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七单元27.鱼游到了纸上人教新课标.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4363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七单元27.鱼游到了纸上人教新课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七单元27.鱼游到了纸上人教新课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七单元27.鱼游到了纸上人教新课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文题目鱼游到了纸上课文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介绍了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青年看鱼画鱼的情形,让读者由衷地产生一种敬佩之情,无不为之精神所感动。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于“认准目标,不懈努力”这个道理都明白,但往往在挫折中放弃,因此,应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品味语言,来感受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本课将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个性化阅读为指导,进行教学。教学策略教学时从整体入手,了解内容;紧扣课题,理清主线题目;精讲重点词句,长文短教体会作者感情变化;把握时机,有机渗透写法;因势利导,鼓励学生要像作者那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用心去发现

2、,善于发现,并把观察的事物记录下来,注意积累,那么作文时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教学目标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

3、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青年的优秀品质。2.指导学生抓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感悟青年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从而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先游到了心里”的关系。3.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重点难点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

4、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2.指导学生理解“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关系。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

5、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自学生字新词;参照自主预习卡做好预习。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导案(教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微课设计指导一、揭题,导入新课。(约5分钟)谈话导入:1.同学们,我们知道鱼儿离不开水,鱼在水里游。今天

6、我们学习鱼游到了纸上(板书)。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呢?2.同学们根据预习提示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游到了纸上”课文中出现了几次?是什么意思?1.齐读课文题目。2.思考并交流教师出示的问题。读题目导入新课,让学生提出质疑,巧设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急切的阅读文本,迅速地进入课文的情境,入境生情。二、再读课文。(约7分钟)布置自学:自学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划分段落,概括段意。自学生字词,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划分段落,概括段意。自主学习字词,扫清阅读障碍。三、检查自学。(约8分钟)1.生字:罢、苟、唯、骄2.词意:赏心悦目、聚集、忘我、融为一体、一丝不苟3.分段、概

7、括段意。1.学习生字:罢、苟、唯、骄2.理解词意:赏心悦目、聚集、忘我、融为一体、一丝不苟3.分段、概括段意。理解词语意思,初知人物品质。四、再读课文。(约20分钟)1.提出问题:刚才,我们已经划分了段落,下面我们就根据逻辑段提问题。2.根据提出的这些问题自学,圈点勾画,四人小组交流、讨论。小组讨论交流归纳:1.作者为什么喜欢“玉泉”?说明了什么?2.“我”是怎样认识那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3.为什么说“鱼游到了他的纸上”?你从哪看出来的?4.从哪看出这是个聋哑青年?5.“鱼先游到了我心里”是什么意思?“游到心里”和“游到了纸上”是什么关系?有疑问才有思考,先质疑再解疑,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