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第二课时 浙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4568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第二课时 浙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第二课时 浙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第二课时 浙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第二课时 浙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习体会课文一、二内容。2、 理解文中的长句子,并指导感情朗读。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继续用单元提示中读懂长句于的方法,理清文中长句子。 教学难点: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二)教学过理1复习回忆。(1)认读词语,并听写。(2)回忆本单元阅读提示是什么?(读懂长句)其学习步骤是怎样的?(3)全文分几段,每段大致的意思是什么? 2、学习课文第一段。(1)默读第一段,划出第一段中你认为值得深入学习的长句子。,并用读懂长句子的方法自学。(2)反馈交流内学情况。 1991年5月1日,东方欲晓,晨曦微露,在天安门广场上,数万群众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着雄伟的天安门。 A目光

2、注视着天安门。 B结合课后1(1),体会附加成分的含义。“群众的目光”、“炽热的目光”、“凝神注视”(说明大家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当时激动的心情)。 C指导读这一句子。 齐读1、2自然段。 掌旗手擎着国旗正步向旗杆基座行进。 A掌旗手和护旗队员向旗杆基座行进。 B结合课后2(2),体会其他一些词语的含义,整句话写出了升旗仪式气氛的庄严。 C指导读句。(3)指名读第3自然段,其余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哪些语句最令你感动?(4)讨论,并齐读这一自然段。 3学习课文第二段。 (1)小结: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第一段的?读文 划句 自学 朗读。(2)自学第二段。(3)小组交流。(4)提出小

3、组学习时没弄懂的问题。(5)齐读第二段,说说战士们的哪些行为最令你感动,请你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些句子。 4、完成课堂作业。 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 1阅读体会课文第三段,理解其中的长句子。 2、能背诵并且默写第7自然段。 3、进一步深切感受国旗护卫战士爱祖国爱国旗的崇高品质。(二)教学过程 1复习。 2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第6自然段;其余,划出这一自然段中的反义词。(2)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文中的反义词说明了什么?(为维护祖国利益,不怕苦,不怕累。)(3)读到这里,你最想对护卫队战士说些什么?(4)过渡:是啊,国旗护卫队战士的崇高爱国精神是多么值吞我们学习啊!所以,一位诗人这样赞美这些可爱

4、的战士。(5)(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师范读,问:你们知道这些句子的含义吗?谈谈体会。 形象一一一纪念碑一一一高大 心灵一一一汉白玉一一一纯洁胸怀一一广 场一一一开阔 (6)指导感情朗读并背诵。(7)填空练习,辅助默写。战士们的形象像一一一样一一一,战士的心灵像一一一一样一一一,战士的胸怀像一一一一样一一一一。3小结。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

5、”“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学了文章后,你们有什么体会,我们应该向护卫队叔叔们学习什么?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

6、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5、课堂作业:(1)填空。(2)学习书名号的用法。 付出 编排时刻表 心血和汗水 日夜操练 5 国旗同太阳 形象纪念碑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一同升起 热爱祖国 心灵汉白玉 严格要求自己 胸怀广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