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巴西咖啡_沪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23424 上传时间:2025-11-1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巴西咖啡_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四年级上语文教学反思巴西咖啡_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巴西咖啡教学反思一、课堂是万变的。教学是一个很活的东西,同样的教案,但是由于教学时间与对象的不同就会出现截然相反的效果。因为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不一样,每个人都有着不同思考问题的方法,所以他们对于课堂的反馈也会各种各样。就如我们班级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所以相对来说主动学习与质疑的能力都比较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课堂的关键?相对来说,对于这样的孩子,你必须以更新颖的教学方法去激活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后来的教学中,我的教学语言更煽情了、媒体课件更精美了,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了。其次我觉得上课的老师不一样了也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效果。因为老师是课堂的设计者,课的设计包含了老师的思想与情感。

2、原先教案绝对不能成为你上课的唯一依据,你必须从你的角度和情感重新去理解课本,把握教材,这样上课时才能做到条理清晰,语言精练、教学紧凑。另外教学可以说是与时俱进、跟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我上课的教案是两年前的,其实两年中会发生更多的事情,如教学的设备更先进了,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所以对于课件用上课,学生没以前感到新奇有趣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广了、求知欲更强了,这都需要你在课堂中加入新鲜时尚的元素。一句话,尽管课堂是万变的,但是如果你抱着一种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轻松游刃有于万变的课堂中。二、课堂是生活的语文是一门最接近生活的学科,它内容丰富多彩,最富有生活情趣

3、;我们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将课堂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中,用生活的理念来构建语文教学的大课堂。首先教学内容要联系生活实际,尽管教材编写已经注意了贴近儿童的生活,但儿童活动区域有限,生活积累的相对贫乏,对于一些不熟悉的事物很难形成共鸣,我们在教学时就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链接、拓展。在巴西咖啡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明白咖啡与巴西的密切关系,我就把学生平时喝茶、喝饮料的习惯与巴西人喝咖啡的习惯作了多次比较,如你和你家人喜欢喝咖啡吗?天天喝吗?你喜欢喝什么?又如问学生你家有客人来访,你们以什么待客?在巴西呢?通过这种联系,一下子缩短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其次要努力创设一个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传统的课堂环

4、境过于强调了学习的功能,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的培养。而模拟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输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就如我教学咖啡待客这一小节时,就用泡咖啡、送咖啡、品咖啡、评咖啡这种方式创设了一个和课文内容相符合的生活课堂,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感到轻松、自在,表达的情感、语言也是最真挚与自然的。三、课堂是美丽的。怎样的语文课堂是美丽的?我认为不仅具有语言美,而且具有感官美和空灵美。教师要用各种感官去拨动着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心灵。老师的语言要深情,就是一篇看似枯燥的说明文,也要老师用激情的语言去感染学生。除了这些,教师还要给予视觉

5、、听觉甚至是嗅觉上和触觉上的美感。在巴西咖啡这一篇课文中,我可以说是竭尽所能让学生充分享受着这种美丽。在课文的导入中,为了让学生去直观感觉咖啡的颜色与香味,我就特地到咖啡馆买来了咖啡豆,学生的兴趣在上课开始就被激发了,他们争着要闻咖啡的香味,然后又争着要发表自己的感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的成功为接下来的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在课堂中,我还配合内容中加入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音乐。在课题引入中,当多媒体一边演示着“巴西”与“咖啡”走在一起的动态效果,一边播放着简短轻快的音乐时,学生的眼睛亮了。当听讲“咖啡的传说”这个故事时,我又配上了诡秘的音乐,学生被吸引了。而在泡咖啡的过程中,我又加入了温馨舒缓

6、的音乐,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了。最后,我又展示了多幅与咖啡有关的图片,如咖啡美食、咖啡器皿、咖啡音乐,学生陶醉了。他们真的感受到了巴西咖啡带来的魅力与情趣。当课上完时,学生与听课的老师都情不自禁地说:“这堂课真的很美!”这正是我所努力期望着的。也许有很多老师觉得这不是在上语文课,太花哨了,但是我认为只有追求美、体会美的课堂才能营造出让孩子心灵自由飞翔的创造空间和想象空间,才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空灵美。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各种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相结合,就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也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自己的心灵,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就如巴西咖啡一样沁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