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4单元 13和时间赛跑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01611 上传时间:2025-1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4单元 13和时间赛跑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4单元 13和时间赛跑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4单元 13和时间赛跑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4单元 13和时间赛跑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4单元 13和时间赛跑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4单元 13和时间赛跑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4单元 13和时间赛跑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4单元 13和时间赛跑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4单元 13和时间赛跑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4单元 13和时间赛跑 第1课时 人教新课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和时间赛跑来源:学。科。网Z。X。X。K清而不玄,这是人们对林清玄作品的整体评价。和时间赛跑是林清玄的一篇清新隽永的散文,弥漫在文章里的淡淡的哀伤,由哀伤而萌生的幼小心灵里的执着都深深地触动每一个读者的心。读此文,犹如品一杯香醇的名茶,入口是丝丝缕缕的苦味,再品是回味悠远的甘甜,唇齿生香中留下的更多的是对时间、对生命的思索和奋发的勇气以及对未来的信心和执着。课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失去外婆的哀伤,这一部分是苦味,第二个部分是与时间赛跑的实践,这一部分是香甜,第三部分是自己的实践后的收获和感想,这一部分是酸甜苦辣品尝过的甘甜。在第一部分的学习中要让学生体味到时间的一去不复返,从而认识

2、到时间的宝贵、生命的易逝。第二部分的学习要让学生理解“我”与时间赛跑的方式和收获。第三部分要让学生理解难句“那几步虽然很小很小,用途却很大很大”,从而认识到如何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点点滴滴的时间去获得进步和成功的道理。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进入作者营造的淡淡忧伤的氛围中。亲人的离去,让“我”幼小的心灵无法承受,“我”在操场上一圈一圈地跑着,累得扑倒在草坪上痛哭。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排解自己的忧伤?想象当时“我”的心情和感受“外婆为什么永远不会回来了呢?与外婆在一起的那么多快乐的时光都一去不复返了吗?和外婆的离去一样,人世中那么多美好的事物都不会回来了吗?”这是源自内心的沉重的思索,

3、是一般的同龄孩子可能不会成熟到思考生命和人生这样大的命题。本来幼小的作者也不会思索,但是亲爱的外婆的去世却让林清玄一下子长大了。生命是一趟只有出发没有归来的单程旅行,又如此短暂。这宝贵的一生该如何度过呢?“天空没有留下飞鸟的踪迹,而我已飞过。”生命可能像一粒盐融入海水中悄无声息。不,生命不能虚度,要留下自己来过的足迹。于是,有了第二部分的他与太阳的比赛,与西北风的比赛,十天写完暑假作业。这几个部分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最初,作者要抓住时间的骏马,让它跑得更慢些,在“我”幼小的心中,太阳是最直接、最形象、最能被他理解的时间。太阳升起,是一天的开始,太阳西沉是一天的结束。于是,“我”决定和太阳比赛,在

4、太阳落山(回家)之前到家,这天放学“我”是跑着回家的。原来只要努力,人就可以跑赢时间,第一次的尝试坚定了自己的信心,接下来,是与西北风比赛,这次的比赛就不是试探的目的,而是用跑赢时间的方式战胜困难,那个冬天怎样冷,“我”在寒风中冻得如何难受没有说,只是一个“西北风”就概括了一切,“我”的跑克服了寒冷,这是有意义的赛跑,只是出发点有点被动。第三次赛跑,“我”就是完全有意识的,主动地比赛了,“我”用十天的时间做完了暑假作业,剩下的时间做什么,作者没有说,但我们可以想象,惜时如金的作者肯定又做了很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从此,他的内心一定产生了一直与时间赛跑的决心,心里一定有了自己或近或远的愿望或理想

5、。最后一部分告诉读者一个意味深长的道理“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浅显又深奥,具体又抽象,听着简单实践起来又难,需要一腔执着和毅力,但只要你这样做了,就一定有收获。教学中一定要带着学生用心去贴近作者的心,才能有所感,有所获。1.识记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重点】课文启示人们: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这一启示,引导

6、学生对这一问题有所感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1.课前,教师准备挂图或课文插图的投影片,以及文中重点语句和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的幻灯片。同时,可以布置学生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古诗,以及身边的人珍惜时间的事例。2.本课要求认、写的生字,可以灵活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3.阅读课文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学生对时间的概念是怎么认识的。他们对时间的理解可能很肤浅,或许仅仅停留在数学知识的层面,而非生活的高度、哲理的高度。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教学,使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时间的宝贵,形成珍惜时间的观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之后,可以让学生先谈一谈读懂了什么,从整

7、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也可以请学生说说课文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或者让学生想一想课文中的哪个句子最能表达“我”和时间赛跑的体会,抓住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展开教学。在进行具体教学时,力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自读自悟、质疑、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4.在引导学生研读的过程中,能够提出重点语句共同讨论。可以边读书,边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或难以理解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看法或疑问。5.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心理,把握朗读语气。这篇课文的朗读语气应该是亲切、自然的,好像在和朋友谈心,谈自己的人生经验。6.本课的生词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举例、想象

8、等方法理解。【教师准备】重点语句和珍惜时间名人名言的教学PPT。【学生准备】收集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身边珍惜时间的人物和事例。2课时第课时1.识记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赛跑、疼爱、排除”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3.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重点】教育学生体会时间的意义,初步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难点】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怎样珍惜时间。方法一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看谁先猜到:“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生说自己的见解,师引到时间上)师:同学们,对时间

