蔑蔑视空旷空荡(二)反义词曲折笔直沉寂喧闹 紧张放松垂头丧气兴高采烈继续中断聚精会神心不在焉(三)多音字削 xio (削苹果) xu(剥削) 拧 nng (拧脾气) nn(拧毛巾) nng(拧紧)鲜xin (新鲜)xin (朝鲜)二、课文内容梳理(一)课文概说课文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

4、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二)文章结构本文以空行为标志,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写德国兵发现了学夜莺叫的孩子,并叫他带路。第二部分:写孩子把德国兵带进茂密的树林里。第三部分:写游击队员从“夜莺”的歌声里了解到敌情,做好了战斗准备。第四部分:写游击队歼灭了德国兵,“小夜莺”又执行新的任务。三、重点难点理解(一)句子理解1、(1)“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只有我一个!”(2)“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这是“小夜莺”在回答敌

5、人盘问时,说的几句一语双关的话。看似小孩子天真的话语,再加上一系列顽皮的动作,在不易察觉中戏弄、谩骂敌人。体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和对敌人的憎恨。2、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从加点字“快活”可看出什么?“快活”是指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快乐、活泼。“快活”在这里反映了“小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出超乎寻常的镇定、坦然。孩子在凶恶的敌人面前表现得如此镇定自如、依然快活,可见孩子的胆量。3、“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这里的蠢东西是骂的小孩。反映了军官相信了小孩是天真无邪的,以为小孩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骂军官自己。实则小孩是知道意思而故意这么骂的。4、“好啦,

6、好啦,带我们去吧。要是你带路带得对,我就把这个小东西送给你。”军官说着,指了指他的打火机,“要是你把我们带到别处去,我就把你的脑袋拧下来。听懂了吗?”这是军官的威逼利诱5、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记了。小夜莺有时学夜莺唱,有时学杜鹃叫,是为了让德国兵知道,这是自己的习惯爱好,用来麻痹敌人,以便后来他用鸟声和游击队联系时就不会引起怀疑了。小夜莺边走边打路旁树枝,拾球果踢,是为了让德国兵认为他贪玩而不加警惕,从而顺利地跟着自己走进游击队的埋伏圈,反映了他的机智。6、“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

7、,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说明:小夜莺在胡扯,答非所问,使敌人完全相信了小夜莺。前面敌人多少还有点顾虑,有点警觉,这时敌人只认为小夜莺是个什么都不懂、顽皮的孩子,所以“就不再问了”7、游击队员是怎么知道敌人情况的?说明了什么?说明:游击队员听到小夜莺的叫声,知道他已经把敌人带来,通过有节奏的夜莺歌声知道了鬼子人数是32个,用两声杜鹃叫是报告有两挺机关枪。一声夜莺叫代表一个敌人,一声杜鹃叫代表一挺机枪。说明了,小夜莺同游击队用这种方式联系,已经不止一次了,他曾多次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8、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色上

8、衣,坐在原来那海岸边削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往往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察觉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说明:胜利后的小夜莺又投入到了新的战斗中,小夜莺有在坚守岗位,察看敌情了,以便通知游击队再次歼灭敌人。(二)问题探究1、课文开头为什么要写“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烧焦的树木”?“黑色、烧焦”点明战斗刚刚结束。“尽”表现了法西斯入侵苏联给村庄带来的破坏程度。 “垂头丧气”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村庄破坏。说明战争破坏严重,昔日美丽的村庄,如今已破烂不堪,作者利用这一段环境描写来揭露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行为。2、这歌声

9、停了一会儿又响了起来说明了什么?说明“小夜莺”已经发觉敌人,经过思考,决定去接触敌人,把敌人引入埋伏圈,消灭敌人。说明他很机智,会引诱敌人。3、小夜莺包含几层意思?一是:孩子用夜莺的歌声向游击队报告情况,帮助游击队歼灭了德国兵,是和敌人做斗争的手段;二是:孩子被游击队员亲切地称为“小夜莺”,夜莺的歌声是动听的,美好的,是游击队员对小孩的赞美。课后作业:一、看拼音,写词语。kusho shuqinhnzi shohu uziyfnwnychutusnqxun二、组词。锋( ) 消( ) 梢( ) 淘( )峰( ) 哨( ) 削( ) 陶( )缝( ) 捎( ) 宵( ) 掏( ) 三、在括号里填

10、上合适的词语。( )的小路 ( )的眼睛 ( )地回答( )的树林 ( )的上衣 ( )地微笑( )的花园 ( )的歌声 ( )地站着四、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 )3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 )4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十几公里。(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口 哨 )(手 枪)(汉 字)( 烧 毁)( 鬼 子)(习 惯 ) (以 防万 一) ( 垂 头 丧 气 ) 二、略三、( 笔直 )的小路 ( 明亮 )的眼睛 ( 微笑 )地回答( 茂密 )的树林 ( 漂亮 )的上衣 ( 慈祥 )地微笑( 漂亮 )的花园 ( 动听 )的歌声 ( 傲慢 )地站着四、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拟人)2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反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