9、你有什么看法呢?来源:ZXXK(生自由表达,说出自己对时间的看法)师:同学们,时间是摸不着,也看不到的,但又是时时存在的,并且是一去不复返的。有个人,在他外祖母去世的时候,和我们想法一样,认为时间一天天过去,是很可悲的事情,可是后来,他却又同时间赛跑。(板书课题)你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设计意图利用猜谜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心智,促使学生自主走入文本。方法二课前积累展示:每人一句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并理解其意思。师:每名学生积累一句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别人在说的时候你一定要仔细听,这样我们又可以学到很多,听完后不理解的可以提问。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倾听意识、倾听习惯,会倾听必

10、然会思考,会思考必然会表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词。PPT出示: 赛跑疼爱忧伤安慰虽然狂奔跑赢暑假将来假若日月如梭受益无穷2.指名读。3.提醒注意:字音:平舌音:赛、虽、梭;翘舌音:暑、若;字形:忧优扰。偏旁表意,引导区分;“忧”字右边是“尤”字;梭俊棱。结合图片介绍梭子。“暑”字上半部分“日”字写扁一些;“益”字上半部分不是“兴”。赢字:亡口月贝凡的位置。设计意图教师的点拨要在学生的基础上体现识字中的难点,并引导学生有意注意这些字,如:可以在生字表中圈画,有助于学生以后高效的练习和有效的复习。4.同桌査读。(二)初读,了解文章大意:1.出示要求:大

11、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事?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教师结合学生汇报指导点拨:(1)外祖母去世,“我”非常伤心;(2)爸爸和“我”谈话;(3)“我”观察太阳的变化;观察小鸟飞行路线;(4)“我”怎样和时间赛跑。4.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的初步感受。(时间太宝贵了,我们应抓紧时间;时间太无情了,流去不流回)设计意图教参中建议初读时的问题是:说说课文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学生在概括时可能会关注课文后半部分,忽略前半部分,所以我在设计初读问题时做了个小的调整。二、品读课文,感受时间一去不复返(一)细读理解1.出示要求:“我”为什么

12、要和时间赛跑呢?默读课文第17自然段,圈画相关语句,并写写自己的体会。2.生默读圈画,师巡视了解。3.交流汇报:理解外祖母去世后“我”的心情:A.什么是哀痛?(悲哀、痛苦)B.从哪些语句能看出来“我”非常哀痛?(持续、每天、一圈一圈、很久、痛哭)C.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能读出小作者当时的心情吗?D.小结:外祖母的去世这一突然的事情使“我”非常悲伤。来源:ZXXK理解爸爸的话:A.过渡:爸爸的话使“我”感受到了什么,从而有了要同时间赛跑的想法呢?B.出示: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C.引导概括:爸爸的话中告诉我们什么永远都不会回来了?(昨天、童年、外祖母)D.引导朗读:父亲的话不仅是在

13、解释、安慰孩子,他也为时间的流逝而惋惜,为失去亲人而悲伤。能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吗?来源:学&科&网E.小结:爸爸的话朴素、深奥。那“我”听后是什么反应呢?(不懂、可怕、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的生活体验:A.引导概括:爸爸的话对于年幼的“我”一时是不能理解的,于是“我”留心观察生活寻找答案。“我”通过观察,发现什么事物是永远不会回来的?(看到太阳下山,知道一天就这么过完了。看到鸟儿飞到天空,想到鸟儿明天即使飞同样的路线,也永远不是今天)B.你是怎样理解作者的话的?C.引导朗读:“我”也感受到了时间的一去不复返,那“我”的心情怎样?(着急、悲伤)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第6、7自然段。联系生活实际理

14、解:A.过渡: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还有什么也是永远不会回来了。教师:在时间的长河里,我曾经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学生。学生:在时间的长河里,我曾经教师:在时间的长河里,我曾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师范学校,那是我最开心的一件事了。学生:在时间的长河里,我曾经(可让学生回忆自己过去最有意义、最留恋的某个时间或某件事情。问想不想再重新过一次,是不是特别渴望再经历一次)教师:可是这一切都永远不会回来了。B.拓展阅读:PPT出示: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

15、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选自朱自清匆匆设计意图利用逐层深入、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补充、有感情朗读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父亲的话,从而体会到时间的一去不复返。(二)谈谈感受1.过渡: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此刻你有什么感受?(时间过得太快了等)2.用文中的话来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3.理解: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4.拓展:还有哪些名言警句也告诉我们时间过得太快,永远不会回来了?补充:(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

16、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5.过渡:最终有一天我们也会度过所有的时间,像外祖母一样永远也不会回来了。再次理解第5自然段:作者觉得什么让他感到可怕?6.指导朗读。师:同学们,也许你还没有和时间赛跑,也许你已经迈出了和时间赛跑的步子,加油吧,别停留,坚持下去。虽然“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

17、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1.指导书写“梭、慰、赢”。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

18、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2.比一比组词。梭()俊()棱()忧()扰()优()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3.抄写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参考答案】1.略2.日月如梭俊俏棱角忧伤打扰优秀3.略和时间赛跑时间飞快一去不回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来源:Z#xx#k.Co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